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哪个朝代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红楼梦是哪个朝代,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清朝

红楼梦的创作背景:

《红楼梦》诞生于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举国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这时期从表面看来,好像太平无事,但骨子里各种社会矛盾正在加剧发展,整个王朝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5]

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总共做了58年的江宁织造。曹家极盛时,曾办过四次接驾的阔差。曹雪芹生长在南京,少年时代经历了一段富贵繁华的贵族生活。但后来家渐衰败,雍正六年(1728年)因亏空得罪被抄没,曹雪芹一家迁回北京。回京后,他曾在一所皇族学堂“右翼宗学”里当过掌管文墨的杂差,境遇潦倒,生活艰难。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红楼梦》一书是曹雪芹破产倾家之后,在贫困之中创作的。创作年代在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左右。[6]

《红楼梦》开卷第一回第一段《作者自云》即是曹雪芹自序[4]  。在这篇自序中,曹雪芹以真实身份出现,对读者讲述写作缘起。据他自述,他是依托自己早年在南京亲历的繁华旧梦而写作此书。因流落北京西郊,碌碌无为,一事无成,猛然回忆起年少时家里所有的女孩儿,觉得她们的见识才气远远超过自己,不禁深自愧悔。祖上九死一生创下这份家业,自己身在福中,却不务正业,不听从父母老师的管教,以致长大后一技无成,半生潦倒。曹雪芹将这段经历和悔悟写成小说,就是要告诉读者,虽然自己罪不可免,但那些女孩儿都是生活中实有其人,万不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而使她们的事迹湮灭无闻。一念及此,心旌荡漾,一切困难都不在话下。何况乡野生活悠闲自在,风光宜人,更令他思如泉涌,下笔如神。曹雪芹自谦才疏学浅,只得用市井白话来写这部小说,意在为那些女孩儿立传,排遣自己的苦闷,兼以供读者把玩赏析。

名人评价《红楼梦》

一、平步青先生评说《红楼梦》

晚清时期,有个叫平步青的学者曾经这样说过:“《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初仅抄本,八十回以后轶去;高兰墅侍读颚续之,大加删易……世人喜观高本,原本遂湮。然厂肆尚有其书;癸亥上元,曾得一帙,为同年朱味莲携去。书平平耳,无可置议。”平步青认为《红楼梦》不过是一部写得平平的书而已,他基本上没有给《红楼梦》以任何赞誉的评价,但也没有给以批评和指责。这大约是目前所知的最早对《红楼梦》进行评论的一个人。

二、戚蓼生先生评说《红楼梦》

戚蓼生也是晚清时期的学者,他曾刻有一部由他自己写序的《红楼梦》版本,人称“戚序本”。他对《红楼梦》的评价是这样说的:“写闺房则极其雍肃也,而艳冶已满纸矣;状阀阅则极丰整也,而式微已盈睫矣;写宝玉之淫而痴也,而多情善悟,不减历下琅琊;写黛玉之妒而尖也,而骂爱深怜,不啻桑娥石女。”他还说:“盖声止一声,手止一手,而淫佚贞静,悲戚欢愉,不啻双管齐下也。噫,异矣!”

戚蓼生先生是《红楼梦》问世以来第一个真正能赏识它的文笔之奇的一个人。

三、鲁迅先生评说《红楼梦》

鲁迅先生在他的《中国小说史略》中说:“(《红楼梦》)叙述皆存本真,闻见悉所亲历。”他认为,《红楼梦》是一部带自传性的作品。他还这样说:“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见在中国的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前人的小说叙好人完全好,坏人完全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被打破了。——它那文章的旖旎和缠绵,倒是还在其次的事。”关于对《红楼梦》的评价,他用如下八个字进行了高度概括:“正因写实,转成新鲜。”

鲁迅先生对《红楼梦》的评价是正确的,所以,当代著名作家刘心武先生就认为,鲁迅对红学的贡献是最大的。

四、毛泽东评说《红楼梦》

毛泽东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和诗人。他酷爱读书,尽管日理万机,但却在百忙中竟然多次读过《红楼梦》。毛泽东从青少年时代就对《红楼梦》情有独钟,直到晚年还常读不厌。

早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就与贺子珍谈到过《红楼梦》。他称赞《红楼梦》是一本难得的好书,认为《红楼梦》里写了两派,一派好,一派不好。贾母、王熙凤、贾政,这是一派,是不好的;贾宝玉、林黛玉、丫鬟,这是一派,是好的。《红楼梦》写了两派斗争。在长征途中,毛泽东的许多书都丢了,但仍保留着一部《红楼梦》,可见他对《红楼梦》的喜爱和珍惜。他曾说:“贾宝玉是中国革命史上第一大革命家。”毛泽东曾对贺龙元帅说:“中国有三部名小说,《三国》、《水浒》和《红楼梦》,谁不看完这三部小说,不算中国人。”

毛泽东是把《红楼梦》这部书作为历史来读的。他说:“不读《红楼梦》,就不了解封建社会。”毛泽东不但自己爱读《红楼梦》,而且还号召人们都来读《红楼梦》。他说,读《红楼梦》至少要读五遍才读懂,他自己虽然读了好几遍,但有些地方还没有真正读懂。毛泽东对王熙凤的评价很高,认为王熙凤是当内务部长的材料,称赞她有战略头脑。他曾说过:“王熙凤处理尤二姐‘事件’,真是有理、有利、有节哟。”毛泽东还说王熙凤善使两把杀人不见血的飞刀:“你看,她把个贾瑞弄得死而无怨,至死不悟。”

有人这样对毛泽东说:“我同情林黛玉,可不喜欢贾宝玉,他对那么多女孩都好,这叫什么事啊,一点都不专一。”毛泽东对那个人说:“林黛玉有句话讲得好:‘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她是个很有头脑的女孩子哩,但是她的小性儿也够人受的。贾宝玉是个很有性格的男孩子哩。他对女孩好,那是因他觉得女孩受压嘛。大观园里的女孩总比那些男人干净得多,你还不懂贾宝玉。”

五、周汝昌先生评说《红楼梦》

当代著名的红学家周汝昌先生1987年4月在他的《〈红楼梦〉——中华民族的一部文化小说》一文中说:《红楼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文化小说”。他说,每当他与西方或外国学者们悟谈时,他总这样对他们说:“如果你想要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特色,最好的——既最有趣味又最为捷便(具体、真切、生动)的办法就是去读通了《红楼梦》。”

周汝昌先生认为,中国的文化历史非常悠久,少说也已有七千年了。这样一个民族,积其至丰至厚,积到旧时代最末一个盛世,产生了一个特别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这位小说家,自然早已不同于“说书”人,不同于一般小说作者。他是一个惊人的天才,在他身上,仪态万方地体现了我们中华文化的光彩和境界。他是古今罕见的一个奇妙的“复合构成体”——大思想家、大诗人、大词曲家、大文豪、大美学家、大社会学家、大心理学家、大民俗学家、大典章制度学家、大园林建筑学家、大服装陈设专家、大音乐家、大医药学家……。他的学识极广博,他的素养极高深。这样一个奇才绝才写出来的小说,无怪乎有人将它比作“百科全书”,比作“万花筒”,比作“天仙宝镜”。

他还认为,《红楼梦》是一部以重人、爱心、唯人为中心思想的书,是我们中华文化史上的一部最伟大的著作。所以他说,《红楼梦》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性最强的作品。

THE END
0.红楼梦的时代背景是明朝还是其他朝代?红楼梦中时代背景是明末时期,证据极多,列举几个最为典型的吧。 首先,红楼梦里曾反复谈到末世,并在书中核心内容里对“末世”景象有大量描写。 红楼梦中,最关键的内容,莫过于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和判曲,其中王熙凤和探春判词中,都明确点明了红楼书中“末世”的时代背景。 王熙凤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探春判词“才自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1210/22/49495154_1008151183.shtml
1.红楼梦什么朝代红楼梦什么朝代独行侠 精选回答 1、据悉,在《红楼梦》小说中曾写道“无朝代可考”,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虚构的年代,没有历史背景、也没有时间的约束。不过,关于《红楼梦》朝代的推测,目前有两种说法:明朝和清朝。 2、关于明朝的说法,目前已经被推翻了,据悉,在明朝时期,汉人都是要留长辫的,但是小说中的人物却https://edu.iask.sina.com.cn/jy/3icd4GdwdFv.html
2.红楼梦讲的哪个朝代红楼梦是一本小说,还带有一点神话色彩,那么红楼梦讲的哪个朝代的呢?一起来看看小编的分享吧! 解:最有可能是清朝,但书中并未明确是哪个朝代。 推测朝代背景:清朝、明朝等。 ①原因及分析: 当时正是大兴文字狱的时期。有人就猜想,为了保护生命安全,曹雪芹就把一些容易被他人视为敏感内容的人和事,都选用隐晦的方式https://m.ruiwen.com/wenxue/hongloumeng/431534.html
3.红楼梦是什么朝代的红楼梦是什么朝代的小说1、《红楼梦》是一本虚构的小说,朝代的话也是虚构的,所以没有历史背景和时间约束,据相关推测说是明朝和清朝,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朝代,但是《红楼梦》创作于清代。2、《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https://edu.iask.sina.com.cn/jy/3t9f5VPDCZd.html
4.寻找林黛玉——贾宝玉与传统人文理性的末路文史《红楼梦》的朝代和地点都不是现实主义的。《红楼梦》的朝代和清朝有什么关系呢?大观园和现实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如果认为《红楼梦》在写实,这好比数学里的“降维”,高维度和低维度之间有映射关系。但映射关系不能代替高维函数本身。 大观园是一个想象的地方,是假的真,真的假。它的目的不在于写实。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428/c404063-31691319.html
5.对于新红,我有话要说(红楼梦)剧评对于新红,我有话要说前段时间有幸拿到安徽卫士新版红楼梦记者赠品DVD在家里的视听室先睹为快,不禁感叹这是一部何等精良的作品,对无良媒体和网络暴民很无语,如此高水平的电视剧,放在世界上都是尖端的,好的难以用语言形容,每一帧都是一幅画,许多经典场景都处理的非常唯美细腻,因此难免为新红抱不平,希望大家在9.2号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3587358/
6.大观小器:《红楼梦》中的艺术品文化是碰撞出来的,人类文明的进化史就是一部流动史。曹雪芹写《红楼梦》自言朝代年纪、地舆邦国皆失落无考,但每论及一处贾府繁华处,却往往总似不经意间露出西洋物什,以增奇趣。元春给“省亲别墅”赐名“大观”,坐实了这座贯穿古今、汇通中西的盛世华园。 https://www.chinanews.com.cn/cul/2021/12-17/9632021.shtml
7.趣谈《红楼梦》中的满族风俗——“辽海讲坛”讲座因为种种原因,作者在小说中一再提及“无朝代年纪可考”,而且作者也有意在书中模糊朝代,让读者感觉不出来明确的朝代时间。后来依据小说《红楼梦》改编的戏剧、电影以及电视剧等,人物服装都不是清代人物的服饰,这更让不熟悉《红楼梦》的读者会误以为故事发生的年代离清朝较远。但实际上,《红楼梦》小说中涉及满族https://www.lnskl.org.cn/10000/184590/2022926/1664156917503.shtml
8.探访孚王府为《红楼梦》牵魂怡亲王府过录的己卯本,虽然是自家精心私藏,且处心积虑地没有登录在《怡府书目》里,但由于朝代更迭,藏书散失流传,却意外地为《红楼梦》的传承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只是十分遗憾,我没能走进王府后面的几进院落,也就无法去寻“明善堂”,一条锈迹斑斑的锁链和一把估计已永远用钥匙打不开的锈锁把我挡在了正殿http://news.youth.cn/jsxw/201705/t20170525_98701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