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19 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
二、故事梗概(简)
简·爱是个孤女,从小寄人篱下,受尽舅妈和表兄的冷眼。后被送进寄宿学校,在那里遭遇了苛刻的待遇,但她顽强地生存下来,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成年后,简·爱成为了桑菲尔德庄园的家庭教师,并与庄园主人罗切斯特相爱。在婚礼上,她发现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毅然离开。
历经磨难,简·爱意外获得一笔遗产,而此时罗切斯特的妻子已去世,他也双目失明。简·爱选择回到罗切斯特身边,与他相守。
三、主要人物(简)
1. 简·爱:自尊自主、叛逆反抗、重视自我、追求精神上的平等与自由。
2. 罗切斯特:表面阴郁冷酷,内心善良,渴望真爱。
四、主题思想
1. 批判了以金钱为基础的爱情和婚姻。
2. 歌颂了摆脱一切旧习俗和偏见,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
五、艺术特色
1. 第一人称叙述,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和亲切感。
2. 心理描写细腻,展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3. 情节跌宕起伏,富有戏剧性。
六、经典语句
1. “你以为我穷,低微,不漂亮,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 我和你一样有灵魂,有一颗完整的心!”
2. “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难于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于离开你一样。可上帝没有这样安排。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你我走过坟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
《简爱》故事梗概
一、苦难的童年(1——4 章) 幼小的简·爱寄养在舅父家。舅父里德先生去世后,简·爱过了10年倍受歧视和虐待的生活。舅母把她视作眼中钉,并把她和自己的孩子隔离开来,她与舅母的对抗更加公开和坚决,最后简·爱被送进了孤儿院。
二、艰难中成长 (5——10章) 洛伍德义塾,一个教规严厉、条件极为艰苦的地方。简·爱刚到这里的第一年便赶上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眼看着一个个同学在这里倒下,特别是好友海伦的离去,使简·爱幼小的心灵体会到了生命的残酷。在这里,简·爱虽然历经磨难,却坚强地生存了下来。
度过第一年的难关后,学校改善了学生们的生活饮食条件。简·爱在这里做了六年学生、两年老师。八年中,谭普尔小姐成为简·爱敬仰和感激的至爱之师和人生挚友。
“我获得的一些最宝贵的知识,都要归功于她的指导。”“她充当了我的母亲及家庭教师的角色,后来又成为我的伴侣”“她的友谊及与她的交往始终是我的一种安慰”因此,当谭普尔小姐要离开洛伍德义塾时,简.爱也在一番思索后决定要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担当新职务,过一种新生活”。
三、体验爱情(11——27章)简·爱登广告谋求家庭教师的职业。桑菲尔德庄园的女管家聘用了她。庄园的男主人罗切斯特经常在外旅行,她的学生是一个不到10岁的女孩阿黛拉·瓦朗,罗切斯特是她的监护人。一天黄昏,简·爱外出散步,邂逅刚从国外归来的主人,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以后她发现她的主人是个性格忧郁、喜怒无常的人,对她的态度也是时好时坏。整幢房子沉郁空旷,有时还会听到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奇怪笑声。一天,简·爱在睡梦中被这种笑声惊醒,发现罗切斯特的房间着了火,简·爱叫醒他并帮助他扑灭了火。罗切斯特回来后经常举行家宴。在一次家宴上向一位名叫英格拉姆的漂亮小姐大献殷勤,简·爱被召进客厅,却受到布兰奇母女的冷遇,她忍受屈辱,离开客厅。此时,她已经爱上了罗切斯特。其实罗切斯特也已爱上简·爱,他只是想试探简·爱对自己的爱情。当他向简·爱求婚时,她答应了他。在婚礼前夜,简·爱在朦胧中看到一个面目可憎的女人,在镜前披戴她的婚纱。第二天,当婚礼在教堂悄然进行时,突然有人出证:罗切斯特先生15年前已经结婚。他的妻子原来就是那个被关在三楼密室里的疯女人。法律阻碍了他们的爱情,使两人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在一个凄风苦雨之夜,简·爱离开了罗切斯特。
四、别后 (27——35章)在寻找新的生活出路的途中,简·爱风餐露宿,沿途乞讨,历尽磨难,最后在泽地房被牧师圣·约翰收留,并在当地一所小学任教。不久,简·爱得知叔父去世并给她留下一笔遗产,同时还发现圣·约翰是她的表兄,简·爱决定将财产平分。圣·约翰是个狂热的教徒,打算去印度传教。他请求简·爱嫁给他并和他同去印度,但理由只是简·爱适合做一位传教士的妻子。简·爱拒绝了他,并决定再看看罗切斯特。
五、相聚 (36——38章) 当简·爱满怀激情与希望回到她阔别一年的桑菲尔德庄园时,她万万没有想到呈现在眼前的只是一堆早已坍塌的废墟。她四处打听罗切斯特先生的下落,并最终在芬丁庄园——一个凄凉的处所找到了他。原来在简·爱离开后不久,疯女人制造了一场火灾,并坠楼身亡,而罗切斯特先生在火灾中中烧伤了眼睛导致双目失明。突如其来的惊人变故并没能阻止简·爱与罗切斯特相爱的脚步,他们安静地举行了婚礼。简·爱得到了自己理想的幸福生活。
《简·爱》中主要人物的形象分析:
1. 简·爱:
性格坚强、独立自主、积极进取。她出身卑微,相貌平凡,但并不因此自卑。面对舅妈一家的虐待和不公正待遇,她勇敢反抗。
蔑视权贵的骄横,嘲笑他们的愚笨,显示出自立自强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
有顽强的生命力,从不向命运低头。例如在寄宿学校时,尽管条件艰苦,她依然努力学习并坚持下来。
对自己的命运、价值、地位有理性的认识,对自己的思想和人格有坚定的追求。她追求自由和平等,渴望真正的爱情。当发现罗切斯特有妻子时,她毅然离开;在获得遗产后,又选择回到残疾的罗切斯特身边。
善良、诚恳、贤淑。她无私地照料罗切斯特的私生女,感恩曾经帮助过她的女仆。同时,她在爱情面前也有敏感和自卑的一面。
2. 罗切斯特:
贵族,桑菲尔德庄园主,拥有财富和强健的体魄。
心地善良,但表面上看起来有些冷漠、顽固。他的性格较为复杂,一方面具有男子汉气概,另一方面被过去的经历所影响。
被简·爱不平凡的精神所吸引并向她求婚。然而,他曾被父兄迫害,受骗娶了疯女人伯莎·梅森,这导致了他的婚姻悲剧。
后来因疯妻的放火而残废。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后,与简·爱终成眷属。
3. 里德太太:
简·爱的舅妈,曾违心答应丈夫收养简·爱,但对简·爱并不公平,比较刻薄。
她偏袒自己的孩子,对简·爱较为冷漠和嫌弃。
儿子自杀使她中风,临死前良心发现,告诉简·爱她还有亲属在世的真相。
4. 海伦·伯恩斯:
简·爱在罗沃德慈善学校的好友,聪明好学。
她善良、温暖,具有高洁典雅的素质修养。
面对不公正待遇选择默默忍受,她的“忍让学”与简·爱的反抗精神形成鲜明对比,但她的言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简·爱,使简·爱学会了理性克制。
5. 谭波儿小姐:
罗沃德慈善学校的教师,是简·爱的良师益友。
她神态庄重、举止安详、谈吐优雅大方,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极高的道德修养。
对简·爱的思想和品德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影响,引导简·爱情绪从激烈狂躁转变为理性克制。
6. 圣·约翰:
简·爱的表兄,英俊且有极坚定的信仰。
他是简·爱的追求者之一,但向简爱求婚的理由只是认为简·爱适合做一位传教士的妻子,成为他的助手,而非出于真爱。
后来独自去印度传教。
7. 伊丽莎·里德和乔治安娜·里德:
里德太太的女儿。伊丽莎习惯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乔治安娜貌美如花,向往上流社会的社交圈。
8. 约翰·里德:
里德太太的儿子,暴躁、惹是生非,小时候经常无缘无故地欺负打骂简·爱。长大后将家中财产挥霍一空后自杀。
9. 贝茜:
盖茨赫德庄园的仆人,对简·爱比较好。
10. 阿黛勒:
简·爱的学生,沉溺于奢华的生活,喜欢漂亮的衣服和饰物,后在学校英国式教育下有所改变。
11. 英格拉姆小姐:
美丽动人的贵族小姐,罗切斯特的追求者,追求罗切斯特不是为了爱,而是为了钱。
《简·爱》问答题及答案示例:
问题 1:简·爱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答案:简·爱是一个自尊自主、叛逆反抗、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平等、意志坚强、智慧过人的女性形象。她敢于反抗不公平的待遇,坚守自己的尊严和原则,同时又有着善良、宽容和博爱的品质。
问题 2:《简·爱》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小说的主题包括女性的独立与平等、爱情与尊严的关系、对社会等级制度的批判等。它强调了人在面对困境和不公时,应保持自尊和追求自由、平等的权利。
问题 3:简·爱为什么离开罗切斯特?
答案:简·爱发现罗切斯特已有妻子,尽管她深爱着罗切斯特,但她的道德和自尊不允许自己成为情人,所以选择离开。
问题 4:罗切斯特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答案:罗切斯特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外表冷漠、固执,但内心善良且渴望真爱。他曾经有过错误的婚姻经历,在与简·爱的相处中逐渐发生改变。
问题 5:简·爱最终为何又回到了罗切斯特身边?
答案:当简·爱得知罗切斯特的妻子去世,且他在火灾中受伤致残后,她依然深爱着罗切斯特,并且认为此时的罗切斯特更需要她,所以回到了他的身边。
问题 6:小说中的桑菲尔德庄园有何象征意义?
答案:桑菲尔德庄园象征着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等级制度,同时也是简·爱爱情和人生经历的重要场所,见证了她的成长和变化。
问题 7:简·爱在寄宿学校的经历对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寄宿学校的艰苦环境和残酷的教育方式让简·爱更加坚韧和独立,也让她深刻认识到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丑恶。
问题 8:《简·爱》这部作品在文学史上有怎样的地位?
答案:《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具有重要地位的经典小说,它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和深刻的社会批判,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女性文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