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写的是哪个朝代的故事读懂这首诗,你就明白了

红楼梦写的是哪个朝代的故事?读懂这首诗,你就明白了

不知大家在读《红楼梦》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 这本书讲的故事,到底发生在哪个朝代?

按照作者的说法,应该是没有朝代。

因为在书的第一章,好像就怕有人会瞎猜,所以作者一开始就说:

“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

“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

意思就是不要说发生在哪个朝代了,就连发生在什么地方,都已经无稽可考。根本就找不到什么依据,可以让人去查证了。

换言之,死无对证,就别瞎猜了。

然而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了。

曹雪芹为了写《红楼梦》这本书,据说可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难道只是因为闲得无聊,没事找事干,所以就乱写一通!

古人写书可不像现在,坐在电脑前面,敲敲键盘就可以。

那时甚至没有圆珠笔,更没有电灯,完全是就着煤油灯,用毛笔在纸上写小楷。单凭这份呕心沥血的架势,如果真只是胡编乱造,不要说后人了,恐怕连曹雪芹自己,都觉得难以置信。

所以,就像甄士隐在太虚幻境,看到的那副对联一样: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如果我们真的相信,《红楼梦》这本书是虚构的,没有朝代,那才真是的不辨真假,看不透有无了。

实际上,在《红楼梦》这本书里,作者不但对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甚至连发生在哪个时期,都交代得清清楚楚。

只不过曹雪芹把这些,都藏在了一首诗里。

为什么要藏在诗里面呢?

这就是强权之下,作为一个文人的无奈。

如果照实写吧,难免会引来杀身之祸;可不照实写吧,纯粹的胡说八道,即便写了,又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于是没办法,只好藏在这首诗里边:

反正从来总一心,

镜光至意两相寻。

有朝敲破蒙头瓮,

绿水青山任好春。

反正从来总一心,

镜光至意两相寻。

有朝敲破蒙头瓮,

绿水青山任好春。

这是蒙府本《红楼梦》中的一首诗。作者曹雪芹想用这首诗,旨在告诉我们,如果要真正看懂这本书,就需要先懂得:反就是正,虚就是实,假就是真。

同样的道理,无稽可考,也就是有迹可循。

只不过需要“敲破蒙头瓮”。

那么,这个“蒙头瓮”该怎么敲破呢?

原来在繁体字中,“瓮”这个字也写作“甕”,也就是上面一个“雍”字,下面一个“瓦”字。

诗中说“反正从来总一心”。所以,当反是正的时候,正也就是反。

那么,把“甕”这个字反过来,就是“瓦”字下面盖着一个“雍”字。然后一榔头,把“瓦”字敲破了,是不是就只剩一个“雍”字了。

这就是作者曹雪芹,真正的用心所在。

《红楼梦》这本书写的,其实就是清朝雍正年间的事。毕竟那才是他所处的时代,才是他幼少年经历过的事情,也才值得他耗尽一生心血去写。

THE END
0.中国文化知识百问百答(2024最新整理)|蔡伦|黄帝|扁鹊|西施|诸葛亮答案:《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 17.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是什么? 答案:立春。 18. 古代文人常用来形容月亮的别称是什么? 答案:婵娟、玉盘、玉钩等。 19. “二十四孝”故事中,“卧冰求鲤”的主人公是谁?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1JMF4PU0553339R.html
1.《红楼梦》的故事,到底发生在哪朝哪代?关于《红楼梦》到底说的时啥时候的事,其实书中是有交代的。 在第一回中,女娲补天剩下的那块大石头,到红尘俗世中经历了一番后,带着“满身故事”(《红楼梦》本梦),又回到了那个被命运遗弃的角落。空空道人偶然到此一游,看到了石头君身上的故事,不禁提出两个疑问:1、时间上,无朝代可考;2、内容上,没有大忠https://www.jianshu.com/p/8034ecfd4f23
2.小学生国学达人挑战赛试题144、相传是谁造的汉字?( B ) A伏羲 B仓颉 C黄帝 D周文王 145、《本草纲目》的作者是( B )。 A.孙思邈 B.李时珍 C.韩非子 D、扁鹊 146、“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这副对联是哪部章回小说的目录? ( B ) A《水浒》 B《西游记》 C《红楼梦》 D《三国演义》 147、说起“年”的由来,“年https://www.oh100.com/kaoshi/peixun/224675.html
3.红楼梦第八回内容概括讲是哪个朝代的故事红楼梦是哪个朝代的故事 《红楼梦》是虚构的,并不是哪个朝代的故事,虽然作者是清朝的,但书中的背景并不是清朝,而是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所展开的故事。 《红楼梦》是一部在世界都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人情小说,被认为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书中四大家族的故事,以及以贾http://www.chusan.com/zhongkao/235031.html
4.熹妃传科举答案题库大全乡试殿试试题答案31.《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它的作者是 司马光 32.白炽灯用久了会发黑是因为什么? 钨丝升华 33.行星中,卫星最多的是? 土星 34.澳门特区的区旗是什么颜色? 绿色 35.“孟母三迁”的故事中,孟母第二次把家迁到了 市场 36.佛门戒律中“三聚净戒”是指? https://shouyou.gamersky.com/gl/201611/839868.shtml
5.红楼梦写的是哪个朝代的事情红楼梦写的是哪个朝代的事情气贯长虹 精选回答 红楼梦写的是明末清初时的故事。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此书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程本为程伟元排印的印刷本,脂本为脂砚斋在不同时期抄评的早期手抄本https://edu.iask.sina.com.cn/jy/3od6XJmYFu5.html
6.中国文化传统知识问答大全屈原起源八仙过海传统文化32、《红楼梦》的作者是谁? 答案:曹雪芹。 33、“文房四宝”指的是哪四样文具? 答案:笔、墨、纸、砚。 34、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嫦娥奔月”的故事与哪个节日有关? 答案:中秋节。 35、“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是指哪四部史书? 答案:《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023GOO40553339R.html
7.红楼梦是什么年代的故事红楼梦是哪个年代的故事红楼梦并没有交代朝代,是虚构的,严格来说就是个空架构的故事。曹雪芹是清代的,硬说红楼梦是有朝代https://edu.iask.sina.com.cn/jy/26nH46A7Fp.html
8.红楼梦说的是哪个朝代的故事?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红楼梦的故事被普遍认为发生在清代,包括新皇即位权力更迭,只是人物称呼和服装等,很多参考了明末的社会风俗…还有,曹雪芹先生不愿意明确表示是哪个朝代…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相似问题 红楼梦说的是哪个朝代的事? 特别推荐 热点考点 2022年高考真题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中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c2a69534efb1c9901fdd0eec85879af5.html
9.西游记是哪个朝代的–快看漫画问答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经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出明代百姓的**生活状况。《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https://www.kuaikanmanhua.com/qa1/18530
10.红楼梦说的是哪个朝代《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巨著,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那么你知道是什么朝代的吗?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红楼梦说的是哪个朝代 清朝、明朝等。 ①原因及分析: 当时正是大兴文字狱的时期。有人就猜想,为了保护生命安全,曹雪芹就把一些容易被他人视为敏感内容的人和事,都选用隐晦的方式来表达。这或许是https://mip.ruiwen.com/wenxue/hongloumeng/383260.html
11.红楼梦是哪个朝代的故事本文解答了关于《红楼梦是哪个朝代》相关内容,同时关于1、红楼梦是哪个朝代的故事,2、红楼梦是哪个朝代写的小说,3、红楼梦是哪个朝代为背景,4、红楼梦是哪个朝代的小说作品,5、红楼梦是哪个朝代的故事哪个地方,的相关问答本篇文章福途教育网小编也整理了进来,希望对您有帮助。 红楼梦是哪个朝代的文学作品? 清朝 http://www.designclub.com.cn/202393.html
12.红楼梦是写的哪个朝代红楼梦是写的哪个朝代故事1、《红楼梦》这本书写的是清代,故事讲述的是发生在一个未知朝代的封建大家庭中的人事物,其中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个人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通过对一些日常事件的描述,体现了在贾府的大观园中以金陵十二钗为主体的众女子的爱恨情愁。 2、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http://m.yxlady.com/jingyan/1760973.shtml
13.红楼梦讲的是哪个朝代的故事红楼梦说的是什么朝代的故事1、红楼梦是虚构的,没有朝代。2、《红楼梦》讲述的是发生在一个虚构朝代的封建大家庭中的人事物,其中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个人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通过对一些日常事件的描述体现了在贾府的大观园中以金陵https://edu.iask.sina.com.cn/jy/3v7fMpcrsV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