盘点“三国演义”十八个历史典故!关羽刘备

在东汉末年的动荡时期,各路诸侯为了讨伐权臣董卓,纷纷起兵。董卓见势不妙,先是派出了猛将华雄迎战,却不料华雄被关羽所斩。董卓震惊之余,决定派出其最为倚重的武将吕布出战。吕布英勇无双,张飞首先挺身而出,与吕布激战五十回合而不分胜负,展现出了超凡的武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关羽和刘备也相继加入战局,三人联手将吕布团团围住,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混战。吕布虽然勇猛,但终究难以抵挡三人的围攻,最终不得不拍马突围,逃离了战场。这一幕“三英战吕布”,不仅彰显了关羽、张飞、刘备三人的兄弟情深和默契配合,也展现了吕布的盖世武勇,成为了《三国演义》中的经典片段。

2.【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

紧接着,我们来看关羽的另一段传奇故事——“千里走单骑”与“过五关斩六将”。这一情节同样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关羽与刘备在战乱中失散,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家眷(即二家皇嫂),毅然决定独自前往河北寻找刘备。这一路上,关羽面临着重重困难和挑战,他不仅要穿越千里之遥的陌生地域,还要时刻提防来自各方的敌人。

在前往河北的途中,关羽先后经过了五个关隘,分别是东岭关、洛阳、汜水关、荥阳和滑州黄河渡口。在这五个关隘中,关羽遭遇了六名守将的阻拦,他们分别是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和秦琪。这些守将或是出于对曹操的忠诚,或是为了自身的利益,都试图阻止关羽前行。然而,关羽凭借着一身超凡的武艺和坚定的信念,一一将这些守将击败,最终成功闯过了五关,斩杀了六将。

这一路上,关羽的英勇和忠诚感动了无数人,他也因此被后世尊称为“武圣”。而“千里走单骑”和“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也成为了《三国演义》中最具传奇色彩和感人至深的篇章之一。它们不仅展现了关羽的武艺高强和英勇无畏,更凸显了他对刘备的深厚情谊和忠诚不渝的品格。

3.【温酒斩华雄】

在东汉末年,董卓篡权,废黜了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傀儡皇帝,自己则独揽大权,残暴不仁。为了讨伐董卓,以袁绍、曹操为首的关东十八路诸侯联合起来,共同对抗这位权臣。然而,在进军汜水关的过程中,前锋孙坚遭遇了华雄的顽强抵抗并被击败,华雄因此嚣张跋扈,连续斩杀多名大将,包括潘凤等,使得诸侯联军士气低落。

就在这危急关头,关羽挺身而出,主动请缨前去挑战华雄。在曹操为他倒的温酒还未冷却的极短时间内,关羽已经提着华雄的首级凯旋而归,这一幕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关羽也因此一战成名,威震诸侯。这一“温酒斩华雄”的壮举,不仅展现了关羽超凡的武艺和过人的胆识,也彰显了他对国家和正义的坚定信念。

4.【桃园结义】

在东汉末年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英雄人物因缘际会,走到了一起。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理想和抱负,为了干一番大事业而携手并肩。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里,他们选择了一个风景秀丽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他们发誓要同甘共苦,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共同实现人生的美好理想。这一“桃园结义”的佳话,不仅成为了后世传颂的兄弟情谊的典范,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去追求真挚的友情和共同的理想。

5.【三顾茅庐】

公元207年至208年间,刘备为了兴复汉室的大业,四处寻访贤才。他得知南阳郡邓县隆中有一位名叫诸葛亮的隐士,才华横溢,智谋过人,于是决定亲自前往拜访。然而,由于诸葛亮避世隐居,行踪不定,刘备前两次前往都未能见到他。但刘备并没有放弃,他第三次冒着严寒和风雪,再次来到隆中,终于在一间简陋的草庐中见到了诸葛亮。刘备向诸葛亮陈述了自己的志向和困境,诚恳地邀请他出山辅佐自己。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最终决定出山相助。这一“三顾茅庐”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刘备求贤若渴的真诚态度,也彰显了诸葛亮超凡的智慧和远见卓识。它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也常被用来比喻真心诚意地邀请和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6.【草船借箭】

在《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中,草船借箭的故事展现了诸葛亮的智谋与胆识。周瑜为了刁难诸葛亮,故意提出让他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的苛刻要求,而诸葛亮却从容不迫地表示只需三天即可完成。随后,他利用大雾天气和曹操多疑的性格,巧妙地调遣了几条草船,逼近曹营,诱使曹军射箭。最终,诸葛亮不仅成功借到了十万支箭,还大大超出了周瑜的预期,为赤壁之战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一故事不仅彰显了诸葛亮的智慧与胆略,也体现了他在复杂局势中灵活应变的能力。

7.【煮酒论英雄】

“煮酒论英雄”是《三国演义》中一段脍炙人口的情节。当时,刘备投靠曹操,但心中始终怀有反曹之志。曹操为了试探刘备的野心,特意设宴款待,并以青梅煮酒为引,与刘备共论天下英雄。在宴席上,曹操逐一列举当世豪杰,最终却将刘备与自己并列为天下仅有的两位英雄。刘备闻言大惊失色,手中的筷子也掉落在地。幸而此时天降雷雨,刘备趁机以胆小怕雷为由掩饰过去,并请求曹操允许他前往征剿袁术,以此脱身。这一情节深刻揭示了曹操的狡诈与刘备的机智,同时也展现了两人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8.【舌战群儒】

在三国中前期,刘备势力弱小,屡遭曹操追击,最终决定联合东吴共同抵抗曹操。为了促成这一联盟,刘备派遣诸葛亮前往东吴游说。然而,东吴的谋臣们对刘备的诚意和能力表示怀疑,纷纷对诸葛亮进行刁难和质疑。面对这些挑战,诸葛亮凭借自己的满腹经纶和卓越口才,与东吴的谋臣们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他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不仅反驳了对方的观点,还阐述了联合抗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最终,诸葛亮成功地说服了东吴的谋臣们,促使孙权下定决心与刘备结盟共同对抗曹操。这一“舌战群儒”的壮举不仅展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和口才,也体现了他在外交斗争中的高超技艺。

9.【空城计】

在公元228年的春天,魏国大将司马懿率领大军攻打蜀国,其中街亭一役,蜀将马谡失守。司马懿乘胜追击,直逼西城。此时,西城中的诸葛亮面临着无兵可用的绝境,但他却展现出了超凡的冷静与智谋。他下令大开城门,自己则端坐于城楼之上,悠闲地弹琴唱曲,仿佛城中埋伏有千军万马。司马懿见状,心生疑虑,担心城中有诈,最终选择退兵。这一“空城计”不仅成功解围,更成为了后世传颂的经典智谋故事。

10.【得陇望蜀】

曹操在攻占汉中后,面临着是否继续进军蜀郡的抉择。汉中是蜀郡的门户,若继续进攻,无疑将对蜀郡构成巨大威胁。司马懿等谋士建议曹操乘胜追击,但曹操却以“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为由,选择了撤军。这句话反映了曹操的谨慎与战略眼光,他认识到过度扩张可能会带来的风险与不稳定因素,因此选择了见好就收,巩固已有的战果。

11.【望梅止渴】

曹操在率军攻打张绣的途中,遭遇了极端炎热的天气,士兵们因缺水而口渴难耐,士气低落。为了激励士兵继续前行,曹操巧妙地运用了心理战术。他站在高处,指着前方虚构的梅林,谎称那里有大片梅子可以解渴。士兵们听后,纷纷想象着梅子的酸甜滋味,口中生津,顿时精神大振,加快了行军速度。这一“望梅止渴”的故事,不仅展现了曹操的智慧与领导才能,也揭示了心理暗示在激发士气方面的重要作用。

12.【火烧赤壁】

公元208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攻打吴国,吴蜀两国联手对抗。由于魏军不擅长水战,周瑜与诸葛亮决定采用火攻策略。庞统假意投降曹操,并建议将魏军的战船用铁索相连以增强稳定性。同时,周瑜与黄盖上演了一出苦肉计,黄盖假装降魏。当黄盖带领装满易燃物的船只靠近魏军时,他趁机点燃柴草,借助东风之势,火势迅速蔓延至整个魏军舰队。由于魏军士兵不熟水性且战船相连,火势难以控制,导致魏军大败。这一“火烧赤壁”的战役成为了三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13.【刮骨疗毒】

关羽在战斗中不幸中了曹仁的毒箭,右臂因此受伤严重,无法动弹。为了治疗关羽的伤势,名医华佗被请来。华佗检查后表示治疗需要刮开皮肉、刮去箭毒,但过程极为痛苦。然而关羽却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毅力,他拒绝了华佗提出的使用麻醉的建议,而是在下棋、吃肉的同时接受了手术。整个过程中关羽面不改色、谈笑风生,展现出了超凡的英勇与坚韧。手术结束后关羽的伤势迅速好转华佗也对他赞不绝口这一“刮骨疗毒”的故事成为了关羽英勇无畏的象征。

14.【火烧连营】

刘备为夺回荆州,亲率大军东征东吴,然而战事并不如他预想的顺利。从春至夏,蜀军始终未能击败东吴主力,反而在连绵数百里的树林中扎下了营寨。这一举动正中陆逊下怀,他深知连营乃兵法之大忌,遂趁机发动火攻。借助猛烈的东南风,陆逊率领吴军携带茅草与火种,分三路突袭蜀营,瞬间将四十余座营地化为火海。刘备在赵云等将领的拼死保护下,才得以逃至白帝城,蜀军也因此遭受重创。

15.【白帝城托孤】

夷陵之战的惨败让刘备身心俱疲,他深知自己时日无多,于是将诸葛亮等重臣召至白帝城,进行最后的嘱托。刘备在病榻上,先是排除了对马谡的重用,然后深情地叮嘱诸葛亮要尽心辅佐幼主刘禅。他甚至表示,如果刘禅不堪大任,诸葛亮可取而代之。这份信任与托付,让诸葛亮感动不已,他含泪应允,誓将余生奉献于蜀汉的复兴。最终,刘备在交代完所有后事后,带着对国家的深深忧虑与世长辞。白帝城托孤不仅展现了刘备的帝王胸襟,也彰显了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与奉献,成为了后世传颂的君臣佳话。

16.【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马谡作为诸葛亮的亲信与得力助手,却因街亭之战的失败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建兴六年的北伐中,诸葛亮不顾众人反对,力排众议提拔马谡为先锋,结果马谡在街亭之战中惨败于魏将张郃之手,导致蜀军失去了重要的战略据点。战后,诸葛亮为了严明军纪、整顿军风,不得不忍痛下令处斩马谡。在行刑之际,诸葛亮泪流满面,既为失去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将领而痛心,也为自己的用人失误而自责。这一事件不仅体现了诸葛亮铁面无私、执法如山的性格特征,也警示了后人用人需谨慎、决策要果断的道理。

THE END
0.有关《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通用55篇)火烧赤壁,还留下了很多典故,比如黄盖被周瑜责打然后诈降曹操,被称为“苦肉计”,而庞统是刘备军师诸葛亮的好朋友,他建议曹操用铁索连船,致使曹军战船被火攻时难以逃脱,此计被称为“连环计”。 《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 篇2 华容道义释曹操。 三国演义中这一段是很精彩的,当时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铩羽而归,https://m.yuwenmi.com/baike/955199.html
1.三国演义故事大全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已经发生事。或者想象故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国演义故事大全,欢迎大家阅读。 1、三顾茅庐 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 http://www.qunzou.com/xuexi/8202.html
2.50个著名三国演义典故能否一一道来50个著名三国演义典故能否一一道来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罗贯中根据历史资料和民间传说编写,描绘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期的一系列复杂的政治斗争、军事冲突以及英雄人物的悲欢离合。它不仅仅是一个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历史教科书,通过丰富多彩的故事和生动形象的人物塑造,让后人能够窥见那个时代的风貌和人们的https://www.byyobba.cn/cheng-yu-gu-shi/184498.html
3.三国的历史故事(通用18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用到过典故吧,典故的来源大致有三个。第一,来源于民间故事、传说、民间习俗、神话、历史上的著名事件,或是某个地名等。你知道都有哪些经典典故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国的历史经典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国的历史故事 1 刘备远计夺西蜀 公元211年,益州牧刘璋听说曹操派钟繇等人领兵进攻汉中张鲁https://www.oh100.com/a/201808/1594887.html
4.关于三国的故事34个这个典故出自《三国志.魏志.郭嘉传》。东汉末年,混居在辽西、辽东、右北平(今辽宁)三个郡的乌桓(古代北方一支少数民族)经常进犯中原,烧杀掠夺,危及当地百妖生活和社会稳定。公元207年,汉丞相曹操亲自率领十万大军北征三郡乌桓,以彻底根除北方的隐患。 http://www.unjs.com/w/418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