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朗特三姐妹往事:有才华的人,注定不快乐

夏洛蒂·勃朗特是《简·爱》的作者,艾米莉·勃朗特写出了《呼啸山庄》,安妮·勃朗特的《艾格尼丝·格雷》也闻名于世。

她们仨是世界文坛绕不过去的伟大作家,她们的作品成为英国文学的传世经典,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打动着各个时代不同语种、不同国家的读者。

帕特里克·勃朗特是三姐妹的父亲,原是出生于爱尔兰的一个贫苦农家的子弟,经过个人奋斗,后在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获得了学士学位。毕业后的帕特里克选择到英国约克郡当一名助理牧师。

1812年帕特里克与商人家庭出身的玛丽亚·布兰韦尔结为夫妻,随后生下了大女儿玛丽亚、二女儿伊丽莎白。在五年助理牧师任期结束后,他携全家迁往布拉德福特教区的桑顿教堂,在这里,他的夫人又先后生下三女儿夏洛蒂、独子布兰韦尔、四女儿艾米莉和小女儿安妮。

父亲帕特里克经常与伊丽莎白姨妈讨论时事政治和文学艺术等问题。勃朗特家的孩子们在这种富有创造力与想象力的自由氛围中,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建立起自己的文学世界。

1820年,已升任牧师的帕特里克·勃朗特,带妻子女儿搬到了霍沃思。这里人烟稀少、荒凉贫瘠,是个几乎与外界隔绝的山庄。一年后,由于勃朗特夫人不适应艰苦的山区生活,加之操劳过度,不久就因身患绝症而离开人世。

在丧母阴影的笼罩下,勃朗特家的孩子们都极少与外人来往,读书看报、讲述故事成为一家人唯一的乐趣。

1824年,勃朗特家的四个女儿被送往考恩桥寄宿学校念书。大女儿玛丽亚和二女儿伊丽莎白在制度严酷、条件恶劣的学校环境中,感染上了肺结核,并在次年相继夭折。因此,父亲决定将夏洛蒂和艾米莉接回家,让他们与兄弟布兰韦尔和小妹安妮一起在家中自学。

勃朗特一家家境拮据,勃朗特三姐妹都曾出去教书,或者去做家庭女教师,以供家中的独子布兰韦尔上学。

在十九世纪的英国,女性外出谋生的几乎只能做佣人和家庭教师这类工作。英国文学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在《勃朗特姐妹:权力的神话》一书中写道:“她们教养良好,却不得不在压抑的环境中谋生·······她们被迫成为家庭教师,把自己所受的教育作为商品兜售。她们身上记录文明与粗蛮的冲突、教养与劳作的冲突、自我表达与自我压抑的冲突。”长大成人而必须直面社会的勃朗特姐妹当时就处在这样的时期。

1842年初,三姐妹打算开办一所学校,为此夏洛蒂和艾米莉一起去布鲁塞尔学习外语和办学知识。后来因为伊丽莎白姨妈的去世,姐妹俩赶回家中奔丧。葬礼之后,夏洛蒂回到布鲁塞尔继续学习,艾米莉则留在家中照顾父亲。

1845年,夏洛蒂说服两个妹妹,分别化名科勒·贝尔、艾莉丝·贝尔、阿克顿·贝尔,筹款五十磅发表各自的作品。显而易见的是,而这三个名字都是男性笔名。

当时女性用带有男性意味或模糊性别的方式作为笔名十分常见,《傲慢与偏见》的作者简·奥斯丁曾用"A Lady" (一位女士)、"the author of the 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的作者)亦或佚名的方式发表作品。

诗集出版的失落并没有阻挡勃朗特三姐妹文学创造的热情。1847年,艾米莉的《呼啸山庄》和安妮的《阿格尼丝·格雷》先后交付出版社,而那时的夏洛蒂还没有写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直到一年后《简·爱》的出版。

夏洛蒂最初对《简·爱》没有足够的信心,但出版人和她欣赏的文学人士对书稿做出了很高的评价,“科勒·贝尔”这个名字被越来越多人熟识和喜爱,但没有人知道“科勒·贝尔”的真实身份,连平时只是通过信件联系的出版商也并不知悉。《简·爱》大获成功,让夏洛蒂走入文坛,也正是在此契机下,《呼啸山庄》与《阿格尼丝·格雷》才得以顺利出版。

在一些勃朗特研究者眼中,布兰韦尔·勃朗特其实是解开三姐妹秘密的一条重要线索——他的身影不但在现实生活中影响着姐妹们的命运走向,而且还隐藏在了姐妹们留下的传世著作中。

布兰韦尔作为勃朗特家中唯一的儿子,被家庭寄予厚望。在幼时与姐妹们的“创作游戏”中就已展露出非凡的想象力与才华。他撰写诗歌,用多种文体重写历史,还创作绘画。1840年间,他的诗作就发表在地方和全国的报纸上。

后来,布兰韦尔进入铁路部门工作,从幻想之屋里走出的他因为无法忍受现实的枯燥,逐渐染上了一些恶习——酗酒、滥用药物、与已婚妇人的丑闻,一步步击垮了年轻的布兰韦尔。

布兰韦尔甚至没能看到《简·爱》的成功。1848年,布兰韦尔离世,这成为三姐妹命运的拐点。艾米莉在送殡中伤了风,后来逐渐发展成肺病,三个月后,年仅29岁的艾米莉·勃朗特病逝。又过了三个月,长期身体不佳的安妮·勃朗特也离开了人世。从此夏洛蒂终日与孤独相伴、坚守着兄弟姐妹们未竟的文学事业。

1855年,三姐妹中的最后一位,39岁的夏洛蒂·勃朗特在家中停止了呼吸。

特里·伊格尔顿曾这样描述三姐妹的命运:“她们被困在‘富人用于剥削穷人子女的教育机器中’”,“它代表着浪漫主义想象被社会击垮,被机械论的常规扼杀和束缚,绝望地抨击着外部的桎梏”。

勃朗特姐妹生活在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这个时期的英国被称作“日不落帝国”,宴会、舞会、华丽的服饰、精致的下午茶与一连串的繁冗礼节与这个时代相联,宏伟、盛大、壮丽属于这个时代。而在伦敦那熠熠生辉的水晶宫外,在驶向东方的巨大轮船外,在彻夜不熄的舞会灯光外,在身着厚重华丽服饰的女孩乘坐的马车一夜又一夜“哒哒”的马蹄声之外,谁曾记得,在北大西洋海风呼啸下的约克郡旷野中,在破落晦暗的房间中,有一家人正忍受着贫穷与饥饿,却依然围坐在一起,天马行空地幻想着岛屿与世界,兴致盎然地讲述爱情或人间。

THE END
0.创作有关专升本论文范文跟简奥斯丁和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差异相关一简奥斯丁与夏洛蒂勃朗特 1简奥斯丁及其创作 简·奥斯丁1775年出生于英格 兰汉普郡的斯蒂文顿小镇,1817年病逝.英国是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受其影响,汉普郡经济发达,人们生活富足,即使普通小镇,也完全可以摆脱衣食之忧,每日无拘无束快乐地生活,简·奥斯丁的家庭就是小镇普通家庭的一个缩影.奥斯丁父亲是教区的一位牧师,知识渊博,热 https://51elaw.com/biyelunwen/13613.html
1.夏洛蒂·勃朗特书信短评值得一看的一本书,从书信集中可以看出夏洛蒂的思想变化,由最初尚不成熟、想努力却不知方向的少女成长为一个目光犀利、见解独特的成熟作家。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到简爱以及她其他著作中的原型,可以看出,勃朗特极善于将自身的经历转化为创作的素材。除了事业上的进步,勃朗特三姐妹之间的亲情也令人动容,在亲人们接连早逝后,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589342/comments/
2.我最欣赏的欧美女作家和女诗人终极推荐(有待更新)1865年11月12日,传记作家也是小说家,出生在牧师家庭, 在伦敦附近的斯特拉特福德镇(莎士比亚出生地)上学 ,在儿子夭折后,为了发泄悲伤,开始写作,她的作品主要关注劳工群众和不同的社会阶级,是难得的对工业革命颇为关注的女性作家, 她生前与勃朗特姐妹和乔治 艾略特等齐名 ,著有《玛丽 巴顿》《夏洛蒂 勃朗特传》《南方https://www.douban.com/note/829672585/?_dtcc=1
3.来都来了对《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的笔记(6)她的才华完美契合自己的生活状态,但同样的结论放到夏洛蒂·勃朗特身上就不见合适了,我说着把《傲慢与偏见》放在一边,打开了简爱。我翻到第12章,目光停留在一句话上,谁要责备我就责备我吧。我想为什么有人要责备夏洛蒂勃朗特?她渴望人们责备的就是那种渴望:我渴望突破极限的视野,让我看到繁华的世界。我珍惜善良的https://book.douban.com/people/4068572/annotation/34835082/
4.关于《简爱》的优秀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温柔,清纯,喜欢追求一些美好的东西,尽管她家境贫穷,从小失去了母爱,再加上她身材矮小,容貌不出众,但也许就是这样一种灵魂深处的自卑,反映在她的性格上就是一种非常敏感的自尊。她描写的简爱也是一个不美的,矮小的女人,但是她有着极其强烈的自尊心。 https://www.xuexila.com/duhougann/c46486.html
5.日本漫画艺术的巅峰——船户明里与《UNDERTHEROSE》(Underthe瑞秋这个角色以夏洛蒂(及她笔下的角色)为原型,安娜和葛蕾丝是艾米丽的两面,玛格丽特则接近安妮的类型,虽然是笔者信口开河,估计船户也能够接受这种说法(瑞秋的很多设定来自夏洛蒂勃朗特和她笔下的简爱)。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对女性处境的反省和改善现状的呼吁,是船户继承自文学前辈的财产,进而成为作品中最大的亮点。https://m.douban.com/book/review/4939797/
6.美丽的家庭教师范文《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温柔,,,喜欢追求一些美好的东西,尽管她家境贫穷,从小失去了母爱,再加上她身材矮小,容貌不出众,但也许就是这样一种灵魂深处的自卑,反映在她的性格上就是一种非常敏感的自尊。她描写的简爱也是一个不美的,矮小的女人,但是她有着极其强烈的自尊心。https://www.gwyoo.com/haowen/50406.html
7.《呼啸山庄》读后感(通用31篇)夏洛蒂勃朗特曾认真地说明过,尽管人们多方猜测这本书里的某个人物是对生活的某个人的'影射,其实爱米莉并不认识这些人。我相信这是真的;我也相信爱米莉是从那位德国小说家的神秘,的故事中找到希兹克利夫和凯瑟琳这两个人物的某些次要人物,如林顿和他的妹妹,恩萧的妻子以及希兹克利夫的妻子等(这些人物由于性格软弱而成为http://www.unjs.com/dhg/7326737.html
8.读《简爱》有感(精选15篇)《简·爱》是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一部经典作品。这部作品通过描写简·爱与罗切斯特真挚浪漫、超越世俗与抛弃偏见的伟大爱情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一位自尊自强、独立自主、敢于反抗和追求平等与自由的'优秀女性,给我们带来了心灵上的震撼。简·爱是一个很可怜的女孩,由于父母早亡,被寄养在舅舅家。但舅妈https://www.fwsir.com/xinde/html/xinde_20230208184028_2357125.html
9.简爱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简·爱》的作者出生于1816年英国约克郡索恩托镇的牧师家庭,排行第三,前面有两个姐姐,后面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姐弟妹共6个。由于自小失去母亲,父亲因为经济与精力两不俱足,便不得不把夏洛蒂和她的两个姐姐及弟弟,送进由慈善机构创办的寄宿学校。那里的环境和生活条件很差,加上创办人苛刻的管束和https://www.duanmeiwen.com/zhuanti/ziliao/30857.html
10.简爱读后感450字(精选26篇)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着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而此书也算是她的代表作。书中主要讲述了简爱的勇于反抗的一生。 简爱是个孤女,寄住在李德家,并受尽了李德家的各种欺辱。当简爱准备进入渥德学校读书时,李德太太竟撒谎告诉布斯先生说她是个爱撒谎的小孩,然后谣言传布开了,简爱也因此受人排挤,只有田普尔相信她是被https://www.diyifanwen.com/qitafanwen/duhougan/12428008.html
11.简爱读后感400字(30篇)正是这种敢于向恶俗实力反抗、追求平等的精神,让夏洛蒂笔下的简爱形象获得了永生。 通过这篇小说,我们不难发现,在主人公简爱的身上有着作者自身的影子。夏洛蒂勃朗特出生于一个生活贫寒的牧师家庭,幼年失去母亲,受学识渊博的父亲影响,从小便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家庭的变故和当时的社会现状,注定了她的文学道路https://www.chinesejy.com/zw/147575.html
12.《简爱》读后感精选5篇《简爱》读后感精选5篇 【#读后感# #《简爱》读后感精选5篇#】《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部经典的爱情小说。小说主人公简·爱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波折后,终找到了自己的幸福。这部小说不仅描写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生活面貌,更是探https://www.51test.net/show/10834830.html
13.简爱读书笔记感悟(精选30篇)《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和《呼啸山庄》的作者艾米莉是姐妹。虽然两人生活在同一社会,家庭环境中,性格却大不相同,夏洛蒂。勃朗特显得更加的温柔,更加的清纯,更加的喜欢追求一些美好的东西,尽管她家境贫穷,从小失去了母爱,父爱也很少,再加上她身材矮小,容貌不美,但也许就是这样一种灵魂深处的很深的自卑,反映在她的https://mip.ruiwen.com/zuowen/dushubiji/2034979.html
14.简爱观后感(精选30篇)《简爱》一反传统小说做女主角,以浪漫动人的爱情传奇为故事的旧格式,而是写了一个出身低微、相貌平平的女子与不公平命运抗争的故事。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温柔、清纯、喜欢一些美好的东西,尽管家境贫穷,从小失去了母爱,容貌不出众,但正是这样看似卑微的灵魂,写出了震惊全世界的小说《简爱》。 https://www.yuwenmi.com/guanhougan/3444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