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若您购买了本专栏,需要电子版的可以私信我,免费发送文档链接。
1、名著阅读。(7分)
(1)阅读《昆虫记》要体会科普作品蕴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扩大我们的知识领域,锻炼我们的思维,在阅读中汲取人生智慧,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3分)
(2)小明读完《昆虫记》后写了一首小诗,请根据阅读体验,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昆虫(只填字母代号)。(4分)
①身后那条黑色的细线,其实是我刚刚狼吞虎咽下的美餐。 ( )
②为什么与自己的姐妹同类相残?为什么当妈妈前性情大变? ( )
③前人的寓言迷惑了我的眼,你真实的身份原来是疯狂抢劫犯。( )
④早知你要将我吮吸进肚中,我就该拒绝你带着麻醉的亲吻。 ( )
A.蚂蚁 B.萤火虫 C.圣甲虫 D.螳螂
1、(7分)
(1)(3分)科学思维 科学理念 科学精神
(2)(4分)①C ②D ③A ④B
2、名著阅读。(9分)
(1)“它们扇动双翅,四足高高跷起,黑黑的肚子卷起触到黄色的足。用大颚仔细收察,从闪亮的淤泥表面挑选出精华。”这是法布尔在《昆虫记》中描写__________从淤泥垒建巢穴时的情景。(1分)
(2)《昆虫记》之所以引人入胜,与法布尔独特的研究方法有关。法布尔用_________和_______的方法来研究昆虫的本能与习性,法布尔从不满足于仅仅纪录昆虫的生活,他关注的是昆虫活生生的生命过程。他对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行和死亡的描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______,对自然万物的______。(4分)
(3)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你认为鲁迅给予该书这么高评价的原因是什么?(4分)
2、(9分)
(1)(2分)长腹蜂
(2)(4分)野外观察 实验 尊重 赞美
(2)(4分)①《昆虫记》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生动地揭示出来,使人们得以了解昆虫的真实生活情景。
②《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
3、名著阅读。(5分)
(1)几乎每次进餐后,它(蓝图拉毒蛛)都要整理一下仪容。譬如用前腿上的跗节把触须和上颚里里外外清扫干净。
嗉囊装满后,它(绿色蝈蝈)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爪擦擦脸和眼睛,然后闭着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
上述两段文字均选自《昆虫记》,作者是________。文段分别描写的是蓝图拉毒蛛和绿色蝈蝈进食后的_________,说明了昆虫也同人类一样有着________的良好习惯。(3分)
(2)《昆虫记》从片段来说就是一部______,从整体来说则是无愧于《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辉煌的虫类_______。(2分)
3、(5分)
(1)(3分)法布尔 生活习性 讲卫生
(2)(2分)传记 抒情诗
4、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螳螂,这样一种凶狠恶毒、有如魔鬼一般的小动物,它的食物的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其他种类的所有昆虫。螳螂的气概虽然特别神圣,但是,或许你想不到,因为这实在是让人不可思议。事实上,螳螂还是一种自食其同类的动物呢。也就是说,螳螂是会吃螳螂的,吃掉自己的兄弟姐妹。而且,在它吃的时候,面不改色,心不跳,十分泰然自若,那副样子,简直和它吃蝗虫,吃蚱蜢的时候一模一样,仿佛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并且,与此同时,围绕在食同类的螳螂旁边围观的观众们,也没有任何反应,没有任何抵抗的行动。不仅如此,这些观众还纷纷跃跃欲试,时刻准备着,一旦有了机会,它们也会做同样的事情,也同样的毫不在乎,仿佛顺理成章似的。然而在事实上,螳螂甚至还具有食用它丈夫的习性。这可真让人吃惊!在吃它的丈夫的时候,雌性的螳螂会咬住它丈夫的头颈,然后一口一口地吃下去。最后,剩余下来的只是它丈夫的两片薄薄的翅膀而已。这真令人难以置信。螳螂真的是比狼还要狠毒十倍啊!
(1)以上文字出自科普作品《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2分)
(2)“天经地义”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请把文中画线句子改为反问句。(2分)
它们也会做同样的事情。
(4)请结合原著回答:①作者为什么说螳螂是“一种凶狠恶毒、有如魔鬼一般的小动物”?②上段文字说的是螳螂的缺点,请结合原著说两条螳螂的优点。(4分)
4、(10分)
(1)(2分)昆虫记 法布尔
(2)(2分)指非常正确,不容置疑的道理
(3)(2分)它们又怎会不做同样的事情?
(4)(4分)①螳螂吃同类,甚至连自己的丈夫都吃,所以螳螂是“一种凶狠恶毒、有如魔鬼一般的小动物”。②优点:螳螂能够建造十分精美的巢穴;螳螂有美丽的外表,有纤细而优雅的姿态。
5、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7分)
你们一定不会相信,像这样毫无次序又是时时间断的工作会造出一个整齐的网。可是事实确实如此,造好的辐与辐之间的距离都相等,而且形成一个很完整的圆。不同的蜘蛛网的辐的数目也不同,角蛛的网有二十一根辐,条纹蜘蛛有三十二根,而丝光蛛有四十二根。这种数目并不是绝对不变的,但是基本上是不变的,因此你可以根据蛛网上的辐条数目来判定这是哪种蜘蛛的网。
想想看,我们中间谁能做到这一点:不用仪器,不经过练习,而能随手把一个圆等分?但是蜘蛛可以,尽管它身上背着一个很重的袋子,脚踩在软软的丝垫上,那些垫还随风飘荡,摇曳不定,它居然能够不加思索地将一个圆极为精细地等分。它的工作看上去杂乱无序,完全不合乎几何学的原理,但它能从不规则的工作中得出有规则的成果来。我们都对这个事实感到惊异。它怎么能用那么特别的方法完成这么困难的工作呢?这一点我至今还在怀疑。
(1)“不用仪器,不经过练习,而能随手把一个圆等分?”这句具体指上一节中哪一句话?(2分)
(2)“因此你可以根据蛛网上的辐条数目来判定这是哪种蜘蛛的网。”这句话体现了蛛网的什么特点?(2分)
(3)分析“它居然能够不加思索地将一个圆极为精细地等分”中的“居然”的表达效果?(3分)
5、(7分)
(1)(2分)造好的辐与辐之间的距离都相等,而且形成一个很完整的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