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特·勃朗特的《简·爱》是迄今为止被搬上银幕次数最多的文学作品,数量超过20余次,历史最久远的可追溯到1910年的默片版,最近一次则是2011年的凯瑞·福永版(迈克尔·法斯宾德 / 米娅·华希科沃斯卡主演)。1943年琼·芳登版本已经成为难以逾越的经典。
在NT Live版即将呈现于申城观众之际,我们不妨来回顾下那些经典版本。
1934年电影版(克里斯蒂·卡本纳导演),弗吉尼亚·布鲁斯和科林·克利夫主演的黑白无声片。弗吉尼亚·布鲁斯主演的简爱容貌美丽,与原著中平庸瘦小的简爱有些差异。
在62分钟的影片中,为展现简爱的反抗,简爱被塑造得性格暴躁,缺少少女应有的温柔和活泼。在与罗切斯特的感情戏中,简爱美貌吸引了罗切斯特,简爱占据着情感的主导地位,没了原著中的忧伤感。作为早期影片,导演较完整地展现了小说故事情节,但忽视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把握,以致该片与原著相距甚远。
1944年电影版(罗伯特·斯蒂文森导演),琼·芳登和奥斯威尔斯主演,是早期改编中的经典。
琼·芳登塑造的简爱腼腆、羞涩、拘谨,有一种楚楚可怜的气质,很到位地传达了简爱安静、单纯的特质,只是少了些忧郁,对人物内心深度的把握仍显不足。奥森威尔斯塑造了富有魅力的罗切斯特形象,粗犷高大的外形、深不可测的眼神、忽冷忽热的情绪、时高时低的声音,粗砺的外貌举止下隐藏的是一颗温柔的心,虽然饱经折磨,依然有一处柔软。在两人出色演绎下,简爱纤小隐忍,却有一种让人平静温暖安定的力量,她洞察到罗切斯特的内心情感,发掘出了罗切斯特身上那种企图自我埋藏的热情和善良,她的温柔和坚定让罗切斯特风尘仆仆终日流浪的灵魂在桑费尔德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安宁和闲适。这是一部经典的爱情大片,虽然过去了将近70年,仍为许多观众所喜欢。
1970年电影版(德尔伯特·曼导演),开片展现出的是小简爱在劳渥德学校遭受的侮辱和虐待,与1944年版强调孤独小简爱强烈渴望友情不同,本版没了这些温情场景,剩下的只是小简爱所受的苦难,因而并不能打动观众感情。在简爱到桑菲尔德前后,简爱身上看不到经历不幸遭遇所带的忧伤感,大量绿色的生活背景难以展示简爱内心所经历的情感变化。
在与罗切斯特的交往中,只有故事,缺少两人感情思想的交流,虽然影片最后有一个大团圆结局,但整部影片更像是一个上流社会主人公引诱下层社会女仆的俗套故事。
1983年电视剧版(朱里安·埃米亚斯导演),11集电视剧,内容大大扩充,成了当时的经典之作。这一版最大的特点,是对人物情感的重视。“007提摩西·道尔顿将罗切斯特的孤傲与善良,冷漠与热情,霸道与幽默,深情与阴郁,浑然天成地展现出来。”他时而深邃、时而严厉、时而讥讽、时而深情、时而绝望、时而又渴望的眼神里,让人深深体会到罗切斯特的激情与狂热,也感受到他对简爱感情的变化,他形神兼备的演技让人真正领略到了那位追求幸福与真爱的英国绅士罗切斯特的性格与内心,可以说是较有深度地复活了原著中男主人的精神气质。
泽拉·克拉克饰演的简爱,外形上颇为符合原著中的女主角,长得娇小,面色苍白,眉头微皱,眼神坚定,偶尔露出她这个年龄段应有的俏皮和少年老成的睿智,体现了简爱的沉静、雅致、朴素。原著里有很多心理描写,观众也可以在这一版中更深入地贴近人物内心世界。
1996年电影版(佛朗哥·泽菲雷里导演),夏洛特·甘斯布和威廉·赫特主演。夏洛特·甘斯布饰演的简爱并不靓丽妩媚,但突出了她的精神气质,质朴下压抑着热情,清教徒形象下透出灵魂深处一种难以克制的激情,外表柔弱而内心坚定无畏,表演不动声色,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潜移默化的感染。不过,威廉·赫特饰演的罗切斯特忧郁有余但力度不足,罗切斯特是个粗犷但却不粗野的人,有点脆弱但不懦弱,两个人一直在互相试探,既希望彼此了解又在逃避对方的控制,这种性格对演员提出非常困难的要求。这一版更多程度上是一部温情的文艺片,足够温情,容易接受,但缺乏思想的力量。
1997年电影版(罗伯特·杨导演)萨曼莎·莫顿和塞伦·希德主演的,这是一部粗糙得没有内心世界展现的影片。萨曼莎·莫顿饰演的简爱太过于封闭,一脸的冷色让其和罗切斯特难以产生思想情感的相互愉悦。塞伦·希德饰演的罗切斯特,粗鲁有了,可失掉了绅士感和思想的深邃感,只有外表没了内心世界,不断咆哮让有些观众感觉此版有点儿像美女与野兽版。简爱与罗切斯特初次相逢,塞伦·希德饰演的罗切斯特笨拙狼狈地从水里站起来,口中骂骂咧咧时,罗切斯特成了一个粗鄙的人。花园求爱一场,男主角对简爱高声表白的爱情宣言如革命宣言,破坏了氛围,也遮蔽了人物内心丰富情感。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相恋,是建立在彼此尊重和相互吸引基础上的,但在这一版影片中,简爱是被动的,木然的,罗切斯特是凶悍的,尤其在精神上看不到其对简爱的尊重,这版是一次失败的改编。
2006年电视剧版(苏珊娜·怀特导演)露丝·威尔森和托比·斯蒂芬斯主演。在对这一版的众多评论中,除了对演员外形稍有挑剔外,大家都众口一词的称此版为当时“简爱的最佳版本”。四集四小时的容量与其它电影九十分钟容量相比具有先天的优势,更能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发挥导演自己的理解。苏珊娜·怀特运用自己特有的女性思维,细腻地对简爱的心路历程做了再创作。
“简爱的情感、思想追求都被最为隐忍的语言与含蓄的动作所包裹,一方面是个十分细腻的‘小女人’,另一方面却又是一个果敢坚强而又理智的‘大女人’,在她瘦小朴素的外表之下,涌动着理智与情感的交锋”。露丝·威尔森十分敏感地表现出了简爱心灵的细微变化,不是靠故事情节,而是靠她对简爱心理的理解,再加充满深意的意境,简爱的忧伤与罗切斯特的痛苦以及最后难得的互相理解,都让人在惆怅中感动。
苏珊娜·怀特抓住了简爱的精神,露丝·威尔森触摸到了简爱的灵魂,阳光明媚的小溪,雾气萦绕的山谷,没有生命的沼泽,清净的桑菲尔德,适当的模糊、慢镜的手法,让我们体验着简爱的感受,也感受到导演和演员的细腻与敏感,更让我们深度体悟原著的精神世界。
2011年版电影版(凯瑞·福永导演)米娅·华希科沃斯卡和迈克尔·法斯宾德主演,应该说这是一部最忠实于原著精神并有创新的新经典,其保留了简爱成长、恋爱的主要元素,又注重了简爱心灵中忧郁的阴暗面,更重要是的一改过去改编者只讲爱情故事的模式,而给观众呈现了一个女孩如何经历人生大孤独、生命大悲怆,仍倔强追求人间温暖的情感成长经历,力图还原原著中简爱深层的精神世界。2011年电影版恰到好处地做到了这一点,将成为改编中的一部新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