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写的是哪个朝代的故事读懂这首诗,你就明白了

红楼梦写的是哪个朝代的故事?读懂这首诗,你就明白了

不知大家在读《红楼梦》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 这本书讲的故事,到底发生在哪个朝代?

按照作者的说法,应该是没有朝代。

因为在书的第一章,好像就怕有人会瞎猜,所以作者一开始就说:

“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

“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

意思就是不要说发生在哪个朝代了,就连发生在什么地方,都已经无稽可考。根本就找不到什么依据,可以让人去查证了。

换言之,死无对证,就别瞎猜了。

然而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了。

曹雪芹为了写《红楼梦》这本书,据说可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难道只是因为闲得无聊,没事找事干,所以就乱写一通!

古人写书可不像现在,坐在电脑前面,敲敲键盘就可以。

那时甚至没有圆珠笔,更没有电灯,完全是就着煤油灯,用毛笔在纸上写小楷。单凭这份呕心沥血的架势,如果真只是胡编乱造,不要说后人了,恐怕连曹雪芹自己,都觉得难以置信。

所以,就像甄士隐在太虚幻境,看到的那副对联一样: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如果我们真的相信,《红楼梦》这本书是虚构的,没有朝代,那才真是的不辨真假,看不透有无了。

实际上,在《红楼梦》这本书里,作者不但对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甚至连发生在哪个时期,都交代得清清楚楚。

只不过曹雪芹把这些,都藏在了一首诗里。

为什么要藏在诗里面呢?

这就是强权之下,作为一个文人的无奈。

如果照实写吧,难免会引来杀身之祸;可不照实写吧,纯粹的胡说八道,即便写了,又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于是没办法,只好藏在这首诗里边:

反正从来总一心,

镜光至意两相寻。

有朝敲破蒙头瓮,

绿水青山任好春。

反正从来总一心,

镜光至意两相寻。

有朝敲破蒙头瓮,

绿水青山任好春。

这是蒙府本《红楼梦》中的一首诗。作者曹雪芹想用这首诗,旨在告诉我们,如果要真正看懂这本书,就需要先懂得:反就是正,虚就是实,假就是真。

同样的道理,无稽可考,也就是有迹可循。

只不过需要“敲破蒙头瓮”。

那么,这个“蒙头瓮”该怎么敲破呢?

原来在繁体字中,“瓮”这个字也写作“甕”,也就是上面一个“雍”字,下面一个“瓦”字。

诗中说“反正从来总一心”。所以,当反是正的时候,正也就是反。

那么,把“甕”这个字反过来,就是“瓦”字下面盖着一个“雍”字。然后一榔头,把“瓦”字敲破了,是不是就只剩一个“雍”字了。

这就是作者曹雪芹,真正的用心所在。

《红楼梦》这本书写的,其实就是清朝雍正年间的事。毕竟那才是他所处的时代,才是他幼少年经历过的事情,也才值得他耗尽一生心血去写。

THE END
0.红楼梦什么朝代红楼梦什么朝代独行侠 精选回答 1、据悉,在《红楼梦》小说中曾写道“无朝代可考”,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虚构的年代,没有历史背景、也没有时间的约束。不过,关于《红楼梦》朝代的推测,目前有两种说法:明朝和清朝。 2、关于明朝的说法,目前已经被推翻了,据悉,在明朝时期,汉人都是要留长辫的,但是小说中的人物却https://edu.iask.sina.com.cn/jy/3icd4GdwdFv.html
1.红楼梦讲的是哪个朝代的故事红楼梦并没有交代朝代,是虚构的,严格来说就是个空架构的故事。曹雪芹是清代的,硬说红楼梦是有朝代的话,清代当背景是比较合适的。http://m.gaosan.com/gaokao/241121.html
2.红楼梦讲的哪个朝代红楼梦是一本小说,还带有一点神话色彩,那么红楼梦讲的哪个朝代的呢?一起来看看小编的分享吧! 解:最有可能是清朝,但书中并未明确是哪个朝代。 推测朝代背景:清朝、明朝等。 ①原因及分析: 当时正是大兴文字狱的时期。有人就猜想,为了保护生命安全,曹雪芹就把一些容易被他人视为敏感内容的人和事,都选用隐晦的方式https://m.ruiwen.com/wenxue/hongloumeng/431534.html
3.红楼梦是什么朝代的《红楼梦》这本书写于清代。《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https://edu.iask.sina.com.cn/bdjx/6d1ajLZKTty.html
4.《红楼梦》的作者到底是谁?文史(3)从对首都的称谓看。“神京”一词在《红楼梦》中多次出现。明朝出生的遗民作者,才会称明朝的首都为“神京”。清朝皇帝占据明朝的首都后,已将燕京改称为“京师”了。书中使用“神京”一词,既表明了作者的出生朝代,又表明了作品的创作年代。 (4)从上演的违禁曲目看。在康熙五十三年后至雍正乾隆朝多次发出禁http://www.chinawriter.com.cn/GB/n1/2021/0223/c419387-32034820.html
5.当前对《红楼梦》的错误解读五花八门唐宇红,山西黎城人,1989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文秘专业,业余时间喜欢研读 《红楼梦》,多次在士君读书会、大唐诗社、山西大学、山西工程职业学院等场所作专题讲座,多篇研红文章发表于 《黄河》杂志、 《山西日报》 《山西市场导报》,并著有《我眼中的红楼梦》一书。 http://www.sxgrw.com/2024/03/15/9973231.html
6.大观小器:《红楼梦》中的艺术品文化是碰撞出来的,人类文明的进化史就是一部流动史。曹雪芹写《红楼梦》自言朝代年纪、地舆邦国皆失落无考,但每论及一处贾府繁华处,却往往总似不经意间露出西洋物什,以增奇趣。元春给“省亲别墅”赐名“大观”,坐实了这座贯穿古今、汇通中西的盛世华园。 https://www.chinanews.com.cn/cul/2021/12-17/9632021.shtml
7.探访孚王府为《红楼梦》牵魂怡亲王府过录的己卯本,虽然是自家精心私藏,且处心积虑地没有登录在《怡府书目》里,但由于朝代更迭,藏书散失流传,却意外地为《红楼梦》的传承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只是十分遗憾,我没能走进王府后面的几进院落,也就无法去寻“明善堂”,一条锈迹斑斑的锁链和一把估计已永远用钥匙打不开的锈锁把我挡在了正殿http://news.youth.cn/jsxw/201705/t20170525_9870139.htm
8.法说《红楼梦》:馒头庵里的罪恶、赵姨娘的报复、宝黛姻缘…据考证,秦可卿是《红楼梦》里第一个自杀而亡的女性,秦可卿死后,她的灵柩被送到贾府家庙铁槛寺,王熙凤前往送灵,下榻至馒头庵,由此,一桩悲剧在馒头庵开始酝酿,馒头庵主持静虚和王熙凤密谋的一场交易,不仅拆散了一段姻缘,还导致一对有情人双双自杀。那么,馒头庵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罪恶?这起自杀悲剧又反映了当时https://tv.cctv.com/v/a/ARTItlfon3e5FXuNzPKd6W2h200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