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指文学作品发生的环境,可以是历史的、地理的、自然的、人文的。历史背景就是时间或时代特征;地理背景就是地点、地形、地势;自然背景就是野外或室外的环境;人文背景就是在室内或者有人为痕迹的、有文化氛围的环境。
简单地说,背景是故事发生的特定 时间、地点、环境和氛围。背景要和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设置相辅相成,可以为故事提供适宜的氛围。不同的背景能够对主题的表达产生不同的强化作用。
如果两个人之间有好感,其中一人想表白,将背景安排在花前月下就比较合适。如果两个人站在悬崖边互诉衷肠,就有些悲壮的意味了。一个人因为欣喜若狂,或要宣泄愤懑,才会跑到山顶,对着四周喊叫。所以,同样的人物、同样的故事,背景不同,展示的主题也不相同。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室内室外的地点更换,都能带来不同的影响。
了解这些背景,对小说的情节、人物和主题会有更深刻的理解。背景有利于作品的主题揭示、人物塑造和故事发展。人物会做出什么反应,故事将朝哪个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背景都有一定的影响。下面,我们对《简·爱》这部作品的背景作较为详细的分析。
《简·爱》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它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两个人由地位悬殊到平等相爱。男女主人公跨越了在当时社会上难以跨越的障碍,他们所跨越的障碍本身构成了这个故事的背景。我们挑选小说中最为大家津津乐道的两次对话进行背景分析,一次是罗彻斯特 和简·爱的第一次爱情表白,另一次是小说最后简·爱重新回到罗彻斯特身边时两人的对话。
在第二十三章,两人傍晚在花园散步时,罗彻斯特对简说,他准备结婚,而一旦他与人结婚,按照当时的惯例,作为家庭教师的简· 爱就必须离开这个家庭,另找一份工作。
很快,我的——,那就是,爱小姐,你还记得吧,简,我第一次,或者说谣言明白向你表示,我有意把自己老单身汉的脖子套上神圣的绳索,进入圣洁的婚姻状态……正是你以我所敬佩的审慎,那种适合你责任重大、却并不独立的职业的远见、精明和谦卑,首先向我提出,万一我娶了英格拉姆小姐,你和小阿黛勒两个还是立刻就走好。……阿黛勒必须上学,爱小姐,你得找一个新的工作。
两人在财富、地位上相差悬殊,简·爱是家庭教师,罗彻斯特是她的雇主。那个时代的家庭教师住在主人家里,帮忙照顾主人的孩子。 在孩子眼里,家庭教师和家长是一个阶级; 在家长看来,家庭教师又不是他们的一部分。 这是家庭教师在孩子和大人之间的特殊处境,是家庭教师地位上的尴尬。 当时的知识女性要想自立,除了当家庭教师之外,很难找到第二种职业。 这是想靠自己的职业安身立命的知识女性的另一种尴尬。 从理性的层面来讲,罗彻斯特很尊重这个家庭教师,也很敬佩简·爱一直以来的审慎,这种审慎符合家庭教师的职业要求。
基于简·爱的良好表现,他愿意给她推荐一份新工作。他从未来的岳母那里了解到一个适合简去的地方,就是爱尔兰康诺特的苦果旅馆,他推荐她到那里去当家庭教师,教奥加尔太太的五个女儿。罗彻斯特故作轻松地说,简的离开没有关系。而简想到自己要离开这个家,而且要离开英格兰,心里很难受:
“不是航程,而是距离。还有大海相隔——”
“同什么地方相隔,简?”
“同英格兰和桑菲尔德,还有——”
“什么?”
“同你,先生。”
我几乎不知不觉中说了这话,眼泪禁不住夺眶而出。但我没有哭出声来,我也避免抽泣。一想起奥加尔太太和苦果旅馆,我的心就凉了半截;一想起在我与此刻同我并肩而行的主人之间,注定要翻腾着大海和波涛,我的心就更凉了;而一记起在我同我自然和必然所爱的东西之间,横亘着财富、阶层和习俗的辽阔海洋,我的心凉透了。
她说这番话的时候,她的感情表达是千回百转的,心也凉了再凉。一是她要走了,离开一个熟悉的环境,到另外一个未知的地方,承担一份新的工作。人生地不熟,心里自然会失落,这是一般人的正常反应。二是一旦离开,她和他之间将有大海相隔。此刻二人尚能并肩而行,之后就要相隔大海重洋,心里更凉。实际上,在 “并肩而行”的同时,她已经意识到了两个人之间相隔的不仅是空间距离中的大海和波涛。
还会有什么能够比隔着大海更遥远呢?他们两个人感情上相互理解,心贴得很近。这从罗彻斯特的行为上就可以判断出来,因为按照常理,他要向谁求婚、是否准备结婚,没必要向他的家庭教师说。那么,对于男主人的个人生活,这个家庭教师难道有责任要非常审慎、精明、有远见且谦卑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吗?更没有。所以,这本身就是一个信号:罗彻斯特爱她。她也爱罗彻斯特——爱得自然而且必然。自然是发自内心情感的流露,必然是性格所向的结果,所以简的爱是彻底的。但是,纵然此刻并肩而行,纵然罗彻斯特的爱毋庸置疑,简还是深切地感受到了 “我同我自然和必然所爱的东西之间”横亘着比大海更遥远的距离。这种距离一是财富,二是阶层,三是习俗。所以,简的心凉了三次。
这些隔阂就是简和罗彻斯特相爱的背景。在一个看重财富、阶层、习俗的社会里,两个人需要跨越所有这些障碍。首先是财富的不平等。罗彻斯特是有产阶级;而简·爱一贫如洗。其次是阶层的不平等。两人的社会地位有巨大差距,罗彻斯特是绅士阶层,有社会地位,是这个家庭的男主人;简只是他为自己监护的女儿请的家庭教师。两个人是雇佣关系,一个是雇主,一个是受雇者。再次是社会习俗的偏见:男主人跟女家庭教师结婚属伤风败俗,要么是男主人自我放纵,要么是女家庭教师勾引了他。
所以,虽然彼此相爱,两个人的感受却不一样。罗彻斯特是在试探简。但在简看来,这种试探是一种伤害。虽然罗彻斯特无心用这些隔阂刺痛她,但由于这些隔阂根深蒂固,简还是深受伤害。
在两人相互表明了对彼此的难舍难分之后,罗彻斯特又要求简留下来。
“不,你非留下不可!我发誓——我信守誓言。”
“我告诉你我非走不可!”我回驳着,感情很有些冲动。 “你难道认为,我会留下来甘愿做一个对你来说无足轻重的人?你以 为我是一架机器?——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能够容忍别人把一口面包从我嘴里抢走,把一滴生命之水从我杯子里泼掉?难道就 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这是简·爱一段最经典的话, “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 ”她以此表明了自己人格的独立、灵魂的高贵和对平等的渴望。 她还希望能够有办法使罗彻斯特同她一样对对方难舍难分,但是做到这一点需要两个条件: 第一是上帝再赐予她一点姿色。 在简的意识中,女人要长得漂亮一点。 这实际上反映了性别对长相的 不同要求,也是一种不平等的表现。 第二是上帝再赐予她充足的财富,这样她才有自信。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简心目中理想的自己: 要拥有一点姿色; 要有充足的财富; 要求两个人能够超越习俗、常规,甚至血肉之躯,进行灵魂的对话。 换一种角度看,这些都是横亘在他们之间的障碍。
经历了婚礼上的逃离、获得遗产等变故,在小说最后,简回来了。 意味深长的是,在回到罗彻斯特身边之前,她一一实现了与罗彻斯特在财富和社会地位上的平等,她甚至改善了自己在罗彻斯特心目中的姿色! 两人实现了角色的转换。 我们来看简回来之后两人之间的对白:
“是你——是简吗,那么你回到我这儿来啦?”
“是的。”
“你没有死在沟里,淹死在溪水底下吗?你没有憔悴不堪,流落在异乡人中间吗?”
“没有,先生。我现在完全独立了。”
“独立!这话怎么讲,简?”
“我马德拉的叔叔去世了,留给了我五千英镑。”
罗彻斯特的第一句问话当然是先确定简回来了,因为他此时双目失明,所以他这样发问。简顺势作答。在罗彻斯特表明了自己对简的关心之后,简主动说的第一句话是:“我现在完全独立了。”她见面正式说的第一句话,不是 “我爱你” ,而是说:我现在完全独立了,我想爱你就能爱你,你要接受我的爱。罗彻斯特说的第一句话也不是 “我爱你,我需要你” ,而依然是探试,因为现在他主动说爱底气不足。
两人下面的对话依然不是关于爱情,而是关于简如何成为一个独立的、有钱的女人。她的叔叔去世了,留给她五千英镑,这是她独立的底气和标志。
“呵,这可是实在的——是真的!”他喊道:“我决不会做这样的梦。而且,还是她独特的嗓子,那么活泼、调皮,又那么温柔,复活了那颗枯竭的心,给了它生命。什么,简,你成了独立的女人了?有钱的女人了?”
“很有钱了,先生。要是你不让我同你一起生活,我可以紧靠你的门建造一幢房子,晚上你要人做伴的时候,你可以过来, 坐在我的客厅里。”
“可是你有钱了,简,不用说,如今你有朋友会照顾你,不会容许你忠实于一个像我这样的瞎眼、瘸子?”
“我同你说过我独立了,先生,而且很有钱,我自己可以做主。”
“那你愿意同我呆在一起?”
“当然——除非你反对。我愿当你的邻居,你的护士,你的管家。我发觉你很孤独,我愿陪伴你——读书给你听,同你一起散步,同你坐在一起,侍候你,成为你的眼睛和双手。别再那么郁郁寡欢了,我的亲爱的主人,只要我还活着,你就不会孤寂了。”
简带着五千英镑回来了。听她宣告这个事实之后,罗彻斯特感到欣喜异常。然后,他表示了对她 “独特的嗓子”的欣赏,紧接着又连连发问,一再确认:“你成了独立的女人了?有钱的女人了?”什么叫独立?她本来性格就很独立,从小就敢于反抗,无论是在舅妈家,还是在学校里,包括后来敢于拒绝向她求婚的表兄。所以,这个 “独立”的潜台词就是:你有钱了,你成为有钱的女人了。这两句是连在一起的:有钱了才叫独立。
简表达了自己有钱之后的打算,罗彻斯特表达了对她有钱的担忧。有钱意味着和没有钱的人有了地位和财富上的隔阂,就像当初他对简的影响一样。所以,罗彻斯特心有疑虑地说:“可是你有钱了,简,不用说,如今你有朋友会照顾你,不会容许你忠实于一个像我这样的瞎眼、瘸子?”他的条件句是:因为你有钱了,所以你的朋友不会允许你照顾我这样一个人。条件在前边。
这样分析是不是有点削弱了爱情的浪漫?是否有点残酷?我们要知道,即使是最浪漫的爱情小说,也要看它的背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更能感觉到简的可贵。她有钱了,可以用来实现自己的意志。简对钱的态度是:“我同你说过我独立了,先生,而且很有钱,我自己可以做主。”也就是说,她不需要听朋友的劝解,不需要顾忌社会的习俗,不需要顾忌阶层的差别。这样才达到了真正的平等。在财富上,她有钱了,这是一个很大的前提。在社会地位上,她是一个女继承人,有了自己的身份,找到了自己的亲戚,不再是一个一贫如洗、 无依无靠的孤儿。
除了克服财富和社会地位上的差距,还剩下最后一个天然的障碍,那就是她的长相。简一直自认为 “长相平庸” ,而此时的罗彻斯特已双目失明,她的长相平庸根本就不再重要,让罗彻斯特迷恋的是她的声音;而对自己的声音,简一向自信。罗彻斯特一下就能辨别出 “她独特的嗓子,那么活泼、调皮,又那么温柔” 。
此时,两个人的处境颠倒过来了。罗彻斯特失去了财富,桑菲尔德庄园已经在大火中化为灰烬。他孑然一身住在森林深处的芬丁庄园。地位上,罗彻斯特不再是主人,简亦不受雇于他。就血肉之躯而简健康活泼如初,罗彻斯特已然残疾。她成了 (女)主人,他需要她的引导,而她愿当他的护士、管家,成为他的眼睛和双手。这时的罗彻斯特是个身心疲惫的残疾人,而简像一个救世圣母。这时,简实现了她心目中理想爱情的所有条件:社会地位、财富、家庭角色,甚至改变了她在爱人心目中的姿色。
这部小说的爱情之所以令人刻骨铭心,不仅因为它克服社会地位的隔阂、跨越财富的鸿沟、破除世俗的偏见,更在于女主人公在这些压力下产生的精神品质,以及在这种束缚中彰显的个性独立。小说不仅揭示了阶级、财富、社会、地位、习俗的差别,更重要的是,主人公勇于跨越这种差别,勇于和这种习俗做抗争,这是她可贵的地方。压力越大,精神力量就越强大。这就是背景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所产生的影响。
背景提供了人物活动的场所。但是,人物在背景下表现出来的品质,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也是它的精气神所在。
推荐购买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