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人生——《刘源张自传》读后感

(二局环境学部办公室 梁真真)

身处工程院,往来无白丁,一本本的院士传记是院士人生经历和精神的浓缩,却不曾细细拜读,实属遗憾。工程院二局党支部开展“读传记、写感言”活动,便成了督促和鞭策。

《刘源张自传》一书是“中国质量之父”刘源张院士写的自传。刘院士1925年1月出生于山东青岛,2014年4月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89岁。自传于先生逝世两月后出版。

选读此书源自道德办吴晓东处长的力荐,自传比别人代写的传记更好看,而且这个传记里写了院士的初恋,很有意思。果然,刘院士文笔极好,情感真挚,开卷便被深深吸引。刘院士一生经历坎坷,出生于青岛,父姓张,九岁时过继给外祖母做孙子,从母姓刘,这便是刘源张这别具特色名字的由来。太平洋战争爆发,从燕京大学退学,赴日本学习,十年青春,后赴美留学,接触质量管理,回国后开创了国内质量管理先河。文革期间八年零八个月的囹圄生涯,出狱后继续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成就卓著。刘源张院士的一生是一篇贯穿于20世纪的历史长河、在战争和复兴的沉浮激荡中造就成形的史诗。《刘源张自传》中记录下的坎坷经历令人动容,字里行间所展现出的人生信念和豁达精神让人钦佩。

书中一篇篇人物小传,以饱含感情的笔触记录了自己与亲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也记录了自己充满曲折的一生,寄托了他对亲属和师友的潺潺怀想和感恩之情。书中有至亲挚友,有师长同窗,有刻骨铭心的初恋,还有季羡林、钱三强、朱镕基、钱学森、华罗庚等名人。引用刘院士自序中的一段话:“我的一生太坎坷,太独特。不说别的,单说蹲监狱,我坐过日本宪兵队的留置所,我受过美国移民局一整天的审问,我在新中国的秦城监狱待了8年零8个月。前前后后加起来,差不多我有10年的时间是在牢房里度过的。人生能有几个10年!16岁去日本留学,直到26岁再去美国留学,我在日本生活了10年。我的青春留在了那里,我的亲友是在那里结交的,我的初恋是在那里完成的,我的思想是在那里形成的,不管中日关系时好时坏,但我总是想念在那里的日子。”

书末最后一篇《为父亲送行》是小女儿在先生逝世后所作,很是感人。从接到国内电话得知父亲突发脑溢血昏迷不醒说起,详细记叙了赶回家见父亲最后一面的归心似箭,怕父亲再也无法醒来的不安和悲痛,这些年没有常伴父母身边尽孝的遗憾和内疚,“虽然这些年每一天假期都用在了北京”,字里行间无不寄托对父亲的热爱和怀念,回忆的点点滴滴中同样能看出父亲对女儿的深深的爱。“父亲始终是我向往的人生楷模和心目中理想的男性形象”。“父亲去世后,我在他的电脑里发现了我那天临行时父亲给我照的好几张照片——父亲打开了阳台的窗户和纱窗,将我从楼门洞走出的那一瞬间起,每一分钟、每一分钟的情景都收进了他的镜头,直到我将行李在车上放置完毕的那一刻。”“单位和朋友都劝我们搬进新盖的院士楼。妻子和我都婉谢了,不搬了。这个家有着我们许多的回忆,我们老伴俩在这个家还能感觉到欣儿姐妹在家时那几年的欢乐气息。”

刘院士有情。对父母长辈抚养教育心怀感恩,对妻子养育女儿、照顾家庭心存感谢,对一双爱女舐犊情深,对初恋难以忘怀,对师长挚友的教诲帮助感激不尽。晚年,院士悉心照顾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妻子,两人相濡以沫。女儿回美国,院士用相机拍下临行的一幅幅画面,让人感动而又心酸。院士另有一部著作题为《感恩录:我的质量生涯》。院士是有情之人,常怀感恩之心。

刘院士有爱。刘院士一生爱国爱党爱家。海外求学、身陷囹圄,“回家”是支撑他的信念,这个“家”不仅是自己的小“家”,还有国家这个大“家”,实现质量强国、追求和享受高质量的生活是他的梦,也是中华民族的梦。他一直对身边人说,把产品质量工作搞好,就是“既尽了孝又尽了忠”,他便这样在忘我工作中做到了“忠孝两全”。

刘院士有志。刘院士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质量管理。从接触质量管理开始,以后的学习、实践、研究、思考便全都投入到质量管理中。在狱中八年,也不忘反思总结,出狱后更是立刻投入科研创造,抢回失去的时间。院士名片下面有一行小字“全国劳动模范”,时刻提醒自己,科技工作者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刘院士有趣。刘院士是个有浪漫情怀和乐观精神的人,爱自然,爱爬山,心胸宽阔,积极阳光,难怪到哪里都受到欢迎和喜爱。刘院士的一生大悲大喜,即便历经炼狱,身心、工作和家庭遭受摧残,也没有戚戚痛楚,哀声怨气,身处逆境也始终保持着一份乐观和豁达,让人钦佩。

刘院士有幸。“几度劫难心不死”,有惊无险,一生受到师长、朋友、领导的欣赏和帮助,所以说刘院士是幸运的人。这份幸运不正是院士性格敦厚、待人真诚、生性乐观的回馈吗?

THE END
0.《名人传记》读后感(精选20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名人传记》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名人传记》读后感 1 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书,叫《名人传》。读完后,我感慨万分。 http://www.unjs.com/dhg/6627614.html
1.名人传记读后感(精选13篇)名人传记读后感(精选13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名人传记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名人传记读后感 篇1 我最近阅读了罗曼罗兰的《名人传记》,深有感触。罗曼罗兰是20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是人们强大的精神http://www.unjs.com/dhg/4804498.html
2.名人故事读后感14篇《中外名人故事》中的名人都是靠着勤奋和努力奋斗而成功的。从这些名人身上我收获到只要心中有一个理想,努力奋斗就会成功。 名人故事读后感 篇5 在这次的寒假中,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名人传记故事》。 “波澜壮阔的历史,叱咤风云的伟人。”你知道这位伟人是谁么?对了!就是华盛顿,他就是这本书的`主人公。这https://www.yjbys.com/mingrengushi/4172300.html
3.名人传的读后感(精选20篇)名人传的读后感 篇8 寒假期间,我读了一本书,叫《世界名人传记》。 里面主要写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先写了贝多芬,贝多芬是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他家里很穷,但贝多芬从小喜欢音乐,一有空就弹钢琴,写了一千多支曲子,后来他耳朵聋了,不久在暴风雪中死去了。又写了米开朗琪罗,米开朗琪罗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https://www.diyifanwen.com/qitafanwen/duhougan/8657172.html
4.斯日张元珂:2022年度中国传记研究发展报告专题2022年6月16日,中国艺术研究院传记研究中心举办第九期传记论坛,邀请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成军教授作题为“中西古典时代传记史学观念之比较 ——以司马迁《史记》与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为例”的讲座。王成军教授从如何体现人在现代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个现代历史学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入手,以中西两大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26/c457545-32695110.html
5.名人传读后感15篇这三位名人在人生的道路经历的困难我们可想而知。是的,在生活中我们也应当向他们一样遇到困难时不退缩,遇到发生了我们想不到的事情时要镇定、勇敢的应对它。我相信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什么困难也阻挡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 名人传读后感8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中外名人传记故事丛书之肖邦》,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https://www.duanmeiwen.com/duhougan/2230797.html
6.人物传记读后感(精选21篇)人物传记读后感 篇4 《名人传》是由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的。书中写了三个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个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另一个是意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开朗基罗;最后一个是俄罗斯名作家:托尔斯泰。 这本书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贝多芬,贝多芬是个音乐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父亲发现了,可是,他的父亲并不是https://www.yuwenmi.com/duhougan/1603611.html
7.《名人传》读后感(精选30篇)《名人传》读后感 3 《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没有拘泥于对传主的生平做琐屑的考述,也没有一般性地追溯他们的创作历程,而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https://www.fwsir.com/xinde/html/xinde_20200111120127_378709.html
8.名人传读后感600字(精选25篇)名人传读后感600字 6 《名人传》是由《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以及《托尔斯泰传》三篇名人传记组成的一本书。罗曼.罗兰说:“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让我们呼吸英雄的气息。”不知为何,我觉得这句话蕴涵者很深刻的哲理或许这就是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吧。对于当时的年代来说,这部作品无不是一本很好的精 http://www.qunzou.com/duhougan/16736.html
9.名人传读后感(精选20篇)名人传读后感 篇12 在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名叫《名人传》,作者是罗曼·罗兰《名人传》前言令我印象深刻:世界传记文学作品中的传世经典,它以激情文字谱写了三首英雄赞歌:贝多芬——一个耳聋的音乐家,一个被命运捉弄的人,一个用痛苦换来欢乐的英雄;米开朗琪罗——一个忧郁症患者,一个赋予岩石生命的工作狂,一个http://www.unjs.com/dhg/4867825.html
10.名人传读后感600字(通用23篇)名人传读后感600字 篇11 《名人传》是法国著名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编写的一篇传记小说。 它主要记述的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高尚的品格和顽强的奋斗精神。 贝多芬、米开朗琪罗与列夫·托尔斯泰,尽管他们的事业不同,但都是各自领域的伟http://www.unjs.com/dhg/3652197.html
11.精选《名人传》读后感(通用28篇)精选《名人传》读后感(通用28篇) 精选《名人传》读后感篇1 人们常说:“一本优秀的传记不仅能让我们认识世界,还会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人生。”《名人传》即:“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三篇传记。他们的主人公分别为音乐家、雕塑家和小说家,不过,虽然他们的职业和所处的年代各不相同,但他们所追求https://www.diyifanwen.com/qitafanwen/mingzhuduhougan/17715722.html
12.名人传记读后感(通用11篇)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名人传记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名人传记读后感 1 这两天,我读了一本关于爱因斯坦的《名人传记》系列丛书。这本书让我充分认识了爱因斯坦这位伟人。 http://www.qunzou.com/duhougan/277545.html
13.《名人传》读后感作文15篇对于书我可以这样形容,没有了书我就像缺水的鱼,奄奄一息,《名人传》不单单是一本名人的传记,更是我们的好老师他教会我如何战胜挫折和打击,如何为自己创造更灿烂的明天。 让我们也为了自己的理想、信念、追求而努力吧! 《名人传记》读后感600字 读完《名人传》这本书之后,我深刻地体会到,那些人们赞颂的伟大人物https://www.xuexila.com/duhougann/c396165.html
14.《名人传》读后感(精选20篇)《名人传》读后感10 《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是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传记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贝多芬传》。 贝多芬是一位天才的音乐家,他的童年是十分悲惨的,使得他的脾气暴躁而古怪,但是贝多芬没有因此而https://m.ruiwen.com/duhougan/2431409.html
15.居里夫人传记读后感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居里夫人传记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居里夫人传记读后感1 假期即将结束,在这个漫长的假期里,我看了很多的书籍,但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套《名人传记》,在这套名人传记中,描写居里夫人的那一本令我https://www.oh100.com/a/202305/6759273.html
16.名人传记读书心得体会(精选30篇)《名人传》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 名人传记读书心得体会 篇2 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叫《名人传》,这本书主要写了三个人物: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列夫托尔斯泰。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贝多芬。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他出生于https://www.diyifanwen.com/fanwen/dushuxindetihui/10778428.html
17.历史读书笔记摘抄汇总十篇通过教师先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推荐一些熔自然美、社会美、人物美于一炉的中外儿童文学名著,一些报刊上有强烈时代感的佳作及一些惩恶扬善的文学作品或借助于数学、自然、史地等科教学向学生推荐书籍,引导学生不但要读纯文学的书,还要读一些科普读物、名人传记、人文地理、国情教育、生活常识等书,然后学生再根据https://www.xueshu.com.cn/haowen/44825.html
18.名人传200字读后感(精选27篇)名人传200字读后感 篇2 在这个暑假里,我看了一本叫《名人传》的书。这本书的作者是罗曼·罗兰,是19世纪末的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这本书分别讲述了《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三篇传记。讲述的是在艺术方面不同领域的三位伟人。他们分别是:音乐家、雕塑家、作家。虽然他们各自所处的领http://www.unjs.com/z/813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