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字子才,号简斋,生于1716年,逝于1797年,享年81岁 ,是清朝乾嘉时期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文学评论家,生平以自由洒脱,狂放不羁著称,留下许多风流韵事,代表作品有《随园诗话》及《补遗》,《小仓山房集》、《子不语》、《续子不语》、《随园食单》等。
袁枚 画像
袁枚自幼熟读读书,擅长写诗作词,在乾隆四年也即1739年,年仅24岁的袁枚考中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学士。乾隆七年即1742年,袁枚被外调做官,先后做过沭阳、江宁、上元等地的知县,袁枚执政清明,不畏权贵,颇有政绩,在乾隆十四年时,袁枚父亲去世,遂辞官回乡养母,同时在江宁也即今南京购房安居,所买随园经袁枚的翻修改造,成为了当时著名的私人园林,而袁枚也被世称为随园先生。袁枚在67岁时服完母丧后,开始远途游山玩水,先后游览过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广东罗浮山、丹霞山、武夷山等地,袁枚在游历期间写下众多散文游记,直到去世的当年,81岁高龄的袁枚还在出游吴江,要知道古时候,交通不便,沟通不畅,袁枚以老年之态还能畅游全国山水,精神可嘉,勇气可嘉。
袁枚做为文学史上“性灵说”的代表人物,一生追求自由散漫,无拘无束的人生信条,是当时清朝文坛里的一个特立独行的异类,袁枚还遭到过同行的贬斥,即使中央朝廷也对袁枚肆意妄为的行径看不下去,但是袁枚有人讨厌,就有人喜欢,做为一个真性情的诗人,袁枚在当时还是有很多追随者的。
清朝诗人袁枚所作诗词十二月十五夜
十二月十五夜袁枚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首五言律诗。袁枚是清朝著名诗人,当时与纪晓岚齐名,曾有“南袁北纪”之称。袁枚一直倡导“性灵说”主张写诗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认为诗歌就是自己的一种心境的表露。袁枚的作品表面上看不管是景象还是内容都非常简单易懂,实则通过这些平凡的景象表达出了作者深刻的感情。
十二月十五夜图册
十二月十五夜袁枚通过一首诗把当晚的景象描述得非常详细,沉闷的鼓声从远处一阵阵的传来,夜已深,人们都已经纷纷入睡。外面的吵闹声也慢慢的安静下来了,诗人自己也吹灭了灯准备睡觉。熄灯之后才发现房间里面比没熄灯还要明亮,原来外面夜空中挂着一轮明月,地上撒着厚厚的一层白雪。明月与白雪相互映衬照在窗上,使整个房间比没熄灯之前还要明亮。
十二月十五夜这首古诗是袁枚典型的性灵说代表作品,从身边的所见所闻入手,通俗易懂。诗中的沉沉表明是从远处传来的断断续续的声音,表明更鼓声音深沉。第二句中的绝字表明夜已经很深了,这里意思人们都已经入睡了。后两句中说把灯吹灭了之后,诗人再看窗外有月亮,还有白雪,窗子显得更加明亮。诗中使用的词语非常简单,但是每个词都恰到好处,把十二月十五夜袁枚的心境描绘得十分细致。
十二月十五夜从整首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袁枚在十二月十五夜观察细致,体会十分细微。这首诗中用了夜深,鼓急,人静,白雪,月亮这些简单的词语描绘出了一幅安静凄清的夜景,让人感觉到身临其境一般。
袁枚名字怎么读
袁枚怎么读,袁(yuan第二声)枚(mei第二声),袁枚,字子才,号简斋,世称随园先生,是清朝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文学评论家,袁枚一生活了81岁,算是高寿的,历经乾隆嘉庆年间,是文学学派“性灵说”的倡导者,袁枚一生身体力行的践行他的“性灵说”主张。文体上不拘古制,生活上自由散漫,放荡不羁,是清朝文学界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
袁枚 画像
袁枚自幼便聪慧异常,21岁时成为当时一批进士中最年轻的一位,被朝廷任命为翰林院学士,但是后来,袁枚在满语考试中不合格,被降为庶吉士,再后来就被外调做知县,袁枚的地方治理才能颇佳,他不畏权贵,公正执法,很受当地人民爱戴。袁枚只做了几年的知县,就以要回乡养母为由辞官,从此远离官场,一生未再涉足,袁枚辞官后在南京买了一座园子,原是江宁织造隋氏荒园,经过袁枚的重新修整改造,起名随园,一住就是几十年,后来袁枚把随园变成一个私家厨房和私人书房,大赚特赚,在68岁时服完母丧,袁枚开始了游览大千名山的征程,直到81岁去世,一直出外游玩中,长时间的游历,袁枚写下众多的散文游记,还有各地美食名茶品鉴,成为了后世研究同类题材的珍贵史料。
袁枚一生活得潇洒自由,不被世俗道德拘束,他留下的传世著作《随园诗话》、《小仓山房集》、《随园食单》等,成为了后世研究当时人文地理,社会风俗,饮食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史料。而且袁枚的人生态度更是影响了后世的诸多文人骚客。
袁枚是红楼梦的作者吗
袁枚 画像
袁枚在23岁时,以当时同批考中进士的最小年纪者,被朝廷封为翰林院学士,但是后来因满文不合格,被外调任地方官,袁枚在江宁、沭阳当知县不到三年,政绩突出,原本可以在仕途上继续作为,大展宏图,但是不久后以归乡养母辞官,自此不涉官场,袁枚在南京建造随园,一住几十年,经历了清朝大历史上最繁华的时期。
袁枚红楼梦的关系,要从近代胡适先生论证红楼梦的作者说起,袁枚在《随园诗话》记录了有关《红楼梦》的论述“康熙间,曹練(楝)亭为江宁织造……其子雪芹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明我斋读而羡之。当时红楼中有某校书尤艳。我斋题云:“病容憔悴胜桃花,……,”成为佐证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重要证据,而且袁枚所住的随园也被后世争议,是《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原型,因为袁枚和曹雪芹是同一时期的人,袁枚在书中所记载有关《红楼梦》的叙述,都被后世研究《红楼梦》的红学家拿来论证,争议也有,结论也有,但是不可否认,袁枚是后世红学家不可放过的重要参考人物。
袁枚自号是什么
袁枚自号有随园先生,苍山居士等,字子才,是清朝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文学评论家,代表作品有《随园诗话》、《小仓山房集》、《随园食单》、《子不语》等,袁枚的《随园食单》是后世吃货眼中的圣经,袁枚对饮食的研究及品鉴达到了专家级别,以“好吃”闻名当时,所住的随园被他改造为一个对外开放的私家厨房,这个进项给他带来很多的财富,让他在随园里清闲又富足的过了几十年。
袁枚 画像
袁枚做为“性灵说”的代表人物,一生身体力行,积极践行“性灵说”的主张,文章上不拘古法,倡导直抒心意,袁枚就不爱写词,认为就是填字游戏 ,而爱好写散文,自由散漫,在生活上,袁枚真正作到了文人消遣生活的典范,好吃好茶、好山好水,潇洒风流,自成一体。因为袁枚放浪的生活方式,引起当时文人界同行的讨伐,认为袁枚实在是有伤风化,不自重,但是袁枚依然我行我素,人生信仰丝毫不受影响,一直开开心心的活到了81岁,在当时是非常高寿的了。
袁枚早年入仕,年仅21考中进士,是当时同批进士中年纪最小的,被授翰林院学士,稍后因满文考试不合格而被降为庶吉士,不久就审被外调,做过江宁、沭阳等地的知县,但是在33岁时就辞官归乡,从此过着放浪形骸,无拘无束的生活,从68岁直到81岁去世当年,袁枚游历了大江南北,诸多名山,写下了众多散文游记,为后世研究清朝地理人文提供了珍贵参考。
袁枚,汉族人,表字是子才,自称随园诗人、随园老人等等。他生于1716年,于1793年与世长辞,享年七十七岁。他是“江右三大家”之一,也是“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和“性灵派”三大家之一。他一生著作非常多,出名的有《所见》、《题画》、《随园诗话》等等。那么袁枚是哪个朝代的诗人呢?
袁枚像
关于袁枚是哪个朝代的诗人这个问题只要了解袁枚的生平就可以看出他是清朝诗人,生活在清朝中期,他出生在清朝雍正帝和乾隆帝统治年间,被称为那一时期的文坛巨匠,影响非常深。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君主专制王朝,在这个时期,中国文学达到了鼎盛巅峰,在诗歌词曲、小说戏剧等方面有很大的突破,清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总结和发展的时期。
袁枚就是在这一文化背景下开始了他诗歌写作,他的诗歌非常有特色,作为一个文学巨匠,他的诗作在清朝出现并不是偶然,他的出现也不是偶然。清朝乾隆年间是中国经济文化发展非常快速的时期,清朝经过康熙等皇帝的统治之后,文化经济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且当时国内没有战争,和平繁荣,为他诗作的创作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中国作为文学历史悠久的古国,到清朝时著作颇多,加之袁枚自身的努力,因而成为了一位杰出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