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昆虫记》读后感500字15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昆虫记》读后感5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月初五端午节,家乡有那么多习俗!
吃粽子是家乡习俗中不可或缺的。糯米泡两三个小时,粽子泡。泡好后把粽子叶折成筒状,放入糯米,放入一些枣和花生,最后用糯米塞住,包成四边形,用线扎起来,这样就包好了一个粽子!把粽子煮个四五个小时就行了。新煮的粽子有枣的甜味和花生的香味,又软又粘。
还需要穿纹线。它有五种颜色,俗称“五行”,有避蛇的作用,一般佩戴到当年的六月初六。那一天,人们把谷物串扔进草丛,祈祷和平、幸福和好运。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亮点。端午节,人们聚集在龙泉湖,人群如山海般流动。伴随着鼓声,看着龙船带着剑和弦飞翔,精彩有趣的龙舟比赛表达了家乡人民的喜悦和庆祝。
家乡的风俗丰富多彩,粽子的`香甜,艾草的清香,香囊的药香,让我们刻骨铭心…
在不同的家庭中,总是会有一两个重要的节日。
在我家中,它就是春节。
每到春节,我们总是非常累,但也很快乐。
春节早晨,屋外的大公鸡亮的声音把我从床上揪起。天边的稀稀疏疏的星也隐去。
清晨的雾总是最提神的'。一家人都乘看这时候起来做该做的事。
爷爷把一只公鸡和母鸡提出来。用绳子捆绑着脚。先把公鸡的脖子一揪,用刀一划,然后就放在是先准备的笼子里。那鸡只是翻几个滚,再扑腾几下,便死了。母鸡也是如此。爷爷娴熟的技艺总让我记忆犹新。
我爸则去市买年货。总是带着我和我妹妹,东看看西望望,北走走南游游。什么酒肉米醋、菜酱鱼油。般般配好。我们俩,也会饱饱口福。
回去后,就张罗着杀鱼。扁头鱼、鲤鱼、带鱼。一个个都清除内脏,或腌或晒。
到了吃中饭,虽只是草草地吃完,但也是如此美好。
到了下午,奶奶就开始剁肉馅。几声粗暴的菜刀声,就开始了。奶奶所做的肉馅,滑嫩鲜美。再配上韭菜或是白菜,更是一般滋味。
再往后,就是备菜了。爸妈都去切什么香肠、木耳、辣椒…
爷爷就去砍木头,那砍木头。也是有讲究:必须是要不大不小、不长不短、不宽不窄。每年做饭,几乎都来烧木头。做出来的饭,很有一番滋味。
天边渐渐织上黑色的布,一颗颗星星也把这块布给挤满了,月亮也偷偷地溜了出来。
到了晚上,先去请过世的亲人,再烧“元宝"给,灶王,财神,玉皇大帝。
晚上这一顿,很是丰盛,酒肉鸡鱼,摆满了桌子,一家人,欢欢笑笑,诉说着这一年的劳动与辛苦,
再晚一些,星星也就越来越美丽,天边,也织上了烟花。一朵朵的烟花,让着一年更加美丽,更加美好。
今天是我盼望已久的六一儿童节,我非常高兴。早晨我早早就起床了,我想今天可以到外面滑一天旱冰了,因为老师为了让我们过一个快乐的节日,没有留作业。
我正要对妈妈说自己的打算,可是妈妈却先开口了。妈妈说:“今天要学课外英语的,快现在先复习一下英语。”我心想,真倒霉,六一怎么和星期六碰到一起了,还是把妈妈说的“作业”做完再出去吧。于是我开始听磁带读单词,背单词,读课文,弄懂每句话汉语的意思再看语法,然后再去完成课后习题,最后,还要过妈妈这关,听写单词和句子。有几次我想对妈妈说,今天是我的节日,让我玩一天吧!可话到嘴边还是不敢说,我怕妈妈生气,上午的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我终于完成了妈妈的“作业"。
中午12点,妈妈领着我走进了英语课堂,这时教室里已经来了好多同学和陪读妈妈们。上课了,我人在课堂上,可是我的心早飞出去滑旱冰了。几次偷偷地看周围的妈妈们,她们都在不停地给孩子们记笔记,再看看周围的同学们,他们是否也是和我一样的'心情呢?终于下课了,我回到家里,我说这回可以去滑旱冰了吧?妈妈说:“最多能滑40分钟,4点还要去学画画呢。”妈妈看我不情愿的样子,又开始说:“你要做个乖孩子,将来考大学,多学点本领。”
在我们家,爷爷和哥哥是同一天的生日,哥哥是小孩,过生日不算啥,但每次都会沾爷爷的光。这是我们家特有的节日,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堪比春节。
每年八月,总有那么一天:爸爸、叔叔、妈妈、小孩子们,一大家人都聚在一起。从前一天就开始计划,准备什么样的菜品,而亲戚们也会一大早就来到家,没错,那天就是――爷爷的生日,也是哥哥的生日。
每当爷爷过生日,舅公他们一早就来了。爷爷每次看见他们都很开心,几个老人围坐在院子里,沐浴在晨光下,有说有笑,也许是谈论着一年来身边的各种趣事吧。爸爸却是一大早就带着我们出去买菜了,这是我们家除过年外买菜最多的一天。一早上,大家都忙碌着,各行其事。陆陆续续来了很多亲戚,有的帮忙洗菜,有的'帮忙炒菜,有的坐在一起谈家常,那种场面很和谐,很美好。
每当亲戚们来,都会带许多水果牛奶之类,哥哥沾爷爷的光,也会得到不少“好处”。
每当哥哥和爷爷过生,他总会“孙仗爷势”,炫耀说“看看你们过生,再看看我过生,谁有我的排面大。”也是,每年过生,哥哥收到的钱总是比我们多,他很得意。但不得不郁闷地承认,他过生,是我们小孩中过得“最好”的。
小孩过生都喜欢抹奶油,记得去年,我们去买蛋糕,悄悄多买了两斤奶油,我们都知道,就哥哥一个人被蒙在鼓里,中午吃完饭不久,“阴谋”开始实施了。我把奶油藏在角落柜子后面,悄悄告诉了其他人。我手里捞了一把奶油,装模作样的,不经意地走过哥哥身边,突然就把奶油抹到他脸上。然后,大家一个接一个的拿着奶油就往哥哥脸上抹,他站在那里,没回过神来,显得有点狼狈。估计哥哥人都蒙了吧,看着我们源源不断地有奶油抹他,他跑也不是,躲也不是。旁边的大人们看得津津有味,唯恐天下不乱,把藏奶油的地方给哥哥说了,结果,哥哥的“复仇”开始了,他把一大袋奶油提出来,撵着我们跑,这一下,鸡飞狗跳,大家笑着闹着,四处奔逃,直到奶油没了,这场大战才落下帷幕。
最后,我们没有一个人是干净的,每个人脸上或多或少都留有“战斗”的痕迹——奶油,最惨的还是我们的寿星,头发上、脸上、鼻子上、嘴角、耳朵全部盖满了奶油,我们看着彼此,不禁哈哈大笑,像过节一样快乐。
每当爷爷和哥哥过生,我们总是吃饱喝足,玩得也不亦乐乎。但如今,哥哥去了成都上学,只有寒暑假才回家。而这次,成都那边疫情严重,哥哥一进校,就封校了,心里说不担心,那是假的。哥哥,今年八月,我们在家等你回来,回来给爷爷和你好好过个生日!
在我们家,爷爷和哥哥的生日,就是我们家特有的节日!
在新年的这些节日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除夕夜和元宵节了。
除夕我家真热闹。爸爸和姥姥成了我家的“掌勺师傅”,而妈妈为了切菜和肉忙得不可开交。我的任务明显就轻多啦——负责把一盘盘美味佳肴端上餐桌,可惜只能看不能吃,待人坐齐,饮料准备全后,我们便开动了。晶莹剔透的年糕和鲜嫩喷香的大虾是我的最爱,待我饱餐一顿后,春晚就临近了。这时候,我们全家团聚在电视机前,互赠新年最真挚美好的祝福,我还会收到压岁钱呢!
鞭炮声送走了红红火火的`除夕夜,我盼望已久的正月初五便来临了。这一天我们一家要吃可口的汤圆,而且年味更是浓郁。有皎月相衬,缤纷的烟花在空中绽放,一家人团团圆圆,该是何等温馨呀!
春节是一个喜庆的节日,每当春节来临时,人们便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大家都理所应当的团聚在一起,吃顿年夜饭,谈谈心里话,拜拜年。今天是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要忙着给家人准备年夜饭。
我来到我奶奶家,我奶奶正在准备晚上的年夜饭。我和哥哥去买饮料,超市里人很多,他们捧着一大堆东西喜气洋洋的,像是中了大奖一样。我们买了雪碧和量桶果蔬饮料等等等等,我和哥哥满载而归,没有一只手是空的。
我回到家中高高兴兴的想着春节联欢晚会会有什么节目呢?于是我急忙打开电视换到了中央一,正好!春节联欢晚会才刚演。我看到了许多精彩的节目即有迎新年的歌舞,也有精彩有神秘的魔术,还有幽默滑稽的小品,让我看得如痴如醉、目不暇接。了过去,由于看得人很多,我们小孩子的视线都被大人遮住了,我好不容易才挤进了人群,找个合适的位置站着看。这时,我看见塘河里的龙舟像彩虹一样,排着“红、黄、橙、绿、青、蓝、紫”的顺序,美丽极了。
过了一会儿,裁判员说:“下面有请去年的冠军红队上场!”观众们顿时沸腾起来。只见红队队员们身穿红色的衣服,头戴白布,白布上还写着“奋斗,奋斗,努力奋斗”的字。接着,其他六队的队员们也陆续上台了。他们手里拿着划桨,精神抖擞。
紧张的比赛就要开始了!选手们都蓄势待发,随着裁判员的一声哨响,选手们拿起桨迅速地向河里划去。他们听着鼓的声音,有节奏的拼命地划,姿势是那么的整齐有序,龙舟也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红队竭尽全力,第一个领先了,黄队也不甘示弱,快马加鞭,一下子追上了红队。就这样,他们各不相让,龙舟也划得忽快忽慢。但红队很快又奋勇争先。七个指挥员更加起劲,使劲地摇着彩旗,彩旗在天空中上下飞舞着。观众们也大声地喊着:“加油!加油!”大家把声音叫哑了,还在叫。因为周围还有许多助威声,所以选手们听得不怎么清楚。第一只龙舟快要到终点啦!看!选手们脸憋得通红,双眉拧成疙瘩,就连胳膊上的青筋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就在这个紧急时刻,观众们的呐喊声马上此起彼伏。终于,群龙之首仍然落在了红队选手的身上。
红队的观众们欢欣鼓舞,选手和指挥员都击掌喝彩。他们一起唱着悦耳动听的歌。我自言自语地说:“我真为红队选手感到高兴自豪。”我们一直看到太阳下山了,才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从这次赛龙舟中,我大受启发:团结就是力量。
是端午节,有棕色种子的香味,让我想起了家乡的端午节习俗。
我五岁的时候,在湖南老家过了一个端午节。那天早上,父亲带我去看了龙舟比赛。还没到河边,远远地就听到锣鼓喧天,热闹非凡。仔细一看,河上彩旗很多,岸上人也很多。五艘龙舟在河里排成一行,船夫们正在整装待发。正式比赛开始时,只听到一声枪响,五艘龙舟像离弦的五支箭一样向前驶去,相互追逐,相互争夺。欢呼,锣鼓,欢呼...很活泼。
这时,天空开始下起毛毛雨,但人们一点也不在乎,完全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在众人的'欢呼声中,一艘龙舟划到了终点,笑声和欢呼声越来越大。
我看见岸上的人把粽子和鸡蛋扔进河里。我很奇怪地问:“爸爸,他们在干什么?为什么要把好粽子扔进水里?”爸爸说:“赛龙舟起源于古代楚国人,他们因为不忍向好臣屈原鞠躬而死,很多人划船追救。他们正不着痕迹地争先恐后地追上洞庭湖。之后我会在每年的5月5日划龙舟纪念他。划龙舟赶走河里的鱼,同时扔饺子等食物喂鱼,免得鱼吃了屈原的尸体。”
我喜欢家乡的端午节。屈原是我们家乡的爱国诗人,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不知不觉中,我已经离开家乡将近八年了。
也是传统节日,让我想起小时候老家的端午节。
我家位于福建一个美丽的小县城。新西兰作家艾黎早年就在那里,称她为中国最美丽的两座小山城之一(另一座是沈从文的故乡湖南凤凰)。
我家乡的人非常重视端午节。节日到了,人们上山割艾草,重新打扫房子。五月初,这座小山城弥漫着浓浓的艾草气息。
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艾草,家家户户的每个角落都喷着雄黄酒。这时候我跟着奶奶,看着她端着一个嘴里飘着一层雄黄的海碗,然后喷到老房子的每个角落。
好奇的我追着问:“奶奶,为什么要喷雄黄?”奶奶会神神秘秘地四处看看,然后悄悄挥挥手说:“莫问,儿童之家!”
我又偷偷跑去问我妈。她说:“这是避邪。奶奶怕邪听见。如果它听到了,就不能赶走它吗?”我点点头,不是知道就是不知道。
于是,我偷偷拿了一小杯雄黄酒,像奶奶一样喷在床头。我想我再也不会做噩梦了。雄黄酒的味道真的不好喝,但是一想到驱邪就让我心满意足。
端午节也是孩子们期待的节日。
端午节一到,我就从幼儿园回家。一进房间就会看到厨房桌子上有一大锅煮艾汤(包括很多根和说不出的根),有淡淡的香味。
午饭后。我妈会用这艾草汤给我洗澡。洗完后可以换上新衣服,也有艾草味。然后,我奶奶在我脖子上挂了一个布做的“小公鸡”。公鸡的尾巴上有几根红色的长鸡毛。下面是一个由艾草制成的袋子,里面装满了红色的鸡蛋。我开心的上了幼儿园。
这是我骄傲的一天!幼儿园里的.平时,我很普通,但是这一天不一样。我挂一只“小公鸡”昂着头,双手背在背后,得意洋洋地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因为我的“公鸡”是最好的!
下午放学回家,可以找长辈要红鸡蛋。我唱着“鸡,啄尾,一路啄到婆婆家,婆婆出来看鸡,鸡出来弯桃花,桃花开了,开到了婆婆心里……”,一边问外婆要红鸡蛋(红鸡蛋也是用艾草煮的),然后把红鸡蛋放在艾草包里。
印象最深的是我奶奶有两个妈妈+一个生母和一个养母。自然,我比其他孩子多拿了几个红鸡蛋。挂在胸前傲然摇曳。当时我就想:哈哈,家里亲戚多就好了!
哦,家乡的端午节!这时,当我在广州时,我想起了艾草浴、艾草蛋和带着艾草无知的新衣服......
爸爸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带着我来到大城市奔波,虽然离自己的家乡远之又远,不能时常感受到亲人的温暖,但是我们身边却有一群知心的朋友,他们虽然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谁家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一个电话,每个人都会尽力帮助。
这次聚会是在一个朦胧细雨的午后。
到餐厅后,每个人都点上自己喜欢的菜,然后围坐一圈笑谈等待。我们之间的碰面从来不需要像接待客人般地说一些客套话,也不需要像迎接贵宾似说一些寒暄话,我们之间只需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大家就彼此心照不宣,这也是我们之间独有的一种默契。
菜上齐后,爸爸就和叔叔们互相敬酒,只图喝得尽兴、畅快,没有强硬劝酒;妈妈则和阿姨们互相夹菜品尝,互相聊着女人们的话题——家庭趣事和孩子;我则和妹妹们喝着饮料,谈着我们的小世界。大人们用流利而又熟悉的家乡话互相聊着他们的曾经和这些年发生的各种趣事,他们的'眼角、嘴角都带着笑意,回忆的引线仿佛又把他们带到儿时。
看着爸爸和叔叔们有微醺醉意的脸和妈妈阿姨们带着笑意的美丽的脸,看着不同姓、没血亲的这么一大家子坐在一起聚餐,我的嘴角不禁的上扬,我似乎看到的是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在爸爸妈妈叔叔阿姨繁忙工作之余,大家还可以这样无欲无求地一起出来吃吃饭、聊聊天,虽然这算不得什么节日,但是我觉得这比过节还要热闹温馨。
在这个小包间里有大人的碰杯声,谈笑声,还有小孩子们的玩闹声,窗外小雨点落向地面的声音像是给这“一大家子人”聚餐的伴奏,使这个小包间里的气氛更加浓烈,融洽,我的内心也涌动着一股股暖流。
是呀!在异地他乡还能和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相聚在一起,在繁华的都市经历过繁忙的工作后,还能与一群知心好友坐在一起,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呀!在这方小天地里,每个人都找到了家的归属感,都找到了胜似亲人般的温暖和亲切,这就是我们“大家”的幸福日子。
为了爸爸叔叔,妈妈阿姨们的友谊,干杯!
星期天,我们一家团聚在一起,我们也看见了月亮,它是圆的,圆的像盘子一样,可是它却害羞的躲进云里,过了一会儿,它才慢慢地走出来可是又下起了小雨,月亮又一次躲进黑云里不出来了。
我在街上买了东西,坐爸爸的车到奶奶家去玩,到了奶奶的家,奶奶的饭菜刚刚煮好,有青菜,有鸡肉,还有······我们就一起吃起了晚餐,我刚吃饱雨就停了,月亮又出来了,它好像一直看着我们,好像在和我们打招呼,可是,那些可恶的黑云遮住了它,我很生气,我心想:“可恶的`黑云,有胆给我走开。”可是黑云就是不走,这下完了,黑云把月亮遮住了,大家都看不成月亮了,这下可怎么办呢?妈妈说:“别难过了,先尝一尝你选回来的月饼吧!”我尝了一下,啊!太好吃了!不一会儿就把月饼吃完了。
虽然黑云把月亮遮住了,但是有家人的陪伴,就算没有月亮那也是快乐的
姥爷、姥姥住在邵武,我和父亲、母亲住在福清,大家分居南北两地,往来十分不便,偶尔通过视频聊天来排解思念之情。我一直记得,每次回去姥爷、姥姥见到大家时那种溢于言表的喜悦,而大家要离开时,他们依依不舍的忧伤,不停地往大家的行李箱里塞进很多美味的家乡特产。
去年姥爷八十岁,在他过生日前两天,我和父亲、母亲就回去给他祝寿。过生日那天一大早,我起床后,看见姥爷穿着一套崭新的唐装,围着一条红围巾,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地站在房间的全身镜前,我惊喜地对姥爷说:“姥爷,你今天穿着这身衣裳真精神呀,仿佛年青了二十岁!”姥爷听了呵呵笑。
此时从厨房传来了“叮叮当当”、“乒乒乓乓”美妙的交响乐的声音,我跑过去一看,母亲和姥姥已忙得热火朝天。我悄悄地问母亲:“妈,你今天筹备了什么美味的?”“暂时保密。”母亲冲我眨了眨眼,笑呵呵地说。
中午十二点,寿宴按时开席。满满的一大桌菜,看得我口水直流。冷菜有醋泡花生米、凉拌海蜇、炝黄瓜、卤猪舌,热菜有油煎带鱼、糖醋排骨、狮子头、土鸡汤、什锦太平燕。其中狮子头是母亲拿手菜的`一绝。材料必是新鲜的五花肉,先要用刀在砧板上将肉剁成肉糜,再配以鸡蛋清、剁碎的马蹄,与生姜料酒等佐料,然后放进油锅煎炸,最后用酱油红糖等烩制。姥爷牙不好,最爱吃这道菜了。只见他像个三岁的小孩,眯起双眼,冲着狮子头深吸了一口气,认可地咂咂嘴,笑着对我说:“看着就美味。”我用力地址点头,“那当然了,想当初母亲为了学这道菜,在厨房里折腾了好久呢!”
“爸,快尝尝,这是你最爱吃的。”母亲夹了一个狮子头放在姥爷的碗里,姥爷顾不能烫嘴就总是嘴里塞,脸上乐开了花。“爸,小口点吃。”舅舅在旁边提醒着,“年龄大了,消化不好,吃东西要细嚼慢咽。”姥爷欣慰地说道:“好好好,知晓了知晓了。”大家一家人围坐在一块,唠着家常,吃着美食,仿佛全世界只剩下欢声笑语。我多么期望时间就停留在这一刻,一家人永远在一块,永远不离别。
“心安之处是吾家,欢聚之时便是节。”这,就是我家的节日。原来,每个团圆的日子都是我家的节日。
春节是我们最快乐的节日,每个地方有不同的习俗。
我家在南方,按我家乡的老习俗,春节差不多在腊月下旬就开始了。“二十四,扫房日”寓示着过年正式拉开序幕,二十四日这天,家家户户,扫房擦窗,清洗、凉晒被褥、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彻底的卫生大扫除,故又称“扫房”,“除尘”。按早年间民间的传说,“尘”与陈旧的“陈”是谐音。在农历正月新年前,扫去家中的一切尘土,意味着去除旧一年的陈旧东西,把不好的“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以此来迎接新的一年。这一习俗充分寄托了人们破旧立新的美好愿望和辞旧迎新的强烈祈求。
孩子们准备过年了,第一件大事是买好多好吃的零食,最受孩子们喜爱的有糖衣花生、麻枣、麻花、油酥糖,糖衣花生是由清一色白嫩嫩的糖壳包裹着精挑细选的花生,大小如杏,一口一个脆,又香又甜,一想到这儿口水就要流出来了;恐怕第二件事,就是买烟花爆竹了,各大店铺都摆满了各式烟花爆竹,可任我们随意挑选。
除夕真热闹。家家户户做各式各样好吃的菜肴,空气中弥漫着酒肉的香味。家家户户门上贴上了墨迹未干的对联,窗户贴上了各色年画,在外地的人们纷纷返回家乡与家人过一个团圆的除夕夜。这一夜,充满着团圆、和美、吉祥、如意!洋溢着不同于往常的喜庆氛围。
过了除夕就到了正月初一,掀开了春节的一大高潮。公鸡才叫头遍,家家户户都响起的“吡吡叭叭”的爆竹声,所有人都换上了崭新的衣裳,意味着新一年的喜庆、美好。这一天早上家家熬“初一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各种干果一起熬制的,这不是平常意义的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吃完初一粥,在爸妈的'陪伴下走亲访友了,遇人便说“新年好”互相拜年,孩子们并不喜欢串门,但一想到能吃到好吃的各色零食和领压岁钱,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脚步。
在我家乡春节期间还常常会举行一些民俗活动,比如“走马灯”,是家乡老艺人用竹条扎成马形,再用各色纸糊好,一个队伍大概有八匹“马”,由小伙子打扮成赶马人,晚上到各家各户为大家祈福。孩子们每听到那锣鼓喧天,就会涌起一阵阵快乐。
正月十五闹元宵,大大小小的寺院都举办庙会,庙里摆放了各种贡品,最奇特的要数那“白米粿塔”了,层层而叠都是由白米粿做的,塔高有六十厘米,真佩服家乡老人的手艺啊,能让“白米粿塔”稳坐如山,据奶奶介绍庙会摆放“白米粿塔”寓意着希望子孙平平安安、步步高升。还有灯展,处处张灯结彩,整条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快乐的日子总是很快过,是那样依依不舍。春节结束,是学生返校、大人回到工作岗位辛劳的开始。但不管怎样只要心中有企盼,企盼每年春节的祥和、团圆、美好,在外工作的游子就会更加努力!
从小到大,经历了无数个传统节日,有喜气洋洋的春节,有粽叶飘香的端午节,有人月两圆的中秋节……这些数不胜数的传统节日,像一盏盏明灯,点亮生活的希望,也深深地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而我最喜欢家乡的物资交流节。
喜欢物资交流节,因为它可以让我们见识到外地的食物、物品等,大街小巷非常热闹,家家户户都赶着出去“赶集”。
瞧,十月刚来,公园、大街就已经开始准备“物资交流节”的场地。摊子一个连一个,卖家早早地准备好了铺子里的东西。
所有物品里,最吸引我的是卖食物的铺位。进入专卖食品的区,看看左边是“撒尿牛肉丸”,右边就是“印度飞饼”。路过烤鱿鱼串的车位,一股麻辣、微焦的香味扑鼻而来。往那边瞧瞧,鱿鱼串上有一层薄薄的油脂。鱿鱼被烤的.金黄金黄。路过“章鱼丸”铺位,看见丸子上粉白色的色拉和绿色的海苔,不禁令人吞下一串口水。
我走到卖日常用品的铺位区,走向专卖玩具的地方,那儿有卖着纱裙的芭比娃娃、竹蜻蜓、电子唱歌机、电子玩具狗等物品。我看中了一个很漂亮的竹蜻蜓买下,捧在手上,却舍不得玩。
每年的交流节是这样的热闹,沸腾,直到一周后,热火劲才慢慢褪去。
节日是一种文化,是一个民族的传统习俗,既有传统节日,也有私定的小节日。但对我来说,纪念日就是节日。
“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我和老爸正在切磋游戏,猝不及防,一条消息“叮”地出现在手机屏幕,是妈妈发的。
妈妈今天一早就出去了,我并不知道她出去做什么,收到消息时,我就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随即感觉自己像被一盆冷水从头淋到脚,心里咯噔了一下:“糟糕了!”我和老爸神同步地相视而望,从对方眼底凝视着彼此的无奈,“完了,母老虎可不好惹!”我和老爸慌乱地翻查着日历,要一探究竟,今天到底是什么日子。
“三·八妇女节?……不是。”
“母亲节?……不是。”
“七夕?……不是。”
中秋圣诞结婚周年庆都不是……我们彻底乱了阵脚,脑海中浮现出将来可能发生的灾难。“不管什么日子,先准备礼物吧。”我首先提议。
“准备什么呢?现在超市都关了门。”老爸一边说一边挠头,一头秀发瞬间凌乱。
我凝神沉默片刻……
“做饭!”我和老爸异口同声,对视一笑,内心如拨云见日。
说干就干,我择菜洗菜,老爸掌勺,正所谓“上阵妇女兵”,天下无敌!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厨房大战”,一桌饭菜“闪亮登场”。“赶紧去洗把脸,就算挨批,我们也要保持一个好的姿态。”老爸解下那件怎么看都怎么别扭的花围腰,一本正经的说。
我和老爸并排坐在沙发上,心里又担心起来。“吱呀”门被打开了,“你们怎么了?哇!这一桌子饭菜谁做的?这么有心。”妈妈手里拧着一个盒子,“今天是你爸的生日,来来来,开心开心。”
“呼——”我彻底松了一口气,而后又有些愧疚。此时的老爸正无穷无尽地宛如滔滔江水连绵不断向妈妈表达感激之情。妈妈拉他坐下,我帮着打开妈妈提回来的蛋糕盒子,插上蜡烛,小心翼翼的'点燃。
“亲爱的,36岁生日快乐!”妈妈摩挲着爸爸的双手,把准备好的手表给老爸戴上。老爸没有经历过这种阵仗,我瞥见他眼里闪烁着光,许久说不出话来。我乘此机会调皮地在老爸脸上留下一个唇印,他有力的臂膀突然把我和妈妈搂在怀里,一滴滚烫的水滴砸在我的手心。
“吃蛋糕,来,我给你们切蛋糕!”老爸松开我们,用手揉揉双眼,“哎呀,刚才做饭时不小心把辣椒弄到眼睛里了。”接着,我们一起吃着蛋糕,聊着家话,打打闹闹,笑着,乐着。
晚上睡觉前,我偷偷跟妈妈坦白了今天和爸爸的囧事,她听完哭笑不得:“我不介意你们有没有准备礼物,心意到了就好,我们在一起的日子都是节日。节日是家的温馨,节日是家的牵绊,没有必要兴师动众,一家人快快乐乐才重要。”
在我的观念中,每逢节日是定要有礼物的,但今天,这种观念彻底崩塌了,因为我懂了:家人是我们最好的礼物,快乐才是节日的精髓。
中秋节快到了。我和妈妈带着礼物去了爷爷家。我们来到我祖父家。可爱的小狗晶晶摇着尾巴,跳起来迎接我们,然后扑向我。
早上六点,我和爷爷,哥哥,狗在门口玩。妈妈和奶奶去地里浇菜,狗跑来跑去追一只蚱蜢。他开玩笑地用手按住蚱蜢,让它走了。我觉得晶晶也爱动物。
夜晚,月亮升起,又圆又大,像一面银镜。我们把桌子和凳子搬出去,然后把月饼和水果放在桌子上。小狗也跑过来乖乖蹲着,等着我们给它吃月饼。我用刀把月饼切成两半,给了我爷爷,我哥哥,我自己和我的狗。狗用舌头舔着月饼,试图把它捡起来吃掉。一群蚂蚁走过来,停在晶晶的月饼上。晶晶非常生气,用手赶走了蚂蚁。然而,月饼被拍到另一边。它叫着“汪汪”。我赶紧说:“别生气,我再给你一块。”它好像听懂了我说的.话。我不叫了,又打开一个月饼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