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被忽略的红楼梦稿本”第十二讲:红楼梦手稿再现:梦稿本保留了原始标签,“多”字用法一字定乾坤。
《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本》
新秦学开山人:天明
引子:
朋友,如果你只是想拜读《红楼梦》,请选择百二十回通行本即可。易看、易懂且完整。如果你是一位《红楼梦》研究者,毫无疑问古抄本是最值钱的。而诸多版本的古抄本中“红楼梦稿本(简称梦稿本)”为首选,因为此本是所有古抄本的母本,也就是说一切《红楼梦》古抄本皆从此本过录而得,包括“甲戌本”!因为“梦稿本”是《红楼梦》准作者的手稿定本!所以,有人说:“梦稿本”是研究《红楼梦》的天然金矿。这,毫不夸张!
开山人研究《红楼梦》长达十年之久,研究初期是从“甲戌本”开始入手的,而真正采到“金子”的正是“梦稿本”,“梦稿本”的研究价值极其珍贵。所以,开山人要说:如果对“梦稿本”没有经过深层次的探究,就不具备《红楼梦》资深研究者的资格。
一、红楼梦稿本完整保留了红楼梦原始作者珍贵的历史痕迹
“梦稿本”中有一个独特的“多”字用法,例如第一回“好了歌”中,“世人多晓神仙好”句中的“多”字,“封肃,本贯大如州人氏,虽是务农,家中多还殷实”。又如第二十五回中的“凤姐宝钗多在里面,一见她进来多笑道”。再如一百十九回中“王夫人嘱咐道,你们爷儿两个多是初次下场”,“大嫂子放心,我们爷儿两个多是必中的”。
揭秘:
专家结论:《石头记》是《红楼梦》的前身。
开山人结论:《红楼梦》由两个作者先后接力完成。第一作者创作了《石头记》,正如脂砚斋批注所言:“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此处所说的“风月宝鉴”正是第一作者所写的书,后改为《石头记》。“多”字用法正是第一作者的一种特殊的习惯用法,只存在于《石头记》原文中,《石头记》完美地保存了下来,为红学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不可多得的历史遗迹。
第二作者在石头记的基础上编纂、整理、补衲、再创作,合成了百二十回《红楼梦》全书。此本正是“红楼梦稿本”。悼红轩披阅十载人正是第二作者。合成后定名为《红楼梦》。
二、梦稿本“多”改“都”现象证明了红楼梦是完整的
这种独特的“多”字用法,在“梦稿本”里占到多半以上章回,其中包括有十几个章回在修改过程中改成了“都”字,“多”改“都”的残留痕迹清晰可辩。部分章回中“多”“都”并存。整篇无“多”字的有四十多个章回。这种“多”字用法前八十回中有,后四十回中依然存在。
揭秘:“多”字用法在“梦稿本”中的章回占比超半数,这种现象说明,《红楼梦》里超半数的章回文字就是《石头记》原文,而且开山人对“多”字章回分拣后的研究结论是,这些文字基本符合《石头记》的文脉灰线,加之脂砚斋批注双向作证,此结论可以成立。(相关内容请回顾开山人多篇头条发文,在此不展开讨论)。
通过“梦稿本”“多”改“都”现象,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作者习惯用“多”字,而第二作者则偏向于“都”字。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信息:“梦稿本”的修改文字皆出于一人之手,从头到尾,而且修改文字与“梦稿本”的整个誊正文字笔迹对照分析,除了极少部分找抄手帮忙而外,都是修改人自己抄写誊正的。这种现象说明,在石头记的基础上编纂补衲再创作合成《红楼梦》全书的只有第二作者一个人。
部分章回“多”“都”并存的这种现象说明,一是“多”改“都”时未改净,二是这些章回中既有石头记原文也有第二作者的补衲文字。
“多”字用法前八十回中有,后四十回中依然存在的这种现象说明:第二作者合成“梦稿本”时,石头记原文是以插花形式揉进去的,而非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截然分开的。以此可证:《红楼梦》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腰斩红楼梦”的确是错误的其一;其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并非石头记原文,而是石头记与第二作者的补衲再创作文字合成后的前八十回文字。与梦稿本对照即知。
三、“多”字用法证明,梦稿本誊正前的底本是带脂批的
“梦稿本”的第一回、第二回、第六回、第七回中存在部分残留脂批,第七回中有七处脂批,是脂批残留最多的一个章回;好了歌的第一句改成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其余几句都保留了“世人多晓神仙好”的原始句型。
梦稿本“多”字用法
揭秘:此现象说明,梦稿本誊正前的底稿是带有脂批的,且石头记原文带脂批,而第二作者的补衲再创作部分无脂批。为了整篇统一,第二作者在誊正时决定删除脂批文字,而在誊正时无意间又写上去了,或者帮忙抄写的人不明就里而写上的。
好了歌的这种现象说明,第二作者誊正开始时就有“多”改“都”的想法,但第一句“世人多晓神仙好”改成“都”字后,又感觉“多”字更贴切,故余句未改。但后面有几个章回中又将原文中的“多”字改成了“都”字。这种有的地方改有的地方无改,说明第二作者对“多”改“都”是处于犹豫状态,本想为靠近大众化语言而改,但又觉得“多”字用法更贴切,是故。
四、梦稿本中的“多”字用法证明此本是最早的版本
这种独特的“多”字用法,只有“梦稿本”中存在,其它所有的《红楼梦》古抄本中皆无。
但其它古抄本都存在一种共同的现象,那就是,所有古抄本中都有少量未改净的“多”字用法存在,包括“甲戌本”、“庚辰本”、“程高本”。后来的所有古抄本都将“多”字基本上改为“都”字,只是留下了少量依然没有改净的“多”字残留。例如“甲戌本”第一回31页“此方人家多用竹篱木壁者多”,第四回末页“不过看书着棋而已,余事多不介意”等等。直到程高刊印本“多”字残留现象依然存在。
甲戌本残留“多”字
甲戌本残留“多”字
揭秘:这种“多”字现象说明“梦稿本”是最早的版本,因为“多”字用法是石头记原始作者的一种特殊的习惯用法,“多”字只有在石头记原文中存在。“多”改“都”是“梦稿本”手稿最后誊正完成后,再次修改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存在形式。后来各种抄本受此影响或启发下,对“多”字来了个彻底改“都”,于是,出现了这种“多”字残留现象。
原版梦稿本
结论:“红楼梦稿本(梦稿本)”中出现“多”改“都”的这种特殊现象,再次证明了开山人推出的新结论:
《红楼梦》由两个作者先后接力完成:第二作者在第一作者《石头记》的基础上编纂补衲再创作合写成了《红楼梦》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