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明著之一的《红楼梦》倾注了曹雪芹一生的心血,所讲述的贾家大院故事,隐喻着普遍的社会现象;作为一个文人他在作品中传达出的思想,是对社会现象的抨击,是对丑陋众生相的抨击。
《红楼梦》人物的谐音格
乾隆五十年,一部《石头记》在清朝秘密传开,由于这部书有嘲讽清朝廷思想政治的隐喻,被朝廷勒令为禁书而受到流通限制。《石头记》中的四大家族:贾、史、王、薛;在书中记录的是家亡血史,他们互相联合互相算计,书中的故事曲折十八转引人入胜。
清朝搞了很多次文字狱,乾隆也追随爷爷兴起了130起文字狱;最出名的有石头不开花之说譬喻清朝进关,也因此,《石头记》无法在市场上流通。很多人为了一睹全书风貌,不得不耗费心血抄写手抄版。直到名字改为《红楼梦》,在市面上刊印发行,让人追捧为时尚潮流的一支,不读红楼者意为没有学识见识。
《红楼梦》书中主人翁的名字起的都是含有多层意义的,如:“贾政、贾琏、贾宝玉、甄士隐……”这些都是贾家主要人物,他们名字的谐音,有的读起来既可意会,有的需要配合故事情节结局,才能知道名字的含义。
作为外甥族戚林黛玉,她的名字有,临待遇的意思;王熙凤《红楼》中的晚辈主子,名字里暗藏昔日之风已过的悲惨寓意。其他如王熙凤的通房丫头,平儿。她的身份在女仆中稍有一点地位,却被主子欺身欺性,没有一点平等,渴望公平平等。
尤氏,天方尤物;秦钟,情种;甄士隐,真事隐。有隐藏真实的意思。看竹园干活的竹妈,邢忠,形态表面忠诚;郑华,真滑;从上到下,从主人到佣工,全部都是用谐音格起名字,这样的名字,在曹雪芹的笔下比比即是。
对于《红楼梦》这样一篇长篇巨制,用谐音格写作,自然有作家的用意;一方面可以表达人物形象命运,一方面便于书写记忆,记住人物的名字,书写情节和感情才会流畅。那么众多的场景和人物,没有一点写作方法,是难以制作出如此庞大的场景人物情节。
隐藏深密的蒋玉菡
在《红楼梦》中,主要角色贾宝玉的密友蒋玉涵,他的名字谐音,只有看到最后才能看出曹雪芹用心深远,曹大家的创作手段,引人入胜让人释卷不怠,这本超越人间红尘的大情感交杂小说,留下了几百年资本为专家学者做书虫的资粮。
话说蒋雨涵初识贾宝玉时,是在冯府的宴席上。蒋玉涵作为一个下九流的戏子,在宴席上吟咏的诗句,深深地打动了贾宝玉。他细看这个小哥眉清目秀,唇红齿白眼含水珠;身体细长不窄身轻气朗,身动风香,身摇影媚;温柔妩媚令宝玉,一霎时,惺惺相惜、目不忍移。
等到曲终人散酒肆尽欢,贾宝玉舍不得蒋玉涵,把腰上的一块绝好玉佩和袭人亲绣的汗巾,一股脑都送给了蒋玉涵。见贾宝玉如此重视相识,蒋玉涵也不二乎,送给了贾宝玉一块藩属国上贡的大红汗巾。二人双手相执拳礼,蒋玉涵告别回到顺王府。
蒋玉涵写出女儿歌让贾宝玉如此重视?连后来帮助他逃出顺王府,将贴身丫鬟袭人都嫁给他。这和贾宝玉的私生活混乱有关系,和蒋玉涵的诗词关系不大。贾宝玉不爱学习荒疏学业,并且还淫辱母亲的婢女,说白了,有钱有势的公子哥惯得没人样。
说得更玄乎的还有,说宝玉本来是真宝,因为姓贾,他这块玉自然不真,而日夜相随的袭人,是包裹宝玉的布料,宝玉却把袭人送给蒋玉涵,这样的姓氏和行为寓意着不吉利,是改变了自己好的风水转为不顺。曹雪芹导演了一场红尘迷梦,本义是让人觉悟的。
可让曹雪芹做梦也没想到,他却是给书虫们找了最好的窟壳。红尘里贾府是个现象,没落不没落关系不大,大的是为什么宝玉最后跟随和尚走了。曹雪芹要是知道给学者们创造了一个庞大的话题库,一本《红楼梦》养了很多人一辈子。估计他会毁了《红楼梦》
把书写成红尘让人在里面绕圈是痛苦的,这有违曹雪芹的执导初衷。他没想到,怎么会这样执著《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