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但是这篇文章里,对宝钗的性格,并没有深入分析,所以今天想继续一下这个话题。
一、性格爱静,活得通透
扪心自问,比起宝钗,我更爱黛玉的真性情,可即便如此,我也不得不承认宝钗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子。
其实无论是黛玉还是宝钗,都承受了许多本不该存在的谩骂。比如黛玉被批评为刻薄爱哭,可实际上读了《红楼梦》这本书的人,会发现黛玉其实真的不是这样的人;比如宝钗被批评为心机冷漠,可真的读了书,发现她似乎也并非如此。
可以说,仔细想来,宝钗应该算大观园里活得最通透的女子之一。
通透是指,我明白我在做什么,明白在做的事情对我的人生会有什么影响,并且愿意付出相应的代价。
相比来说,黛玉在这方面不如宝钗。
黛玉是那种,带着飞蛾扑火般热情在生活的女子,她可以为了自己所珍视的东西,付出真心付出眼泪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但这和宝钗不一样,宝钗是已经预估好了所有的代价以后,再去做这件事。
比如黛玉估计从来不曾想过,自己最后会为宝玉而死,虽然最后的死亡,她也心甘情愿。
宝钗对于自己所做的所有事,都有个清醒的认识。比如她知道劝宝玉读书可能会激怒他,所以,在宝玉为此恼羞成怒以后,宝钗虽然脸红气愤,事情过了也就罢了。
因为她对反应是有预期的,同时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也想清楚并且甘愿忍受最坏的结果,所以她很少耍脾气,自己就把自己给劝明白了。
很多人错以为宝钗八面玲珑,可实际上,或许比起人际交往,她更喜欢独自呆着。
她的性格是安静的,和王熙凤的热闹不同,她的性格极其内敛,或许才华心机都不在凤姐之下,可她极少展现出来。
她屋子里的布置,没有鲜艳的东西,也不爱穿色彩亮丽的服装,正因为一直都在内敛,所以宝钗扑蝶才成了红楼梦里经典的回目之一,因为这是宝钗罕见地表现出来了少女的憨气。
二、寄人篱下,懂得分寸
曹雪芹给宝钗的评价,是“随分从时”。
她是薛家的千金,可父亲去世,哥哥不争气,薛家几乎只剩了一个空壳子。原本她是进京待选,不是选妃,而是想要应聘成为公主伴读之类的人。
或许,她太清楚家族未来的走向了,想要为家族做一份贡献。
黛玉,就不说了,林家三代单传,父亲去世以后,黛玉便没有了家族。宝玉却值得谴责,因为他太不成熟,压根不知道自己的富贵荣华是有人在负重前行。虽然他对女儿的感情真真切切,可到头来却真的没有护住任何人。
宝钗每时每刻都记着自己的位置,比如在贾府中,她就只是个客人。
客人有客人的准则,比如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给主人家招惹麻烦。
湘云来了,她替她请客;黛玉体弱,她送去燕窝;探春管理大观园,她只讲书说文,不多插手,这些其实都是分寸。
迎春被婆子欺负,乱成一团,同时姐妹的探春可以大骂,可以闹起来,可以为姐姐出气,可宝钗不可以。她只是个客人,哪怕贾府待她亲近,也改变不了客人的事实。
也正是因为如此,查抄大观园,王熙凤知礼不去叨扰薛宝钗住的院子,为了避嫌,第二日她便搬了出去。
三、面热心冷,只是因为太明白
很多人都误会了宝钗的面热心冷,这里的“冷”,或许不是“冷漠”,而是“冷静”。
她很少为情绪所困,因为知道毫无意义。
所以,哪怕我更喜欢黛玉,也有时会忍不住心疼宝钗。
这个姑娘,活得太明白,她明白人世间感情或许是最靠不住的东西,也会愿意去原谅别人对自己的淡漠。
若是她真的冷漠,想必根本不会去提点黛玉,告诉她“良辰美景奈何天”是不可在众人面前说出来的句子;若是她真的冷漠,初次待香菱进大观园,也不必要去指点她该如何行事;若是她真的冷漠,完全犯不着去劝解宝玉读书。
宝玉怪癖的性子,众所周知,按照宝钗的周全和心机,她怎么会不知道怎么做才让宝玉喜欢?
很多人说宝钗太假,可其实,在薛姨妈面前,宝钗也是那个会撒娇会肆意的小姑娘。可她知道自己住在贾府,知道自己寄居别家,所以,礼节周全,每日去贾母处、王夫人处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