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跟贾宝玉的特殊关系

《红楼梦》的男主角是贾宝玉,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红楼梦》的女主角是谁呢?是林黛玉还是薛宝钗呢?我觉得,从某种角度来看,王熙凤才是《红楼梦》的女主角。

《红楼梦》里有关王熙凤的笔墨并不亚于林黛玉和薛宝钗。王熙凤又是《红楼梦》里性格最为鲜明而复杂的人。可以说,曹雪芹在塑造王熙凤这一文学形象的时候,所耗费的心思是很深的。曹雪芹对于王熙凤的态度也是十分复杂的。一方面,曹雪芹欣赏王熙凤的才干,另一方面对于王熙凤的狠毒和贪婪,曹雪芹又觉得不满。不过,王熙凤除了狠毒和贪婪的性格特点之外,还有善良的一面。

贾宝玉和王熙凤的关系颇为微妙复杂。一方面,王熙凤是贾宝玉的堂嫂。另一方面,王熙凤是王夫人的侄女,王夫人又是贾宝玉的母亲,换句话说,王熙凤是贾宝玉的表姐。

因此,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关系就显得十分特别。 从性格上看,两个人是完全不同的。贾宝玉天真无邪,王熙凤心机深沉,贾宝玉斯文儒雅,王熙凤性格泼辣。可是,王熙凤和贾宝玉虽然性格差异颇大,但是关系却是比较融洽的。

王熙凤去宁国府做客,会带着贾宝玉一起去,二人甚至会同乘一辆车。贾珍因为秦可卿的葬礼无人料理,十分烦恼,是贾宝玉向贾珍推荐的王熙凤。贾宝玉还经常在王熙凤面前撒娇,王熙凤也乐于满足贾宝玉的要求。秦可卿葬礼期间,王熙凤对贾宝玉说:“好兄弟,你是个尊贵人,女孩儿一样的人品,别学他们猴在马上。下来,咱们姐儿两个坐车,岂不好?”这样的话语,十分亲切。

可见,王熙凤的确对贾宝玉很不错。贾宝玉也欣然接受下了马,和王熙凤一起坐车。王熙凤和贾宝玉分别住进铁槛寺和馒头庵之后,王熙凤甚至担心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失落,在贾宝玉睡下之后,命人拿来放在自己身边。而通灵宝玉在贾母看来是贾宝玉的“命根子”。可见,王熙凤的确是对贾宝玉很好,很在意贾宝玉。

当然,王熙凤对贾宝玉的好,一方面是出于情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清楚,贾宝玉是贾母的“心肝儿肉”,是荣国府里最受宠爱的少爷。她对贾宝玉好,也是为了巩固自己在贾府的地位。

很多人不理解,贾宝玉为什么要推荐王熙凤去协理宁国府。我觉得,贾宝玉本来就是一个性格很复杂的人。他一方面是一个叛逆的,价值观虚无的多情公子,另一方面也是一个必须依赖贵族家庭才能生存,有一定程度阶级烙印的少爷。他很欣赏秦可卿,也了解王熙凤的才干。因此,他愿意推荐王熙凤去帮助贾珍。王熙凤也干得很好。

最能体现贾宝玉和王熙凤关系的一个故事,就是《红楼梦》第二十五回里的故事。王熙凤和贾宝玉是赵姨娘的眼中钉肉中刺,赵姨娘和马道婆勾结在一起,陷害他们。结果,两个人都像是疯了一般。可是,两个人的表现截然不同。

贾宝玉是昏迷不醒,说胡话。而王熙凤则是拿着一把刀要杀人。 贾宝玉是一个善良慈悲的人,他就算是生病,也只是让别人伤心,而他自己是不会因为发疯而伤害别人的。王熙凤则不同,王熙凤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她发疯后,就会想要杀人,甚至是“见鸡杀鸡,见狗杀狗”。 可见,王熙凤的性格里有一种暴力性。

贾宝玉和王熙凤为什么会发疯呢?一方面是因为马道婆的诅咒,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通灵宝玉“被声色货利”所迷。被声色所迷的自然是贾宝玉,被货利所迷的自然是王熙凤了。

王熙凤因为没有读过书,也不会写字,平时管家的时候就需要人帮忙。有一次,王熙凤找贾宝玉帮忙,让贾宝玉帮自己写几个字。贾宝玉觉得王熙凤让自己写的东西不伦不类,王熙凤却说自己明白。同时,王熙凤还告诉贾宝玉自己看中了他房里的丫鬟红玉。贾宝玉觉得无所谓,同意了王熙凤带红玉去自己房里。可见,两个人之间的关系的确不一般。

而且,王熙凤愿意撮合贾宝玉和林黛玉。第二十五回里,她这样说:“你别做梦!你给我们家作了媳妇,少什么?”她还指着贾宝玉说:“你瞧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家私配不上?那一点还玷辱了谁呢?”王熙凤虽然是在开玩笑,但是她的确是支持贾宝玉和林黛玉在一起的。

当然,以王熙凤的身份,她这样说也只能是开玩笑。不过,她的态度毕竟也能够代表一部分人的看法。贾母也说过“不是冤家不聚头”这样的话。而且,王熙凤觉得,林黛玉体弱多病,又不是很合群,对于家族管理也不感兴趣,对于自己在贾府的地位没有威胁。因此,王熙凤也愿意林黛玉和贾宝玉在一起。而薛宝钗太能干了,对于王熙凤在贾府的地位是个威胁。

王熙凤是支持宝黛结合的,因此,第三十回里,她奉贾母的命令去潇湘馆里找贾宝玉和林黛玉,看到两个人和好如初之后,就很兴奋。她甚至拉着林黛玉去找贾母。她这样对贾母说:“我说他们不用人费心,自己就会好的。老祖宗不信,一定要叫我去说合。我及至到那里去说合,谁知两个人倒在一处赔不是了。对哭对诉,倒像‘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两个都扣了环了,那里还要人去说合。”王熙凤这样说,把大家都逗乐了。

可是,在第五十四回里,当贾宝玉给林黛玉敬酒,林黛玉不喝,贾宝玉喝了之后。王熙凤还是会善意地提醒贾宝玉不要喝冷酒。王熙凤的言外之意就是提醒贾宝玉要注意分寸。

不过,当王熙凤把尤二姐骗进大观园之后,唯一替尤二姐担心的却是林黛玉和贾宝玉。可见,贾宝玉和林黛玉了解王熙凤善妒的性格,也的确十分善良。

贾宝玉和王熙凤关系密切。不过,从本质上来讲,他们是两类人。贾宝玉在乎的是情,王熙凤在乎的是利。贾宝玉是情痴情种,王熙凤是脂粉英雄。

THE END
0.林黛玉和贾宝玉是什么亲戚关系林黛玉是贾宝玉的表妹,薛宝钗是贾宝玉的表姐。林黛玉的母亲和贾宝玉的父亲同是一个母亲,所以,林黛玉之母为贾敏,为贾宝玉之姑,林黛玉与贾宝玉为姑表兄妹,属三代旁系血亲。 林黛玉: 林黛玉是作者精心塑造的另一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她用她的敏感多疑,用她的反抗,她的痛苦和眼泪,甚至用她的爱情来反抗统治阶级的压迫。但同时在她身上又存在不少弱点。 因为林黛玉 https://edu.iask.sina.com.cn/bdjx/6hLt6oH4RNM.html
1.贾宝玉和林黛玉到底有没有发生过性关系对于书中的男主贾宝玉及女主林黛玉,虽然他们最终的结局令人唏嘘不已,但在贾府高光的那些年岁,宝二爷和林妹妹,亲亲我我、情意绵绵、连枝共冢、如胶似漆,羡煞无数旁人。林黛玉内心早已暗许给宝二爷,而宝二爷也视这位娇弱可人的妹妹为将来的枕边人。 那么,贾宝玉和林黛玉两人之间到底发生过两性关系吗?在揭晓答案前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206/22/9889994_1016220289.shtml
2.贾宝玉究竟有多爱林黛玉《红楼梦》这部名篇巨著的暗线是贾、王、史、薛四大钟鸣鼎食家族的兴衰,明线即是男女主人公贾宝玉与林黛玉凄美的爱情故事。作为世家子弟含玉出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从小在脂粉堆里长大,又有着“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似笑,即瞋视而有情”这副外表的贾宝玉https://www.meipian.cn/283cvqtj
3.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关系分别是.解答一 举报 林黛玉之母为贾敏,为贾宝玉之姑,林黛玉与贾宝玉为姑表兄妹(因为贾政既是贾宝玉的祖父,也是林黛玉的外祖父),属三代旁系血亲 薛宝钗之母与贾宝玉之母是姐妹,即薛宝钗之母是贾宝玉的姨妈,因此薛宝钗与贾宝玉为姨表姐弟,属三代旁系血亲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f95482cb32dfd51c5fdcc7a742d96d9c.html
4.从《红楼梦》第八回看林黛玉的口才但其中更深刻的是,这话也暴露了林黛玉的焦虑。她的焦虑在于,希望自己与贾宝玉有特殊的关系,但又担心别人也会跟他有这种特殊关系。所以,为了化解这种特殊性,她才会说“今天他来,明天我来,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当她这样说的时候,其实就将自己所在空间内的每一个人(包括自己)都均质化、无差别化了。https://wenyi.gmw.cn/2019-06/17/content_32926056.htm
5.黛玉进贾府及相关肖像描写的合理性我们还可进一步从人物的外部关系来分析这种描写。我们发现,在众人和宝玉眼中,观察林黛玉时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众人第一眼看到林黛玉时,发现了她的不足之症,所以问她是否已经诊治,在吃什么药。而贾宝玉,从黛玉的眉宇间发现了一种忧郁气质,才给她起了“颦颦”的表字。也就是说,众人关注的是黛玉的体质,而宝玉发https://topics.gmw.cn/2019-05/05/content_33657578.htm
6.贾宝玉生命中的五位女性原创在《红楼梦》里,贾宝玉的爱情婚姻很复杂。他神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子将其妹妹,也就是比贾宝玉矮一辈的侄儿媳妇秦可卿许配给了他;现实生活中,他爱表妹林黛玉,林黛玉也爱他,可是阴差阳错,偏偏是表姐薛宝钗成了他的妻子;另外,老祖宗贾母给他安排了晴雯、花袭人两个丫鬟,是准备将来给他做妾的,在精神上,他热爱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918/c404014-29542989.html
7.贾宝玉和林黛玉是近亲吗–快看漫画问答贾政和贾敏只是堂兄妹关系,贾宝玉和林黛玉结婚,从血缘上已经又远了一层。.但是王夫人和薛姨妈是亲姐妹,贾宝玉和薛宝钗的血缘要比宝黛血缘近的多。.所以从血缘的角度来说,宝钗和宝玉属于三代旁系血亲,婚姻法明确禁止结婚。.但是林黛玉和贾宝玉则属于四代旁系血亲,已经不属于近亲了.作者:曹雪芹类别:章回体长篇小说https://www.kuaikanmanhua.com/qa1/71141
8.中国文艺网这个故事规定了以后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先天注定的情缘,这种情缘不是世俗的、现实的、现世的,而是先天的、彼岸的。因为,贾宝玉便是神瑛侍者,由这块剩下的补天石自行修炼而成;而林黛玉便是那株绛珠仙草下凡投胎。他们这段仙缘便称为“木石前盟”。这里,“三生石畔”、西方世界的“灵河岸”,显然是借来的佛家用语,http://www.cflac.org.cn/ys/xwy/201301/t20130107_163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