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说部文本及其传承情况研究

内容提要:《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丛书》第一批一共11部10卷本;除此之外,我们了解的还有28部,还有徐爱国的《天命雄鹰》,张德玉搜集整理的《三皇姑开矿》、《佟春秀传奇》,后来加入的明代《依尔哈木克》、《莉珠坤逃婚记》,对这些文本及其传承情况的介绍,我们发现满族说部文本经过多少代人的传承,在传承过程中形成了诸多异文,只有那些传承脉络比较清晰的家族才传承了下来。

关键词:满族说部 文本 流传情况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满族说部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有的散佚了只留下了名目;有的是残本;有的则以完整面目留下来。吉林省中国满族说部集成编委会认定的满族说部的名目在不同的报道中都有变化,大致在30多部。

《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丛书》第一批一共11部10卷本;除此之外,我们了解的还有28部,还有徐爱国的《天命雄鹰》,张德玉搜集整理的《三皇姑开矿》、《佟春秀传奇》。[1] 后来加入的明代《依尔哈木克》、《莉珠坤逃婚记》[2],尚不了解其具体情况。

一、第一批出版的《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丛书》的介绍

“满族传统‘说部’阶段性成果鉴定暨研讨会”有7部说部,第一批《丛书》中未能出版的有《比剑联姻》和《金世宗走国》。

《丛书》中,多数的满族说部在开讲前需说一段儿“引子”或“楔子”或引曲,引子满语为“雅鲁顺”[3]或笔折赫乌朱[4],土语称“书头”。意思是“通过引子,讲也好,唱也罢,能使听众注意,精神集中,跟着说书人的声音一块儿走进故事所描述的广阔世界中去。满族说部的引子,通常都是唱。”引曲是满族民间大型古歌中惯用的引子。它以激昂悦耳的长调为主旋律,起到调动群情,收拢众心的良效,是满族女真古歌特有的结构形式。

1、 与萨布素将军有关的三部说部

这三部说部为富育光讲述的《萨大人传》(上下)、傅英仁讲述《萨布素将军传》、关墨卿讲述的《萨布素外传》。

关于萨布素生平功绩的描述大抵相同[5],关于其革职原因,却各说纷纭,基本上有两派。一派为富察氏后人观点:“康熙36年(1697),嫩江大水,灾情严峻。此后连续三年累经水患,萨布素因‘以旧存仓米按丁支放’论罪革职,在佐领上行走,寻调京授予散佚大臣,未几卒,家无余财。”[6]“晚年为救大灾中的百姓,免职遭贬。”遭贬是因以陈粮救百姓。

另一派却提出萨布素因谎报灾情、玩忽职守导致革职:

1698年圣祖皇帝巡视满洲,授他以轻车尉世职。然而正是在这次巡幸旗籍,萨布素因与御前侍卫及其他深得皇帝恩宠之臣过分亲昵,引起皇帝不悦。此外他还玩忽职守,将蔡毓荣(见该条)业已开垦的屯田荒弃,并于1700年谎报当地饥荒,以图掩饰这一过失,也使皇帝不满。萨布素遂于次年被夺世职。降为佐领,此后又授散秩大臣,不久去世。[7]

康熙三十六年黑龙江遭遇水灾, 仓储粮米年久霉烂, 萨布素奏请以新米入仓, 陈米折价充抵兵饷。三十七年逢亢旱, 萨布素请旨由盛京、吉林拨粮救济。三十八年再逢亢旱, 兵丁糊口无资, 仓储粮米支散无余, 同时, 萨布素谎报蔡毓荣经营官庄卓有成效之事亦被发觉, 康熙震怒, 令户部查办此事。“三藩”叛乱和噶尔丹叛乱被平定后的这个时期, 清政府对官员侵吞兵饷和应入官财物的贪污案进行了重点查处。萨布素案发正逢此时。[8]

我们认为第二种观点更为可信,更贴近历史真实。

《萨布素将军传》共90回。引子中简略介绍努尔哈赤建国、罗刹入侵,萨布素将军的功绩到受冤而死;该氏族传承萨布素的情况,一直到傅永利。一共讲了一百多个故事,从“萨布素训牛”开始,到“萨布素去世”为止。傅英仁说:这故事原来是口传心授下来的,当时没有回目,我们那时传下来是老将军八十一件事,这一件件事是独立的,你们现在也能看出故事的原来面貌,一回一个故事,是根据八十一件事整理出来的,每一件还包括不少小故事。比如说抚顺这件事,包括他到抚顺去,回来到阿勒楚克,帮苏木哈拉老协领破案,以至成亲算一回。到吉林接圣驾这一回,包括康熙帝见一个铁匠等一些事算一回。内容太多的,我就把它分成几回来说。这八十一回就发展成为一百来回。[9]另外,巴海被调到吉林,萨布素独镇宁古塔,就有两回“秉公分田地”和“严惩恶庄头”。

《萨大人传》一共四章,前面有引子。第一章“有名望的家族”讲述了萨布素的祖辈尔德依到哈勒苏的英雄业绩,哈木都归附努尔哈赤以后即跟随努尔哈赤征战;哈勒苏及其子虽哈纳到乌拉建城经过。第二章“虎崽,生在虎窝里”,哈勒苏父子从乌拉被调到宁古塔戍边,和戴珠瑚大人一起整顿宁古塔。萨布素在此出生,讲其少年青年时代受训练功、跟师傅学艺等事。戴珠瑚战场受伤去世,吴巴海来到宁古塔。第三章“鹰在飞翔”写萨布素的成长,萨布素、哇嘎、瓦扎古到郑亲王庄园救达斡尔小孩;古兰用计救周子正、除秦楷;萨布素乔装到俄国打探军情,受伤回宁古塔。第四章“鹰击长空”写萨布素征罗刹,封黑龙江将军,治水患,被贬到去世。

《萨布素外传》,此说部非富察氏家族传承下来的正传,而是外氏族以“七虚三实”的民间传说讲唱的。说部的开头采取黑妃娘娘给康熙皇帝讲故事的形式,不紧不慢地、一段儿接一段儿地介绍了萨布素成长的经历。[10]共11回,讲述萨布素的祖辈爷爷奶奶和父母对一个风水先生的收留选了一块好地。风水先生因此变瞎,猛虎入怀其母受孕生下萨布素。萨布素父子救下与黑熊搏斗的壮士(闯王部将郝摇旗)拜师学艺,获马“雪里钻”。萨布素舍子常顺给玛依姆,收李坤、魏海(与傅英仁讲述不同)。康熙爷发放宫娥、彩女,说书女受宫娥、彩女的资助建成“千芳集贤楼”和“群芳集贤楼”。康熙私访锦州除恶霸,巧遇金圣叹的后人。

富育光和傅英仁传承的“萨布素将军”不同之处在于,富育光家传说部强调总体性,有从始到终的人物,线索很清晰。重点是萨布素的家族及萨布素的生平,一直讲到他去世。到561页才讲到萨布素的婚事,对如何打罗刹,治理爱辉和卜奎这些突出的事件没有详尽地叙述。而傅英仁重点通过萨布素青年时代的突出业绩来串起整篇说部。

关墨卿强调经过风水先生的指点萨布素家应能出10个将军,可惜萨布素家搬走后,留下的亲戚待风水先生不好,被风水先生师徒将萨布素家的风水破了,故而只能出两个将军。风水先生的眼睛得以复明。而且故事的结构是以据说与关姓关系密切的黑妃给康熙讲故事的形式套进对萨布素的介绍。[11]

2、《乌布西奔妈妈》

《乌布西奔妈妈》是由鲁连坤讲唱,富育光整理的长诗,共6213行,有“引曲”(10行)、“头歌”[12](113行)和与“头歌”相呼应的“尾歌”(10行),其余八个部分为主要内容。

(1)“创世歌”,第114-314行。主要记述了天母阿布卡赫赫派神鹰、神燕创世造海,并以神话的形式解释东海诸部连年争战不休的起因。

(2)“哑女的歌”,第315-788行,主要叙述了乌布西奔奇特的降生经历和苦难的童年:在位于乌布逊毕拉(河)之源的乌布逊部落,一只豹眼金雕叨来一个皮蛋,人们难测其吉凶祸福,部落首领古德罕王命人用抛河、群狗争食、火烧、土埋等办法,欲将除之。突然,土山一声巨响,接着一群绒绒的雏貉出现在土中,其中有一个女婴被百貉拥裹,熟睡在貉窝中。古德罕王将其抱回哺育。但因女婴是一位哑女,如山雀一样只会发音而不会说话,如海狸鼠一样呆傻,又被古德罕王弃之于皮帐中。但她不仅能自食自饮,而且天资聪慧过人,具有预知自然灾异的能力。她的奇态睿能为黄獐子部所赏识,并偷偷将其收留,奉为阿济格萨满,从此黄獐部迅速强盛起来。

(3)“古德玛发的歌”,第789-1923行,叙述了部落战争时代,乌布逊由强变弱,古德被迫跑到海岛中逃难,其母含辛茹苦率领一群女子重振部族,最后把罕王的大权传给古德的坎坷历程。乌布逊地区争杀迭起,瘟疫蔓延,古德老罕王束手无策。这时哑女乘神鼓重返乌布逊,被推为乌布西奔大萨玛。

(4)“女海魔们战舞歌”,第1924-3443行,记述了乌布西奔率乌布逊部众渡海远征女窟三岛的历程。女窟三岛是一个具有奇特风俗的女儿国,族人均由罕王浴湖而生,生女为仆,降男弃野。女儿国常秘袭乌布逊部落,古德罕王时因无力远讨,只好年年进贡。乌布西奔执掌部落大权后,执意率师远征,并迅速攻占莲花三岛。但女窟罕王身边有三个能歌善舞的侍女,有以九舞迷敌之功。乌布西奔以仁爱之心,不取武力征伐之策,而是以情惠魔,以舞治舞……乌布西奔率众徒与女魔比舞相争,并最终以无与伦比的舞姿、舞技降服了魔岛女王和族众。附近一些无名的岛屿也在乌布西奔的盛名和恩威并施的感召下纷纷归顺,使乌布逊的海疆进一步向内海拓展。

介绍了乌布西奔妈妈身上9颗东珠的来历:去病;第3年训动物,除彻沐肯、辉罕暴虐王;第4、5年,除都沐肯新王;第6年火烧安查干里、都沐肯余党;第19年除海内海盗;第10年,与外族通婚;第39年建立语言文字联络方式。画图符号——东海绘形字。

(5)“找啊,找太阳神的歌”,第3444-4227行。讲琪尔杨考、突其肯、突其奔遇难。乌布西奔梦中得到阿布卡赫赫赠与的两支玉雀骨簪。谢海大祭后,女罕要踏海远行。留下乌布勒恩萨满主管。

第一次出海遭厄运;记述了乌布西奔先后多次派族众探海的壮举及其艰难的历程。探海的重要动因是为了寻找太阳升起的地方,反映了东海先民虔诚的太阳崇拜观念。史诗唱出了乌布西奔大萨满希图探求太阳初升地的迫切心情。乌布西奔派部族五次渡海远征,开拓了漂流日本海的便捷之路,甚至远至堪察加、阿留申诸岛,沿途收复了诸多岛国。

(6)“德里给奥姆女神迎回乌布西奔——乌布林海祭葬歌”,第4228—6011行。

乌布西奔寻珠天落宝石,也就是陨石。“水凫”从海底打捞出槐槽盆,从中抱出满身红毛的海东土人。东海野人送来了19颗天落宝石。野人在出征时不慎跌落神石入海中。群虏被当地鬼人收奴。第二次出征,给野人赐名“嘎憨”,遇难,都尔根萨满死于海上。野人带他们来到窝尔浑岛。第三次出征,由窝尔浑人带队,但是遇到火山硫烟,熬过九天又返回窝尔浑。都尔根、都尔芹、特尔沁、特尔滨是女罕身边的心上侍人。特尔沁、特尔滨随女罕一起出征。第四次远征,经过三个春秋,女罕死于海上。留下三个图罕:死后要立刻回返,由谁来职掌权柄、安葬东海。五十春秋而逝。死后祭祀(5868-6010行)讲述了乌布西奔在探海东征中逝世,族人用流筏将其尸体运回,并为其举行了隆重的海葬,再现了东海女真人神圣的海祭和海葬典礼。

(7)“德烟阿林不息的鲸鼓声”,第6012行-6193行。描写后世族人对乌布西奔的虔诚祭拜。描写了德烟阿林的鲸鼓声和乌布西奔的洞壁雕像为当地和进山的山民带来的种种吉顺和福音。

3、《绿罗秀演义》(残本)

关墨卿讲述,于敏整理。为关墨卿去世前交与傅英仁的书稿,共七回,“横空出世 敖东立国”、“渤海强盛 武艺反唐”(绿罗秀被唐软禁)、“兵围登州 初战得胜”、“赫连攻心 放还三将”、“帅堂行刺 监军脱险”、“箭在弦上 引而不发”、“赃官伏法 军民固城”。七回中绿罗秀只是简单提到,重点介绍了唐朝军队中将领的女儿如马文琼、马文芳、马文芬、张月兰四姐妹。

4、《东海窝集传》

傅英仁讲述,宋和平根据录音整理。共30回,主要讲满族先民经历了残酷、激烈的斗争,从母权制过渡到父权制。佛涅部落女王的两个儿子先楚和丹楚被东海窝集老女王看中,要娶进东海窝集。后两个年轻人被迫殉葬,他们死里逃生。长白山玛法看中先楚和丹楚,认为他们将替代女性管理部落。万路妈妈屡次搭救他们,他们通过拜师、学习汉文化、请教汉人,从而征服其他部落。描写了母子之间的争斗,最后丹楚终于代替母亲掌管部落,由母权制变为父权制。

5、《东海沉冤录》

富育光讲述录音,于敏整理。分上下,有引子,一共四章,富育光家传的。引子中简要介绍了《东海沉冤录》的形成过程、传播情况、历史背景。故事从朱元璋开创大明王朝开始,到明太祖开疆扩土,奠定大明基业;惠帝继位,激起群雄争斗;朱棣力克诸王,从其侄手中夺得皇权,开辟永乐盛世。而娟娟在东海寻母过程中,联络当地各部族,为大明开疆扩土。但因她无意中参与了明朝皇室皇权的争夺,最后被朱棣毒死。

6、《雪妃娘娘和包鲁嘎汗》

富育光讲述录音,王慧新记录整理。有引子,一共四章。讲女真后裔宝音其其格一生的命运,她聪颖、智慧,但是作为女人,她在男权社会中得不到足够的尊重,也得不到自己所爱的人。最后只身回到从小生活的部落。讲述了她与皇太极所生之子包鲁嘎汗传奇的经历,和雪妃几十年寻子的经历,最后母子因机缘巧合得以团聚。

7、《飞啸三巧传奇》

富育光讲述,荆文礼记录整理,有引子,一共四章,有“穆哈连雪山蒙难”、“三巧出世”、“三巧施威北冰山”、“京师比武陛见”。穆哈连遇害以后,他的三个女儿出世,经过严格的训练,掌握了林家剑法,最后得以替父报仇。她们为防止刺客刺杀禁烟大臣林则徐,出生入死跟随在林大人左右,并将林则徐的后人解救到自己的故乡定居。并帮助朝廷肃边,重建朝廷对东北边疆的管辖。文本中还有清朝道光皇帝在嘉庆驾崩继位后,朝中新(穆彰阿、杜察朗)老(赛冲阿、英和、戴均元、图泰)两种势力在东北地区的交锋。

8、《扈伦传奇》

赵东升根据呼伦纳兰氏秘传的,主要是根据其祖父崇禄讲述的“南关轶事”和“叶赫兴亡”整理成这一说部。一共60回。第一回开篇追溯纳齐布禄的祖辈的情况,纳齐布禄牢记太祖遗训,出去见世面巧遇锡伯王女招亲。纳齐布禄建立扈伦国,后其子多拉胡其继承王位,并与窝集国结亲。里面大量的历史资料,可能有很多是家族的历史,某些传说故事也因为与努尔哈赤敌对的立场而取舍不同。按照说书的方法,“要知……如何,且待下回再叙”,“上回书”。传承人添加了很多历史知识,因其多年未讲述不是很顺畅。讲的是海西女真扈伦四部在1599-1619年被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带兵各个击破、先后覆灭的轶闻故事,其间有与明朝边将李成梁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扈伦四部后裔后来被编入“八旗”之内。

9、《尼山萨满传》

《尼山萨满传》为荆文礼和富育光汇编而成,民间流传版本满族的有5种。赫哲族的《一新萨满》;达斡尔族的《尼桑萨满》;鄂伦春族的3种;鄂温克族4种;锡伯族齐车山译《尼山萨满》四种满文本的译稿。还有满文影印、译注版本多种。

其中很多异文已经发表过,未发表的有何世环讲述的《音姜萨满》(2003年、2005年)、富希陆整理的《尼姜萨满》,齐学俊整理的《阴阳萨满》(1984.8),傅英仁讲述、蒋雷整理的《尼三萨满(残本)》(1985),鄂伦春族孟古古善和关玉清讲述的《尼海萨满》,鄂温克族龙列讲述《尼桑萨满》,白杉搜集整理《尼荪萨满》(1979.7)。

故事大同小异,富希陆、傅英仁、达斡尔族萨音塔娜、鄂伦春族孟古古善和关玉清讲述的《尼海萨满》,锡伯族齐车山译《尼山萨满》四种满文本的译稿,齐车山、苏忠明翻译整理的《尼山萨满招魂记》,达斡尔族白杉译注《尼桑萨满传》,赵展译《尼山萨满传》,志忠译民族本和新本,海参崴本《尼山萨满》、季永海和赵志忠译注的三部《尼山萨满》手稿都还基本保留了说唱形式。其他的版本已经基本不是说唱而以说为主了。

《尼山萨满》有的简略,有的繁复,最完整的包含以下母题:求子、行善得子、长大打猎死去、有人指点找萨满过阴、请萨满、萨满跳神、栽力配合、去阴间取魂、行贿(大酱、黄纸、鸡狗)、与阴间的斗争、给孩子增寿、取回孩子的灵魂、遇见丈夫未救将其扔走、在阴间看到人间所作所为因果的报应、还魂、获罪致死,她死后使萨满流传人间。间或有与喇嘛的斗争,与皇帝的斗争、与额真的斗争。

此次出版的11部说部,有萨满英雄歌、萨满传说,也有反映母系氏族向父系过渡的残忍斗争,有靺鞨时期女英雄传记;其余说部多反映明清时期的人物,如明朱元璋的后代皇权争斗的故事、努尔哈赤在征服东北过程中的扈伦四部的情况、也有与皇太极关系密切的雪妃娘娘,也有清朝的将军、道光时期的三位女英雄的故事。时间跨度较大,人物身份各不同,反映了满族及其先世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人文、风俗等情况。

二、其他文本情况简介

2008年还将出版第二批丛书,预计14部470万字即将推出,第三批丛书预计有400至500万字,将在2012年之前推出。与此同时,说部其他线索也在不断发掘中,如金兀术后代所掌握的《完颜氏家族的变迁》,还有郎姓家族的变迁史、九台石姓家族的家族神话,以及《宁山萨满》的部分残稿,也在整理中。上文已经提到其他说部名目,现在就笔者掌握情况做一大致介绍。

1、反映宋代以前满族先世之说部

反映满族先世宋代以前生活之说部,有《天宫大战》、《恩切布库》、《西林大萨满》、《红罗女》等。

《天宫大战》是白蒙古以满文讲唱,富希陆等人翻译为汉文,由富育光在其著作中刊布出来的。在第一章已经有详细地说明,此处不再重复。

《恩切布库》为《天宫大战》中的一段故事,由白蒙古演唱,富希陆记录下来。“恩切布库妈妈”是萨满神中一位非常伟大的女神。她带领远古先民开拓了北方疆土,成为早期的北方人类。分为八部分:“序歌”为萨满自述要讲述恩切布库女神的神迹和阅历;“火山之歌”介绍恩切布库阿林在火山过后的新貌;“光耀的经历”介绍了耶鲁里与阿布卡赫赫的斗争,恩切布库妈妈助阿布卡赫赫一臂之力,而自己却降入黑暗,天母命神鹊从地心唤回恩切布库。“恩切布库女神被野人们拥戴为头位达妈妈(乌朱扎兰妈妈)”确立了祭祀的规范:天母地母神、山神和地神、湖川江河、祖先、火的祭礼、介绍了鼓的来历,选能人管理部落,耶鲁里幻化成土拨鼠欺骗了众人;“恩切布库女神率领舒克都哩艾曼开拓新天地”和“恩切布库女神传下了婚规和籽种”,恩切布库妈妈给人们找到适合生存的住所,教会他们如何生存和繁衍;“恩切布库女神创制约法,违者遭神谴”,恩切布库妈妈用计将三个艾曼团结起来;“恩切布库女神索求长生之药,魂归天国”,她死后成为奥都妈妈被人们祭祀。

满族的英雄传说《西林安班玛法》,俗称《西林大萨满》,是满族西林觉罗氏传承的萨满神话故事。相传该萨满有飞天本领,在跳神中他的灵魂可以出躯壳,凭借神力可以在寰宇间寻找善神或恶神,为族人赢得吉祥和幸福。一次,他为了拯救一个女人的灵魂,魂魄飞天达十日行程,到东海女神乌里色里居住的金楼祈请神助。

红罗女[13]是具有浓郁北方民族性格的巾帼英雄,关于她的长篇说部俗称一文一武,文指红罗女的爱情故事《比剑联姻》,武为《红罗女三打契丹》。1982年,王宏刚听傅英仁讲述了《红罗女三打契丹》的长篇说部,用了十几天。故事虽以红罗女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但反映了渤海时期满族先民靺鞨女英雄忍辱负重、保家卫国的壮烈业绩。红罗女是渤海王的义女,长白圣母的高徒。她为了振兴渤海,三次挂帅打退契丹人的进犯,和将门之后恩图巴图里结为伉俪,她在呼尔瀚海(今镜泊湖)除妖,去新罗驱寇,立下了赫赫战功。在丈夫被冤发配黑水的情况下,挺身而出率兵抗敌,后来她中了奸相大英士的毒计,其夫恩图巴图里被毒死,红罗女忍辱负重,外御强敌,取得胜利的时候,在呼尔瀚海畔刀劈大英士,投水殉情。后来,她就在瀑布后水洞里织出了今天镜泊湖的锦绣河山。

异文还有《白马捎书》的传说,讲述了红罗女为救渤海太子被宽永王围困,用白马捎书解围,最后壮烈牺牲。红罗女在某些满族姓氏神树祭中被崇奉为主要的神灵。《比剑联姻》是关墨卿应王宏刚要求所写的,共40余万字。该说部是其叔父关福绵传给他的,讲述了红罗女与大唐太子比剑联姻、保家卫国的故事。

2、辽金元英雄人物说部

《金兀术的传说》是流传在松花江、乌苏里江、牡丹江流域的满族、赫哲族中的女真民族英雄的长篇传说,约20余万字。阿骨打的四儿子金兀术(完颜宗弼)是个才貌出众,武艺高超的英雄,为了起兵反抗大辽暴政,兀术到三川六国借兵,经过许多曲折的经历,金兀术终于和貌丑心慧的葛门女结为夫妇,借来了葛门女罕的十万大军,取得了征辽伐宋的胜利。传说中的金兀术是一个勇敢、机智,顾全大局的杰出的民族英雄,深受族人的敬爱。[14]在1981年至1989十年时间,采录了京八旗老人、河北遗留下来的完颜氏后代,阿城完颜氏及赫哲族傅万金同志[15]讲述的故事,使这部传奇式的传说完整化。[16]

《女真谱评》由马亚川讲述,王宏刚整理,30余万字。从九天女与渔郎成婚,繁衍出女真族起始,讲述了函普到阿骨打的完颜部勃兴史,辽金大战,金朝的鼎盛,清朝的兴衰,整个女真——满族的重大历史事件均有反映,波澜壮阔,具有凝重的历史感。[17]第一部分《完颜部的传说》,从九天女与始祖函普成婚建完颜部,一直讲到阿骨打反辽建金。有阿骨打追封的十位先帝:氏族函普、德帝乌鲁、安帝拨海、献祖绥可、昭祖石鲁、景祖乌古乃、世祖劾里钵、肃宗颇剌淑、穆宗盈哥、康宗乌雅束的传说,人物性格鲜明,故事古朴、生动。在史籍中,这些人物的记载寥寥数言、一鳞半爪,而这一套系列故事却比较完整地展现出一幅栩栩如生的完颜部发展的历史画面,堪称无韵的散文体史诗。

《忠烈罕王遗事》是关于金兀术的传说,富育光1984、85年在石家庄搜集的。传承此说部的是王氏家族,复姓完颜,现为汉族。该说部主要讲述氏族的家族史,如金兀术如何成为重要的君王的故事。其特点是历史性非常强,跟“金史一样”。

《金世宗走国》是傅英仁从傅永利处继承的,讲金世宗完颜雍与海陵王完颜亮的斗争,他们都是文人。海陵王荒淫无度,稍不如意就杀人。世宗掌政四十八年,省刑罚,薄税敛,有“小尧舜”之称。后金世宗被逼到处逃跑,最终将完颜亮剁成肉泥的长篇故事。[18]

《锡霍特海民血泪录》是何玉霖从爷爷晚清海参崴骁骑校副哨官何焻处学会的。说部从头至尾以夹叙夹议的形式贯穿通篇,东海渔歌和赶海长调使全书倍加引人钟爱。讲唱人每次咏唱,都要双手击打镶有铃环的鹿胫骨和海豹皮小鼓伴奏,一直能够讲唱三十余个日夜。讲述了东海窝稽人的古俗、古礼、古祭、古规,特别是记载了东海人的生活、历史、美丽的地理环境、富饶的资源和原始野民海祭、屠宰鱼兽的雪祭盛礼。记述了俄罗斯人的血泪入侵和“遍山叠白骨”的悲惨的天葬史实,令人听后涕泪满襟。[19]

3、明清人物说部

分为两类,一类是描绘爱情、家庭的说部。

“依尔哈木克”,是马文业搜集的长篇说唱文学,应有三四千行,现仅存五六十行内容大意。清初在北方满族中间唱讲,一个富人家的漂亮格格爱上了一个猎手布特哈哈哈,结果被另一个有权势的部落长抢走。临走时,格格到他们经常相会的园子里所唱。

《贤良大人传》记述清末阿城地区一位满洲族烈女受封的故事,也有钞本行世。1984年马名超从79岁的满族家庭妇女汪关氏处搜集而来的。

《姻缘传》流传于吉林省,约20万字。由关世英与当地著名的文化人士乌拉街旧街赵文金、许志达和燕德林共同完成的,主要讲述满汉青年男女抗争“满汉不通婚”禁令,最后喜结连理的故事。

第二类,以明清时期满族英雄人物为主的说部。

关于努尔哈赤的说部较多,现今搜集到的有三部,还有一部关于努尔哈赤部下的故事。

于又燕、富育光《风流罕王秘传》,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出版。共21回。此书系清初旗民家里必备之书。明嘉靖宠妃明妃奉旨出塞,不料与一世罕王(努尔哈赤)邂逅城楼,因此结下了百年恩怨情仇。因此书多涉及清朝密事,宫闱隐情,且有两性间原始遗风的描写,曾遭乾隆朝严令查禁。遗下的秘本仅在民间口头流传。光绪朝宫中有黄衣童子十余人,据说专为慈禧讲此秘闻而供养的。该书情节奇异,讲述多为宫中的寡闻之秘事,四百年不为世人所知。

《两世罕王传》又名《漠北精英传》,传说以建州女真的民族英雄王杲与努尔哈赤两代罕王的生平事迹为主线,展开明代中叶至清初女真社会经历的巨大变革的历史画卷。据初步整理,已达百万字,人物个性鲜明、情节波澜起伏、语言气势磅礴,反映了中国民族经过坎坷的历史征途中力顶千钧的集体意志,心怀万里的博大胸怀。[20]上部《王杲罕王传》讲述了王杲悲壮的一生,记载了明代女真人再度崛起的艰难经历。下部《努尔哈赤罕王传》讲述了清太祖努尔哈赤不平凡的一生,这里有十三付盔甲兵的壮举也有爱新觉罗家族内部的激烈冲突;有金戈铁马的战争场面,也有细腻生动的官闱秘闻;有明朝与后金的政治风雨,也有独特有趣的女真人的日常风俗,给人们提供了一幅幅完整的满族勃兴的历史有声画面。[21]

《罕王的传说》遍及东北三省,由于同本地满洲族人的生活风习和民间信仰紧密结合在一起,流传范围更加广泛,构成了当代最典型的历史人物传说系列。它的独立节段至少包括:1、《罕王出世》2、《王皋救主》3、《沃什妈妈救罕王》4、《清朝国号是怎么来的》5、《满洲人为什么不吃狗肉》7、《罕王放山》8、《祭唐李子树的来历》9、《供索罗杆子的习俗怎么来的》10、《老罕王过浑河》11、《罕王坐北京》12、《罕王和吴三桂》13、《打虎山和公主岭》,仅从这些采集时间较近的记录中,也能大致看出它二三百年的流传情况。[22]

《天命雄鹰》,是徐爱国根据新宾及其他地区流传的老罕王故事及其幼时奶奶讲述的老罕王故事,撰写而成。从努尔哈赤神奇降生开始一直到努尔哈赤战败身死,约75万字。

《招抚宁古塔》,在20世纪80年代关墨卿、傅英仁讲述基础上,赵君伟撰写的。有引子,有22个章节。写后金时期努尔哈赤1610年派额亦都(巴图鲁,大将军)、费英东、扈尔汉(努尔哈赤的干儿子)招抚东海窝集部宁古塔的故事。

其次是关于清朝皇室人物的说部。

《顺康秘录》以孝庄皇后治国故事为主线,讲述了顺治登基到康熙亲政这一段历史时期的清宫秘史。流传于北京,20万字。

《康熙的传说》由王宏刚、富育光和李国梁编[23],尚未形成完整的说部,由98个单独成篇的故事组成。

《三皇姑开矿》由张德生、裴庆春、孟昭顺、霍乃林四个人[24]讲述,张德玉整理而成。清朝末年据说是光绪的妹妹在宫里出了事儿,到大四平镇利用宫里的势力开矿的故事。他们讲述的细节略有不同。

第三是以清朝的官员、将领或草莽英雄为主人公的说部。

《黑水英雄传》,以满族将领依朗阿为主线,讲述了晚清时期居住在黑龙江流域的满族人民保家卫国,反对瑷珲条约的传奇故事。流传于黑龙江省瑷珲地区,约25万字。爱辉大五家子吴宝顺老人,20世纪50年代初唱颂《萨哈连乌春》,即满族说部《黑水英雄传》,开篇引子是用精彩生动的比兴引吭高歌,很有域北风韵。

《松水凤楼传》主要是写黑龙江将军德英德大人,后来又当了吉林将军,从他的父母开始写起,一直到他,两代人的事儿。晚清同治年间东北地区军民举行反清起义的传奇故事,德英是清官,像包拯似的,歌颂他的德治。流传于吉林省,在吉林乌拉街搜集的,约20万字。

《集廷风云传》(又叫《凤翔大人传》),详细地记述了清代著名将领凤翔不平凡的一生和英勇抗俄的经历。1900年沙俄血洗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凤翔以三千之兵与俄虎狼之师血战,又与俄军血战北大岭,年已60的凤翔将军横刀立马、身先士卒与俄军鏖战不休,最终呕血壮烈殉国。说部歌颂了这位永不屈服的民族英雄。

鳌拜是镶黄旗佛满洲,《鳌拜巴图鲁》讲述了鳌拜的一生,主要是青年时代的功绩,在清代建国过程中,他救过皇太极。在黑河地区鳌拜后代中家族流传,以说为主,在黑河市北安搜集到的。

《双钩记》写草莽英雄窦尔敦[25]被清廷流放到黑龙江以后,与当地满族人民交往的传奇故事,流传于黑河地区,25万字。黑河地区有窦尔敦庙,富育光1984、85年在图书馆找到一些窦尔敦的资料。

三、文本的流传情况

此节主要介绍第一批丛书出版的11部说部的流传情况,其流传或采录情况或已单独发表,或在该说部正文之前单独成文。《尼山萨满传》在东北流传很广,由不同人不同时代搜集的。上下卷中汇集了东北少数民族关于《尼山萨满》的各种异文,对《尼山萨满》的研究将会有极大的影响。《绿罗秀演义》(残本)只有七回,无法了解其流传情况,整理者于敏做了一些努力也未能如愿,此处只能从略。

其余9部说部在产生、传承、流传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异文,也得到了来自文人、说书人和其他民族民众的襄助,我们逐一介绍其传承情况。

1、《雪妃娘娘和包鲁嘎汗》的传承情况

据富育光考证,《雪妃娘娘和包鲁嘎汗》[26]在清康熙朝中叶已经形成,并一直在北方流传着。事实如此,凡清康熙朝北戍爱辉的满洲八旗诸姓氏,许多家族都知道并能传讲此传说。追其源,他们多是从住在黑龙江中下游地区费雅喀、索伦、赫哲等当地朋友那里听来后,又在本族中传讲开来。当年率军戍北的清军将领萨布素、马喇等人,还从费雅喀人口里记录了《雪娘娘与大丘坟》故事。孙吴县霍尔莫津、哈达彦等地群众曾福臣、孟宪君、孔昭发等人从青年时代起就听自己家老人和附近村落的人们,讲述雪妃娘娘和包鲁嘎汗母子两人的可悲经历和非凡的历程。

这个传本在传承中异文较多[27],该说部是黑龙江省爱辉县大五家子村杨青山的爷爷从乌德林老玛发那里继承下来的,又传给其叔父,其叔父传给杨青山,杨青山又传给了富希陆[28],富希陆将之定名为《雪妃娘娘和包鲁嘎汗》收藏起来。后来将其传给富育光,富育光又对此做了许多调查工作[29],且听了诸多的异文[30]。

2、《东海沉冤录》的传承情况

《东海沉冤录》主要流传在乌苏里江以东原居住地满族东海女真人诸部氏族后裔中,一些故事情节倍受崇誉。在长期流传中有不少长短传本,本书所传之初始范本,据知为口耳相传的长调祭歌体传本。讲唱者依传本以述为主,边歌边唱,夹叙夹议。初成书于明末清初,传于顺康时代,雍乾后全书成体。《东海沉冤录》经历了史官文人的创作,其间又不断揉入民间街谈巷议的无数散在故事,先由清宫大内再传入臣僚,再由庙堂传入各地民间,使之愈来愈丰满成熟,最终凝聚成为波澜壮阔的满族长篇说部《东海沉冤录》。[31]异文颇多,在各地讲唱,且有众多说书人的取材渲染。[32]

最先始讲述者据传源出于清前期后金开国大将满洲舒穆鲁氏杨古利,后舒穆鲁格格嫁于虽哈纳将军,将东海故事悉数带到了吉林、宁古塔, 传给了富察氏家族上下人等。富育光祖上清康熙年间从宁古塔到爱辉驻防时,将此说部带到爱辉,一直在家族中传承。[33]《东海沉冤录》吸收、丰富和充实玛拉[34]大人的《血荐情缘传》而成型。民国时,富德连和富全连传承该说部,富德连1934年病逝后,本应由其子富希陆承袭,但因教务甚忙,便由姐夫张石头[35]代之。1978年富育光将富希陆[36]口诉之说部用文字记录下来,经多次询问与充实形成现今之规模。

3、关于萨布素将军的三部说部的传承情况

在萨布素将军说部的传承过程中,做出贡献的有富察氏祖先和朝中大臣。[37]

富育光家传的萨布素将军故事,经过几次及时访问和关键性充实,使说部生辉。康熙末年,在三世祖穆昆达果拉查筹谋下,大量采录了老将军生前个人口述的生平回忆,并请萨布素亲随家人、宁古塔吉林等人士,叙谈所知的老将军往事,纠误修缮说部故事,才使这部“乌勒本”初具了长篇规模。当时, 富察氏家族讲唱之老将军故事传本,名称并非统一。[38]后来确定以《萨大人传》命名,在族中及周围的拖克索和噶珊传讲。《萨大人传》第二次增补,时间持续很长。从乾隆末年至道光、咸丰、同治年间,在几代本族穆昆达奔走操劳下,先后向萨布素同朝的彭春、马喇、巴海、林兴珠之后人,借阅过文牍函册,问询轶闻往事。曾在雍正朝任黑龙江将军的萨布素季子常德,赠送老将军遗文墨宝,详解其父灵车归葬遇水患事。[39]

《萨大人传》在富察氏传承时,还采用满汉两种语言讲述[40]。初始,用汉语讲述故事,时间很短而情节也较简单,后来才逐渐充实丰满起来。进入光绪时代以后,用汉语畅讲《萨大人传》,成为族中男女长幼不感到陌生的常事了。由于《萨大人传》用汉语讲唱,更加扩大了它的社会感召力。

最初是口耳相传,多无固定唱本。直至清末,为了讲唱有所依据,流传方便,就由族中会写满文的人,将内容简要地记在毛头纸上,大体上是一个故事一个纲。然后再将记述各个故事提纲的毛头纸用纸捻的绳儿穿在一起,汇集装订成册。[41]其传承的顺序大体是:富察氏家族第十一世祖[42]、清道光朝武将发福凌阿(又名“吉屯保”) 传给长子爱辉副都统衙门委哨官伊郎阿将军,伊郎阿又传给长子富德连,富德连又传给其子富希陆和其侄富安禄、富荣禄[43],富希陆又传给长子富育光。[44]经过富希陆先生的整理,使《萨大人传》叙议更加丰富。

傅英仁讲述的《萨布素将军传》传承有两条线索:

第一是其祖上乌勒喜奔记下来的。

萨布素的儿子常德当过吉林将军,他把老将军的一生都写下来了,正是在那时,我们的先人乌勒喜奔在常德手下当笔帖式,就写了一个将军传,这个本子也叫《老将军八十一件事》,民国时期传给了我的三祖父傅永利。萨布素从一个放牛娃,浴血奋战,成为首任黑龙江将军,但晚年为救大灾中的百姓,免职遭贬,所以,在本族祭祖后的“讲古”仪式中,总会发出“仁义救将军”的呼声。[45]

第二是宫廷内“黄大衫队”学到的。傅英仁的三太爷被选入慈禧掌政时成立的“黄大衫队”,学习讲《萨布素将军传》和《红罗女》,后来这些说部又传给了傅永利。[46]

乌勒喜奔回到了故乡宁古塔后,就给族人讲,老将军的传说便初具规模。一直到清末民初,传至傅永利,形成了规模宏伟的“老将军八十一件事”[47]。伪满时期,傅英仁看过他三爷红布包里的同治二年写下来的五六张简单的故事的呈文纸。1937年以后,傅英仁用了五六年的功夫整理出萨布素的故事,1957年以前又第二次整理,但是57年以后忍痛烧掉了。但是用了几个晚上把简单的提纲写下来并保存至今。在之后的20多年里,有时间就按提纲一节一节地整理,东一篇西一篇都不一样。[48]

关墨卿讲述的《萨布素外传》是瓜尔佳氏出于对首任黑龙江将军的崇敬、热爱之心,传讲萨布素的故事。关墨卿其父、叔父、义祖父、义父都擅长讲满族传说和故事,传承的本子由关墨卿的爷爷到叔父到关墨卿。关墨卿在伪满统治时期记下一些故事提纲。1980年至1990年他开始回忆、撰写说部传承本的案头工作。

这三部说部各自传承体系不同,富育光家传过程比较详细;傅英仁只能溯源至乌勒喜奔,之间的情况他并不熟悉;因20世纪80年代调查关墨卿者较少,只知其大略传承经过,至于其内容为何不同,我们已经无从探究了。

4、《乌布西奔妈妈》的传承情况

《乌布西奔妈妈》的诞生地和最初传播区,当在今日俄国境内远东沿海边疆区乌苏里江上游、锡霍特阿林南段中麓原女真人世居的莽林洞穴遗址。在民众中,黑龙江和吉林珲春一带多以《妈妈坟的传说》、《娘娘洞古曲》、《祭妈妈调》等讲述与咏唱形式流传着,并与祖籍东海的满族诸姓萨满《祭妈妈神》的祭礼相互融合,都是祖上早先年从“东荒片子”带过来的。讲唱《乌布西奔妈妈》的曲调不同[49],异文有《妈妈坟的传说》[50]、《妈妈神歌》、《白姑姑》(或称《白老太太的故事》)。

富育光1971年从刘秉文那里得知鲁连坤[51]能够讲唱《白姑姑》(即《乌布西奔妈妈》),从而将其记录下来。鲁连坤家祖居乌木逊故地,大约是在乌布西奔妈妈当年生活的锡霍特山中麓,记载乌布西奔妈妈治理内陆山河、统一七百噶珊故事较多。他讲述的《乌布西奔妈妈》,有满语和汉语两种。仅“头歌”、“创世歌”、“哑女的歌”诸段落用满语讲述,其他段落满语歌词已追忆不清;用汉语讲述的是完整的《乌布西奔妈妈》。在《乌布西奔妈妈》的传承过程中,有很多人付出了努力,如汉族的刘秉文三代相传[52]、关正海[53]等人。

鲁连坤老人提到了《乌布西奔妈妈》的定名和其传承脉络:“《白姑姑》的叫法,是民国年间来闯大荒片子刨参打貂的关里家汉人弟兄们起的名称。在早,我阿玛讲唱时就叫‘乌布西奔妈妈’,他老人家说祖上就这么传的。阿玛好讲好唱,我打小听习惯了也就慢慢熏会了。阿玛是跟奶奶学的,就是我的太奶奶。太奶奶娘家东海库雅喇人氏。前清初年,跟老罕王努尔哈赤进关,后来有一支人奉调回宁古塔副都统衙门听差。咸丰朝后有人驻到海参崴做俄罗斯国通事。乌布西奔妈妈就是这些前辈从当地人口中学来的。” [54]

5、《飞啸三巧传奇》的流传情况

流传于黑龙江瑷珲地区的满族民间。据很多说书人推测,《飞啸三巧传奇》的最初原作者很可能是英阁老,即英和。本书最早的传本,据说是咸丰初年由一位爱辉副都统衙门的关雁飞传下来的关氏本,最早有很多名字,如《飞啸传》、《穆氏三杰》、《飞啸三怪》,还有叫《新本三侠剑》的等等。

还有另一个流传比较广的传本,就是郭氏传本。传人是清代二等笔贴式郭阔罗氏,由他们的家族传下来的,这个传本叫《飞啸三巧传奇》[55],以后都叫这个名字。郭氏传本在内容上,要比关氏传本更加丰富,故事雄浑壮阔、曲折生动、跌宕感人。

富育光家传的《飞啸三巧传奇》,是郭氏传本的传人——郭阔罗氏富察美容,从其父亲、爷爷两代人传下来,富希陆记录于1928年前后,后来经过他多次整理,慢慢传了下来。[56]

6、《东海窝集传》的传承情况

宋和平1985年7月在傅英仁家中采录了《东海窝集传》,共30盘录音带。

1940年,傅英仁在在官地教书时,听一位关姓老人(满州名是色隆阿,当时已78岁)讲述的;1946年色隆阿的弟弟关隆棋又讲述了一些内容、“做了一些补充”,形成了傅英仁1957年前的记录本,其中也有三爷讲述的内容。1958年这些记录本被烧时,傅英仁重新整理了三种版本的《东海窝集传》内容提要。

东海窝集传在流传过程中有《东海传奇录》、《东海勿吉传奇》、《东海窝集》等名称。傅英仁讲述本以傅永利的讲述内容为兰本,吸收关墨卿等人讲述内容,加上他的创作而成。出版的《东海窝集传》是在这三种版本的基础上,互相补充内容而形成的。录音本29回,内容却有34回,经宋和平与傅英仁商讨后,定为30回,即今天出版的《东海窝集传》。[57]

满族说部文本经过多少代人的传承,在传承过程中形成了诸多异文,只有那些传承脉络比较清晰的家族才传承了下来。

注释

[1] 2005年,吉林省中国满族传统说部艺术集成编委会已经掌握了32部说部的情况。——笔者根据各种资料统计所得。

[2] 还提到了《德布达林》,赵志忠发现“用满语流传至今的民歌也已经不多了,像《空古鲁哈哈济》、《莉坤珠逃婚记》、《德布特林》等著名长篇叙事诗,老人们也只能说唱出一小部分,很难还其本来面目了。”——赵志忠:《清代满语文学史略》,辽宁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147页。

[3] 《东海沉冤录》中如是说。

[4] 《飞啸三巧传奇》的“引子”中提到的,意思是书的头,就是讲述开始的那个书头,或称书的首。

[5] 最简结的概括是“黑龙江始为将军者,吉林满洲萨布素富察氏,以宁古塔副都统,征罗刹有功,因有是命。”——西清:《黑龙江外记卷七》,商务印书馆民国25年版,81页。更为详尽地介绍其家世和功绩是在富育光的《满族说部<萨大人传>采录纪实》,此处略去。

[6] 富育光:《<萨大人传>传承情况》,富育光讲述、于敏记录整理《萨大人传》,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 【美】A·W·恒慕义编著《清代名人传略》,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清代名人传略》翻译组译,青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 吴雪娟:《萨布素革职案始末》,《历史档案》2003年第2期。

[9] 程迅 王宏刚:《关于满族民间传说<萨布素将军传>流传情况的座谈会纪要》,傅英仁讲述,程迅 王宏刚记录整理《萨布素将军传》,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

[10] 于敏:《<萨布素外传 绿罗秀演义>传承情况》,关墨卿讲述,于敏整理《萨布素外传 绿罗秀演义(残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1] 据富育光讲,此部说部整理者于敏删去了很多原稿中所有的封建、迷信色彩的段落。富育光本人认为是对萨布素将军形象的侮辱。

[12] 满语为“乌朱乌春”,头歌“是叙事体长歌开篇前常见的引子,多以长调、长滑腔、高亢的音律开头,令听者精神为之振奋,有如万马突来、平步惊雷之感,于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的思绪融入了长诗感人的情节之中。”

[13] 关于红罗女和绿罗女的民间故事只见到周爱民1982年搜集整理的“红罗女和绿罗女”,傅庆双、刘恒珍讲述,流传于绥芬河、东宁、温春等地。

[14] 王宏刚 金基浩:《满族民俗文化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13页。

[15] 马名超:《满族民间故事家傅英仁访问记》,傅英仁讲述、张爱云整理《满族萨满神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30页。傅英仁提到“傅万金就讲过北方金兀术X、《九尾狐》、《九沟十八寨》、招兵买马。”

[16] 傅英仁:《傅英仁自传》,傅英仁讲述,宋和平及王松林搜集整理《东海窝集传》,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2页。

[17] 王宏刚 金基浩:《满族民俗文化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13页。

[18] 马名超:《满族民间故事家傅英仁访问记》,傅英仁讲述,张爱云整理《满族萨满神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35页。

[19] 富育光:《再论满族传统说部艺术“乌勒本”》,《富育光民俗文化论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08页。

[20] 王宏刚 金基浩著《满族民俗文化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94页。

[21] 王宏刚 金基浩:前引书,第214-215页。

[22] 马名超:《马名超民俗文化论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34-335页。

[23]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24] 张德生是张德玉的哥哥,现年75岁;裴庆春,81岁;孟昭顺,58岁;霍乃林,83岁。他们都是大四平镇农民。

[25] 谭彦翘在《<窦尔敦其人其事>质疑》中,颇为怀疑窦尔敦其人、其事,他没有在相关文献中找到窦尔敦的蛛丝马迹。窦尔敦主要见于小说、戏剧中,清人笔记中略有提及,正史中不可考。

[26] 富希陆在《瑷珲十里长江俗记》中提出“满族乌勒本说部《雪妃娘娘和包鲁嘎汉》、《飞啸三巧传奇》和《北药参证》等皆出(富察)小昌之手。”在说部的流传过程中出现诸多异文也是可以理解的。

[27] 《雪妃娘娘和包鲁嘎汗》在传承中名称很多:《孤女离恨》、《大丘坟》、《黑水狼儿传》、《宝音福晋和包鲁嘎汗》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内容均同出一个故事。只不过因说部流传地域不同或因讲述者的阅历和偏爱有别,使说部内容有所侧重和变异而已。

[28] 1950年冬,富希陆逐字逐句将杨青山讲述的说部记录下来。

[29] 1980年春,富育光又对《雪妃娘娘和包鲁嘎汗》说部,认真通读并赴辽宁新宾、内蒙哲里木盟和郭尔罗斯查干花等地做进一步调查访问,对说部中的年代与几处地名作了核对。但对已在俄国境内的“卢莱巴那”、“堪扎阿林”等地名,不便核证,依如所讲,保存下来。

[30] 1953年后,富育光访问黑河职工干部学校教师徐昶兴、下马场祁世和穆昆、大五家子吴宝顺村长等人,对该说部做了核对,并听过他们传承故事的不同讲述。

[31] 富育光:《<东海沉冤录>传承情况》,富育光讲述,于敏记录整理《东海沉冤录》,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2] 在京师和吉林、卜奎市井街头演唱中有说《大明公主哭东海》、《东海古谣》、《大仓豪族》,皆是其变体;乾隆、嘉庆时江南、江北各书肆有明派艺者,擅说唱《情仇恨》、《大明开国录》。

[33] 清末同治、光绪年间,富察氏家族《东海沉冤录》的主要传承人是富小昌萨满和毓昆大萨满,后传于先祖伊朗阿,伊朗阿庚子俄难战殁于大岭,“乌勒本”的传承人中断了十余年。——富育光:“《东海沉冤录》传承情况”。

[34] 又作马喇,姓那喇氏,满洲镶白旗人,顺治朝以来曾在清理藩院、礼部、工部等重要部门任职,博古通今,善交天下人士,尤通晓索伦、蒙古、飞牙喀、俄罗斯等几种语言,对北疆诸民族生活区域民俗掌故极其熟悉。他早在京师理藩院时,“在外国公使中戏讲《东》书以为趣”,可见他很早就熟悉这部说部。此番他奉旨随彭春公等由京师来到北疆爱辉参与指挥雅克萨之战,八旗统领们为激励将士,夜晚篝火如昼,军帐里笑语喧哗,唱讲各族歌舞故事。其间,富察氏家族的《东海沉冤录》,玛拉大人的《血荐情缘传》等,都是众人必听的选段。——富育光:《<东海沉冤录>传承情况》。

[35] 张石头擅长讲唱,能一连几宿不睡觉, 口若悬河般讲唱数不尽的传说故事,《萨大人传》的主要传承人也是他。

[36] 富育光提到,《东海沉冤录》原有手抄本,是“1947年至1949年间富希陆回大五家子村居住后, 利用农活空隙, 深夜不寐, 在豆油灯下边回忆边记述下来的翔实备忘纲要, 并经常同当地满族著名说部故事家杨青山大哥, 在一起热心切磋, 不断地充实整理, 最后俩人用白线订成了小型轻便的手抄文本, 在屯里传借, 可惜1948年冬佚失。”——富育光:《<东海沉冤录>传承情况》。

[37] 有富察氏正黄旗佐领伯奇那大人,抗俄牺牲的将领阿拉密大人,果拉查、嘎哈、嘎泰、达斯哈、祖僧阿、那凌阿、德泰等诸大人以及萨布素之二大爷珠和纳大人,萨布素的叔伯兄弟珠和纳之子、抗俄中殉难的额赫图将军,萨布素之弟党丹佐领,萨布素之子珊拉布、塔林布将军,萨布素的长子雅图、三子雅顺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本书的形成做出贡献的也有朝中的大臣,如马喇、安珠瑚、松筠、赛冲阿、英和、戴均元、倭仁等,他们出于对萨布素将军的尊崇,有的增补了内容,有的润笔赠书,为《萨大人传》题词。大学士倭仁、戴均元、英和等,皆在爱辉萨大人的藏书楼里,留下了自己的墨宝。可惜的是于庚子年,即光绪26年,由于沙俄的入侵,这些珍贵之作全部化为灰烬。——《萨大人传·引子》,第3页。

[38] 有称《萨克达额真玛发乌勒本》的,即《老主人传》,也有称《萨宁姑乌勒本》或《萨宁姑安巴尼亚玛笔特合》的,即《萨大人传》。

[39] 富育光:《<萨大人传>传承情况》,富育光讲述、于敏记录整理《萨大人传》,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0] 富育光在谈到《萨大人传》的传承情况时,谈到咸丰朝被贬到齐齐哈尔的大学士英和“热心教授汉文的《萨大人传》,始用两种语言讲诵,族内依旧沿用满语,款待汉官客人时,由通晓汉语族人用汉语讲唱《萨大人传》。”经查实,英和是1829-1831年被贬到齐齐哈尔的,时逢道光朝;而英和于1839年去世,也是在道光朝内,此处应为民众的附会。

[41] 据富育光介绍,手抄本早已散佚,其父富希陆曾经见过,他根本未曾见过。

[42] 按照其家谱,似为第十世祖,十一世祖是伊郎阿。

[43] 其间,何荣恩将《萨大人传》的几种本子记录下来,在“卜奎”逃难时,将稿子重新组合起来粘补,为《萨大人传》的传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4] 谷长春:《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丛书》总序,《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4期。

[45] 傅英仁讲述,王宏刚及程迅记录整理《萨布素将军传》,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93页。

[46] 马名超:《满族民间故事家傅英仁访问记》,傅英仁讲述,张爱云整理《满族萨满神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7] 傅英仁讲述,程迅、王宏刚记录整理《萨布素将军传·引子》,《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丛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8] 根据《萨布素将军传》中程迅、王宏刚《关于满族民间传说<萨布素将军传>流传情况的座谈会纪要》整理而成。

[49] 为“妈妈坟”、“妈妈调”、“祭妈妈”。

[50] 赵福昌老人向富育光概略讲了听他阿玛(父亲)讲的《妈妈坟的传说》,已记忆不详。

[51] 伪满时期,鲁连坤在一个山村小屯里教书,学生少,也算是位校长;解放后种地,开过豆腐坊。

[52] 刘秉文家三代传“乌布西奔妈妈”,祖父刘西裼,清光绪年间依兰三姓副都统衙门笔帖式,会俄语,知道乌布西奔长歌。他们祖上生活在苏昌沟东,靠东海南角湾,所以讲述中乌布西奔海上东征故事和神话掌握最多。——富育光:《<乌布西奔妈妈>的流传及采录始末》。

[53] 长白纳殷瓜尔佳氏,东宁老户,是清光绪年间三姓副都统衙门中重要阁僚,通俄语,也讲过《乌布西奔》。

[54] 富育光:《<乌布西奔妈妈>的流传及采录始末》,鲁连坤讲述,富育光译注整理《乌布西奔妈妈》,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5] 这期间,传本还挺多,比如刘氏本、祁氏本、孟氏本,都是《飞啸三巧传奇》的不同传本,不过在内容上互有补充,文字有短有长罢了。孟氏传本较为完整,但情节、人物均有变动。刘氏传本比较特殊,是汉人讲的,评书特点非常浓,像一本剑侠书,突出了拜师、上山学武艺等内容。

[56] 富育光:《<飞啸三巧传奇>流传情况》,富育光讲述,荆文礼记录整理《飞啸三巧传奇》,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7] 宋和平:《<东海窝集传>研究》未刊稿,据文中内容整理而成。

(编辑:江晓雯)

建议使用360极速、Chrome、Firefox浏览器,最佳分辨率1920×1080

THE END
0.《名人传》人物简介《名人传》人物简介 (1)贝多芬 贝多芬是一个有伟大心灵的音乐大师,性格激昂,具有伟大的人格,有对音乐超常的天赋,能够捕捉音乐的灵感,抓住大自然的精髓。在不幸耳聋后,在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重压下,他仍保持着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巨大的创造力和较高的道德标准,以顽强的毅力投入到音乐的创作中去,谱写出了一系列辉煌的作品。 (2)米开 https://www.jianshu.com/p/b7a09ea71578
1.名人传中的三个人物性格特点是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人物传记作品,名人传中的三个人物https://edu.iask.sina.com.cn/jy/kUCOutIMRs.html
2.名人传《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人物传记作品,也是其经典作品,包括《托尔斯泰传》《米开朗琪罗传》《贝多芬传》。 于1903年1月首次出版。 作者采取单独成篇的方式,借助大量原始材料(诗歌、书信、日记、转述以及事实),从艺术、生活、思想、价值等方面,分别记叙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雕塑https://www.meipian.cn/58r3vt59
3.人物传记学得好就读这本名人传诺奖大师作品三个圈经典文库当当善水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名人传 初中传记阅读指导版 人物传记学得好就读这本名人传 诺奖大师作品 三个圈经典文库 读客官方 正版图书【善水图书 正版保真】》。最新《名人传 初中传记阅读指导版 人物传记学得好就读这本名人传 诺奖大师作品 三个圈经典文库 读客官方http://product.dangdang.com/11970867069.html
4.名人传简介名人传简介1 《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传记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 《贝多芬传》:贝多芬1770年12月17日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http://www.unjs.com/w/405744.html
5.名人传贝多芬简介竭力为善,爱自由 甚于一切,即使为了王座,也永勿欺妄真理。——贝多芬。(一七九二年手册)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名人传-贝多芬简介,欢迎阅读。 一、贝多芬简介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德国作曲家和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1]之一。 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以九部https://mip.ruiwen.com/zuowen/wenxuechangshi/693835.html
6.名人传中的三个人物(罗曼·罗兰)最新章节《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传记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本书中的三位传主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 名人传 《名人传中的三个人物》读后感用痛苦换取欢乐 https://m.bqg.me/book_119438/47798499.html
7.初中生必读十大名著课外阅读书目大全【图书简介】《名人传》是《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的合称。三位主人公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的伟大人物。全书紧扣三位艺术家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经苦难而不改初衷的心历路程。凸现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从而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动人的“英雄交响曲”。 https://www.xuexila.com/wen/bidushumu/c338134.html
8.名人传中的有名三个人物是谁名人传中的三个人物 《名人传》中的三大名人是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 《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传记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 http://www.chusan.com/zhongkao/244076.html
9.初中语文79年级上下册名著必考考点整理(附电子版)鲁迅生活6. 《名人传》 【九年级上册】 1. 《艾青诗选》 2. 《水浒传》 3. 《泰戈尔诗选》 4. 《唐诗三百首》 5. 《世说新语》 6. 《聊斋志异》 【九年级下册】 1. 《儒林外史》 2. 《简·爱》 3. 《围城》 4. 《格列夫游记》 5.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6. 《我是猫》 名著阅读 七上《朝花夕拾http://mt.sohu.com/a/583307184_538826
10.名人传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三个故事1个回答 窦姿丁 2021-07-15 读完《名人传》这本书,我感到名人的精神是震撼人们的心灵的。这本书里的英雄,不是走遍天下无敌手的江湖豪杰,也不是功盖千秋的大伟人,这里面的英雄具有一种内在的强大的生命力,使他们勇敢地与困难作斗争。 贝多芬出身贫寒,他很小就辍学。他的一生坎坷不平,他勇敢的与命运作https://www.zupu.cn/zhishi/401391.html
11.著名人物传记范文(精选15篇)篇13:人物传记读后感 《名人传》,一本人物传记,记叙了众所周知的三位伟大天才的奋斗史,名人传读后感--兔子(郑婉晴)。其中雕塑家与画家米开朗琪罗是我崇敬的一位人物。 米开朗琪罗的一生命运坎坷,跌宕起伏,足以媲美一部人物纠葛的好莱坞大片。在罗曼罗兰笔下,米开朗琪罗以一生的心血奉献出震撼心灵的杰作。 https://www.hrrsj.com/wendang/qitafanwen/797012.html
12.名人传人物主要事迹材料是什么支持着贝多芬是不向皇权低头的品质,是不被金钱收买的决心,是扼住命运咽喉的勇气!正是依靠着这些超凡的精神力量,贝多芬越过了人生的无数个痛苦险峰,到达了对人生最清醒的领悟。 名人传人物主要事迹材料4 最近,我读了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一篇著作——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书中向我讲述了三位名人的故事:贝多芬http://www.qunzou.com/shijicailiao/779894.html
1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知识问答及答案(2)从整部作品看,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 3.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英雄?《三国演义》中以勇武助刘备建立一番功业的张飞固然是,《水浒传》里用谋略帮晁盖智取生辰纲的吴用何尝不是?《 》中不屈服于命运、坚持崇高理想追求的保尔·柯察金固然是,《名人传》中“扼住命运的咽喉”、创作了不朽乐章的音乐家https://mip.ruiwen.com/wenxue/gangtieshizenyanglianchengde/254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