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文摘数字报

在法布尔看来,昆虫懂得人类不知道的许多事情。他感慨昆虫飞翔的动作如此协调、完美,他凝视着它们极小的心肺律动,他一一记录昆虫的“食谱”,例如,豆象只吃豌豆和蚕豆,黑刺李象专咬黑刺李,而榛栎象仅食用橡栗或榛子……  于是,每日太阳东升西落,只要有合适的气温与降雨,连远足都不需要,小小花园就堪比富饶的观测源泉,他能从中汲取的灵感可谓无穷。  仅凭一把放大镜  昆虫有人不具备的本领。对此,法布尔格外津津乐道:毛虫不是渊博的气象学家,对天气的感知却比当时观象台预报的还精确;小黑腹狼蛛自然不可能了解天文星宇,却能从太阳光中直接吸收能量……蜘蛛结的网和鹦鹉螺的壳一样,均使用了对数螺线,这些“几何学家”并没有上过一堂几何课呢!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壁蜂愿意产雄卵就产雄卵,愿意产雌卵就产雌卵——它们预先审查了孩子的体型和所需的空间,并根据住处宽敞与否决定孩子的性别——莫非基因里真的被镌刻下了一些等同于生物学家与建筑设计师的能力?砂泥蜂在蛰毛虫时迅如闪电,且连蛰九个神经中枢都不会错,这恐怕是拥有最高超医术的人也做不到的。  那么他又是怎样观测到的?人们既钦佩好奇,也觉得不可思议。  《昆虫记》(见右图)第四卷,法布尔在描述蜡衣虫球象的幼虫时,写道:“在它诞生的一刹那,薄囊破裂成两个十分对称的半球。”捕捉这电光石火般的瞬间,可能仅凭一把放大镜。法布尔坚持的观点之一很朴素:“研究动物本能只需要时间,耐心,不需要什么其他代价。”有一年,议会和省长批准了一些省农业化学实验室的精密设备无偿赠予他使用,他无动于衷,一生中很少使用。哪怕是最简单的温度计,他都不怎么用;而那台由化学家迪马赠予的高级显微镜,可能还不及他的一把简单的放大镜!  他借助小小的放大镜和巨大的耐心,趴在意大利蟋蟀群落栖息处观察着它们中的每一员。法布尔称赞这种蟋蟀的啼鸣比蝉的更清澈通透,具备着音量的强弱与音质的明暗,故而才显出音乐之美来。  在法布尔之前,昆虫学从来是默默无闻的学科,起码,没有人会如此通俗而生动地阐释小虫子的鸣叫。简而言之,法布尔这些系统性的观察,之于昆虫学这一专业学科的开拓意义,在19世纪无可替代。  “荒石园”诞生了《昆虫记》  1870年,对昆虫研究的专注,令法布尔放弃了大学教职,开始自行编写科普书籍,如《天空》《地球》《木柴的故事》《保罗叔叔的化学》等,它们之中,有些被指定为法国教材,一度很畅销。此后,他又辞去博物馆馆长职务,即便最爱的儿子朱尔去世,这样的“微观观测”也没有全然停滞。他甚至还用去世孩子的拉丁文名字,命名了他最喜欢的三种蜜蜂。  可是,受到命运打击后,法布尔的身体一直不见好转。1879年,他放弃了都市生活,搬到塞利尼昂,并将居所取名为“荒石园”,当时的他已经59岁。搬到荒石园的同一年里,他出版了《昆虫记》的第一册;1882年,第二册问世;1885年,妻子去世,他开始绘制蘑菇水彩画,之后,《昆虫记》第三卷、第四卷依次出版,其中都搭配了他自己的画作。1893年,教科书的版税相对变丰厚了,勉强可以容许法布尔更安静地研究他的虫子;1893年,他最专注研究的是大天蛾、粪金龟与象鼻虫;几乎是在同一时期,他开始在荒石园的家中自行启蒙教育三个年幼的孩子。  此后的20余年间,法布尔孜孜不倦地完成了整整4卷本《昆虫记》,为人类留下了一部优美的“昆虫史诗”。这部作品也奠定了今天(英语甚至汉语)小学教材里人们所见识到的“法布尔写作风格”。  1899年之后,随着时代科学的精神愈加严密,反对“万物有灵”的呼声愈强,法布尔所撰写的教材逐渐淡出市场,他的经济收入有所降低,有时候甚至需要求助孩子和科学之友协会的救济。  即便到了晚年,住在荒石园的法布尔也算不上闭塞和与世隔绝。例如,他还坚持每天阅读别人定期寄来的《时代》杂志,以了解最新的思潮……他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很节制,偶尔的乐趣是喝一些小酒,并配着开胃的菜肴。  法布尔之后,DNA与基因序列研究成为主流,“隐秘”力量开始显露真容。新世纪的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凭借着比法布尔更优越的观测条件,肩负着去打通“地球村”里种种隔阂的责任。     (摘自《书城》2023年第6期)

于是,每日太阳东升西落,只要有合适的气温与降雨,连远足都不需要,小小花园就堪比富饶的观测源泉,他能从中汲取的灵感可谓无穷。  仅凭一把放大镜  昆虫有人不具备的本领。对此,法布尔格外津津乐道:毛虫不是渊博的气象学家,对天气的感知却比当时观象台预报的还精确;小黑腹狼蛛自然不可能了解天文星宇,却能从太阳光中直接吸收能量……蜘蛛结的网和鹦鹉螺的壳一样,均使用了对数螺线,这些“几何学家”并没有上过一堂几何课呢!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壁蜂愿意产雄卵就产雄卵,愿意产雌卵就产雌卵——它们预先审查了孩子的体型和所需的空间,并根据住处宽敞与否决定孩子的性别——莫非基因里真的被镌刻下了一些等同于生物学家与建筑设计师的能力?砂泥蜂在蛰毛虫时迅如闪电,且连蛰九个神经中枢都不会错,这恐怕是拥有最高超医术的人也做不到的。  那么他又是怎样观测到的?人们既钦佩好奇,也觉得不可思议。  《昆虫记》(见右图)第四卷,法布尔在描述蜡衣虫球象的幼虫时,写道:“在它诞生的一刹那,薄囊破裂成两个十分对称的半球。”捕捉这电光石火般的瞬间,可能仅凭一把放大镜。法布尔坚持的观点之一很朴素:“研究动物本能只需要时间,耐心,不需要什么其他代价。”有一年,议会和省长批准了一些省农业化学实验室的精密设备无偿赠予他使用,他无动于衷,一生中很少使用。哪怕是最简单的温度计,他都不怎么用;而那台由化学家迪马赠予的高级显微镜,可能还不及他的一把简单的放大镜!  他借助小小的放大镜和巨大的耐心,趴在意大利蟋蟀群落栖息处观察着它们中的每一员。法布尔称赞这种蟋蟀的啼鸣比蝉的更清澈通透,具备着音量的强弱与音质的明暗,故而才显出音乐之美来。  在法布尔之前,昆虫学从来是默默无闻的学科,起码,没有人会如此通俗而生动地阐释小虫子的鸣叫。简而言之,法布尔这些系统性的观察,之于昆虫学这一专业学科的开拓意义,在19世纪无可替代。  “荒石园”诞生了《昆虫记》  1870年,对昆虫研究的专注,令法布尔放弃了大学教职,开始自行编写科普书籍,如《天空》《地球》《木柴的故事》《保罗叔叔的化学》等,它们之中,有些被指定为法国教材,一度很畅销。此后,他又辞去博物馆馆长职务,即便最爱的儿子朱尔去世,这样的“微观观测”也没有全然停滞。他甚至还用去世孩子的拉丁文名字,命名了他最喜欢的三种蜜蜂。  可是,受到命运打击后,法布尔的身体一直不见好转。1879年,他放弃了都市生活,搬到塞利尼昂,并将居所取名为“荒石园”,当时的他已经59岁。搬到荒石园的同一年里,他出版了《昆虫记》的第一册;1882年,第二册问世;1885年,妻子去世,他开始绘制蘑菇水彩画,之后,《昆虫记》第三卷、第四卷依次出版,其中都搭配了他自己的画作。1893年,教科书的版税相对变丰厚了,勉强可以容许法布尔更安静地研究他的虫子;1893年,他最专注研究的是大天蛾、粪金龟与象鼻虫;几乎是在同一时期,他开始在荒石园的家中自行启蒙教育三个年幼的孩子。  此后的20余年间,法布尔孜孜不倦地完成了整整4卷本《昆虫记》,为人类留下了一部优美的“昆虫史诗”。这部作品也奠定了今天(英语甚至汉语)小学教材里人们所见识到的“法布尔写作风格”。  1899年之后,随着时代科学的精神愈加严密,反对“万物有灵”的呼声愈强,法布尔所撰写的教材逐渐淡出市场,他的经济收入有所降低,有时候甚至需要求助孩子和科学之友协会的救济。  即便到了晚年,住在荒石园的法布尔也算不上闭塞和与世隔绝。例如,他还坚持每天阅读别人定期寄来的《时代》杂志,以了解最新的思潮……他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很节制,偶尔的乐趣是喝一些小酒,并配着开胃的菜肴。  法布尔之后,DNA与基因序列研究成为主流,“隐秘”力量开始显露真容。新世纪的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凭借着比法布尔更优越的观测条件,肩负着去打通“地球村”里种种隔阂的责任。     (摘自《书城》2023年第6期)

仅凭一把放大镜  昆虫有人不具备的本领。对此,法布尔格外津津乐道:毛虫不是渊博的气象学家,对天气的感知却比当时观象台预报的还精确;小黑腹狼蛛自然不可能了解天文星宇,却能从太阳光中直接吸收能量……蜘蛛结的网和鹦鹉螺的壳一样,均使用了对数螺线,这些“几何学家”并没有上过一堂几何课呢!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壁蜂愿意产雄卵就产雄卵,愿意产雌卵就产雌卵——它们预先审查了孩子的体型和所需的空间,并根据住处宽敞与否决定孩子的性别——莫非基因里真的被镌刻下了一些等同于生物学家与建筑设计师的能力?砂泥蜂在蛰毛虫时迅如闪电,且连蛰九个神经中枢都不会错,这恐怕是拥有最高超医术的人也做不到的。  那么他又是怎样观测到的?人们既钦佩好奇,也觉得不可思议。  《昆虫记》(见右图)第四卷,法布尔在描述蜡衣虫球象的幼虫时,写道:“在它诞生的一刹那,薄囊破裂成两个十分对称的半球。”捕捉这电光石火般的瞬间,可能仅凭一把放大镜。法布尔坚持的观点之一很朴素:“研究动物本能只需要时间,耐心,不需要什么其他代价。”有一年,议会和省长批准了一些省农业化学实验室的精密设备无偿赠予他使用,他无动于衷,一生中很少使用。哪怕是最简单的温度计,他都不怎么用;而那台由化学家迪马赠予的高级显微镜,可能还不及他的一把简单的放大镜!  他借助小小的放大镜和巨大的耐心,趴在意大利蟋蟀群落栖息处观察着它们中的每一员。法布尔称赞这种蟋蟀的啼鸣比蝉的更清澈通透,具备着音量的强弱与音质的明暗,故而才显出音乐之美来。  在法布尔之前,昆虫学从来是默默无闻的学科,起码,没有人会如此通俗而生动地阐释小虫子的鸣叫。简而言之,法布尔这些系统性的观察,之于昆虫学这一专业学科的开拓意义,在19世纪无可替代。  “荒石园”诞生了《昆虫记》  1870年,对昆虫研究的专注,令法布尔放弃了大学教职,开始自行编写科普书籍,如《天空》《地球》《木柴的故事》《保罗叔叔的化学》等,它们之中,有些被指定为法国教材,一度很畅销。此后,他又辞去博物馆馆长职务,即便最爱的儿子朱尔去世,这样的“微观观测”也没有全然停滞。他甚至还用去世孩子的拉丁文名字,命名了他最喜欢的三种蜜蜂。  可是,受到命运打击后,法布尔的身体一直不见好转。1879年,他放弃了都市生活,搬到塞利尼昂,并将居所取名为“荒石园”,当时的他已经59岁。搬到荒石园的同一年里,他出版了《昆虫记》的第一册;1882年,第二册问世;1885年,妻子去世,他开始绘制蘑菇水彩画,之后,《昆虫记》第三卷、第四卷依次出版,其中都搭配了他自己的画作。1893年,教科书的版税相对变丰厚了,勉强可以容许法布尔更安静地研究他的虫子;1893年,他最专注研究的是大天蛾、粪金龟与象鼻虫;几乎是在同一时期,他开始在荒石园的家中自行启蒙教育三个年幼的孩子。  此后的20余年间,法布尔孜孜不倦地完成了整整4卷本《昆虫记》,为人类留下了一部优美的“昆虫史诗”。这部作品也奠定了今天(英语甚至汉语)小学教材里人们所见识到的“法布尔写作风格”。  1899年之后,随着时代科学的精神愈加严密,反对“万物有灵”的呼声愈强,法布尔所撰写的教材逐渐淡出市场,他的经济收入有所降低,有时候甚至需要求助孩子和科学之友协会的救济。  即便到了晚年,住在荒石园的法布尔也算不上闭塞和与世隔绝。例如,他还坚持每天阅读别人定期寄来的《时代》杂志,以了解最新的思潮……他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很节制,偶尔的乐趣是喝一些小酒,并配着开胃的菜肴。  法布尔之后,DNA与基因序列研究成为主流,“隐秘”力量开始显露真容。新世纪的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凭借着比法布尔更优越的观测条件,肩负着去打通“地球村”里种种隔阂的责任。     (摘自《书城》2023年第6期)

昆虫有人不具备的本领。对此,法布尔格外津津乐道:毛虫不是渊博的气象学家,对天气的感知却比当时观象台预报的还精确;小黑腹狼蛛自然不可能了解天文星宇,却能从太阳光中直接吸收能量……蜘蛛结的网和鹦鹉螺的壳一样,均使用了对数螺线,这些“几何学家”并没有上过一堂几何课呢!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壁蜂愿意产雄卵就产雄卵,愿意产雌卵就产雌卵——它们预先审查了孩子的体型和所需的空间,并根据住处宽敞与否决定孩子的性别——莫非基因里真的被镌刻下了一些等同于生物学家与建筑设计师的能力?砂泥蜂在蛰毛虫时迅如闪电,且连蛰九个神经中枢都不会错,这恐怕是拥有最高超医术的人也做不到的。  那么他又是怎样观测到的?人们既钦佩好奇,也觉得不可思议。  《昆虫记》(见右图)第四卷,法布尔在描述蜡衣虫球象的幼虫时,写道:“在它诞生的一刹那,薄囊破裂成两个十分对称的半球。”捕捉这电光石火般的瞬间,可能仅凭一把放大镜。法布尔坚持的观点之一很朴素:“研究动物本能只需要时间,耐心,不需要什么其他代价。”有一年,议会和省长批准了一些省农业化学实验室的精密设备无偿赠予他使用,他无动于衷,一生中很少使用。哪怕是最简单的温度计,他都不怎么用;而那台由化学家迪马赠予的高级显微镜,可能还不及他的一把简单的放大镜!  他借助小小的放大镜和巨大的耐心,趴在意大利蟋蟀群落栖息处观察着它们中的每一员。法布尔称赞这种蟋蟀的啼鸣比蝉的更清澈通透,具备着音量的强弱与音质的明暗,故而才显出音乐之美来。  在法布尔之前,昆虫学从来是默默无闻的学科,起码,没有人会如此通俗而生动地阐释小虫子的鸣叫。简而言之,法布尔这些系统性的观察,之于昆虫学这一专业学科的开拓意义,在19世纪无可替代。  “荒石园”诞生了《昆虫记》  1870年,对昆虫研究的专注,令法布尔放弃了大学教职,开始自行编写科普书籍,如《天空》《地球》《木柴的故事》《保罗叔叔的化学》等,它们之中,有些被指定为法国教材,一度很畅销。此后,他又辞去博物馆馆长职务,即便最爱的儿子朱尔去世,这样的“微观观测”也没有全然停滞。他甚至还用去世孩子的拉丁文名字,命名了他最喜欢的三种蜜蜂。  可是,受到命运打击后,法布尔的身体一直不见好转。1879年,他放弃了都市生活,搬到塞利尼昂,并将居所取名为“荒石园”,当时的他已经59岁。搬到荒石园的同一年里,他出版了《昆虫记》的第一册;1882年,第二册问世;1885年,妻子去世,他开始绘制蘑菇水彩画,之后,《昆虫记》第三卷、第四卷依次出版,其中都搭配了他自己的画作。1893年,教科书的版税相对变丰厚了,勉强可以容许法布尔更安静地研究他的虫子;1893年,他最专注研究的是大天蛾、粪金龟与象鼻虫;几乎是在同一时期,他开始在荒石园的家中自行启蒙教育三个年幼的孩子。  此后的20余年间,法布尔孜孜不倦地完成了整整4卷本《昆虫记》,为人类留下了一部优美的“昆虫史诗”。这部作品也奠定了今天(英语甚至汉语)小学教材里人们所见识到的“法布尔写作风格”。  1899年之后,随着时代科学的精神愈加严密,反对“万物有灵”的呼声愈强,法布尔所撰写的教材逐渐淡出市场,他的经济收入有所降低,有时候甚至需要求助孩子和科学之友协会的救济。  即便到了晚年,住在荒石园的法布尔也算不上闭塞和与世隔绝。例如,他还坚持每天阅读别人定期寄来的《时代》杂志,以了解最新的思潮……他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很节制,偶尔的乐趣是喝一些小酒,并配着开胃的菜肴。  法布尔之后,DNA与基因序列研究成为主流,“隐秘”力量开始显露真容。新世纪的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凭借着比法布尔更优越的观测条件,肩负着去打通“地球村”里种种隔阂的责任。     (摘自《书城》2023年第6期)

那么他又是怎样观测到的?人们既钦佩好奇,也觉得不可思议。  《昆虫记》(见右图)第四卷,法布尔在描述蜡衣虫球象的幼虫时,写道:“在它诞生的一刹那,薄囊破裂成两个十分对称的半球。”捕捉这电光石火般的瞬间,可能仅凭一把放大镜。法布尔坚持的观点之一很朴素:“研究动物本能只需要时间,耐心,不需要什么其他代价。”有一年,议会和省长批准了一些省农业化学实验室的精密设备无偿赠予他使用,他无动于衷,一生中很少使用。哪怕是最简单的温度计,他都不怎么用;而那台由化学家迪马赠予的高级显微镜,可能还不及他的一把简单的放大镜!  他借助小小的放大镜和巨大的耐心,趴在意大利蟋蟀群落栖息处观察着它们中的每一员。法布尔称赞这种蟋蟀的啼鸣比蝉的更清澈通透,具备着音量的强弱与音质的明暗,故而才显出音乐之美来。  在法布尔之前,昆虫学从来是默默无闻的学科,起码,没有人会如此通俗而生动地阐释小虫子的鸣叫。简而言之,法布尔这些系统性的观察,之于昆虫学这一专业学科的开拓意义,在19世纪无可替代。  “荒石园”诞生了《昆虫记》  1870年,对昆虫研究的专注,令法布尔放弃了大学教职,开始自行编写科普书籍,如《天空》《地球》《木柴的故事》《保罗叔叔的化学》等,它们之中,有些被指定为法国教材,一度很畅销。此后,他又辞去博物馆馆长职务,即便最爱的儿子朱尔去世,这样的“微观观测”也没有全然停滞。他甚至还用去世孩子的拉丁文名字,命名了他最喜欢的三种蜜蜂。  可是,受到命运打击后,法布尔的身体一直不见好转。1879年,他放弃了都市生活,搬到塞利尼昂,并将居所取名为“荒石园”,当时的他已经59岁。搬到荒石园的同一年里,他出版了《昆虫记》的第一册;1882年,第二册问世;1885年,妻子去世,他开始绘制蘑菇水彩画,之后,《昆虫记》第三卷、第四卷依次出版,其中都搭配了他自己的画作。1893年,教科书的版税相对变丰厚了,勉强可以容许法布尔更安静地研究他的虫子;1893年,他最专注研究的是大天蛾、粪金龟与象鼻虫;几乎是在同一时期,他开始在荒石园的家中自行启蒙教育三个年幼的孩子。  此后的20余年间,法布尔孜孜不倦地完成了整整4卷本《昆虫记》,为人类留下了一部优美的“昆虫史诗”。这部作品也奠定了今天(英语甚至汉语)小学教材里人们所见识到的“法布尔写作风格”。  1899年之后,随着时代科学的精神愈加严密,反对“万物有灵”的呼声愈强,法布尔所撰写的教材逐渐淡出市场,他的经济收入有所降低,有时候甚至需要求助孩子和科学之友协会的救济。  即便到了晚年,住在荒石园的法布尔也算不上闭塞和与世隔绝。例如,他还坚持每天阅读别人定期寄来的《时代》杂志,以了解最新的思潮……他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很节制,偶尔的乐趣是喝一些小酒,并配着开胃的菜肴。  法布尔之后,DNA与基因序列研究成为主流,“隐秘”力量开始显露真容。新世纪的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凭借着比法布尔更优越的观测条件,肩负着去打通“地球村”里种种隔阂的责任。     (摘自《书城》2023年第6期)

《昆虫记》(见右图)第四卷,法布尔在描述蜡衣虫球象的幼虫时,写道:“在它诞生的一刹那,薄囊破裂成两个十分对称的半球。”捕捉这电光石火般的瞬间,可能仅凭一把放大镜。法布尔坚持的观点之一很朴素:“研究动物本能只需要时间,耐心,不需要什么其他代价。”有一年,议会和省长批准了一些省农业化学实验室的精密设备无偿赠予他使用,他无动于衷,一生中很少使用。哪怕是最简单的温度计,他都不怎么用;而那台由化学家迪马赠予的高级显微镜,可能还不及他的一把简单的放大镜!  他借助小小的放大镜和巨大的耐心,趴在意大利蟋蟀群落栖息处观察着它们中的每一员。法布尔称赞这种蟋蟀的啼鸣比蝉的更清澈通透,具备着音量的强弱与音质的明暗,故而才显出音乐之美来。  在法布尔之前,昆虫学从来是默默无闻的学科,起码,没有人会如此通俗而生动地阐释小虫子的鸣叫。简而言之,法布尔这些系统性的观察,之于昆虫学这一专业学科的开拓意义,在19世纪无可替代。  “荒石园”诞生了《昆虫记》  1870年,对昆虫研究的专注,令法布尔放弃了大学教职,开始自行编写科普书籍,如《天空》《地球》《木柴的故事》《保罗叔叔的化学》等,它们之中,有些被指定为法国教材,一度很畅销。此后,他又辞去博物馆馆长职务,即便最爱的儿子朱尔去世,这样的“微观观测”也没有全然停滞。他甚至还用去世孩子的拉丁文名字,命名了他最喜欢的三种蜜蜂。  可是,受到命运打击后,法布尔的身体一直不见好转。1879年,他放弃了都市生活,搬到塞利尼昂,并将居所取名为“荒石园”,当时的他已经59岁。搬到荒石园的同一年里,他出版了《昆虫记》的第一册;1882年,第二册问世;1885年,妻子去世,他开始绘制蘑菇水彩画,之后,《昆虫记》第三卷、第四卷依次出版,其中都搭配了他自己的画作。1893年,教科书的版税相对变丰厚了,勉强可以容许法布尔更安静地研究他的虫子;1893年,他最专注研究的是大天蛾、粪金龟与象鼻虫;几乎是在同一时期,他开始在荒石园的家中自行启蒙教育三个年幼的孩子。  此后的20余年间,法布尔孜孜不倦地完成了整整4卷本《昆虫记》,为人类留下了一部优美的“昆虫史诗”。这部作品也奠定了今天(英语甚至汉语)小学教材里人们所见识到的“法布尔写作风格”。  1899年之后,随着时代科学的精神愈加严密,反对“万物有灵”的呼声愈强,法布尔所撰写的教材逐渐淡出市场,他的经济收入有所降低,有时候甚至需要求助孩子和科学之友协会的救济。  即便到了晚年,住在荒石园的法布尔也算不上闭塞和与世隔绝。例如,他还坚持每天阅读别人定期寄来的《时代》杂志,以了解最新的思潮……他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很节制,偶尔的乐趣是喝一些小酒,并配着开胃的菜肴。  法布尔之后,DNA与基因序列研究成为主流,“隐秘”力量开始显露真容。新世纪的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凭借着比法布尔更优越的观测条件,肩负着去打通“地球村”里种种隔阂的责任。     (摘自《书城》2023年第6期)

他借助小小的放大镜和巨大的耐心,趴在意大利蟋蟀群落栖息处观察着它们中的每一员。法布尔称赞这种蟋蟀的啼鸣比蝉的更清澈通透,具备着音量的强弱与音质的明暗,故而才显出音乐之美来。  在法布尔之前,昆虫学从来是默默无闻的学科,起码,没有人会如此通俗而生动地阐释小虫子的鸣叫。简而言之,法布尔这些系统性的观察,之于昆虫学这一专业学科的开拓意义,在19世纪无可替代。  “荒石园”诞生了《昆虫记》  1870年,对昆虫研究的专注,令法布尔放弃了大学教职,开始自行编写科普书籍,如《天空》《地球》《木柴的故事》《保罗叔叔的化学》等,它们之中,有些被指定为法国教材,一度很畅销。此后,他又辞去博物馆馆长职务,即便最爱的儿子朱尔去世,这样的“微观观测”也没有全然停滞。他甚至还用去世孩子的拉丁文名字,命名了他最喜欢的三种蜜蜂。  可是,受到命运打击后,法布尔的身体一直不见好转。1879年,他放弃了都市生活,搬到塞利尼昂,并将居所取名为“荒石园”,当时的他已经59岁。搬到荒石园的同一年里,他出版了《昆虫记》的第一册;1882年,第二册问世;1885年,妻子去世,他开始绘制蘑菇水彩画,之后,《昆虫记》第三卷、第四卷依次出版,其中都搭配了他自己的画作。1893年,教科书的版税相对变丰厚了,勉强可以容许法布尔更安静地研究他的虫子;1893年,他最专注研究的是大天蛾、粪金龟与象鼻虫;几乎是在同一时期,他开始在荒石园的家中自行启蒙教育三个年幼的孩子。  此后的20余年间,法布尔孜孜不倦地完成了整整4卷本《昆虫记》,为人类留下了一部优美的“昆虫史诗”。这部作品也奠定了今天(英语甚至汉语)小学教材里人们所见识到的“法布尔写作风格”。  1899年之后,随着时代科学的精神愈加严密,反对“万物有灵”的呼声愈强,法布尔所撰写的教材逐渐淡出市场,他的经济收入有所降低,有时候甚至需要求助孩子和科学之友协会的救济。  即便到了晚年,住在荒石园的法布尔也算不上闭塞和与世隔绝。例如,他还坚持每天阅读别人定期寄来的《时代》杂志,以了解最新的思潮……他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很节制,偶尔的乐趣是喝一些小酒,并配着开胃的菜肴。  法布尔之后,DNA与基因序列研究成为主流,“隐秘”力量开始显露真容。新世纪的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凭借着比法布尔更优越的观测条件,肩负着去打通“地球村”里种种隔阂的责任。     (摘自《书城》2023年第6期)

在法布尔之前,昆虫学从来是默默无闻的学科,起码,没有人会如此通俗而生动地阐释小虫子的鸣叫。简而言之,法布尔这些系统性的观察,之于昆虫学这一专业学科的开拓意义,在19世纪无可替代。  “荒石园”诞生了《昆虫记》  1870年,对昆虫研究的专注,令法布尔放弃了大学教职,开始自行编写科普书籍,如《天空》《地球》《木柴的故事》《保罗叔叔的化学》等,它们之中,有些被指定为法国教材,一度很畅销。此后,他又辞去博物馆馆长职务,即便最爱的儿子朱尔去世,这样的“微观观测”也没有全然停滞。他甚至还用去世孩子的拉丁文名字,命名了他最喜欢的三种蜜蜂。  可是,受到命运打击后,法布尔的身体一直不见好转。1879年,他放弃了都市生活,搬到塞利尼昂,并将居所取名为“荒石园”,当时的他已经59岁。搬到荒石园的同一年里,他出版了《昆虫记》的第一册;1882年,第二册问世;1885年,妻子去世,他开始绘制蘑菇水彩画,之后,《昆虫记》第三卷、第四卷依次出版,其中都搭配了他自己的画作。1893年,教科书的版税相对变丰厚了,勉强可以容许法布尔更安静地研究他的虫子;1893年,他最专注研究的是大天蛾、粪金龟与象鼻虫;几乎是在同一时期,他开始在荒石园的家中自行启蒙教育三个年幼的孩子。  此后的20余年间,法布尔孜孜不倦地完成了整整4卷本《昆虫记》,为人类留下了一部优美的“昆虫史诗”。这部作品也奠定了今天(英语甚至汉语)小学教材里人们所见识到的“法布尔写作风格”。  1899年之后,随着时代科学的精神愈加严密,反对“万物有灵”的呼声愈强,法布尔所撰写的教材逐渐淡出市场,他的经济收入有所降低,有时候甚至需要求助孩子和科学之友协会的救济。  即便到了晚年,住在荒石园的法布尔也算不上闭塞和与世隔绝。例如,他还坚持每天阅读别人定期寄来的《时代》杂志,以了解最新的思潮……他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很节制,偶尔的乐趣是喝一些小酒,并配着开胃的菜肴。  法布尔之后,DNA与基因序列研究成为主流,“隐秘”力量开始显露真容。新世纪的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凭借着比法布尔更优越的观测条件,肩负着去打通“地球村”里种种隔阂的责任。     (摘自《书城》2023年第6期)

“荒石园”诞生了《昆虫记》  1870年,对昆虫研究的专注,令法布尔放弃了大学教职,开始自行编写科普书籍,如《天空》《地球》《木柴的故事》《保罗叔叔的化学》等,它们之中,有些被指定为法国教材,一度很畅销。此后,他又辞去博物馆馆长职务,即便最爱的儿子朱尔去世,这样的“微观观测”也没有全然停滞。他甚至还用去世孩子的拉丁文名字,命名了他最喜欢的三种蜜蜂。  可是,受到命运打击后,法布尔的身体一直不见好转。1879年,他放弃了都市生活,搬到塞利尼昂,并将居所取名为“荒石园”,当时的他已经59岁。搬到荒石园的同一年里,他出版了《昆虫记》的第一册;1882年,第二册问世;1885年,妻子去世,他开始绘制蘑菇水彩画,之后,《昆虫记》第三卷、第四卷依次出版,其中都搭配了他自己的画作。1893年,教科书的版税相对变丰厚了,勉强可以容许法布尔更安静地研究他的虫子;1893年,他最专注研究的是大天蛾、粪金龟与象鼻虫;几乎是在同一时期,他开始在荒石园的家中自行启蒙教育三个年幼的孩子。  此后的20余年间,法布尔孜孜不倦地完成了整整4卷本《昆虫记》,为人类留下了一部优美的“昆虫史诗”。这部作品也奠定了今天(英语甚至汉语)小学教材里人们所见识到的“法布尔写作风格”。  1899年之后,随着时代科学的精神愈加严密,反对“万物有灵”的呼声愈强,法布尔所撰写的教材逐渐淡出市场,他的经济收入有所降低,有时候甚至需要求助孩子和科学之友协会的救济。  即便到了晚年,住在荒石园的法布尔也算不上闭塞和与世隔绝。例如,他还坚持每天阅读别人定期寄来的《时代》杂志,以了解最新的思潮……他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很节制,偶尔的乐趣是喝一些小酒,并配着开胃的菜肴。  法布尔之后,DNA与基因序列研究成为主流,“隐秘”力量开始显露真容。新世纪的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凭借着比法布尔更优越的观测条件,肩负着去打通“地球村”里种种隔阂的责任。     (摘自《书城》2023年第6期)

1870年,对昆虫研究的专注,令法布尔放弃了大学教职,开始自行编写科普书籍,如《天空》《地球》《木柴的故事》《保罗叔叔的化学》等,它们之中,有些被指定为法国教材,一度很畅销。此后,他又辞去博物馆馆长职务,即便最爱的儿子朱尔去世,这样的“微观观测”也没有全然停滞。他甚至还用去世孩子的拉丁文名字,命名了他最喜欢的三种蜜蜂。  可是,受到命运打击后,法布尔的身体一直不见好转。1879年,他放弃了都市生活,搬到塞利尼昂,并将居所取名为“荒石园”,当时的他已经59岁。搬到荒石园的同一年里,他出版了《昆虫记》的第一册;1882年,第二册问世;1885年,妻子去世,他开始绘制蘑菇水彩画,之后,《昆虫记》第三卷、第四卷依次出版,其中都搭配了他自己的画作。1893年,教科书的版税相对变丰厚了,勉强可以容许法布尔更安静地研究他的虫子;1893年,他最专注研究的是大天蛾、粪金龟与象鼻虫;几乎是在同一时期,他开始在荒石园的家中自行启蒙教育三个年幼的孩子。  此后的20余年间,法布尔孜孜不倦地完成了整整4卷本《昆虫记》,为人类留下了一部优美的“昆虫史诗”。这部作品也奠定了今天(英语甚至汉语)小学教材里人们所见识到的“法布尔写作风格”。  1899年之后,随着时代科学的精神愈加严密,反对“万物有灵”的呼声愈强,法布尔所撰写的教材逐渐淡出市场,他的经济收入有所降低,有时候甚至需要求助孩子和科学之友协会的救济。  即便到了晚年,住在荒石园的法布尔也算不上闭塞和与世隔绝。例如,他还坚持每天阅读别人定期寄来的《时代》杂志,以了解最新的思潮……他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很节制,偶尔的乐趣是喝一些小酒,并配着开胃的菜肴。  法布尔之后,DNA与基因序列研究成为主流,“隐秘”力量开始显露真容。新世纪的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凭借着比法布尔更优越的观测条件,肩负着去打通“地球村”里种种隔阂的责任。     (摘自《书城》2023年第6期)

可是,受到命运打击后,法布尔的身体一直不见好转。1879年,他放弃了都市生活,搬到塞利尼昂,并将居所取名为“荒石园”,当时的他已经59岁。搬到荒石园的同一年里,他出版了《昆虫记》的第一册;1882年,第二册问世;1885年,妻子去世,他开始绘制蘑菇水彩画,之后,《昆虫记》第三卷、第四卷依次出版,其中都搭配了他自己的画作。1893年,教科书的版税相对变丰厚了,勉强可以容许法布尔更安静地研究他的虫子;1893年,他最专注研究的是大天蛾、粪金龟与象鼻虫;几乎是在同一时期,他开始在荒石园的家中自行启蒙教育三个年幼的孩子。  此后的20余年间,法布尔孜孜不倦地完成了整整4卷本《昆虫记》,为人类留下了一部优美的“昆虫史诗”。这部作品也奠定了今天(英语甚至汉语)小学教材里人们所见识到的“法布尔写作风格”。  1899年之后,随着时代科学的精神愈加严密,反对“万物有灵”的呼声愈强,法布尔所撰写的教材逐渐淡出市场,他的经济收入有所降低,有时候甚至需要求助孩子和科学之友协会的救济。  即便到了晚年,住在荒石园的法布尔也算不上闭塞和与世隔绝。例如,他还坚持每天阅读别人定期寄来的《时代》杂志,以了解最新的思潮……他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很节制,偶尔的乐趣是喝一些小酒,并配着开胃的菜肴。  法布尔之后,DNA与基因序列研究成为主流,“隐秘”力量开始显露真容。新世纪的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凭借着比法布尔更优越的观测条件,肩负着去打通“地球村”里种种隔阂的责任。     (摘自《书城》2023年第6期)

此后的20余年间,法布尔孜孜不倦地完成了整整4卷本《昆虫记》,为人类留下了一部优美的“昆虫史诗”。这部作品也奠定了今天(英语甚至汉语)小学教材里人们所见识到的“法布尔写作风格”。  1899年之后,随着时代科学的精神愈加严密,反对“万物有灵”的呼声愈强,法布尔所撰写的教材逐渐淡出市场,他的经济收入有所降低,有时候甚至需要求助孩子和科学之友协会的救济。  即便到了晚年,住在荒石园的法布尔也算不上闭塞和与世隔绝。例如,他还坚持每天阅读别人定期寄来的《时代》杂志,以了解最新的思潮……他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很节制,偶尔的乐趣是喝一些小酒,并配着开胃的菜肴。  法布尔之后,DNA与基因序列研究成为主流,“隐秘”力量开始显露真容。新世纪的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凭借着比法布尔更优越的观测条件,肩负着去打通“地球村”里种种隔阂的责任。     (摘自《书城》2023年第6期)

1899年之后,随着时代科学的精神愈加严密,反对“万物有灵”的呼声愈强,法布尔所撰写的教材逐渐淡出市场,他的经济收入有所降低,有时候甚至需要求助孩子和科学之友协会的救济。  即便到了晚年,住在荒石园的法布尔也算不上闭塞和与世隔绝。例如,他还坚持每天阅读别人定期寄来的《时代》杂志,以了解最新的思潮……他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很节制,偶尔的乐趣是喝一些小酒,并配着开胃的菜肴。  法布尔之后,DNA与基因序列研究成为主流,“隐秘”力量开始显露真容。新世纪的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凭借着比法布尔更优越的观测条件,肩负着去打通“地球村”里种种隔阂的责任。     (摘自《书城》2023年第6期)

即便到了晚年,住在荒石园的法布尔也算不上闭塞和与世隔绝。例如,他还坚持每天阅读别人定期寄来的《时代》杂志,以了解最新的思潮……他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很节制,偶尔的乐趣是喝一些小酒,并配着开胃的菜肴。  法布尔之后,DNA与基因序列研究成为主流,“隐秘”力量开始显露真容。新世纪的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凭借着比法布尔更优越的观测条件,肩负着去打通“地球村”里种种隔阂的责任。     (摘自《书城》2023年第6期)

法布尔之后,DNA与基因序列研究成为主流,“隐秘”力量开始显露真容。新世纪的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凭借着比法布尔更优越的观测条件,肩负着去打通“地球村”里种种隔阂的责任。     (摘自《书城》2023年第6期)

THE END
0.得到APP其实法布尔就是两个 20% 的集合者,他即是昆虫学家,又是一个作家,当这两项技能都到达前 20% 时,就产生了顶级的人。 915 年 10 月 11 日,法布尔因病去世,享年 92 岁。这个时候的他,已不仅仅是一个趴在园子里观察昆虫的文风新奇的作家了。法布尔被称为 “昆虫界的荷马”。他第一次让世人知道,原来动物也有史诗。https://www.dedao.cn/knowledge/note/detail?id=xbEGwQD09BNQWKo3vANLY1jZ2zkLNe
1.法布尔和荒石园法布尔7岁前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的,爷爷奶奶家的大白鹅、牛犊、绵羊都是他的好朋友。当然,这是法布尔单方面认为的,大白鹅、牛犊和绵羊或许有不同意见。 他还经常和其他孩子一起上树捉鸟,下河摸鱼,采果子,逮虫子,满山坡撒丫子。 有一次,法布尔在太阳下玩着玩着突然停了下来。他双手叉腰,抬头朝着太阳,一会儿睁着眼https://www.sxlib.org.cn/sefg/zsc/bkzs/202306/t20230615_1121239.htm
2.法布尔的简介资料法布尔人物生平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1823~1915)享年92岁】,他是一个著名的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作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圣莱昂的一户农家。此后的几年间,法布尔是在离该村不远的马拉瓦尔祖父母家中度过的,https://www.diyifanwen.com/qiuzhijianli/jianlifanwen/631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