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楼梦》作者是谁这个话题,自《红楼梦》传世以来,特别是近百年来,无论是《红楼梦》研究者、读者、爱好者,争论不休,无以定论。近年来,关于《红楼梦》作者,不同的文章、论证、观点已推达出明、清之际或诗人或皇室贵胄为其作者,多达60多位。 笔者紫竹滴水之于《红楼梦》作者是谁的观点为:明清诗人吴梅村为《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乃吴梅村在《红楼梦》中著书者、编书者、传书者化名,也即:吴梅村即是曹雪芹;曹雪芹乃吴梅村。
吴梅村即曹雪芹,即《红楼梦》作者。笔者观点从何而来?从《红楼梦》文本本身阅读中来,从《红楼梦》的创作手法、创作结构,特别是文本诗歌、文论的创作特点与吴梅村诗歌文论的参照中,析见而来。
众所周知,对于一部文学作品作者的论定,无论从文学理论的视域视界识见,还是从文学作品文本本身观照,作品与作者是二元同一,也或谓多元同一的。换言之,作品是作者创作的,作品必定深深烙刻镌记着作者本身的气韵和内在。从某种角度可谓之,作者即作品,作品即作者。作者作品二元不可分。
基于《红楼梦》文本本身出发,基于明清诗人吴梅村个人经历、诗歌文论与《红楼梦》文本诗性文论等,诸方面参证,笔者浅见如下。
一、吴梅村何许人?
《四库全书》别集之首,乃吴梅村。“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天一怒为红颜”,即出自于吴梅村《圆圆曲》一诗中。吴梅村诗行自成一体,后人谓之曰:梅村体。吴梅村诗多参李杜诗。乾隆帝曾为吴梅村制诗,称其诗为“西昆精神杜陵愁”。
翰林吴梅村,同时是明清之际的诗人、画家,其画作为明清宫廷所收藏。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在《红楼梦》文本首回与第一百二十回中出现。文本首回谓曹雪芹乃《红楼梦》编撰者;第一百二十回谓曹雪芹乃《红楼梦》传书者。以上两条文本文字信息,实际告诉读者,“曹雪芹”乃《红楼梦》作者化名、托名!
二、为什么说吴梅村是曹雪芹?曹雪芹化名解,吴梅村与曹雪芹之关联
在《红楼梦》中,非常明确的文本信息是最终定编撰删改《红楼梦》的编删者为“曹雪芹”。从《红楼梦》成书于当时现实创作背景下,作者在作品中必须以“避难法”方式写作,可以断定的是“曹雪芹”是书中化名。《红楼梦》作者为什么要取“曹雪芹”为化名 ,特别是姓取其曹呢?结合“曹雪芹”三字出现于“吴玉峰、孔梅溪、棠村”之中嵌合吴梅村三字之后,于吴梅村有何关联呢?
1、吴梅村与曹姓血脉渊缘
吴梅村之母,朱淑人外祖父为曹鲁川,曹鲁川信佛,也是明时理学学者,著有理学著述几十卷。 照如禅师,为其后人。明时著名文人文征明为吴梅村高祖吴愈女婿。吴梅村之母虔敬的吃斋念佛,并在吴梅村成长中,不时提及曹鲁川遗事。这也即为与曹姓有吴梅村的血缘基因关联。
2、吴梅村与“雪”之关联,《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笔名推断
姑且不论吴梅村诗歌中多处见“雪”处 ,吴梅村好友苍雪禅师法号中有“雪”,最直接让人知悉吴梅村爱雪喜雪,并多有见诸于字墨之处,而吴梅村倾尽半生心力财力所建“梅村别墅”,其藏书楼题名为“娇雪楼”。
娇雪楼!“雪”之天天见于经阁书楼,见于笔墨纸砚案几之高处。可见吴梅村之爱“雪”字!雪伴其文墨、笔墨人生。
吴梅村为何要将其藏书楼名之曰“娇雪楼”,笔者以为娇雪二字取自于杜甫诗歌《北征》诗句中“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句。
“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胡命其能久,皇纲未宜绝”;“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北征》诗中意,也正契合作为明朝一代遗民吴梅村的现实处境、心境状况和心灵夙愿。
煌煌太宗业,旌旗甚宏业。一代遗民吴梅村在内心深处希冀着如《红楼梦》中“兰桂齐芳”似的中兴。
3、吴梅村与“芹”关联。古时对读书人有“采芹”之称谓也。吴梅村榜眼翰林,进士读书人也。
曹雪芹与吴梅村,如此关联也。旧时读书人,其志号,书斋名题,直接反映着其人生的志向与趣向。
当然,“曹雪芹”作为笔名、化名、托名,若非作者本人留有笔墨或当时之同道文人雅士亲闻其解,他者之解只能从其意中,或从字而中,推解其中大意。然而,对于一部文学作品作者之笔名大意,虽无作者亲证亲笔之解,阅读者望名生义,特别是基于文字所涵文意和显见的取典取诗取其名中,可以见其大意也。
4、曹雪芹谐音解。
曹雪芹还可有一基于谐音之解,即“朝(子)血情”。朝,诠曹所属朝廷重臣也。诠曹,曹雪芹之曹也。吴梅村翰林、太子师,朝廷诠曹所属朝臣也。
吴梅村,崇祯帝近臣,当崇祯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玉带林中挂,一朝尽,花落人亡两不知”时,当其闻崇祯帝看自缢之讯时,其朝子血情喷涌,其第一反应是随先帝而尽臣情上吊自杀,因其家有发现,其老母拦腰而泣,吴梅村在其母谓之其若自杀,留下一家老小怎么办的泣问中,最终选择了“平生只欠一死”而“草间偷活”。吴梅村在“本是淮王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的悔恨、懮怨和痛哭中,在清廷逼迫入侍而作了“贰臣”的骂名中,度过了他人生后半生的岁月。
“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中,引邓汉仪之诗,正是吴梅村一代明朝旧臣又侍清的“贰臣”之写照。作者引其诗于《红楼梦》中也是一种自我解嘲之中的自讼!
本文为原创。观点摘自紫竹滴水《红楼另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春秋笔墨红楼梦》(《神州》杂志)、《试论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即吴梅村》(《图书馆与文化研究》新加坡百花出版社)。欢迎转载、转发,请注明出处。尊重知识,尊重原创,若转载、摘抄、转发不注明出处,涉抄袭、侵权,将以知识产权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