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在课堂的开始,老师要邀请同学们来参与一场轻松愉悦的神奇体验。

[播放音乐]

现在,请同学们轻轻地深呼吸,悄悄地伸开你的指尖和足尖,但要竖起你的耳朵,认真听老师接下来所描述的画面,把你的视线拉近,视角放小,你会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它就在我们身边,却很少被注意,方寸之间,暗藏乾坤。

这是黎明时分,地球某处的一片原野,原野下隐藏的是像星球般巨大的世界。在这里,茂草变成了一片森林,小石头就像高山,小水滴形如汪洋大海,时间以不同的方式流逝,一天像过了一季,一季像过了一生。好像有声音,是谁发出的呢?

此时,一位两鬓斑白的老者伛偻而来,一手拄着铁锹,一手拿着放大镜,这里看看,那里瞧瞧,好像在寻找些什么。他的动作缓慢而吃力,松弛的皮肤上突出的血管和青筋却暴露了他的兴奋和欢喜,脸上的皱纹中难掩稚气,下垂的眼角旁也溢出求知的光芒。这是荒石园,是他的家,他的实验室,他的伊甸园,他的梦之所至。

他是谁呀?——法布尔。

非常好,现在,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推开法布尔为我们创造的昆虫王国的大门,翻开我们手里的书本,将这个神秘而精彩的世界一探究竟。

二、前言知概况——快速浏览

当我们拿到一本书,首先应该阅读它的哪一部分呀?——前言。用“一目十行,快速浏览”的方法阅读前言,有助于我们把握这本书的地位、意义、主要内容和写作背景等重要信息,在阅读的时候,就能更容易地把握重点,明确目的,对文本有更深刻的解读。

三、目录知内容——兴趣选读

看完前言,接着要看什么?——目录。《昆虫记》是一部科普作品,并不像小说一样有情节的连贯性,我们发现它的每一章节是相对?——独立的。那我们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先读哪几个篇章。那我们来找几个同学分享一下,你对哪一章感兴趣,为什么?

[学生发言]

听完同学们的发言,老师也有一个感兴趣的章节——《大孔雀蝶》,但是因为篇幅比较长,老师在读的时候就有些费劲,希望同学们能帮我解答几个问题?

四、跳读抓信息——科学性

《大孔雀蝶》

[任务驱动]

1.大孔雀蝶区别于欧洲其他蝴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名中带有“孔雀”两个字?

[明确]大。美丽。

2.大孔雀蝶生命的唯一目的是什么?

[明确]结婚

3.作者对于“(雄性)大孔雀蝶是靠什么找到配偶的”做了哪些猜想和假设?

[明确]光线?声音?气味?电磁波?

[回顾阅读过程]

[明确]第一段;每段第一句。

我们发现,作者的这些疑问其实都是从哪一个中心问题出发的?——(雄性)大孔雀蝶是靠什么找到配偶的。

回过头来看一看,由这个中心问题而引发的其他疑问其实都是作者自己的很多种?——猜想和假设。

而作者每发出一个疑问,就会相应地进行一次?——实验。

那么按照同学们在生物和物理课上所学的知识,接下来的实验需要制定?——计划。然后?——实施计划。最后?——得出结论。

这毕竟是一部科普作品,我们要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同时,这种“从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到得出结论”的循序渐进的思维方法,也是能被灵活运用在学习、工作、生活的很多方面的。

除此之外,大家可不要忘了,提出问题也是需要前提的,它一定是基于我们前期非常充分细致的?——观察。

3.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顺着作者的思路,找到最终的答案,至于可能读了也读不懂的,过于专业和详细的具体实验过程我们就可以?——略读或不读了。

[跳读方法指导]把握主要内容后,明确问题,与答案无关的部分可以略读或不读。

那老师还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实验这么厉害,只进行一次实验就能解决问题吗?——不能。因此要进行反复多次的实验,而这注定是个漫长且艰苦的过程。

《荒石园》

我们手上拿的这个版本已经读了一周了,你认为哪一章最直接地向我们表明了这种漫长和艰苦呢?

请找出能体现这种漫长和艰苦的句子。

“我四十年如一日......与贫困潦倒的生活苦斗着”

那是什么支撑着作者在研究昆虫的这场苦旅之中勇往直前的呢?

(钟情宝地)“那就是我的夙愿,我的梦想,那就是我一直苦苦追求但总难以实现的一个梦想。”

(断壁残垣)“它就是我对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与热爱的真实写照。”

“告诉那些既是你们的也是我的朋友们”

[明确]第二人称。拉近距离,亲切动人,平等地位,尊重心态。

“你们是把昆虫开膛破肚,而我是在昆虫活蹦乱跳的情况下进行研究,我是在蔚蓝天空下进行研究,在鸣蝉的歌声中观察,你们是在探究死亡,而我在探究生命。”

[明确]对于昆虫,更是对于生命和自然的爱与尊重。

最后,再有精神上的满足,身体上的苦也是真实的苦,所以还有一种必须的品质,就是顽强的意志力。

五、精读品内涵——文学性、人文性

我们说,喜欢一个人,是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那么喜欢一本书,则是始于兴趣,陷于文字,忠于内涵。如果只是出于兴趣,我们可以像《大孔雀蝶》一样采用跳读的方法,那对于文字语言的品读和内涵的分析,我们还能跳读吗?而是要——精读。那怎样才算是精读呢?一定要动笔干什么?——批注。

现在请同学们把书翻到“阅读建议”这部分,看最后一页的粉框框,批注,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入手呢?那我们先从大家最擅长的语言特色和写作手法来试一试。

请看下面的片段,你能从中找到哪些手法?

《蝉和蚂蚁的寓言》

最小的,为了靠近清泉,便从蝉的肚腹下钻过去,宽厚仁慈的蝉便抬起爪子,让这些不速之客自由通过。个头儿大的急得直跺脚,挤上前去,飞快地嘬上一口,退了出来,跑到旁边的树枝上兜一圈,然后又更加大胆地返回来。不速之客们贪心越来越大:刚才还谨小慎微的它们突然变成了一群乱哄哄的侵略者,一心要把掘井者从井边驱逐掉。

在这群冲锋陷阵的强盗中,最大胆最坚决的就是蚂蚁。被这帮小蚂蚁如此这般地搅扰,巨蝉没了耐心,终于弃井而去。它在逃走的时候还向这帮劫匪撒了一泡尿。对于蚂蚁来说,蝉的这种高傲的藐视无伤大雅!反正它的目的达到了。”

手法:拟人,动作、神态、心理描写,褒词贬用,对比

[批注方法指导]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作者生动形象、活泼灵动的语言风格。

[批注方法指导]除了语言特色和写作手法,我们还可以从主题思想和心得体会两方面去做思考和批注。

巴金评价《昆虫记》说:“它融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取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还是这个片段,找一找在作者的笔下,昆虫具有哪些“人性”呢?

人性:蚂蚁——贪婪,得寸进尺,不择手段,无耻无赖

蝉——宽厚,仁慈,忍让,高傲

如果说昆虫像人一样有性格,有感情,有需求,那我们在观察昆虫的同时,是否也能从它们身上看到人类社会的投影呢?我们又是否能由此而生发一些思考和反省呢?

“在他的插图里,蚂蚁一副勤劳的家庭主妇的打扮。它站在门槛上,身旁是大袋大袋的麦子,不屑地背对着伸着手的乞讨者。

蝉备受蚂蚁冷遇的传说如同利己主义,也就是说如同我们的世界一样,历史久远了。”

[明确]寓言流传已久,为何法布尔对此感到愤慨呢?《昆虫记》写作和成书的这段时间,正值西方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到了发展时期,贫富分化加剧,一些人拥有大量的资源,另一些人一无所有,很显然,蚂蚁是第一种人,蝉则是第二种。而在近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西方的社会观念是这样的:富有的人之所以富有,是因为勤劳有远见,所以他们的利己主义是理所应当的;贫穷的人之所以贫穷,是因为他们懒惰而错失机遇,所以他们的苦难则是自作自受。这种论断是否客观真实呢?其实是很片面的,那么法布尔也深谙人们这种既成的偏见,所以在这里做以讽刺和回击。

所以,在用人性来解读虫性的同时,虫性也能成为人类社会关系的映射。

另外,这则寓言流传到现在,本就是道听途说,以讹传讹,那在当今这个网络流量时代,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远,流言却越传越快的情况下,法布尔对于这个谬误的纠正,又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明确]求真务实。不盲目从众,不主观臆断,而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实际行动去探索。

六、小结

《昆虫记》之所以成为经典的科普作品,是因为法布尔同时具有美学家的眼光,科学家的严谨,文学家的表达和哲学家的思考。最后,法布尔对我们也有真诚的祝愿,请大家一起来读这段文字:

“孩子们,准备好,明天太阳开始曝晒之前,我们去捉蝗虫。”我临睡前的这个通知让一家人兴奋不已。 孩子们在睡眠的柔和魔灯中看到的,我有时也会梦见。生命以同样的天真抚慰着我们的童年与老年。

我们也要用敬畏的态度和正确的阅读方法去品味他呕心沥血,穷尽半生才创造出的这一宝藏,去领会他对于生命和自然深沉的爱,去体悟他的单纯与执拗、童心与稚气。

1.按照兴趣选择篇目,制定每周阅读进度表

2.用跳读的方法抓取昆虫的显著特征,为自己喜欢的昆虫编写简历

3.每篇批注要包含对于科学精神、自然生命、人文关怀的深度思考(任选)

八、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比较注重实用性和思想性,学生活动以“任务驱动——阅读——交流”为主,没有太新颖的形式,而是让具体实用的阅读方法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渗透和实践中扎实掌握,学有所得。

难点设置在“法布尔精神”上,让学生领悟法布尔对生命和自然的尊重,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对科学的严谨认真,和对生活顽强的意志力。除此之外,从拟人手法拓展迁移到对虫性和人性关系的探索,即“以人性观察虫性,以虫性反省人性”,挖掘深度,提升境界。

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连贯,内容丰富完整,缺点在于没有把深度和趣味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在最后升华的阶段显得老师说太多,学生说太少。这个问题在时间充裕的条件下其实可以得到解决,要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思考、交流讨论的时间,把内涵嵌入到活动过程中去,本堂课则为了突出亮点把本该两个课时的内容压缩到一起了,所以在最后略显仓促。

课后,胡老师对本次评优课进行了点拨,让教师思考:科普作品有很多,教材为什么选了《昆虫记》?为什么放在初二阶段?为什么昆虫这种在惯常认知中位于底层的生物却能让法布尔如此沉迷无法自拔?答案就是“因为热爱,以苦为乐”。听了胡老师的点评之后,我对自己的教学设计也有了更深一步的思考。可以说,同样是深度,我挖掘的方向是书,胡老师挖掘的方向是人。本质上来讲没有孰轻孰重,但就这堂课来看,后者与教学目标之一的“法布尔精神”更为连贯。教师不光要让学生知道这本书写得好,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写得好,并且要用原有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去获得这种认知。

最后,我的短板仍在于课堂活动不够丰富。学生的程度有差别,只靠思想的趣味也许只能吸引优生,那么这部分内容对于其他学生而言就是浪费的,所以还是要想想办法在活动的趣味上下功夫,把绝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都紧紧抓在课堂上,给学生机会,注重生成。但同时也要确保活动能够达成明确目的,能够让学生学到东西,要“华而务实”。这些就需要教师多看多学,多积累多锻炼。

THE END
0.关于昆虫记主要内容(通用6篇)关于昆虫记主要内容(通用6篇) 昆虫记是一部概括昆虫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文学宝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昆虫记主要内容(通用6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昆虫记主要内容 篇1 《昆虫记》一书,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传世之作。法布尔很小时候,就对自然界事物有一种https://mip.ruiwen.com/wenxue/kewen/450229.html
1.昆虫记主要内容介绍在《昆虫记》一书中,作者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本文为昆虫记主要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昆虫记》(Souvenirs Entomologiques)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共十卷http://m.wenxue.yjbys.com/kewen/450212.html
2.昆虫记主要内容概括昆虫记主要内容概括,《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昆虫记》中详细介绍了许多昆虫,介绍了它们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 展现了昆虫的独一无二的个性。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小甲虫“为它https://m.yebaike.com/22/221933.html
3.昆虫记主要内容概括(精选8篇)昆虫记主要内容概括(精选8篇) 《昆虫记》融合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关 法布尔照虫性,又用虫性反观社会人生,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昆虫记主要内容概括,欢迎阅读参考! 昆虫记主要内容概括 篇1 https://m.ruiwen.com/wenxue/kewen/450600.html
4.昆虫记主要内容昆虫记主要内容5 昆虫记》中详细介绍了许多昆虫,介绍了它们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昆虫记》是一部很吸引人的著作,因为这部科学百科同时也带有文学色彩,文中的一字一句,都体现了作者的感情,同时也展现了的昆虫的独一无二的个性。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小甲虫https://www.oh100.com/w/155303.html
5.昆虫记第一章主要内容(范文6篇).doc《昆虫记第一章主要内容范文一》 昆虫记主要内容(一) 它融合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关照虫性,又用虫性反观社会人生,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这本书以忠实于法文原著整体风貌及表达特色为选择原则,让世界读者首次领略昆虫们的日常生活习性以及特征的描述等。《昆虫记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518/167109065.shtm
6.昆虫记主要内容100字昆虫记主要内容的介绍1、《昆虫记》中主要内容本书描写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所表现的妙不可言的、惊人的灵性。作者都将昆虫拟人化,生动形象而且具体地为读者展现了微小的昆虫世界中的一幕幕,不仅体现了昆虫的特点、习性,还表达了作者对各种昆虫特有品行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 http://m.yxlady.com/jingyan/1195202.shtml
7.语文课程标准初中文学名著导读(八)《鲁滨逊漂流记 》分类:名著导读 内容精要 英国青年鲁滨逊从小喜欢航海,曾三次离家到南美各地旅行。一日他怀着云游四海的高远志向,告别家人,越过大西洋和太平洋,在惊心动魄的航海中经历无数险情,后来整条船在太平洋上不幸罹难,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惟有他一人得以奇迹般地活下来,并只身来到一座http://glzx.jnjy.net.cn/NewShow-356.aspx
8.昆虫记主要内容概括《昆虫记》主要内容 《昆虫记》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http://www.chusan.com/zhongkao/189851.html
9.历史读书笔记摘抄汇总十篇对名人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名人传》《凡高传》《童年》等作品;喜欢探究动物的学生,可以读《昆虫记》《自然史》等作品;喜欢旅游的学生,可以读《八十天环游地球》《格列佛游记》等作品。此外,教师还要给学生自,要引导学生结合个体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地制定读书计划。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自己在其中只是起辅助作用,切莫https://www.xueshu.com.cn/haowen/44825.html
10.《彩虹宝宝》书汇杨坤,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喜好儿童文学,业余时间专注于儿童文学的创作和编写童话故事,曾出版过《法布尔昆虫记》。 市场卖点 52集幼儿动画片《彩虹宝宝》3月28日在央视少儿首播,央视电脑端、移动端同步推出,首播日点击量破百万。该书为配套连环画。 以中华优秀文化为核心元素, 该片讲述小主人公露露扮演不同职业身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609/c405064-29329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