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时期,《红楼梦》为什么是禁书你看史湘云对贾母说了啥文字狱曹家

在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统治下,文字狱几乎贯穿了整个清朝,尤其是在乾隆时期,文字狱达到了顶点。从现存的史料来看,康乾年间的文字狱案件超过了160起,而仅乾隆年间就发生了130多起。那么,为什么乾隆时期的文字狱最为严重呢?

乾隆虽然自诩为“十全老人”,但在他晚期,许多决策都显得十分失误。在清朝建立的初期,民族矛盾本是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但经过百余年发展,清朝的真正矛盾转变为阶级矛盾。然而,由于乾隆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判断失误,加之错误的文化政策,导致文字狱现象猖獗。特别是从乾隆四十二年开始,文字狱愈演愈烈,随着乾隆年事渐高,他愈发好大喜功,喜欢听取下属的阿谀奉承。为了讨好皇帝,一些官员甚至伪造禁书,以此来增加自己的功绩,这种做法最终导致许多人冤枉受害。实际上,乾隆之所以大力推行文字狱,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但这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许多珍贵的文献遭到销毁,许多文人也因此遭受迫害,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其中,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便在乾隆时期被列为禁书。许多人不理解,认为《红楼梦》不过是讲述贾宝玉、林黛玉与薛宝钗的爱情故事,并没有直接涉及朝代背景,为什么在清朝成为禁书呢?若深入了解曹雪芹的家族背景,再结合书中的人物和言辞,就会发现《红楼梦》为何在乾隆时期成为禁书。

《红楼梦》实际上是曹雪芹根据自己家族的兴衰历史所创作的,书中的许多角色都有原型。贾母的原型便是曹雪芹的祖母李氏。曹寅是康熙年间的著名大官,他深得康熙的宠信,康熙南巡时常住在曹家,可以看出康熙对曹家有多宠爱。然而,随着皇四子胤禛登基,即雍正帝的即位,曹家的地位发生了剧变。因为曹寅与雍正帝关系不和,而他与太子、八阿哥等人的关系却相对较好。雍正即位后,便对曹家展开了打压,曹家最终被抄家。曹雪芹将这一家族历史写入了《红楼梦》中。

《红楼梦》成为禁书的根源,可以从书中史湘云对贾母所说的一段话中找到线索。在书的第四十回中,贾母、王熙凤、薛姨妈、王夫人、刘姥姥等人一起玩牌,鸳鸯负责提令,而史湘云的言辞中,隐含着对当时乾隆朝局的暗讽。鸳鸯提到“凑成二郎游五岳”,而史湘云则回应“双悬日月照乾坤”和“闲花落地听无声”,其中后两句尤为引人注目。

“双悬日月照乾坤”暗示了当时乾隆的困境。在古代,只有皇帝才可以自称“天”或“日”,而史湘云却在言辞中提到“月亮”也悬挂于天际,这显然带有不合常理的意味。实际上,乾隆虽继位为皇帝,但他登基后的皇位并不稳固。因为康熙的废太子胤礽的儿子弘皙依然健在,且在血脉上,弘皙被认为是比乾隆更正统的皇位继承人。加之弘皙一直觊觎皇位,乾隆最终发现其异心后将其加以惩处。因此,史湘云的那段话实际上是对乾隆朝内宫斗的某种隐喻,乾隆自然不希望外界了解这一历史事实。

正是由于《红楼梦》中这些含义深刻的暗示,使得它在乾隆时期成为禁书,不仅仅是因为其中涉及家族兴衰的故事,也因为它通过细腻的笔触揭示了清朝内外政治风波的种种隐秘。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