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称,全球1/10的人存在潜在抑郁症和抑郁倾向,而其中65%的人有过自杀念头。2019年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黄悦勤教授团队发表在《柳叶刀·精神病学》(Lancet Psychiatry)的研究首次报告了我国的抑郁症患者中,女性约占65%,67%的抑郁症患者超过35岁。
如果一个人的情绪不好,可能会有不想说话、不想出门、不想换衣服等表现。在“宅、懒、烦、手机不离身、身材不满、没有爱好”这几项中,如果你符合4项以上,可能存在抑郁情绪。
您可以通过抑郁症测评表——PHQ-9量表来测试自己是否存在抑郁症风险,这是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专业测试量表,虽然只有简单9道题,但它筛查抑郁症的敏感性达到了88%。
根据过去两周的状况,请您回答是否存在下列描述的状况及频率:
如果这个量表大于10分,就要考虑抑郁症的可能性了。
抑郁症可能有哪些症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心境障碍诊治中心方贻儒教授在“2017国际神经精神疾病高峰论坛”上表示,抑郁症发病有两个高峰年龄段:20岁左右和40岁左右。在生理上,这是从青年晚期到更年前期的变化;在心理上,需要面对工作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变大等情况,更容易出现抑郁的症状。
1、表情淡漠泪点低
抑郁症患者的内在体验往往特别伤感,很难高兴起来,已经丧失了快乐的能力。同时,他们的认知和思考能力下降,对外界事物漠不关心。
2、自卑自责自我否定
经常否定自己的能力,抑郁症患者所认为的不行,并非真的能力不足,而是自我感觉不行。
3、睡眠质量差
睡眠不好可能是抑郁症最早的表现,也是抑郁症最核心的表现之一。同时,睡眠不好也可能是抑郁症的诱因,连续两年睡眠不好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是睡眠好人群的2~3倍。抑郁失眠具有特殊性,入睡困难很明显,可能两三个小时都睡不着。睡着后两三个小时就会醒,即早醒,而且是完全清醒,一点困意都没有。抑郁症患者睡醒后的心情是最差的,而晚上相对轻松,表现为晨重夜轻。
4、莫名疼痛
不明原因的身体疼痛,如头痛、腹痛、肌肉酸痛等,其实也都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之一。临床研究表明,因为头痛而咨询医生的抑郁症患者高达69%。
哪些原因容易导致抑郁症?
压力是抑郁的重要诱因,因为压力会抑制中枢神经功能,导致五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减少,大大增加抑郁风险。而抗抑郁药正是通过增加神经递质起到治疗的作用。
抑郁症可以治疗吗?应如何治疗?
专家指出,作为一种疾病,抑郁症并非“不治之症”。通过寻求专业的帮助,大多数患者可以被治愈。专业的精神心理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疾病状态,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药物干预、目前最该做的和最不该做的事情等,并给出相关治疗方案。
如自身感觉压力大,可以用以下几个方法辅助减压:
①运动:刺激多巴胺的分泌,让中枢和肢体兴奋起来;
②每天发呆5分钟;
③训练延迟发作和延迟满足能力:遇事先冷静一段时间,控制情绪,让心态更平和;
④主动用力挤压减压玩具;
⑤冥想减压法:保持坐姿,手掌完全张开,紧贴在对侧腋下,双肩抬高,脖子不要使劲,轻微晃头。配合深呼吸、闭眼,每天做3~10分钟。
如何与抑郁症患者相处?
很多时候,抑郁症患者身边的亲友,因为对病情不了解,从而对抑郁症患者的各类行为产生误解。与抑郁症患者相处时,周围的人往往也会不知所措,生怕一不小心就伤害对方。
如何通过自己的言行,帮助和安慰抑郁症患者,和他们和谐友好地相处?
多理解
让抑郁症患者获得尊重和正在尝试被理解的感觉很重要。他们的很多痛苦不为人知,也很难一次性表达清楚,因此要不断地尝试多理解他们。
多倾听
倾听对抑郁症患者最重要。倾听过后,我们最好不加评价、不加分析、不加指责。
多关心
抑郁症患者通常很脆弱,需要被关心和爱护。
多配合
有的患者想单独待会儿,我们就要在约定安全后给予一些空间和自由。有的患者容易哭泣和发泄,我们就要给予陪伴,允许他在不伤害自己的限度内发泄。
不盲目建议、鼓励和督促
抑郁症患者处于疾病的状态下,承受力和对外界的敏感度异于日常状态,各类微小的事情都会带给他们压力和崩溃感。
没有专业的患者病情评估和医师指导,不应强行带患者运动、聚会、旅行、读书及尝试各类网上查阅到的治疗方法和调整方式。
不指责
抑郁症患者最害怕被贴上不努力、不负责、不认真、不坚持等标签。不要说“这算个什么事儿”“人家的处境比你还难,也没有抑郁”。
不询问原因
不要直接问“为什么你抑郁”“为什么大家都有压力,就你生病”。抑郁症是一种病因复杂的疾病,我们无法选择自己是否要患病。
不战战兢兢地对待
尽力去做,带着爱去看护抑郁症患者就是最好的应对办法,不用背负太多心理负担,不要过于责备自己没有照顾好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