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于书后》是BBC为纪念夏洛蒂·勃朗特诞辰200周年而拍,是关于《简·爱》《呼啸山庄》《艾格妮斯·格雷》等名著的作者——英国历史上著名的“文豪姐妹”勃朗特三姐妹的故事。典型的英伦风时代剧,时间设定为在她们的弟弟布兰威尔人生中最后的三年,讲述勃朗特家发生的一些事。
这是一部可能你会觉得闷的片,但是对于西洋文学爱好者与那些潜心于思考的人们,这是一部纪念佳片,值得一看。
最爱三段:夏洛特读艾米丽诗,伦敦书店,三日凌空。夏洛特如简爱坚毅果敢野心勃勃;艾米丽乖戾孤僻敏感悲悯,才气横溢却困囿于尘杂,她的才情是最超越时代的,不了解她的个性很难想象呼啸山庄的凄厉不安从何而来;安妮温婉识体,最被忽视但不可或缺,关键时刻主导时局。三人跳脱时代的魄力造就了其伟大。——网评 陈浩
所有的悲怆愤怒或温柔似水都因为生活曾待你们彼此。晚风忧戚,星如萤火,大地升空,天庭陨落,我的感官尽失,唯靠内心感受,因赤忱不能言明,唯丹心隐于书后。——网评 爱丽丝的兔子
习惯于被理想化、浪漫化的三姐妹,其实一切不过始于没有继承权、也没能及时嫁出去的普通人家的女儿们,要怎样挣得一口面包。被放进她们的时代和阶级,才懂原来她们笔下所谓的浪漫是从绝望里长出来的。——网评 苏静喜
Legend but Sad.勃朗特三姐妹绝对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三颗太阳。可惜Emily和Anne去世的太早。败家子弟弟促成了独立自强的三姐妹。剧里Chattlote的台词很喜欢,不愧是创造出Jane的人。——网评 FrozenHeart
梦°荐°书
LIFE STYLE
《简爱》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更加深化了她的个性。她认为爱情应该建立在精神平等的基础上,而不应取决于社会地位、财富和外貌,只有男女双方彼此真正相爱,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她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仆人地位而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她的爱情是纯洁高尚的,她对罗切斯特的财富不屑一顾,她之所以钟情于他,就是因为他能平等待人,把她视作朋友,与她坦诚相见。对罗切斯特说来,简·爱犹如一股清新的风,使他精神为之一振。罗切斯特过去看惯了上层社会的冷酷虚伪,简·爱的纯朴、善良和独立的个性重新唤起他对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小说引人入胜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歌颂了摆脱一切旧习俗和偏见,成功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女子形象。
《呼啸山庄》通过三十多年的时间跨度,叙述了恩肖和林敦两家两代人的感情纠葛这样一个错综复杂、惊心动魄的故事。艾米莉打破传统,率先采用了基本倒叙法,即小说的主体部分采用倒叙,只有开头的三章和结尾的四章是顺叙。一上来就让读者看到了这场爱情复仇风暴的基本格局,把呼啸山庄的那种荒凉、败落的环境和人际冷漠、紧张的气氛,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使读者和洛克伍德一起产生了种种疑团。通过洛克伍德夜宿山庄的所见所闻和可怕的梦魇,山庄有了一种悲凉和神秘的色彩,更加增加了悬念,迫使读者非去寻根问底、弄个水落石出不可。 《呼啸山庄》不仅结构奇巧,手法独特,而且在细节的描写和语言的运用上,也有其独到之处。
本书是享誉文坛的勃朗特三姐妹中最最小的安妮·勃朗特的第一部作品,带有明显的自传性色彩,几乎是作者一生的写照。描写女主人公安格妮丝.格雷两次给人做家庭教师时受到的种种虐待,以及与为人正直的副牧师韦斯顿之间相濡以沫的真挚感情。著名的爱尔兰小说家、诗人、批评家乔治·莫尔盛赞本书是'英国文学中最完美的散文体小说',认为其'朴素而又美丽,就像一件薄薄的轻纱礼服……'
隐于书后的三姐妹
编剧/导演:萨利·温莱特
主演:芬·阿特金斯 克洛伊·皮里
英国北部约克郡霍沃思镇,年迈的牧师帕特里克·勃朗特和四个子女一起生活。大女儿夏洛蒂性格沉静坚韧,由于母亲和两个姐姐很早离世,父亲收入微薄,她曾经靠当家庭教师来养家,但遭受的屈辱令她无法继续,只得回到家里;次女艾米莉几乎承担了大部分家务,闲暇时总带着宠物犬去家附近的荒原散步,谁也不知道沉默寡言的她在想些什么;三女儿安妮个性柔顺平和,常常充当调和家庭矛盾的角色。勃朗特一家的希望几乎全部寄托在小儿子勃兰威尔身上。这个爱写诗会画画的青年却始终浑浑噩噩,他曾经满怀憧憬地去伦敦求学,却大手大脚地挥霍了学费,回家后谎称自己遭到抢劫。在连续丢掉几份工作之后,这一次他又因为和雇主的太太偷情遭到解雇。
身为长女,夏洛蒂忧心忡忡,她知道家里人对勃兰威尔寄予了太多期望,这是他不能负担的,可年迈的父亲如果去世,按照法律,他们或许连这寒酸的住所都保不住。她想起小时候姐弟四人就热衷于编故事和角色扮演,想起自己对某个有妇之夫无疾而终的爱情,想起自己以往短暂的文学生涯因为某桂冠诗人一句“文学不是女人的事情”而被打击了信心。她找到安妮,问她和艾米莉是否还在坚持写作。得知两个妹妹还在写诗,她提议她们可以一起出版一部诗集:“女人和男人到底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我们的机会就那么少?”不料艾米莉一口回绝。
夏洛蒂找到艾米莉的诗作:
他来了,
伴着西风,
伴着傍晚的流风,
伴着带来繁星的清朗暮色。
风忧戚,星如萤火,
幽思遐想,
欲望折磨着我。
石楠花海在它的吹拂下似波涛翻涌。
子夜、月光,伴着闪闪繁星,
黑暗与荣耀欣然相汇,
大地升空,天庭陨落,
将人的灵性从阴郁的地牢解放……
她被妹妹的诗情震撼。然而发现自己的诗作被人翻看过,艾米莉忍不住大声呵斥姐姐。
安妮耐心地劝说艾米莉:“我们有写作的才华,如果我们聪明谨慎,隐藏身份和性别,也许能够成功。”艾米莉勉强同意了这个出版计划,她告诉安妮,自己打算写一部小说,故事源于她听来的一个故事:一个青年人被自己的叔叔收养,叔叔死后他被夺走所有的财产,为此他几乎耗费了一生的时间来复仇……三姐妹瞒着家人开始讨论出版事宜,艾米莉愤愤不平地说:“如果是男作家,人们只会评价他的作品,但如果是女作家,人们就只会品评她这个人。”她们分别化名科勒·贝尔、埃利斯·贝尔和阿克顿·贝尔,将诗作寄向各个出版社。
勃兰威尔在情感上备受打击,每天都在酒馆里喝得酩酊大醉,有时为了要一点钱甚至对父亲大打出手,三姐妹为此苦恼不堪。但好消息随之而来,一家出版社接受了她们的诗集,寄来出版校样,虽然诗集最终只卖掉两部,但三人似乎已经看到了一点希望,夜以继日地创作着小说。
夏洛蒂带父亲去曼彻斯特接受眼部手术,艾米莉和安妮在家收到了小说的退稿,她们毫不犹豫地将稿件投向另一家出版社。勃兰威尔愈发堕落,每天都借酒浇愁,四处游荡。夏洛蒂和父亲回到家中。这天,她接到一封写给科勒·贝尔的信,看完后她瘫坐在客厅。艾米莉和安妮闻讯赶来,夏洛蒂说出版社愿意出版艾米莉的《呼啸山庄》和安妮的《艾格尼丝·格雷》,而她写的《教师》却遭到退稿。艾米莉和安妮表示,出书必须三人一起出,冷静的夏洛蒂却说她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把预支给出版社的50英镑准备好,我已经写了另一部小说《简·爱》。”
《简·爱》出版后获得空前成功,然而勃朗特一家依然被勃兰威尔带来的苦恼笼罩,艾米莉认为夏洛蒂应该把真相告诉父亲,免得他失去活下去的信念。夏洛蒂拿着已经出版的三部小说推开父亲的门,费尽口舌才让老勃朗特相信,大名鼎鼎的科勒·贝尔就是自己的女儿,而艾米莉和安妮的书也都已出版,她们可以养活自己和家人。他含着泪说自己在《简·爱》里看到了亡妻和两个逝去的小女儿的身影:“我一直思念她们,我为你们而骄傲。”
为了解除出版商的误会,夏洛蒂和安妮前往伦敦,在出版社里,她们花了很多工夫才让出版商明白,眼前这两个其貌不扬的女子正是名冠英伦的科勒·贝尔和阿克顿·贝尔,大家奔走相告:“整个伦敦的人都想见到你们!”
可当她们回到家时,却从艾米莉那里得知勃兰威尔重病将不久于人世的消息。此时,夏洛蒂的女友来访,姐妹三人陪着她在荒原散步,突然一道彩虹出现在她们面前,在虹光映射下,天空中仿佛有三个太阳。“这就是你们三个啊。”女友的话让她们驻足,久久凝望眼前的奇景。
勃朗特三姐妹是英国家喻户晓的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对女性独立性格的叙述、艾米丽·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对极端爱情和人格的描写、安妮·勃朗特在《艾格尼丝格雷》中让人印象深刻的寂寞情绪,令人回味无穷。一家三姐妹占据了英语文学名人史中的三个席位,恐怕连众多男性作家都自叹弗如。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中的经典语录:
1.即使整个世界恨你,并且相信你很坏,只要你自己问心无愧,知道你是清白的,你就不会没有朋友。
2.不一味沉溺于怨恨,叙述时所掺杂的刻薄与恼恨比往日少得多,而且态度收敛,内容简明,听来更可信。
3.假如你避免不了,就得去忍受。不能忍受生命中注定要忍受的事情,就是软弱和愚蠢的表现。
4.你以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缈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和你有一样多的灵魂,一样充实的心。如果上帝赐予我一点美,许多钱,我就要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不是以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准则和你说话,而是我的心灵同你的心灵讲话。
5.我无法控制自己的眼睛,忍不住要去看他,就像口干舌燥的人明知水里有毒却还要喝一样。我本来无意去爱他,我也曾努力的掐掉爱的萌芽,但当我又见到他时,心底的爱又复活了。
艾米莉●勃朗特 《呼啸山庄》中的经典语录:
1.我这么爱他,并不是因为他长的英俊,而是因为他比我更像我自己。不管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做的,他的和我的是完全一样的。
2.如果你还在这个世界存在着,那么这个世界无论什么样,对我都是有意义的。如果你不在了,无论这个世界多么美好,它在我眼里也只是一片荒漠。
3.我爱他脚下的土地,头顶上的空气,他触摸过的每一件东西,他说过的每一句话,我爱他所有的神情,每一个动作,还有他整个人,他的全部。
4.我把我的心掏给了他,他却接过来把它捏死,然后把我那破碎的心掷还给我
5.在我的生活中,他是我最强的思念。如果别的一切都毁灭了,而他还留下来,我就能继续活下去;如果别的一切都留下来,而他却给消灭了,这个世界对于我就将成为一个极陌生的地方。我不会像是它的一部分。
6.我很想驻留在那个光辉灿烂的世界去,永远没有烦恼,不是以朦胧的泪眼去看它,也不是以痛苦的心情去追求它,而是真正的和它在一起,在它之中。
一次回忆
是的,你走了
再也没有如你般满溢的欢笑
能让我迸发同样的喜悦
然而,我仍可以由经教堂的门
在覆盖你的石板上
慢慢地走
站在寒冷、潮湿的石板上
我想着,是怎样的圣洁
与无比宽容的心
在此地下被冰封
尽管不能再看到你
尽管你短暂的生命已终止
可是想到你曾存于此世
我依然会感到宽慰与甜蜜
一颗灵魂
凭天使的公正、你的心
曾如此接近神性
也曾照亮我一段平凡的生活
▲从上至下,依次是大姐夏洛蒂·勃朗特、二姐艾米莉·勃朗特、三妹安妮·勃朗特
作者夏洛蒂、艾米莉、安妮三人,虽然出生于同一个家庭,但她们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特点和文学特征,生命短暂(三妹安妮29岁,二妹艾米莉死于30岁,最“长寿”的大姐夏洛特也不过39岁)。
▲虽然遇言姐不迷信,但是门前有这么一大片墓地,总会感觉阴森森的,最终,除了安妮,她们一家人也都葬在了这个地方
BBC电影《隐于书后》中展示的由勃朗特姐妹故居改建而成的博物馆,镜头最后定格在窗外三姐妹的雕像上。
▲勃朗特三姐妹的雕塑
霍沃斯一望无际的荒原和凛冽的寒风孕育了勃朗特姐妹刚毅的性格。正如同安妮·勃朗特在《艾格尼斯·格雷》中借主人公之口说的那句话——“他们可以把我碾碎,但不能使我屈服”。残酷的社会环境无法阻挡她们,文坛巨擘的嘲讽不能击垮她们,出版商的拒绝也不会令她们灰心丧气,正是这样蓬勃的、不屈的、顽强的斗志,和对写作始终如一的热忱,让这三个柔弱的女人代表那个时代的女性们发出了追求平等、独立与尊严的呐喊。
二百多年过去了,勃朗特三姐妹终于不再是只能用化名隐于书后无法露面的创作者。如今,她们的作品被放在书店最显眼的位置,她们出生、成长的霍沃斯小镇,已成为世界各地读者们的朝圣之地。勃朗特三姐妹,也始终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和超脱于时代的高尚精神,成为世界文坛上闪耀千秋的女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