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在课堂的开始,老师要邀请同学们来参与一场轻松愉悦的神奇体验。

[播放音乐]

现在,请同学们轻轻地深呼吸,悄悄地伸开你的指尖和足尖,但要竖起你的耳朵,认真听老师接下来所描述的画面,把你的视线拉近,视角放小,你会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它就在我们身边,却很少被注意,方寸之间,暗藏乾坤。

这是黎明时分,地球某处的一片原野,原野下隐藏的是像星球般巨大的世界。在这里,茂草变成了一片森林,小石头就像高山,小水滴形如汪洋大海,时间以不同的方式流逝,一天像过了一季,一季像过了一生。好像有声音,是谁发出的呢?

此时,一位两鬓斑白的老者伛偻而来,一手拄着铁锹,一手拿着放大镜,这里看看,那里瞧瞧,好像在寻找些什么。他的动作缓慢而吃力,松弛的皮肤上突出的血管和青筋却暴露了他的兴奋和欢喜,脸上的皱纹中难掩稚气,下垂的眼角旁也溢出求知的光芒。这是荒石园,是他的家,他的实验室,他的伊甸园,他的梦之所至。

他是谁呀?——法布尔。

非常好,现在,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推开法布尔为我们创造的昆虫王国的大门,翻开我们手里的书本,将这个神秘而精彩的世界一探究竟。

二、前言知概况——快速浏览

当我们拿到一本书,首先应该阅读它的哪一部分呀?——前言。用“一目十行,快速浏览”的方法阅读前言,有助于我们把握这本书的地位、意义、主要内容和写作背景等重要信息,在阅读的时候,就能更容易地把握重点,明确目的,对文本有更深刻的解读。

三、目录知内容——兴趣选读

看完前言,接着要看什么?——目录。《昆虫记》是一部科普作品,并不像小说一样有情节的连贯性,我们发现它的每一章节是相对?——独立的。那我们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先读哪几个篇章。那我们来找几个同学分享一下,你对哪一章感兴趣,为什么?

[学生发言]

听完同学们的发言,老师也有一个感兴趣的章节——《大孔雀蝶》,但是因为篇幅比较长,老师在读的时候就有些费劲,希望同学们能帮我解答几个问题?

四、跳读抓信息——科学性

《大孔雀蝶》

[任务驱动]

1.大孔雀蝶区别于欧洲其他蝴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名中带有“孔雀”两个字?

[明确]大。美丽。

2.大孔雀蝶生命的唯一目的是什么?

[明确]结婚

3.作者对于“(雄性)大孔雀蝶是靠什么找到配偶的”做了哪些猜想和假设?

[明确]光线?声音?气味?电磁波?

[回顾阅读过程]

[明确]第一段;每段第一句。

我们发现,作者的这些疑问其实都是从哪一个中心问题出发的?——(雄性)大孔雀蝶是靠什么找到配偶的。

回过头来看一看,由这个中心问题而引发的其他疑问其实都是作者自己的很多种?——猜想和假设。

而作者每发出一个疑问,就会相应地进行一次?——实验。

那么按照同学们在生物和物理课上所学的知识,接下来的实验需要制定?——计划。然后?——实施计划。最后?——得出结论。

这毕竟是一部科普作品,我们要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同时,这种“从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到得出结论”的循序渐进的思维方法,也是能被灵活运用在学习、工作、生活的很多方面的。

除此之外,大家可不要忘了,提出问题也是需要前提的,它一定是基于我们前期非常充分细致的?——观察。

3.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顺着作者的思路,找到最终的答案,至于可能读了也读不懂的,过于专业和详细的具体实验过程我们就可以?——略读或不读了。

[跳读方法指导]把握主要内容后,明确问题,与答案无关的部分可以略读或不读。

那老师还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实验这么厉害,只进行一次实验就能解决问题吗?——不能。因此要进行反复多次的实验,而这注定是个漫长且艰苦的过程。

《荒石园》

我们手上拿的这个版本已经读了一周了,你认为哪一章最直接地向我们表明了这种漫长和艰苦呢?

请找出能体现这种漫长和艰苦的句子。

“我四十年如一日......与贫困潦倒的生活苦斗着”

那是什么支撑着作者在研究昆虫的这场苦旅之中勇往直前的呢?

(钟情宝地)“那就是我的夙愿,我的梦想,那就是我一直苦苦追求但总难以实现的一个梦想。”

(断壁残垣)“它就是我对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与热爱的真实写照。”

“告诉那些既是你们的也是我的朋友们”

[明确]第二人称。拉近距离,亲切动人,平等地位,尊重心态。

“你们是把昆虫开膛破肚,而我是在昆虫活蹦乱跳的情况下进行研究,我是在蔚蓝天空下进行研究,在鸣蝉的歌声中观察,你们是在探究死亡,而我在探究生命。”

[明确]对于昆虫,更是对于生命和自然的爱与尊重。

最后,再有精神上的满足,身体上的苦也是真实的苦,所以还有一种必须的品质,就是顽强的意志力。

五、精读品内涵——文学性、人文性

我们说,喜欢一个人,是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那么喜欢一本书,则是始于兴趣,陷于文字,忠于内涵。如果只是出于兴趣,我们可以像《大孔雀蝶》一样采用跳读的方法,那对于文字语言的品读和内涵的分析,我们还能跳读吗?而是要——精读。那怎样才算是精读呢?一定要动笔干什么?——批注。

现在请同学们把书翻到“阅读建议”这部分,看最后一页的粉框框,批注,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入手呢?那我们先从大家最擅长的语言特色和写作手法来试一试。

请看下面的片段,你能从中找到哪些手法?

《蝉和蚂蚁的寓言》

最小的,为了靠近清泉,便从蝉的肚腹下钻过去,宽厚仁慈的蝉便抬起爪子,让这些不速之客自由通过。个头儿大的急得直跺脚,挤上前去,飞快地嘬上一口,退了出来,跑到旁边的树枝上兜一圈,然后又更加大胆地返回来。不速之客们贪心越来越大:刚才还谨小慎微的它们突然变成了一群乱哄哄的侵略者,一心要把掘井者从井边驱逐掉。

在这群冲锋陷阵的强盗中,最大胆最坚决的就是蚂蚁。被这帮小蚂蚁如此这般地搅扰,巨蝉没了耐心,终于弃井而去。它在逃走的时候还向这帮劫匪撒了一泡尿。对于蚂蚁来说,蝉的这种高傲的藐视无伤大雅!反正它的目的达到了。”

手法:拟人,动作、神态、心理描写,褒词贬用,对比

[批注方法指导]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作者生动形象、活泼灵动的语言风格。

[批注方法指导]除了语言特色和写作手法,我们还可以从主题思想和心得体会两方面去做思考和批注。

巴金评价《昆虫记》说:“它融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取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还是这个片段,找一找在作者的笔下,昆虫具有哪些“人性”呢?

人性:蚂蚁——贪婪,得寸进尺,不择手段,无耻无赖

蝉——宽厚,仁慈,忍让,高傲

如果说昆虫像人一样有性格,有感情,有需求,那我们在观察昆虫的同时,是否也能从它们身上看到人类社会的投影呢?我们又是否能由此而生发一些思考和反省呢?

“在他的插图里,蚂蚁一副勤劳的家庭主妇的打扮。它站在门槛上,身旁是大袋大袋的麦子,不屑地背对着伸着手的乞讨者。

蝉备受蚂蚁冷遇的传说如同利己主义,也就是说如同我们的世界一样,历史久远了。”

[明确]寓言流传已久,为何法布尔对此感到愤慨呢?《昆虫记》写作和成书的这段时间,正值西方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到了发展时期,贫富分化加剧,一些人拥有大量的资源,另一些人一无所有,很显然,蚂蚁是第一种人,蝉则是第二种。而在近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西方的社会观念是这样的:富有的人之所以富有,是因为勤劳有远见,所以他们的利己主义是理所应当的;贫穷的人之所以贫穷,是因为他们懒惰而错失机遇,所以他们的苦难则是自作自受。这种论断是否客观真实呢?其实是很片面的,那么法布尔也深谙人们这种既成的偏见,所以在这里做以讽刺和回击。

所以,在用人性来解读虫性的同时,虫性也能成为人类社会关系的映射。

另外,这则寓言流传到现在,本就是道听途说,以讹传讹,那在当今这个网络流量时代,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远,流言却越传越快的情况下,法布尔对于这个谬误的纠正,又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明确]求真务实。不盲目从众,不主观臆断,而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实际行动去探索。

六、小结

《昆虫记》之所以成为经典的科普作品,是因为法布尔同时具有美学家的眼光,科学家的严谨,文学家的表达和哲学家的思考。最后,法布尔对我们也有真诚的祝愿,请大家一起来读这段文字:

“孩子们,准备好,明天太阳开始曝晒之前,我们去捉蝗虫。”我临睡前的这个通知让一家人兴奋不已。 孩子们在睡眠的柔和魔灯中看到的,我有时也会梦见。生命以同样的天真抚慰着我们的童年与老年。

我们也要用敬畏的态度和正确的阅读方法去品味他呕心沥血,穷尽半生才创造出的这一宝藏,去领会他对于生命和自然深沉的爱,去体悟他的单纯与执拗、童心与稚气。

1.按照兴趣选择篇目,制定每周阅读进度表

2.用跳读的方法抓取昆虫的显著特征,为自己喜欢的昆虫编写简历

3.每篇批注要包含对于科学精神、自然生命、人文关怀的深度思考(任选)

八、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比较注重实用性和思想性,学生活动以“任务驱动——阅读——交流”为主,没有太新颖的形式,而是让具体实用的阅读方法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渗透和实践中扎实掌握,学有所得。

难点设置在“法布尔精神”上,让学生领悟法布尔对生命和自然的尊重,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对科学的严谨认真,和对生活顽强的意志力。除此之外,从拟人手法拓展迁移到对虫性和人性关系的探索,即“以人性观察虫性,以虫性反省人性”,挖掘深度,提升境界。

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连贯,内容丰富完整,缺点在于没有把深度和趣味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在最后升华的阶段显得老师说太多,学生说太少。这个问题在时间充裕的条件下其实可以得到解决,要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思考、交流讨论的时间,把内涵嵌入到活动过程中去,本堂课则为了突出亮点把本该两个课时的内容压缩到一起了,所以在最后略显仓促。

课后,胡老师对本次评优课进行了点拨,让教师思考:科普作品有很多,教材为什么选了《昆虫记》?为什么放在初二阶段?为什么昆虫这种在惯常认知中位于底层的生物却能让法布尔如此沉迷无法自拔?答案就是“因为热爱,以苦为乐”。听了胡老师的点评之后,我对自己的教学设计也有了更深一步的思考。可以说,同样是深度,我挖掘的方向是书,胡老师挖掘的方向是人。本质上来讲没有孰轻孰重,但就这堂课来看,后者与教学目标之一的“法布尔精神”更为连贯。教师不光要让学生知道这本书写得好,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写得好,并且要用原有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去获得这种认知。

最后,我的短板仍在于课堂活动不够丰富。学生的程度有差别,只靠思想的趣味也许只能吸引优生,那么这部分内容对于其他学生而言就是浪费的,所以还是要想想办法在活动的趣味上下功夫,把绝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都紧紧抓在课堂上,给学生机会,注重生成。但同时也要确保活动能够达成明确目的,能够让学生学到东西,要“华而务实”。这些就需要教师多看多学,多积累多锻炼。

THE END
0.《昆虫记》作者简介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他用水彩绘画的700多幅真菌图,深受普罗旺斯诗人米斯特拉尔的赞赏及喜爱。他也为漂染业作出贡献,曾获得三项有关茜素的专利权。https://www.jianshu.com/p/8fb9cd95a243
1.昆虫记的作者是谁?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著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法布尔的心中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他以人性观照虫性,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人文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5d609c275138058a8774be6f882fb89d.html
2.昆虫记的作者是谁–快看漫画问答昆虫记的作者是谁 36浏览 KK问答官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1823年12月22日—1915年10月11日),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博物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他用水彩绘画的700多幅真菌图,深受普罗旺斯诗人米斯特拉尔的赞赏及喜爱https://www.kuaikanmanhua.com/qa1/66459
3.《昆虫记》的作者是谁()A.达尔文B.劳伦斯C.廷伯根D.法布◎ 题干 《昆虫记》的作者是谁( ) A.达尔文B.劳伦斯C.廷伯根D.法布尔 ◎ 答案单词记不住,就用智驭词 (点击了解) 查看答案 ◎ 解析 查看解析https://www.mofangge.com/html/qDetail/09/c0/201312/nwhic009169763.html
4.昆虫记的作者是()A.法布尔B.廷伯根C.弗里斯D.劳伦斯题目和参考解析试题分析: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代表作《昆虫记》,《昆虫记》是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它熔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将昆虫世界化做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被达尔文誉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的法布尔以人性观照虫性,书中描写昆虫的本能、习性、劳http://www.1010jiajiao.com/czsw/shiti_id_b77a05cd57cee25c061d37fa9653ea23
5.昆虫记作者,昆虫记作者及简介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1Jean,HenriCasimirFabre182,31915法国著名昆由于昆虫记中精确地记,录了法布尔进行的试验揭开了昆虫生命与生活,习惯中的。 昆虫记作者(昆虫记作者及简介) 法布尔亨利法布尔法国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生没,有哪位作家具备如此博大精深的昆虫学造诣昆,虫记作者被当时法国与国际学https://edu.iask.sina.com.cn/jy/2pJ32PtQbvz.html
6.语文课程标准年近花甲时,他提笔创作《鲁滨逊飘流记》,获得极大的成功,并因此奠定英国小说鼻祖的地位。《鲁滨逊飘流记》是笛福文学作品中最有影响的一部,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到20世纪初,己出版译本或模仿本至少达 700种之多。 作者生平 丹尼尔.笛福(1660-1731)被誉为“英国与欧洲的小说之父”,他的作品《鲁滨逊漂流记》、《http://glzx.jnjy.net.cn/NewShow-356.aspx
7.一生必读的60本名著《本草纲目》为明代着名本草学家、医学家、博物学家李时珍所撰,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此书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明代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进行多方考证,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药物学巨著。 《昆虫记》 一部世界昆虫的史诗 一个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 http://www.sssy.shfxjy.cn/mcdd/5922.htm
8.昆虫记(豆瓣)昆虫记的创作者 ···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 作者 作者简介 ··· 法布尔,全名若盎-昂利·卡西弥尔·法布尔,通常称作若盎-昂利·法布尔。 1823年12月22日,法布尔降生在法国南方阿韦龙省圣雷翁村一户农民家中。其父亲安杜瓦纳·法布尔能言善辩,好鸣不平;其母维克陶尔·萨尔格性情温顺,和蔼可亲。但他们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00121/
9.昆虫记被誉为什么作者是什么国的谁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昆虫记又名( 《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和《昆虫世界》)被誉为(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 )作者是(法 )国的( 法布尔)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特别推荐 热点考点 2022年高考真题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中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末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月考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1c4cf7ac93f7419cff63ce252f99edb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