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之人物形象分析docx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401331)

摘要: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主要的人物之一,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塑造得最成功形象之一,她在红楼十二女子中具有艳压群芳的姿色与才情,因而被称为“金陵十二钗之首”。几百年来,读者和学者对林黛玉这个人物进了行各种解读、分析,使得林黛玉这个小说中的人物一直处于成长变化的状态,愈加丰满。在这里,笔者将对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关键词:率真,孤独,少女形象,封建女子教育

一.率真的原生态少女

在我读到过的对林黛玉的解读中,发现有很多前人说她是封建社会的叛逆女性,是当时新兴阶级的代表,是新人,将林黛玉与一些封建礼制冲突的行为的实质解读为“对封建社会族权、君权(政权)、神权的怀疑和否定”。虽然林黛玉与以薛宝钗为代表的具有典型的封建社会的妇德的女子不同,甚至很多行为有些对立,这些使得她显得有些叛逆,但还不足以作为“当时新兴阶级的代表”。这样的观点正如陈毅先生所说,“跟武则天加以现代化一样,几乎把武则天描写成‘民主妇联的领导人了”。一部小说,总归是有社会历史性的,人们可以用现代化的理论解读古代的作品和人物,但不见得就要用现代社会的标准去要求这些人物。如果这样做,那岂不是古代的道德标准都是谬论了。

事实上,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只是一个少女形象。她生于一个官僚之家,天生体弱多病,备受父母的溺爱,很难不养成贵族大小姐自我为中心的脾性。喜爱读诗写诗,具有诗人气质,加之女孩天生的细腻敏感,这让本来病态的林黛玉更显忧郁。她的父母因为没有儿子,便把林黛玉当儿子教养,因此林黛玉不像薛宝钗那样的女孩一样,从小接受的就是传统的封建女子教育,而母亲在她长大的过程中,还没来得教给她传统的女子教育便死去了,因此,林黛玉属于封建女子教育的漏网之鱼。这时候,十多岁的林黛玉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开始走向成熟,她的性格也正在成,于是,她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在很多方面都不受传统封建礼制的约束。但如果林黛玉的母亲在林黛玉有意识以来便以封建礼制下对女子的教育那样教育林黛玉,或者林黛玉生在薛宝钗的家庭,很难说她不会变成另一个薛宝钗。所以,相对与那些已经被塑造成的女子,林黛玉是“原生态”的。正是在这个时候,她进入了贾府。贾府的小姐太太们,在这样一个完整庞大的官宦之家,接受的自然是传统的封建礼制教育,因此,林黛玉显得比较特殊。在之后进来的薛宝钗身上,这种礼制教育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薛宝钗也是出身于富贵之家,早年丧父,因此,一直是母亲在抚养和教育,薛姨妈也是官僚家庭出身,她教育出来的薛宝钗自然和她是一样的。薛宝钗性格随和,贤良大方,处理事情也是井井有条,姿色、才情也都不输黛玉,但她比黛玉事故圆滑,不与任何人发生冲突。于是,比林黛玉后进贾府的薛宝钗很快得到了贾府上上下下的称赞与喜爱。而这些人,对于林黛玉,除了她刚进贾府时的热情,很快便冷却了下来,因为林黛玉与这里格格不入,薛宝钗和她们却是一类人。

薛宝钗虽然比林黛玉只大两岁,但她的老成,是林黛玉一辈子也追赶不上的。因此,薛宝钗更趋近于一个妇女形象,林黛玉才是真正的少女。一个青春期的少女,正是敏感脆弱而且任性的时候,天生如此的林黛玉则更不用说。在与宝玉的交往中,她爱使小性子,情绪变化频繁而迅速。例如在第十八回中,宝玉在贾政面前大展才情,使贾政心悦,宝玉刚出书房便有一群小斯围过来将他身上所佩之物都取了去,黛玉看到宝玉身上佩戴的东西都没了,以为自己给他的荷包也被拿了去,便生气地铰了正在做给宝玉的香囊,宝玉忙从衣服里面取出黛玉的荷包,黛玉从生气转为惊喜和愧疚,但宝玉生气地将荷包扔到她怀里,她又心灰意冷,继而愤恨地把荷包也剪了,宝玉忙哄她,她才平静下来,然后宝玉请她给再做个香囊,她开心却故作骄傲地说:“那也瞧我高兴罢了。”这一次争吵,发生的时间大概不超过十分钟,而黛玉的情绪就有了四种变化,而且她的行为显然是一个闹脾气的任性少女才会有的。这样的行为,虽然在别人眼中看来是小气任性,但笑就是笑,哭就是哭,这正是最率真的黛玉。

在《红楼梦》中,除了拐着弯子试探宝玉的真心,林黛玉似乎没有做出一件遮遮掩掩的事。明明贾府的人都很瞧不起刘姥姥,也只有黛玉直白地打趣她,说她是“母蝗虫”,其余的人既嗔怪她,又觉得她描述得很形象,因此也都大笑,而这笑,不也是对刘姥姥的嘲讽和打趣吗?

黛玉也是最没有心机的女孩。她的确是多疑而善妒的,但她的多疑与善妒不是为了排挤和中伤别人,只是为了保护孤苦伶仃的自己。在第四十二回中,薛宝钗审讯黛玉在昨晚行令中说了两句《牡丹亭》《西厢记》,并教育她“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样的话,黛玉心里感激,便将自己以前对宝钗有戒心的心事都说了出来,从此拿宝钗当亲姐姐看待,把薛姨妈薛宝琴也都当至亲的人。其实黛玉对薛宝钗的心事,不必她说,别人也都能看出来的,但她因感激宝钗,

THE END
0.林黛玉的人物形象浅析的论文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林黛玉的人物形象浅析的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摘要: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任情率性,清高孤傲,单纯坦诚,执著地迫求自主的人格和美好的人生理想。可惜红颜薄命,情路坎坷,她的自尊叛逆与封建社会格格不https://m.yjbys.com/bylw/qitaleilunwen/113063.html
1.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精选5篇)在分析宝玉人物形象时,探究小组的同学不仅从文本入手结合脂砚斋的批注分析宝玉的人物性格,还将黛玉从王夫人口中听到的和亲眼所见的宝玉形象做对比,充分突出了他与封建制度的对抗。后人《西江月》的词句“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也表现了宝玉的叛逆和反封建。在讲到摔玉时,有小组说《红楼梦》中的“群笑图”中宝玉笑得最放肆,想让大家帮他分析分析https://www.1mishu.com/haowen/146537.html
2.林黛玉人物分析800字4篇.doc林黛玉人物分析800字4篇 ? ? ? ?林黛玉人物分析800字1篇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婉转而纤细的笔调,形成了血肉性格的人物形象,特别是林黛玉人物形象的描写渗透了曹雪芹的大量心血。委托人的林黛玉有普通人共有的自卑感,她不能解决自己是外人的心理,处处谨慎,害怕引起事故,但女孩子强烈的自尊心不能让她唯一的诺诺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620/8126047046003112.shtm
3.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范例6篇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范文2 关键词:《红楼梦》;电视剧改编;文化底蕴 中图分类号:J90-05文献标识码:A 《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重拍工作最核心的任务恐怕还是黄亚洲先生的改编工作。这项工作,应该是决定此次重拍能否超越“87版”的重要前提,也是能否树立起文学名著影视改编艺术新的美学坐标的关键所在。在重拍尚未开始之际https://www.baywatch.cn/haowen/167248.html
4.红楼梦人物形象浅析—林黛玉.docx红楼梦人物形象浅析—林黛玉.docx,红楼梦人物形象浅析—林黛玉 PAGE PAGE 1 目录 TOC \o 1-3 \h \z \u 内容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words 3 引言 4 一、林黛玉主要性格特征 5 (一)容颜娇美 5 (二) 才华出众 5 (三) 清高孤傲 5 (四)多愁善感 6 二、林黛玉的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608/6233010235010142.shtm
5.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曹雪芹怀着深挚的爱意和悲悯的同情,塑造出了内慧外秀,多愁善感,惹人怜爱的林黛玉,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 篇1 曹雪芹的《红楼梦》以委婉有致,从容细腻的笔调,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性格的人物形象,尤其对林黛玉人物形象的刻画,无不渗透着曹雪芹大量https://www.oh100.com/a/201707/634005.html
6.红楼梦之林黛玉作文(通用31篇)红楼梦之林黛玉作文(通用31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楼梦之林黛玉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http://www.unjs.com/w/139033.html
7.《红楼梦》林黛玉的人物分析《红楼梦》林黛玉的人物分析1 林黛玉这个人物在读者心中的影响与贾宝玉几乎是等同的。她是作者精心塑造的另一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每次读完《红楼梦》,她都能引起我的深深思考,她用她的敏感多疑,用她的反抗,她的痛苦和眼泪,甚至用她的爱情来反抗统治阶级的压迫。但同时在她身上又存在不少弱点。 https://mip.ruiwen.com/wenxue/hongloumeng/279269.html
8.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作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没错,她就是林妹妹。 http://www.unjs.com/zuowenku/182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