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考写作题,与考《红楼梦》阅读没太大关系今日头条

因为继2017年高中新课标颁布,这是全国多个省市的高中推行教育部统编教科书遭遇高考的第一年。语文必修教材下册收入《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让许多教师、学生为高考是否会考《红楼梦》而纠结。此次甲卷写作题选入《红楼梦》第十七回中一段文字,作为考生写作的依据。试卷的材料是这样的: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对此命题,算不算是考《红楼梦》了?

我的回答是,写作材料虽从《红楼梦》中选出,但从具体要求看,跟考《红楼梦》的阅读,没太大关系。

对于考不考《红楼梦》问题,其实要先澄清考阅读还是考写作的问题。虽然有教师把写作的要求,视为阅读测试最高层次的创造运用,但落实到某一材料,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上述试卷的写作题来说,确实还不能算是在考《红楼梦》的阅读,特别是已经进入教材的《红楼梦》整本书的阅读。

从材料看,话题本身具有相对独立性,试卷概述出的原文材料已经交代得比较清楚,足够考生利用。命题者暗示出更广泛的领域,并要求考生结合自身的学习和生活经验谈,其实重心已经从《红楼梦》转移出来,抽象出来,不同的题名方式产生的不同艺术效果,这才是考生写作时需要关注的,《红楼梦》仅仅是展开思路的一个起点或者说引子。

当然,不去深究命题者提供的有关《红楼梦》材料,而更多从命题要求着眼,其实也有实际的操作便利。即便我们通常要求对材料有整体的把握,但细细推敲命题者概述的《红楼梦》内容以及随后的提示,整合两者,是有可能给人带来困惑的。因为,淘汰题名“翼然”“泻玉”而取用“沁芳”,至少在小说中已经明确,这是一个艺术优劣的问题,但命题者希望得到更广泛的启示,把其间的褒贬作了弱化处理,以“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根据情境独创”来说明“产生了不同的效果”,这就带来两个问题。

第一,三种题名都是根据情境而来,命题者只在“独创”这一点前加以“根据情境”修饰,并与前两种并列,这就带来误导,似乎前两种题名是架空瞎说一气的。这当然不对。这里的关键是,情境本身的复杂性,其对题名多重制约的考虑是否周全,才让题名有了高下之分。

第二,原文三种题名的艺术优劣之分,在命题者“不同的艺术效果”措辞中,似乎变成了一个艺术的差异性、多元性问题。这就导致前后叙述的逻辑无法自洽。所以,从实际操作看,不去深究其中的可能断裂,把关注的重心放在命题者的要求方面,以“根据情境”作为展开自身经验的思考场域,不失为一种应对考场操作的明智。所以,我在接受采访时说,学生事先有没有读过《红楼梦》,或者从《红楼梦》整本书进高中统编教科书的阅读要求看,学生是否熟悉《红楼梦》,对于此篇文章的写作构思的直接影响并不大。事先读过的,最多对材料不陌生,多少获得了心理安慰。当然也不排除读得不仔细,这样的段落偏偏跳过没有读,反而给自己写作带来了后悔和懊恼。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觉得2022年的高考,等于没考进入教材的《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当然,最真切的感受,应该让考生自己来回答,而这样的命题是否合理,只有经过大量阅卷的教师才最有发言权。

这里想进一步探讨的是,如果不考写作而是考阅读理解,特别是考《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理解,这里的思考空间有多大?

先看试卷的材料,命题者提供的第二段提示就是一种理解,这种理解有多大合理性,正可以结合进来作为案例分析。

比如,从题名一般原则来说,为何园林景观需要有题名?情境对于题名究竟有怎样的制约性?艺术的优劣是否也可算不同的艺术效果?贾政认可宝玉的题名,是否就是一种定论?还有,人物的立场是否就代表着叙述者立场而得到概括?诸如此类,都是作为阅读理解可以讨论的。再从具体题名来分析,为何“沁芳”得体而又亮眼,“翼然”立即被淘汰,“泻玉”还让贾政有些斟酌?其间的细微差别,究竟意味着什么?此外,很重要的是,题名的过程,也写出了人,写出了贾政宝玉父子的另一面(还有周边的清客等)。毕竟,贾宝玉曾给人以“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的印象,而此番给桥上亭子匾额题名,宝玉似乎展露出了他的歪才,他善写应制体文字的另一面。难得的是,他因此获得贾政赞许,也丰富了读者对贾政、宝玉父子关系的理解。

如果从整本书阅读的更大视野来分析,越出卷面材料的边界,那么,最为直接的,与宝玉题名“沁芳”得到贾政默许相呼应,在游园接近尾声时,又写了一段父子对话:

(贾政)“此闸何名?”宝玉道:“此乃沁芳泉之正源,就名‘沁芳闸’。”贾政道:“胡说!偏不用‘沁芳’二字。”

那样的口风大变,究竟是说明他在默许中不想太骄纵了宝玉,还是作者想表明他对待宝玉一贯的严峻与不近情理,前后联系起来看,既让人觉得贾政可笑,也觉得宝玉可怜的。

不过,深入一步看,展露宝玉的才情也好,表现贾政、宝玉的父子关系也好,或者给《红楼梦》主要人物活动营造一个大观园的基本环境也好,都有其小说相应的功能和价值。但更令我关注的是,在这一章回中有两段似乎并不怎么和谐但却自身关联的段落,显示出深远的意义来。

一处是对稻香村(又称“浣葛山庄”)的描写,遭到了宝玉的严厉批评。其实写到这一处所就让人有些意外,因为贾政等带着宝玉去游走题名时,小说主要写他们去了湘湘馆、蘅芜苑、怡红院、大观楼和稻香村五处。前三处涉及到以后入住大观园最重要的三位人物黛玉、宝钗和宝玉,而大观园是元妃省亲的场所,交代大观楼正殿,也合理。但为何要写稻香村?这院落后来入住的是李纨,似乎不能与探春的重要性相比。但又写了,这是为什么?在我看来,恰恰是这处所跟李纨相连,才有可能暗示了作者的一种写作意图。因为贾宝玉对这场所的批评,是从违背自然入手的,他对于贾政赞赏这场所,加以反驳说:

“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于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其地,非其山而强为其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

一番话,把贾政气得够呛。

由于在小说的整体写作意图中,大观园的居所特点对入住人物的趣味、个性或者命运有所暗示,那么,从情种宝玉的立场强调稻香村之违背自然,似乎也在暗示,李纨年轻守寡恪守礼仪的生活也许并不自然。尽管李纨自认外号稻香老农,而抽得的花签,是“竹篱茅舍自甘心”,折射了她的一种人生态度,但这种态度,却未必是宝玉也可能是作者所认同的。如果贾宝玉借着批评稻香村环境来批评了恪守礼仪人物的虚假,那种违背自然的“假”,那么,在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中,判词中有关李纨提示的“空”和曲词中明示的“虚名”,似乎提供了对诗礼之家的礼仪规范重新思考的可能。(尽管作者没有全盘否定,宝玉自己也有遵守礼仪规范的举动而得到夸奖。也许,作者更想思考的是礼仪与真情的平衡问题。)而之后,有一段不经意的描写,也让我们得以重新审视。当贾政感慨大观园建筑得过于奢华时,众人却又拿礼仪来说事,所谓:

众人都道:“要如此方是。虽然贵妃崇节尚俭,天性恶繁悦朴,然今日之尊,礼仪如此,不为过也。”

违背人的自然本性,又带来极大的物质浪费(也是造成贾府经济困扰的重要原因),这二段描写的插入,让大观园在刚刚呈现出美丽、风光、开阔的所谓理想世界的同时,又夹杂了不和谐的一面,这种不和谐的段落呈现得越轻描淡写,越显示了礼仪之家意识形态自欺欺人的遮蔽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从阅读理解角度来考《红楼梦》,即便这样的选材哪怕是在引导考生探讨艺术效果的优劣问题,但这种讨论,如果缺少了前后联系的整体视野,是很难指向作品的真正深刻之处的。而这种缺失,恰恰是倡导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当然,整本书的整体也是相对而言的,就像笔者这篇短文讨论的整体视野,也只具有相对性。(詹丹)

THE END
0.红楼梦人物关系图关系图简介 不管是电视剧《红楼梦》,还是网上可以找到的红楼梦人物关系图,都因为过于枝繁叶茂,反而不易明辨和记忆,此处本着实用 原则,只列重要人物的关系图,以助初读、初看者之视听。 贾家(水字辈--代字辈 -- 文字辈 -- 玉字辈 / 四春 -- 草字辈) https://www.meipian.cn/38u0ihvj
1.红楼梦人物关系图=== 红楼梦人物关系图 === --- 1 贾氏宗族 ---https://www.jianshu.com/p/12464cb0d3fb?utm_campaign=maleskine&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seo_notes
2.红楼梦里的人物关系思维导图,这样看就很明白了!1/ 8红楼梦里的人物关系思维导图,这样看就很明白了! ​ 2/ 8红楼梦里的人物关系思维导图,这样看就很明白了! ​ 3/ 8红楼梦里的人物关系思维导图,这样看就很明白了! ​ 4/ 8红楼梦里的人物关系思维导图,这样看就很明白了! ​ 5/ 8红楼梦里的人物关系思维导图,这样看就很明白了! ​ https://k.sina.cn/article_1831521082_p6d2acb3a02701gh48.html
3.【名著】红楼梦四大家族人物关系图谱【名著】红楼梦四大家族人物关系图谱 红楼梦主要人物关系 01红楼梦四大家族人物关系图谱 02红楼梦人物关系简图 03红楼梦人物关系详图https://m.sohu.com/a/218530806_99908475
4.《红楼梦》四大家族重要人物关系图《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一图看懂中国四大名著《红楼梦》中四大家族贾、史、王、薛重要人物关系。 亿图脑图MindMaster原创思维导图社区提供海量优质的思维导图模板资源,一个各类脑图创意思维绘制,整理知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 用思维导图来https://mm.edrawsoft.cn/template/419495
5.红楼梦人物关系表红楼梦人物关系表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 贾府旁支: 贾代儒(司贾家私塾)红楼梦一物关系图(孙--贾瑞) 贾琼母(贾琼--子,匹姐儿--女) 贾王扁ì母(贾王扁--子,喜鸾--女) https://mip.ruiwen.com/wenxue/hongloumeng/334459.html
6.红楼梦人物关系图(横屏高清)红楼梦人物关系图,你了解多少! 红楼梦人物关系详解图 红楼梦人物关系详解图。红楼梦人物关系详解图,让人条理清楚! 红楼梦人物关系图: 红楼梦人物关系图 《红楼梦》人物关系图(修订版) 《红楼梦》人物关系图(修订版)前几天,发布了有关《红楼梦》人物关系的系列图谱六张,因笔者才疏学浅,对《红楼梦》了解有限,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528/18/5186857_1124576506.shtml
7.一图看懂红楼梦人物关系图谱一图看懂红楼梦人物关系图谱 2023-02-08 13:44 发布于:重庆市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0) 内容举报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抢首评 搜狐“我来说两句” 用户公约 https://www.sohu.com/a/638411917_120673940
8.《红楼梦》主要人物关系图谱红楼梦人物太多啦,看的时候整理了一下主要人物的关系图谱,简单明了。https://mm.edrawsoft.cn/template/94825
9.《红楼梦》贾府人物关系图图上传人:豆*** IP属地:浙江上传时间:2021-08-07格式:DOC页数:3大小:140.50KB积分:15版权申诉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者xxxx-日期xxxx红楼梦贾府人物关系图图【精品文档】红楼梦贾府人物关系图 贾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40345716.html
10.红楼梦人物关系图红楼梦,有版权哦,金陵十二钗,分别是:惜春、秦可卿、史湘云、王熙凤、巧姐、妙玉、迎春、李纨、薛宝钗、元春、探春、林黛玉。 亿图脑图MindMaster原创思维导图社区提供海量优质的思维导图模板资源,一个各类脑图创意思维绘制,整理知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 用https://mm.edrawsoft.cn/template/389747
11.✨红楼梦人物关系图|还傻傻分不清楚么···图一:《红楼梦》贾家人物关系图 图二:《红楼梦》史家人物关系图 图三:《红楼梦》薛家人物关系图 图四:《红楼梦》王家人物关系图 图五:《红楼梦》十二金钗(一) 图六:《红楼梦》十二金钗(二) 图七:《红楼梦》十二金钗(三) ———📚 金陵十二钗 [樱花https://www.360doc.cn/article/3759162_1063384702.html
12.一部《红楼梦》“根”在大运河曹雪芹从曾祖父辈就与大运河结下了不解之缘,曹家四代人的命运与大运河有关,《红楼梦》这本书是在北京这一运河城市写成的,很多书中人物也都是运河城市的人。可以在相关运河文化带建设、景点打造中,融入红楼文化。比如,高旻寺、天宁寺,是否能够加入红楼文化共同来打造;在大运河的旅游船上加入红楼的内容,外地游客https://www.jstv.com/s/yunhe/a/20220527/165364303974.shtml
13.贾府人物关系图《红楼梦》中人物众多,关系错综复杂,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包括荣国府和宁国府两大分支,以及众多旁系和仆人。贾府主干人物关系图能够将这些复杂的人物关系以图表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出来,帮助读者快速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减少阅读时的困惑。通过人物关系图,可以清晰地了解贾府的家族结构,理解家族内部的权力和地位分布。发表评论 贾府人物关系图 下 https://mm.edrawsoft.cn/template/1490910
14.红楼梦的人物关系树状图红楼梦99人物图介绍,几分钟看懂红楼梦! 本文转自公号:国学文化与生活艺术 1.贾宝玉 传说女娲炼石补天之时,单留下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该石自经锻炼之后,通了灵性,可大可小。一僧一道见后,便在石上镌上“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几个字,投它入世,成为贾政与王夫人的次子—贾宝玉。他是封建叛逆者。他厌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1222/05/65238170_952776449.shtml
15.大家梦寐以求的《红楼梦》人物关系图来啦!看完之后,不得不说整理得太棒了!在没有读《红楼梦》之前,谁都会被贾家的人物关系搞得晕头转向。今天为大家分享的内容,便是从不同方面梳理了各大家族的人物关系。建议保存下来,好好地了解一下,相信看完之后,会对《红楼梦》中人物关系有更加清晰的了解。那么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份红楼梦思维导图吧!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1128/19/78064419_10579746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