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首位战地新闻记者托尔斯泰笔下的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民众把脱乌入俄当成“回家”,事实上,克里米亚也孕育和培养了不少伟大的俄罗斯人,托尔斯泰就是其中之一。列夫•托尔斯泰是享誉世界的俄罗斯大文豪,作品《战争与和平》等脍炙人口,其中对战争场面的逼真描写也广受称赞,这跟他在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中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在军中服役的托尔斯泰曾积极筹办战地报纸,并于1855年发表了颇有影响的战地手记《12月的塞瓦斯托波尔》,堪称严格意义上的俄首位战地记者。

克里米亚地理位置紧扼黑海要冲,自古以来便是黑海诸国及各方势力必争之地。1853至1856年发生的克里米亚战争,就是为了争夺巴尔干半岛与黑海控制权,当时英国、法国和奥斯曼帝国联军与沙俄军队恶战。最终塞瓦斯托波尔经联军300多天围攻后陷落了,俄国战败也终成定局。

克里米亚的那几年军旅生活使托尔斯泰看到了贵族军官们的腐败,也看到了下层士兵们的恪尽职守,这些观察与见闻他在《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都有所提及。

筹办首份军事杂志

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后,年轻的托尔斯泰自愿奔赴塞瓦斯托波尔。当时的他已经在文学界崭露头脚,置身于炮火硝烟的最前线,目睹平民出身官兵们的英勇无畏,更是极大地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1854年,他与阿尔卡迪•斯托雷平(俄著名改革家彼得•斯托雷平的父亲)等几位年轻军官一起,着手筹办俄罗斯首份军事杂志。

杂志开始时被命名为《士兵通报》,后来易名为《军事之页》。目前在托尔斯泰档案馆保存有详细的创建方案。2007年俄《演播室》杂志也曾对该方案做过详细介绍:“杂志栏目分为官方和非官方两大部分。官方部分将登载表彰通令、军事法庭针对逃跑等可耻行为的判决书,以及来自各个战区的战报。非官方部分则刊登有关官兵生活、部队及个人事迹、讣闻、战场人文地理等方面的文章。除此之外,还计划常期登载有关正确驭马和操作武器、以及新战技战法的文章。每期还会发表一些宗教训诫和士兵歌谣。”

列夫•托尔斯泰被推举为杂志总编。出版资金的筹措,计划通过发行和个人捐款两种方式实现,托尔斯泰和斯托雷平二人是主要“投资方”。杂志社计划在圣彼得堡、莫斯科和其它大城市设立办事处,并向陆军和海军派出常驻记者。为了扩大发行和影响,杂志的订价定得非常低。

1854年10月,筹办者们将方案送呈克里米亚俄军总司令戈尔恰科夫,获得赞许。于是他们出版了一期试刊,其中编辑部文章由托尔斯基亲自操刀。戈尔恰科夫将这本试刊发给沙俄军事部长,由后者就创刊一事向沙皇尼古拉一世禀报。

THE END
0.《哈吉穆拉特》让托尔斯泰战胜莎士比亚新闻频道作为一部历史题材小说,《哈吉穆拉特》讲的是高加索鞑靼人哈吉穆拉特的事迹。哈吉穆拉特本是当时反抗沙俄的高加索穆斯林教派领袖沙米里手下战功卓著的副帅,因与沙米里不合,逃脱后向沙俄投诚,后来为了解救家眷企图逃离,在与沙俄追兵交战中殒命。托尔斯泰在这部晚年力作中,塑造了高加索英雄哈吉穆拉特的鲜明形象,反映了https://news.cctv.com/2017/07/11/ARTIW233cCBAmc0ADmfC3qMq1707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