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夏洛蒂·勃朗特笔下两性关系的平等与不平等简·爱呼啸山庄

在十九世纪的英国文学界中,有这样一个称呼——“勃朗特三姐妹”,它是勃朗特家族三个姐妹的合称,同时这个称呼也代表着文学界的一个奇迹,她们的出现不仅如群星闪耀,同时每一个人都能够单独作为一个文学巨星而发光。三姐妹中,大姐夏洛蒂的《简爱》、妹妹艾米莉的《呼啸山庄》与三妹安妮的《艾格尼丝·格雷》相继出版之后,便引起了英国文坛强烈的轰动。

本篇文章主要解读《简爱》这部作品,它是由夏洛蒂·勃朗特所著的长篇小说,在很多人眼中它是一部倡导女性独立或是男女平等的著作,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并非如此,夏洛蒂的《简爱》直接表达的东西其实是两性关系的不平等,而不是平等。本篇文章将围绕着《简爱》中所描述的两性关系的平等与不平等进行讨论,并以此来浅谈当下两性关系的现状。

不平等关系的基点——救赎与被救赎

当我们走进历史,回看西方的文学艺术时,会发现期待救赎与被救赎一直是作家笔下永恒的主题。这个主题来源于基督教的思想,并且在中世纪的时候达到了顶峰,来到近代则有些衰落。不过,它从来没有被人们遗忘,这是因为期待拯救与被救赎(或说是奇迹)是人性的渴望之一,同样也是宗教得以征服人心的原因。我们可以从格林童话的灰姑娘中找到,也可以在美国电影《漂亮女人》中找到,在类似的故事中,都能够发现它的影子。其内核是基于不平等的关系,救赎者与被救赎者、男人与女人的对立状态,它要达到的目的不是平等,反而是不平等。

所以,在解读夏洛蒂《简爱》的时候,我们并不能完全认为作者要表达的是维护或是推崇女权的思想,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作者想要表达的其实是内心深刻的渴望或是对奇迹发生的期待,而不是与温文尔雅的君子相敬如宾,也不是与一位没有任何道德缺陷的老军官共度余生。她更希望接触的是与女性的赞扬词(柔弱、纤细、美好)对立的另一面男性,他们是刚健的、粗野的,甚至是魔鬼的。

在《简爱》这本书中,人们总是强调其中女性独立的问题,甚至要把书中的主角简爱类比成为一位现代女强人的形象,以此效仿、学习。对于简爱的认知,我认为不能单方面的去评价她,而是要多角度地去看待。

相比于独立,简爱也是一位充满宗教狂热的圣徒,她期待拯救有罪的男人(罗切斯特),这位圣徒,是纯洁的、忍耐的、没有罪恶的,她爱上了一个有罪的男人,就像《美女与野兽》中的贝尔爱上了阴森古堡里的野兽一样,那个变为野兽的王子,曾经犯过很大的罪恶,他虚荣、自负、纵欲,是一个经历了一切人性黑暗的魔鬼。

书中的英格拉姆小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假如一个男人没有点魔鬼气息就算不得真正的男子汉。”

当这句话出现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出简爱是以一个救赎者的身份去爱(救赎)罗切斯特(被救赎者)。而作者夏洛蒂则是将不平等的两性关系摆上台面,塑造出天使与魔鬼的爱情样式。

以精神与物质上的平等来阐述具有时代性的门当户对

《简爱》并不能算是一部超越时代的作品,作者夏洛蒂是一个十九世纪长期居住于英国的牧师的女儿,故事素材大多数来源于自身的经历,也因此限定了整个故事的背景与情节。

例如在故事中,海伦·彭斯的死有夏洛蒂在慈善学校早逝的姐姐的影子;桑菲尔德城堡里的疯女人有着明显的十八世纪末盛行的哥特式恐怖小说的影子;简·爱童年时,舅妈的孩子约翰,以及后来认识的圣约翰与他的两个妹妹都有夏洛蒂家人的色彩;更重要的是,主人公简·爱其实是作者夏洛蒂本人的化身,她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都完完全全地展示在这部小说中。

由于故事限定了背景,因此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是具有时代局限性的,看似伟大脱俗的爱情,其实依然没有逃离那个时代的围困。虽然作者夏洛蒂在不断地追求一种精神上的平等,但是也没能够摆脱物质与地位上的平等,最终以罗切斯特瞎了、断了胳膊、沦为穷人,简则意外地继承了一大笔遗产为结局,这才构成了真正的门当户对的平等婚姻。

谈及门当户对倒不是这个观点世俗陈旧,举一个夸张的例子,一个人与一只狗产生了感情,但是不会产生爱情,更不会产生婚姻,这是因为双方天然的不平等,即门不当户不对造成的。在两性关系上同样遵循这个道理,两个没有共同语言、没有共同生存背景的人是不容易产生稳定的爱情与婚姻的。

在《简爱》中,简与罗切斯特都是孤儿,性格上都偏倔强,故事的最后两人的地位与金钱也趋于平衡。因此,很多人把《简爱》理解为一本女性解放、爱情平等的作品是不妥当的,它想要表达的是一个时代性的故事,向我们呈现的是具有时代局限性的门当户对式的爱情。

维多利亚式的两性不平等关系以及当代两性现状

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年)是《简爱》这本书的时代背景,在这个时期,英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的贫富差距迅速扩大,各个阶层出现明显的分野。劳动阶层,中产阶层,富贵阶层,阶层之间有着完全不同的经济背景与社会地位,因此形成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及彼此之间的歧视与偏见。

除了门第观念根深蒂固之外,在那个时期,女性地位低下,在家庭中作为一个侍奉丈夫、指挥女仆、教育子女的角色,这实际上是女性放弃了独立性,选择依附家庭与男性作为生存方式。在社会的大背景之下,女性没有选择命运的权力,她们唯一的出路是嫁给一个相同阶层,经济条件好的男性,婚姻在那个时代充满了功利性。

故事中,简·爱作为罗切斯特的家庭女教师,是那个时代底层中产阶级的女性代表。罗切斯特拥有自己的庄园与土地,他是乡绅阶级,属于下层贵族,两个人在地位与阶级上差距很大,名义上是主仆关系。因此两个人的结合是不符合时代主流价值观的。

不过,简·爱表现出鲜明的平等意识,并对这种阶级之间的歧视表达了反抗。她认为,在爱情面前,每个灵魂都是平等的,不论男女、贫富、美丑,都有爱与被爱的权利。在书中,简·爱为了追求平等曾发出有力的一段话: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么?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谈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这种观点在当时的读者看来是新颖、令人震惊的。在现在的社会中,男女平等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探讨的必要,这种观念之所以被人熟知与接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简爱》是促使男女平等这一观念被广泛接受的原因之一。

而在当下的中国社会却有很多类似维多利亚时代的两性相处模式,其实婚姻的功利性普遍地存在,只是程度存在差别。表面上看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是很受优待的,她们的丈夫有供养她们的义务,但受到经济支持的同时也失去了尊严与平等。换句话说,经济不独立的人,那么人格也不可能独立。

当下某些女性(包括丈母娘),要求男性提供住房,或是首付,虽然和维多利亚时代男性负责供养妻子的家庭要求有差别,但实质上是一样的,都要求男性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女性则处于依赖地位。缺乏经济能力的男性则推迟婚姻,通过努力奋斗,获得充分的经济基础,而已经拥有经济基础的男性则以挑剔的眼光等待女性的献媚与推销。

《简爱》虽然问世于十九世纪,但是却能够对当下的中国两性现状起到参考与警醒的意义。

只有经济的独立与平等(并不是数学上的数字之间的相等,而是指双方对于家庭的一切都有共同的责任,不因为性别而偏向某一方),才能拥有人格上的平等。只有人格上的平等,才能拥有真诚的爱情。有此观念,是历史多次反复地验证。

结语

夏洛蒂在《简爱》中,给出了不平等的两性关系能够幸福结合的原因,是两个人慢慢地趋向于平等,不论是精神上还是经济上。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要保持不断地塑造自己的内心,独立地面对生活。当我们在世界中极力地去寻找幸福的答案的时候,也许会发现,其实那个答案就在我们自己的内心当中。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简爱简爱 《简·爱》第38章里,简·爱与罗切斯特终成眷属,婚后两年,罗切斯特眼睛部分复明,得以看到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他们过上平静幸福的生活,在芬丁庄园,阿黛尔接受良好教育,黛安娜和玛丽也各自寻得归宿,故事圆满落幕。https://www.jianshu.com/p/5aeb9131796b
1.《简爱》四一天下午,罗切斯特先生在院子里遇见了简爱和阿黛尔,便要简爱和他一起散步,简爱听罗切斯特先生说起了阿黛尔的生世,原来,阿尔黛不是他的孩子,她的妈妈是法国歌剧舞蹈演员赛莉纳.瓦伦,而她的妈妈硬要说阿黛尔是罗切斯特先生的孩子,她就跟一个音乐家跑了。他心 软,就还是把她接过来他抚养了。(这里可以看出罗切斯特先生https://www.meipian.cn/1wqk0o0u
2.《简爱》:一部永远耐读的经典在寄宿学校,被学监无中生有,污蔑为说谎者,她敢于辨解以保持自尊。而当与罗切斯特相互产生爱情之后,社会地位的悬殊,使她不敢轻易答应,直至罗切斯特反复表白,经过确认之后简爱才应允。在教堂举行婚礼的时候,突然得知罗切斯特已有疯妻,简爱非常痛苦。但她不论男主人公如何挽留,也不愿屈尊为情妇,而在一个寒冷的早晨,不https://www.meipian.cn/2jd4rky2
3.简·爱和罗切斯特HappyEnding了,可有人关心那位疯掉的前妻吗罗切斯特自称不知情,在父兄的安排下娶了她(为了得到她的3W英镑陪嫁)。婚后伯莎发病,“不忍心送她去精神病医院”,便用链条锁在阁楼。 在简爱的眼中,伯莎像一只“具有人形的动物”,“一个强壮的男人的力量,才能勉强与她抗衡”。 罗切斯特则不停地为自己洗白:我恨她,不是因为疾病,而是因为她欺骗了我的感情。 并对小白兔简许诺:即使你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076365/
4.第66名:美国影片《简·爱》——影史100部爱情典藏完全解读(简爱经典的魅力就在于此,它会使受众的思想经过洗礼和升华,提升一个境界。爱就这样简单由于看过无数遍的《简爱》,因而故事情节早已烂熟于心。即便是现在看来,简爱的故事也是十分简单的,没有百转千回,没有勾心斗角,却足以荡气回肠。这依旧是经典的魅力。简爱在罗切斯特的家中为其小女儿做家庭教师。罗切斯特性格古怪,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2159435/
5.《简爱》第三部分简爱可以看到英格拉姆在亲近罗切斯特,大家也都围绕在罗切斯特周围。英格拉姆小姐不喜欢那个孩子,尖酸刻薄,甚至嘲弄他们一起来的人。简为此,并不对罗切斯特先生生气。因为她觉得英格拉姆小姐配不上罗切斯特,罗切斯特和她是同一类人。她可以感觉到罗切斯特对英格拉姆的漫不经心,坐等对方,当然,简爱也认为他们是合适的一对,因为https://www.jianshu.com/p/79ff3227933f
6.《简爱》中罗切斯特与简爱罗切斯特爱情的痛苦经历和教训启示着简爱沿着正确的航道进发,不至于偏离轨道。 有情人终成眷属。历经劫难,九死一生,通过种种离奇的故事和经历,这一对患难中的人最后终于走到一起,结合到一起,患难见真情,爱情是无比坚贞的,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 爱情婚姻必须经过两人充分地了解,还必须经历种种,两个人才能够结合,才https://www.meipian.cn/547445id
7.《简爱》之罗切斯特上线《简爱》之罗切斯特上线 话说简爱在寄信的途中碰到了一个男人,骑着高头大马,还有一只狗跟着,很是拉风,远远地过来,看不清,只能看见马儿在月光下的轮廓,像是童话故事里的妖精一般,近了,才发现马上有人,让恐怖的气氛降低了。两人已经擦肩而过了,然而却没几步,听到摔倒的声音,简爱停下了脚步。狗儿呼唤她过去帮忙,简爱走过去看到了一https://www.jianshu.com/p/dc487696ee44
8.《简爱》再见罗切斯特《简爱》再见罗切斯特 桑菲尔德府因为男主人罗切斯特的回归,使得这个庄严肃穆的老宅有了些生机,这个房子似乎活了过来,仆人门也都忙碌起来。每天有人进出,无非就是一些佃户,用我们的话来说,罗切斯特是个地主老财,是个富人。 阿黛勒上课也不专心了,一会儿去门口,一会儿找借口想下楼,她其实一直惦记着罗切斯特是否给她带了https://www.jianshu.com/p/036789b73f73
9.名著阅读《简.爱》作品赏析原来几个月前,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疯女人伯莎放火烧毁了整个庄园,罗切斯特为了救她,被烧伤了一只手臂并且瞎了双眼,孤独地生活在几英里外的一个农场里。简爱赶到农场,向他吐露自己的爱情,他们终于结婚了;两年之后,罗切斯特的一只眼睛被治好了,他看到了简爱为他生的第一个孩子。 三、小说《简爱》 经典对白 罗切斯特:还没睡? 简爱:没见你平安回来https://www.ruiwen.com/news/rootdocs/70816.htm
10.三日坊主对《简爱》的笔记(1)庄园主人罗切斯特、其妻子伯莎·梅森、其朋友梅森先生、其情妇法国歌剧女演员塞利纳·瓦伦、其监护的女孩子阿德拉·瓦伦(阿黛尔)(是塞利纳·瓦伦的私生女)、曾经的未婚妻英格拉姆小姐。 4.在沼泽山庄 仆人汉娜、牧师圣约翰、其两个妹妹黛安娜、玛丽(都是简爱的表兄妹)。和圣约翰有过暧昧的富家千金奥丽弗小姐。 https://book.douban.com/people/221339757/annotation/2253379/
11.《简爱》:晚一点遇见也没有关系,只要是你就好了比如,15岁读《简爱》,正是懵懵懂懂情窦初开的时候,看到的是简与罗切斯特令人羡慕的爱情;23岁读《简爱》,看到的是简爱身上那些优秀的品质,比如自立、公正、无私、忠诚、勇敢、文雅、高贵;年近而立之年再读《简爱》,看到的是患难与共的爱情。 中国有句古话: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https://www.jianshu.com/p/a5fa00deb7c4
12.《简爱》在简爱被关进红房子生病的过程中,她始终有一个信念;不久就能够离开舅妈家,可以上学学才艺。这这样的信念下简爱的病一天天好了。 当简爱和罗切斯特先生结婚的梦破灭时,简爱内心的的徘徊与坚定:我必须离开他,什么时候走?怎么走?去哪儿?不清楚,我该怎么办?我一定能办到,我将会办到,不,你必须靠你自己,没有人回来https://www.jianshu.com/p/9e3da25d0c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