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习方法归纳总结有哪些高效学习法

一味背图、填图是乏味的。应根据人和动物共有的反射机制,对信息源做恰当处理。采用多办法刺激,以获得运动记忆和情绪记忆的最佳效果。把抽象的地图符号化作具体物象激发联想,如柴达木盆地区域图有矿区,有铁路,编成“冷湖向东把鱼(鱼卡)打,打柴(大柴旦)南去锡山(锡铁山)下,挥汗(察尔汗)砍得格尔木,火车东运到茶卡”,一边看图一边诵词, 很快就能记住这部分图。

重视地理观察。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如何活动的。通过报刊、电视节目、图片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改变学习方法。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我们应该倡导的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打破原有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局面,改变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积极适应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培养学习能力。

1.地理聚合思维法

如:我国气象学家竺可桢教授通过长期对气温、气压、风向和湿度等气候要素的观察,并仔细观察*的初冻、融化以及物候现象等,得出了我国近五千年以来的气候变化规律。

2.地理逆向思维法

这是以背道常规现象、由结论推原因或条件的思维方式。

如:近年来在青藏高原发现了岩溶地形,这一反常现象怎样解释?按青藏高原现在的自然条件,不能形成岩溶地貌。但如果反过来由果索因,从青藏高原的发展历史来探寻*,则问题就解决了。

3.地理假设思维法

这种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科学假说。由于受科学水平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某些现象不能确切了解其产生和发展规律,往往借助猜测,作出假定说明。

如:魏格纳用这种方法提出了“大陆漂移说”。科学家们对地中海未来的情形提出了“消亡说”、“干涸说”、“扩展说”三种假设。

THE END
0.昆虫记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12篇(全文)昆虫记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第7篇 《昆虫记》一书,以其瑰丽丰富的内涵,唤起人们对万物,对人类和对科普的深刻省思。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下面给大家分享昆虫记读书笔记摘抄,一起来看看吧! 《昆虫记》中的好词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3lcn9jxg.html
1.昆虫记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好段及感悟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书笔记吧。那么如何写读书笔记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昆虫记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好段及感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昆虫记好词 1、破茧而出:指蚕结蛹后成蛹咬破茧出来。比喻人或物成熟了。 https://mip.ruiwen.com/zhaichao/1179311.html
2.关于《昆虫记》读书笔记(精选35篇)关于《昆虫记》读书笔记(精选35篇) 《昆虫记》是一本讲昆虫生活的书,涉及蜣螂、蚂蚁、西绪福斯虫等100多种昆虫。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昆虫记》读书笔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目录 【1】《昆虫记》好词 【2】《昆虫记》好句 【3】《昆虫记》读后感https://www.yuwenmi.com/haocihaojuhaoduan/521860.html
3.《昆虫记》好词好句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好词好句吧,好词好句的积累对于学习语文十分重要。你知道什么样的好词好句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昆虫记》好词好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昆虫记》好词好句 1 《昆虫记》好词: 破茧而https://www.yuwenmi.com/yulu/haocihaoju/3556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