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品饮料行业,最经典的品牌名莫过于Coca-Cola,而它的中文译名“可口可乐”堪称经典中的经典。每个品牌都希望拥有这样一个好名字,一个出色的名字意味着至少可以节省50%的广告费用。
近年来,也涌现出许多新兴品牌,其名称巧妙新颖,让人一眼难忘。例如:Kind、Innocent、Beyond Meat、望山楂、柠檬共和国、一颗大、一整根、父爱配方、逮虾记、皇家小虎、小白心里软、奶酪博士、认养一头牛等等。
本文将列举食品饮料行业中的优秀品牌名称,分析其成功规律,并提出取名的原则与方法。
英文名
中文名
描述
Coca-Cola
可口可乐
音韵优美、易于识别,“可口”和“可乐”传达快乐感,经典且全球通用。
Sprite
雪碧
活泼轻盈,英文意指精灵,中文简洁清爽,与产品形象契合。
Fanta
芬达
名字由“Fantasie(德语幻想)”简化而来,轻松活泼,契合其果味、年轻、富有想象力的品牌调性。
Pepsi
百事
简洁响亮,“百事可乐”寓意积极,中文名正能量满满,适应多种语言环境。
7UP
七喜
数字+方向组合,简洁有力,传递轻盈、上扬的清爽感受。
Evian
依云
法国地名,传达高端、纯净水源形象,优雅自然。
Mars
玛氏
Snickers
士力架
Snickers这个名字源自其创始人弗兰克·马斯(Frank Mars)家族的一匹心爱马的名字。这匹马名叫“Snickers”,在品牌创立初期去世,马斯家族为了纪念它,便将这款巧克力棒命名为“Snickers”。独特而具记忆点,富有个性。
Häagen-Dazs
哈根达斯
虚构欧式发音,高端感强,音译顺畅自然,适合全球传播。
Oreo
奥利奥
音律好记,无具体含义却极具情感黏性,中英皆易于传播。“Oreo”可能来自法语单词 “or”,意思是“金子”,因为最初测试版的奥利奥包装是金色的。(说明:关于“Oreo”这个名字的起源,其实至今仍没有一个官方明确的解释)
KitKat
奇巧
押韵、节奏感强,记忆度高,中文名富童趣,体现品牌性格。
Red Bull
红牛
强烈意象,“给你能量”的定位直观有力,中英名都极具冲击力。
Monster
魔爪
攻击性命名,强冲击力,突出能量饮料的“猛劲”。
Minute Maid
美汁源
暗示“新鲜果汁”,中文强调“美味之源”,具象化命名有助传播。
Tropicana
纯果乐
联想热带水果清爽感,英文均贴合果汁类产品属性。
Danone
达能
Yakult
养乐多
独特、简洁,兼具科学感和益生菌定位,中文名健康感强。
Starbucks
星巴克
来自《白鲸记》人物名,英文有探险感,中文音译顺畅,文化感强。
Nestlé
雀巢
国际化程度高,中文名象征温暖、巢穴感,家庭氛围浓。
Ben & Jerry’s
班杰利
创始人名字组合,友好亲切,传达手工、家庭感。
Gatorade
佳得乐
Gatorade这个名字源自其诞生地——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吉祥物“Gator”(短吻鳄)。上世纪60年代,该校的研究人员为帮助橄榄球队在高温下补充体液和电解质而研发了这款运动饮料,因此将其命名为“Gatorade”,意为“鳄鱼队的饮料”。
Heineken
喜力
欧式姓氏命名,朗朗上口,中文名体现“喜气+力量”,品牌正能量。
Corona
科罗娜
“皇冠”之意,阳光、高端、放松感并存,形象与产品完美契合。
Perrier
巴黎水
法国矿泉水品牌,精致感、气泡感强,中英名都显高级。
Pringles
品客
虚构词,趣味十足,英文易记,中文名亲和感强,利于传播。
Lay’s
乐事
亲切有趣,中文名具“快乐”之意,传达积极品牌情绪。
Doritos
多力多滋
“Doritos”(多力多滋)这个名字源自西班牙语“Doradito”的变体,意为“金黄色的小东西”,暗示其玉米片炸制后呈现的金黄酥脆的特点。这个名字既独特又富有异国风情,音节鲜明,易于发音和记忆。
M&M’s
M&M巧克力豆
Ferrero
费列罗
意大利风情浓厚,音韵优美,中文音译顺畅,优雅感强。
Lindt
瑞士莲
简洁、国际范,中文名结合国家形象,象征品质和浪漫。
Godiva
歌帝梵
源自英国传说人物,贵气优雅,中英文皆具艺术气息。
Boss Coffee
BOSS咖啡
日本咖啡品牌,以“Boss”命名,传达强势、提神、适合职场人的品牌形象。
Peet's Coffee
皮爷咖啡
以创始人Alfred Peet命名,突出手工精品咖啡的匠人精神。中文翻译十分巧妙,暗示着经典老牌。
Heinz
亨氏
创始人姓氏命名,百年家族品牌,传递传统与信任感。
McDonald's
麦当劳
Lipton
立顿
英文名
中文名
描述
Chobani
Kind
零食品牌,一词传达品牌“友善”“健康”价值观,情感连接强,命名简单有力。
RXBAR
蛋白棒品牌,“RX”代表药方,强调成分清晰、专业透明,适合健康食品定位。
Hu
“Hu”这个品牌名来源于“Human”的前两字母,寓意“返璞归真,回归人本”。该品牌致力于提供无添加、纯天然的健康食品,其命名体现了对人类健康与自然饮食方式的关注。简洁有力的“Hu”不仅易于记忆,也契合品牌追求纯净、真实的理念。
Daily Harvest
冷冻轻食品牌,命名直观,强调每日营养与天然食材,适合膳食计划产品。
Perfect Bar
蛋白棒品牌,使用“完美”表达对健康和营养的极致追求。
Blue Bottle
蓝瓶咖啡
咖啡品牌,高识别度,优雅而极简,体现精品咖啡的格调与文化。
Oatly
噢麦力
植物奶品牌,将“Oat”融入命名中,具活力与健康感,音节有趣好记。
Innocent
天真
果汁品牌,英文极具人格化,中文具童趣与温度,体现“纯真”“天然”。
Clif Bar
能量棒品牌,用创始人父亲名命名,表达力量、家族情怀,具有信任感。
Vita Coco
唯他可可
“Vita Coco”这个名字简洁而富有活力,将“Vita”(意为“生命”或“活力”)与“Coco”(椰子)巧妙结合,不仅准确传达了产品以椰子水为核心、倡导健康生活的理念,也赋予品牌一种清新自然、阳光向上的形象。
Bai
饮料品牌,极简命名,Bai:名字源于中文“白”,寓意纯净、天然,契合品牌健康清爽的定位。
Silk
植物奶品牌,丝滑感传递植物奶柔顺口感,女性化、温和形象突出。
La Croix
气泡水品牌,法式命名带来优雅感,适合主打生活方式与时尚饮品。
Califia Farms
植物基饮品品牌,加州感十足,阳光、健康,有地域联想,品牌形象立体。
Spindrift
气泡水品牌,“浪花”的诗意表达,名字轻盈清爽,贴合气泡水产品。
Poppi
健康气泡饮品牌,俏皮、有弹性,好记且具有亲和力,适合年轻消费群体。
Huel
代餐品牌,“Human + Fuel”,极简科技感强,精准传达代餐定位。
Athletic Greens
营养补充品品牌,清晰传达功能与受众(运动人群+绿色健康),品类清晰。
Soylent
代餐品牌,Soylent”这个名字源自1966年反乌托邦科幻小说《Make Room! Make Room!》中由“soy”(大豆)与“lentil”(扁豆)结合而成的一种工业化食品名称。科幻命名,自带极简、未来、效率感,是代餐品牌代表。
Aloha
健康食品品牌,友好、热情、文化性强,适合强调生活方式与自然概念的品牌。
Recess
CBD饮料品牌,“课间休息”即轻松愉悦,契合CBD功能饮的调性。
Moon Juice
营养补充品品牌,梦幻、神秘感强,适合灵性、养生类饮品和补充剂。
Smart Sweets
糖果品牌,“聪明糖果”,甜但不罪恶,表达健康低糖理念。
Mush
冷泡燕麦品牌,命名拟声感强,有“软软”即食质地联想。
Olipop
益生元汽水品牌,Olipop的命名源自“oligosaccharide(低聚糖)”与“pop(汽水)”的结合,体现其功能性与娱乐性兼具的产品定位。
Hint Water
无糖调味水品牌,名字中的“Hint”意为“一丝提示”,表达出水中淡淡果味的健康清爽感。
Remilk
人造奶和乳制品品牌,名字结合“Re”与“Milk”,寓意“重新定义牛奶”。
Bobbie
婴儿配方奶粉品牌,名字“Bobbie”温柔亲切,像是一个值得信赖的育儿伙伴。
Beyond Meat
别样肉客
植物肉品牌,名字“Beyond”表达其超越传统肉类的创新使命。
Liquid Death
包装水品牌,名字极具反差感,用“死亡”制造视觉冲击与反叛态度,引发年轻人共鸣。
NotCo
植物基科技食品品牌,名字“NotCo”来自“Not Company”,强调“不是传统公司”的创新立场。
Eat Just
植物基与细胞蛋白食品品牌,名字“Eat Just”传递“只吃正直食物”的道德和健康理念。
Impossible Foods
植物肉品牌,名字“Impossible”挑战不可能,象征其对传统肉类的颠覆与科技突破。
Upside Foods
细胞培育肉品牌,名字“Upside”寓意“积极改变”,传达其通过科技带来更可持续、更道德的肉类未来。
Fly By Jing
Fly By Jing 的名字:它既是对成都那些“Fly restaurants”(隐秘却美味得让人蜂拥而至的小馆子)的致敬,也是在向创始人自己的本名“靖”致意。
中文名
英文名
描述
农夫山泉
Nongfu Spring
“农夫”体现自然纯净,“山泉”寓意水源清冽,传达天然健康的品牌形象。
东方树叶
Oriental Leaves
“东方”突出中式茶文化,“树叶”点明茶的原材料,自然健康,简洁大气。
茶π
Tea π
伊利
Yili
“伊利”两字音律柔和,简洁易记。
安慕希
Ambrosial
蒙牛
Mengniu
“蒙”代表蒙古草原,天然纯净,“牛”点明乳品属性,名字直白有力,体现自然、健康、强壮的品牌联想。
特仑苏
Deluxe
“特仑苏”在蒙语中是“金牌牛奶”之意。
每日鲜语
SHINY MEADOW
光明
Bright Dairy
“光明”象征健康、美好,寓意品质奶源带来光明生活,易于记忆。
莫斯利安
Momchilovtsi
采用保加利亚小镇名音译,体现原产地文化,传递纯正酸奶风味的高端感。
娃哈哈
Wahaha
儿童笑声的拟声词,朗朗上口,亲切活泼,贴近儿童及家庭市场。
旺旺
Want Want
双重“旺”寓意兴旺发达,音调欢快,吉祥寓意强,适合大众消费品。
旺仔牛奶
HOT-KID
结合“旺旺”品牌延伸,体现品牌卡通形象,亲切有趣,易于被小孩记住。
康师傅
Master Kong
“康”寓健康,“师傅”体现专业精神,“大师风范”的品牌人格。
统一企业
Uni-President
名字寓意企业整合资源的能力,传达统一、权威感,适合多品类大公司形象。
小茗同学
Classmate Xiaoming
拟人化表达,贴近校园青春形象,亲和力强,富有故事性与代入感。
喜之郎
Strong
“喜”字强化节日、快乐的联想,“之郎”塑造亲切感,适合零食品类品牌。
大白兔
White Rabbit
大白兔奶糖的名字起源于1956年国有化后,为替代被认为“崇洋媚外”的“ABC米老鼠”品牌,上海美术设计公司设计出以白兔为形象的新包装,并定名为“大白兔”,既保留童趣,又具中国特色。
今麦郎
Jinmailang
传达新鲜、健康主食文化,名字富有中国味和生活感。
好想你
Haoxiangni
情感化命名,强化消费者情感链接,名字具有温度与记忆点。
周黑鸭
Zhou Hei Ya
人名+产品,地方小吃风格浓郁,“黑”突出产品特征,辨识度高。
哈尔滨啤酒(哈啤)
Harbin Beer
地名命名法,目前隶属于百威亚太有限公司,简称哈啤,谐音Happy,寓意欢乐,容易识别。
亲亲
Qin Qin
双音叠字,亲密温馨,适合糖果等甜食品类,拉近与消费者的心理距离。
中街1946
Zhongjie 1946
地点+年份命名,突显品牌历史与怀旧情怀,增加信赖感和文化厚重感。
太太乐
Totole
“太太”寓意家庭、温暖,“乐”代表快乐,用餐的幸福感,传达调味品让家庭更美好的理念。
以上我们会发现,大多数中国的知名品牌,如果直接使用拼音作为英文名,在国际化上会存在问题。
中文名
英文名
描述
好望水
Hope Water
草本植物创新饮料品牌,意为“给予生活美好的希望”。 望系列共计有四个产品,分别是望山楂、望桃花、望杏福、望梅好。
一颗大
“一颗大,就是大,大就对了!”(金枪大叔)
逮虾记
俚语风格命名,趣味性强,“逮虾”生动形象。
柠檬共和国
Lemon Republic
强化柠檬主打,融合“共和国”概念,增强记忆点和年轻人共鸣。
皇家小虎
Royal XIAO HU
“皇家”体现品质,“小虎”具童趣。
简爱
Simple Love
以“简约”和“爱”为主题,传达无添加、健康酸奶理念,名字温柔有力量。
父爱配方
强调“父爱”概念,名字自带情感温度,突出情绪与营养的双重价值。
黄天鹅
Yellow Swan
“黄”可对标蛋品,“天鹅”象征优雅纯净,展现高端健康形象。
小白心里软
Moranca
拟人化表达,“心里软”具治愈感,贴合软欧包产品特质,富有情绪价值。
爸爸糖
Daddy Sweet
“爸爸”具亲情感,“糖”代表甜食,名字温暖讨喜,适合亲子烘焙场景。
三只松鼠
Three Squirrels
动物形象可爱易记,三只IP构建出品牌独特人格。
认养一头牛
Adopt a Cow
“认养一头牛”这个品牌名称,传达出一种亲近自然、透明溯源的理念。名字中的“认养”让消费者感觉像是在亲自“领养”一头奶牛,强调了与牛奶生产源头的连接;“一头牛”则突出其专属、纯净的品质形象,体现品牌对奶源可控、品质保障的承诺。
餐后一小时
One Hour After The Meal
名字强调消费场景,传达健康或轻负担理念,具象易懂。
007
007
数字命名酷感强,易联想到特工形象,适合潮饮或年轻化产品。
断糖日记
ANTI-SUGUR LIFESYTLE
聚焦健康饮食,传达控糖理念,“日记”增强用户陪伴感。
奶酪博士
Dr. Cheese
“博士”体现专业,“奶酪”定位明确,适合儿童营养细分市场,教育感强。
熊猫精酿
Panda Brew
国宝熊猫+精酿,强调中国创意与精酿精神结合,趣味性与文化感兼具。
江小白
JiangXiaoBai
关于品牌名称,创始人陶石泉曾想过很多方案,直到他在青春剧《男人帮》中看到角色“顾小白”,以及《将军》中的“虞小白”,灵感突然出现——“江小白”这个简单易记、亲切接地气的名字浮现在脑海。于是,一个戴着黑框眼镜、围着格子围巾、穿着休闲西装的大众型男孩,成为“江小白”的卡通形象。
喜茶
Heytea
“喜”传达喜悦,年轻人爱喝的茶,名字亲切活泼,品牌感强。
七分甜
Sweet7
命名精准传达产品甜度定位,“七分”恰到好处,贴近用户口味需求。
奈雪的茶
NAIXUE
“奈雪”具日系温柔感,“茶”聚焦核心产品,适合中高端茶饮品牌定位。
隔壁刘奶奶
奶找柳奶奶要榴莲牛奶的绕口令。“隔壁奶奶”传达手工、温情和熟悉感,亲和力极强。
每日黑巧
CHOCDAY
强调“每日”食用健康巧克力,“黑巧”定位明确,名字简洁国际化。
可口可乐(Coca-Cola)的名字背后,有一段简洁却极具巧思的故事。
1886年,美国亚特兰大的一位药剂师约翰·S·彭伯顿(John S. Pemberton)在自己药房里调配出了一种新饮品——一开始它是被当作提神和缓解头痛的“药水”,混合了可可叶(Coca leaves)和可乐果(Kola nuts),两者都含有咖啡因,具有提神效果。彭伯顿觉得这款饮品有潜力,就请他的会计弗兰克·罗宾森(Frank M. Robinson)帮忙取名。
罗宾森很有语言天赋和营销意识。他注意到两种原料的名字都以“C”开头,便灵机一动,将“Coca”与“Kola”结合,并将“K”改成了视觉上更和谐的“C”,创造出流畅又好记的名字:“Coca-Cola”。他还亲手设计了这个名字的书法体Logo,用独特的斯宾塞体(Spencerian Script)写成,优雅而富有辨识度,这个字体至今仍是品牌的标志。
而可口可乐的中文名更是经典,1927年Coca-Cola初入中国时曾被译作“蝌蝌啃蜡”,因译名不当导致销量不佳;到了1930年代,可口可乐出口公司公开征集中文名称,最终采纳了旅英学者蒋彝提出的“可口可乐”译名(备注:关于中文名的起源故事尚有争议)。
“Häagen-Dazs”这个名字其实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也不属于任何一种现有的语言。它是一个由美国人鲁本·马图斯(Reuben Mattus)在1961年创造的“伪丹麦语”词汇,带有斯堪的纳维亚语言风格。他希望给自己的高端冰淇淋品牌起一个独特、具有异国情调、令人印象深刻的名字。尽管这个词听起来像丹麦语,但实际上丹麦语中既没有“ä”这样的字母,也没有“zs”这样的双字母组合,连其发音方式都与丹麦语无关。
马图斯选择“看似丹麦”的拼写,其实还有更深层的象征意义。据他本人所说,这个名字是为了致敬丹麦在二战期间对犹太人的优待。在早期产品的包装上,他甚至印上了丹麦地图和“丹麦制造”字样,以强化这种文化关联。他认为丹麦在美国公众眼中形象良好,尤其是以乳制品质量高、工艺传统严谨著称,这正是他希望自己的冰淇淋品牌能够传达的品质感。
据他的女儿多丽丝·赫利(Doris Hurley)回忆,马图斯当年曾在厨房的桌前反复念出各种无意义的词语,直到创造出一个听起来顺耳、又让人印象深刻的名字——这便是“Häagen-Dazs”。这种看似异国、实则原创的命名方式虽然一度引发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成功塑造了品牌的高端调性,也帮助Häagen-Dazs迅速脱颖而出,成为全球最具辨识度的高端冰淇淋品牌之一。
“星巴克”(Starbucks)这个名字的诞生,其实是一段充满文艺气息与偶然巧合的故事。
1971年,三位热爱咖啡和文学的合伙人——戈登·鲍克(Gordon Bowker)、泽夫·西格尔(Zev Siegl)和杰里·鲍德温(Jerry Baldwin)——准备在西雅图开一家专卖高品质咖啡豆和器具的店。他们非常认真地给这个品牌取名,想要一个有力量感、能唤起人们对咖啡文化、探险精神和航海传统联想的名字。毕竟,那时候的西雅图,是美国太平洋西北岸的一个港口城市,海洋气息与咖啡的温暖相得益彰。
他们最初的灵感之一,是想要一个以“St”开头的名字,因为听起来更有份量。当时的品牌顾问之一——广告人鲍克,还画了一张白板图,写下各种候选词。就在他们冥思苦想之际,有人翻出了赫尔曼·梅尔维尔的小说《白鲸》(Moby-Dick),这本讲述大海、追逐和命运的经典文学作品中,有一位名叫“Starbuck”的大副。这个角色沉稳、理性、忠诚,与品牌想传达的专业和可信形象不谋而合。
而更巧的是,“Starbuck”这个名字听起来既富有异国情调,又带点老派绅士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19世纪航海时代的咖啡商人或捕鲸船船员。这正好与他们希望唤起人们对遥远地方、冒险旅程、以及一杯好咖啡背后故事的初衷契合。最终,他们决定用这个名字,并在品牌设计上加入了一位双尾美人鱼(希腊神话中的塞壬)的图像,进一步强化海洋与传说的意象。
于是,“Starbucks”诞生了——一个由文学启发、充满海洋与冒险气息的名字,从此伴随着这家小店成长为全球咖啡文化的象征。
Chobani 意为“牧羊人”,象征自然、诚实与守护品质的精神,传达出品牌对传统乳制品工艺的尊重与现代健康理念的融合。
Chobani 这个名字源自土耳其语 “çoban”,意为“牧羊人”(shepherd)。
创始人 Hamdi Ulukaya 是一位土耳其裔美国人,他选择这个名字是为了向传统、质朴、与自然紧密相连的乳制品生产方式致敬。品牌后缀添加“-i”变成 “Chobani”,既保留了文化根源,又具有独特性和国际化的发音美感。
“东方树叶”这一名称源自中国茶叶在17世纪传入欧洲的历史。1610年,中国茶叶通过东印度公司的商船漂洋过海,迅速风靡欧洲大陆。由于欧洲人对这种来自神秘东方的植物感到新奇,便将其称为“神奇的东方树叶” (备注:东方树叶的名字来源多种说法)。
下面是命名的七大规律总结。
无论是中英文,“读起来顺、念得响、听得清”是好品牌名的第一要义。
例子:Coca-Cola(可口可乐)、KitKat(奇巧)、Lay’s(乐事)、奥利奥、Oatly、Poppi、旺旺、喜茶、哈根达斯(Häagen-Dazs)。
创造新的单词,独特性强、可注册、容易打造品牌资产。
例子:Oreo、Häagen-Dazs、Yakult、Twix。
借用地名或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词汇,传递品牌出处或文化背书。
例子:Evian(依云)、Sapporo(札幌)、Tsingtao(青岛)、Alpenliebe(阿尔卑斯)、中街1946。
传达积极、健康、愉悦或温暖情绪的词语更易建立情感连接。
例子:Kind、Innocent(天真)、Perfect Bar、农夫山泉、喜茶、小白心里软、爸爸糖、断糖日记。
人名或姓氏作为品牌,增加亲切感、信任感或国际化。
例子:Ben & Jerry’s、Heineken、Guinness、Danone、森永、Heinz(亨氏)。
直接描述产品特性、用途或风味,让消费者一看就懂。
例子:Minute Maid(美汁源)、Hot Pockets、Daily Harvest、奶酪博士、认养一头牛。
优秀的品牌名往往具象化,能激发强烈的视觉联想,例如动物、人物或具体场景等具体意象,有助于构建品牌IP、增强记忆度和传播力。
例子:熊猫精酿、黄天鹅、红牛、三只松鼠、江小白、蓝瓶咖啡、红牛、星巴克。
想一个好的名字确实不容易,我们的主要考虑是:
1、中文名要易记易传播;
2、配套的顶级域名可获得;
3、商标可注册;
4、便于国际化推广;
5、生活中早已熟悉,本身带有色彩感和富于情绪。
结合前文的优秀食品品牌名,以及黎万强的建议,我梳理出如下的六大原则。
名字让人记住,其重要程度,远远大于名字本身的含义。
例如:Häagen-Dazs、Starbucks、三只松鼠等,本身未必包含食品关联的含义,但是品牌名朗朗上口,让人能快速记住,也易于传播。
总结优秀的名称会发现,大多数名字不超过五个音节。命名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尽量使用较少的音节,一般控制在五个音节以内,最理想的是两到三个音节,这样更便于朗读和记忆。
例如:“可口可乐”只有四个音节,“喜之郎”只有三个音节,“喜茶”仅有两个音节,都十分朗朗上口。相较之下,如果名称有六个音节,如“Easy Fizzy Pop”或“一口喝掉夏天”,读起来就显得较为费劲。
名字在特定语言中存在不好的谐音,是一个既有趣又重要的话题。品牌出海时,如果不注意名称中的“谐音陷阱”,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公关或销售问题。进入不同国家市场时,还需深入了解当地文化,避免原有品牌名或新名称冒犯当地习俗或文化敏感点。
例如,法国汽水品牌 Pschitt,在英语国家中读音接近 “Shit”,听起来极为不雅。又如,虽然 Pocari Sweat(宝矿力水特)在亚洲广受欢迎,但其中的 “Sweat” 在英语中意为“汗水”,让许多英语母语者误以为这是一种“汗水饮料”。
一个可用的.com域名几乎成为全球化品牌标配。理想的品牌名应当能够直接获得同名域名,或至少能注册拼写简洁、易输入的变体。一个干净无数字、无多余连接词的域名,有利于搜索引擎优化(SEO)、社交媒体一致性以及用户记忆。
一个好名字如果无法注册为商标,将极大限制品牌的法律保护与商业扩展。命名时应避免使用品类名(如“Fresh Juice”、“Milk Bar”等难以注册)。
真正具备全球潜力的品牌名,需兼顾不同语言文化的发音习惯、语义中性与视觉识别。这意味着:名称应尽量简洁(2~3个音节最佳)、不带负面谐音、在主流语言中不会引发歧义。
例如,“Oreo”无明显含义但音节悦耳,中英日韩等语言都能顺利发音;“Yakult”结合了日语与英语使用者的接受习惯,全球市场表现良好。一个好的品牌名应在命名阶段就同步考虑国际传播与跨文化语义的通用性,以支撑未来多市场、多语种的营销战略。
取名的七大策略与方法如下:
使用城市或地名命名,天然具备记忆锚点,同时传递出产地特色、高端感或文化厚重感,适用于水源、咖啡、酒类、展会等强调“原产地”或“文化场景”的品牌。
典型案例:
依云(Evian):法国小镇名,传达高端、纯净形象。
巴黎水(Perrier):强调法国血统与精致感。
哈尔滨啤酒(Harbin Beer):城市名称命名,简称“哈啤”,谐音“Happy”,增强记忆力。
中街1946:地名+年份强化品牌历史沉淀感。
用动物、水果或植物命名,具象、有趣、亲切,便于消费者建立视觉联想和情感共鸣,特别适合休闲食品、饮料和健康产品。
典型案例:
三只松鼠(Three Squirrels):动物IP,人格化强,易于做品牌延展。
黄天鹅(Yellow Swan):动物+颜色构建高端健康形象。
熊猫精酿(Panda Brew):国宝熊猫+精酿精神,文化认同强。
以真实或虚构人物命名,增强故事感与人格化,适合文学、饮品、餐饮等强调文化氛围的品牌。
典型案例:
江小白(Jiangxiaobai):参考剧中人物名,亲切、易记、富有代入感。
Starbucks(星巴克):源自《白鲸》角色,带有航海和探险文化背景。
Peet’s Coffee(皮爷咖啡):以创始人Alfred Peet命名,增强匠人品牌形象。
将品牌缩写构造成易发音的单词或首字母组合,增强记忆力、传播力和品牌统一性。
典型案例: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英语: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简称NASA /ˈnæsə/)(食品行业此类案例较少,此处展示NASA案例)
用人人熟悉的日常词汇、意象、文化原型作为命名素材,易于理解和传播。
典型案例:
BreadTalk:具象又口语化。
奶酪博士(Dr. Cheese):明确产品+专业形象。
肉敢当:借“石敢当”之意,趣味性强又有文化味。
双音节重复的名字更易朗读、强化节奏感和情绪感,特别适合面向年轻人和儿童的品牌。
典型案例:
拼多多:押韵且体现平台属性。
娃哈哈:儿童笑声拟声词,亲切活泼。
旺旺、亲亲:重复字词表达喜气与亲近,极易记忆。
打破原有词法,创造一眼看懂的新词,形成极具辨识度的品牌名。
典型案例:
每日鲜语、断糖日记、认养一头牛:场景与功能直指核心价值。
Liquid Death:将普通水包装成摇滚/反叛饮料,引发视觉与情绪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