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义丨清代乾隆朝禁毁小说书目考万历陈继儒钱谦益四库全书

摘 要乾隆朝大力禁毁小说,但现有的数种乾隆朝禁毁小说书目仅著录禁毁小说15种,仅列作者与书名,简之又简。笔者在前人基础上辑录乾隆朝57种禁毁小说,考述其基本情况、禁毁原因、请禁者与禁毁时间等。我们根据这份相对完整的乾隆朝禁毁小说书目,可见乾隆朝小说禁毁的鲜明特征:专注于政治违碍因素,聚焦政治“诲盗”而漠视道德“诲淫”;配合《四库全书》的纂修,采取高频率、高强度的运动式禁毁方式;大量株连无辜作品。

关键词乾隆;禁毁小说;书目

书籍禁毁在清代乾隆朝达到高峰,仅纂修《四库全书》期间所禁毁的书籍“将近三千余种,六七万卷以上,种数几与四库现收书相埒”。[1]明清小说蔚为大观,乾隆朝的小说创作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诞生了《红楼梦》与《儒林外史》等经典名著,但乾隆皇帝与四库馆臣们认为“子部之小说、杂记易藏违碍”,[2]大力禁毁相关小说。关于乾隆朝禁毁小说的书目,王利器先生辑《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列有《乾隆朝禁毁小说戏曲书目》,收录小说9种,但误收1种;[3]吴哲夫先生撰《清代禁毁书目研究》附录二《清代禁毁小说及剧本书目》,列有乾隆朝禁毁小说10种,也有讹误;[4]王彬先生撰《禁书·文字狱》附录二《清代禁毁小说戏曲唱片书目》,列有乾隆朝禁毁小说9种;[5]李时人先生撰《中国禁毁小说大全》附录《乾隆朝禁毁小说书目》,列有10种,但误计1种;[6]潘建国先生撰《中国古代小说书目研究》附表(9)《清代乾隆时期禁毁小说名录》,列有10种;[7]王颖撰《清代禁毁小说坊刻研究》列有《乾隆朝的禁毁小说书目》,辑录禁毁小说11种,但误收1种。[8]剔除重复与讹误,上述六种乾隆朝禁毁小说(戏曲)书目共收录禁毁小说15种:《水浒传》《归莲梦》《五色石传奇》《精忠传》《退虏公案》《英烈传》《镇海春秋》《辽海丹忠录》《定鼎奇闻》《剿闯通俗小说》《樵史通俗演义》《说岳全传》《九籥集》《觚賸》《虞初新志》。其实,乾隆朝禁毁小说远超此数。笔者在前述书目的基础上,共辑录乾隆朝禁毁小说57种。前述书目大多仅列作者与书名,简之又简。本文依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纂修四库全书档案》、故宫博物院编《掌故丛编》与《文献丛编》、上海书店编《清代文字狱档》、姚觐元编《清代禁毁书目》、孙殿起编《清代禁书知见录》、雷梦辰撰《清代各省禁书汇考》等文献,考述这57种小说的禁毁原由、请禁者与禁毁时间等,[9]如下:

[清代]郎世宁绘《乾隆帝写字像》

故宫博物院藏

1.《水浒传》,明代高儒《百川书志》著录:“《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10]郎瑛《七修类稿》也称其“乃杭人罗本贯中所编……钱塘施耐庵的本”。[11]目前一般认为是施耐庵与罗贯中撰,但二人的资料缺乏,难知详情。书叙梁山好汉聚义造反之事,因“诲盗”而成为历代遭禁次数最多的小说之一。乾隆朝有两次专项禁毁《水浒传》的行动:一是乾隆十八年(1753)七月谕令:“近有不肖之徒,并不翻译正传,反将《水浒》《西厢记》等小说翻译,使人阅看,诱以为恶……俱著查核严禁,将现有者查出烧毁,再交提督从严查禁,将原板尽行烧毁。如有私自存留者,一经查出,朕惟该管大臣是问。”[12]二是乾隆十九年(1754),朝廷“议准,《水浒传》一书,应饬直省督抚学政,行令地方官,一体严禁”。[13]

[清代]“水浒人物图纸牌”

故宫博物院藏

2.《孤树裒谈》,十卷,撰者李默,字古冲,福宁(今福建霞浦)人,约生活于正德至嘉靖时期,曾任广东巡盐使。《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小说家类存目著录,今存明刻本。该书“例则编年,体则小说,大抵皆委巷之谈”,[14]讲述明洪武至正德时期的君臣轶闻,但称呼少数民族为“虏”“夷”等,尤其是卷三宣称“北虏为胡,不可令广”。因“书中间有议论偏谬之处,仍请删节抽毁”,[15]“亦有妄诞字句”,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十二月初四日,被江苏巡抚萨载奏缴。[16]

[明代]李默《孤树裒谈》

明代刻本

3.《槎庵小乘》,四十一卷,撰者来斯行,生卒年不详,字道之,萧山(今属浙江)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授刑部主事,官至福建右布政使。《千顷堂书目》与《明史·艺文志》子部小说家类著录,有国家图书馆藏明崇祯刊本。此书分天文、地址、国事、经史等十二类,收录一些小说故事。第四十一卷“夷狄类”犯忌甚多,如称呼女真为“金虏”,首领为“虏酋”,尤其是《建夷》斥责“虏入寇不绝,掠杀辽东吏民无算”。江苏巡抚萨载斥其“语多狂悖”,[17]于乾隆四十年(1775)二月二十二日奏缴。乾隆四十二年八月初四,浙江巡抚三宝又特别指出“第四十一卷多悖触”,[18]列入《军机处第四次奏准全毁书目》。[19]

4.《玉镜新谭》,十卷,又名《逆珰事略》,编撰者朱长祚,约生活于天启至崇祯年间,生平待考。王重民撰《中国善本书提要》子部小说类、朱一玄先生等编撰《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与石昌渝先生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总目》著录,今存明崇祯刊本。书叙魏忠贤事迹,与《魏忠贤小说斥奸书》《警世阴阳梦》等相类。因称呼女真为“虏”“奴酋”等,被江苏巡抚萨载斥为“语多狂悖”,于乾隆四十年(1775)二月二十二日被奏缴。[20]

[明代]朱长祚《玉镜新谭》

明代刻本

5.《双槐岁钞》,十卷,撰者黄瑜(1426—1497),字廷美,号双槐老人,香山(今属广东)人,景泰七年(1456)举人,曾任长乐知县,颇有政声。《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小说家类存目著录,今存家刻本、陆延枝刊本等。书叙明代人文典礼、边防马政与内阁逸闻等,收录不少小说故事。卷九《建州女真》载明代女真史料,称其为“夷”,叛军首领为“贼首”,斥责他们“背义”。乾隆四十年(1775)九月二十二日被闽浙总督钟音奏缴。[21]

6.《续说郛》,四十六卷,又名《说郛续》,辑纂者陶珽(1573—?),字葛阆,号不退,又号稚圭,自称天台居士,姚安(今属云南)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官至武昌兵备道。《明史·艺文志》小说家类著录,今存顺治年间宛委山堂本与陶氏刊本等。该丛书辑录明人笔记五百二十七种,收有大量文言小说。其违碍之处甚多,尤其是卷十一所收天都山人《建州女真考》、萧大亨《夷俗记》、赵辅《平夷录》与马文升《抚安东夷记》等,对女真多有贬斥,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九月初三日,为浙江巡抚三宝奏缴,同年九月十七日御批。[22]

[五代]胡瓌绘《卓歇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7.《辽海丹忠录》,八卷四十回,又名《丹忠录》,撰者陆人龙,字君翼,约生活于万历中期至康熙初年,钱塘(今属浙江杭州)人,另著有拟话本小说集《型世言》。孙楷第先生撰《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著录,今存日本内阁文库藏明崇祯间翠娱阁刊本。书叙明朝与后金的辽东战事,第一回的回目即“斩叛夷奴酋滥爵,急备御群贤伐谋”,斥责“只是逆酋奴儿哈赤倡乱之时,这奴酋原是残金子孙”,[23]违碍之处甚多,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十二月被列入《外省移咨应毁各种书目》。[24]

8.《五杂俎》,十六卷,撰者谢肇淛(1567—1624),字在杭,号武林、小草斋主人,长乐(今属福建)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官至广西右布政使。《千顷堂书目》与《明史·艺文志》小说家类著录,今存万历潘氏如韦轩刻本、襟霞阁排印本等。此书收录了一些颇具价值的小说故事,体现了作者进步的小说观。因涉及边事,触犯清廷忌讳,如《地部二》斥责“女真至于蒙古,是一大劫,中国之人,无复孑遗矣”,[25]又称呼努尔哈赤为“建酋”,被云贵总督李侍尧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二月初三日奏缴。[26]

[明代]谢肇淛《五杂俎》

明代万历年间刻本

9.《马伶传》,撰者侯方域(1618—1654),字朝宗,商丘(今属河南)人,少有才名,为“复社四公子”之一。宋荦、许汝霖《国朝三家文钞·凡例》云:“如侯朝宗之《马伶传》《李姬传》,以近唐人小说也。”朱一玄先生等编撰《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与石昌渝先生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总目》著录。其叙马伶因饰演严嵩失败,投身奸相门下体验生活,最终演出大获成功的故事。侯方域《壮悔堂文集》因卷八《豫省试策一》论及汉赵刘渊、后赵石勒与北魏拓跋珪等少数民族君王崇尚汉文化,被云贵总督李侍尧斥为“隐寓请改服色之意,尤属狂悖”,[27]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二月初三奏缴。《马伶传》被收入《壮悔堂文集》卷五,受到牵连。

[清代]侯方域《壮悔堂集》

清代康熙年间刊本

10.《李姬传》,侯方域撰,石昌渝先生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总目》著录。其叙秦淮名妓李香的传奇人生与高贵品质,被收入《壮悔堂文集》卷五,受到牵连。

11.《宁南侯传》,侯方域撰,吴曾祺编《旧小说》已集一选入,石昌渝先生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总目》著录。其叙明末将领左良玉故事,被收入《壮悔堂文集》卷五,受到牵连。

12.《吴伯裔伯胤传》,侯方域撰,吴曾祺编《旧小说》已集一选入,石昌渝先生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总目》著录。其叙才俊吴氏兄弟死于明末战乱的悲剧,被收入《壮悔堂文集》卷五,受到牵连。

13.《徐作霖张渭传》,侯方域撰,郑醒愚辑《虞初续志》卷二、吴曾祺编《旧小说》已集一选入,石昌渝先生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总目》著录。其叙狂生徐作霖与张渭的传奇故事,被收入《壮悔堂文集》卷五,受到牵连。

14.《闇然堂类纂》,六卷,撰者潘士藻(1537—1600),字去华,号松雪,婺源(今属江西)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官至尚宝司少卿。《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存目著录,今存明万历刻本。书叙见闻杂事,多有针砭流俗、垂戒警世之意。卷一《第代兄伍》述及“北虏犯边”,乾隆四十三年(1778)三月二十六日、五月十一日分别被闽浙总督钟音、署云贵总督裴宗锡奏缴,[28]《军机处奏准全毁书目》云:“《类纂》第一卷,语有诋斥,应请销毁。”[29]

15.《五色石传奇》,八卷,原题“笔炼阁编述”,自序署“笔炼阁主人题于白云深处”,孙楷第先生认为此书与《八洞天》“疑皆清徐述夔撰。以《禁书总目》有‘徐述夔《五色石》’知之”,[30]胡士莹先生认为该禁书即徐述夔所著拟话本集《五色石》。[31]但也有质疑者,[32]需进一步确证。徐述夔(1701?—1763?),原名赓雅,字孝文,扬州东台(今属江苏省如东县)人,乾隆三年(1738)举人,因作《一柱楼诗》多有追忆明朝、讥诋清廷之语,且著述推崇吕留良,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案发时遭开棺戳尸,著作俱被禁毁。此书较早流传海外,日本天明四年(1784)秋水园主人《画引小说字汇》所附援引书目著录,今存大连图书馆与日本千叶掬香藏原刊本等。其包含八篇拟话本小说,每篇冠以回目,分叙八个故事,多写才子佳人离合悲欢、炎凉世态与忠奸斗争。乾隆四十三年(1778)九月初七日,江苏巡抚杨魁奏请查禁。[33]乾隆五十五年(1790)五月初七日,又被浙江巡抚琅玕奏缴。[34]为了逃避禁毁,紫云阁书坊将其割裂窜改,前四卷刻成《遍地金》,后四卷改为《补天石》。

[清代]佚名《李香君小像》

英国大英博物馆藏

16.《快士传》,十六卷,题“五色石主人新编”,作者当为徐述夔。[35]日本享保十三年(1728)《舶载书目》与孙楷第先生撰《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著录,现存清写刻本。值得注意的是该书影射清初文字狱,第二卷述及明代永乐年间,袁念先因私藏方孝孺的文字而被满门抄斩。《一柱楼诗》案发,江苏学政刘墉奏请将徐述夔“其所著述如有悖逆即当严办,如无逆迹亦当核销,以免惑坏人心风俗,现移督抚搜查办理”。[36]乾隆帝一再谕令销毁徐氏所有著述,“不可不严搜净尽……务使犬吠狼嗥根株尽绝”,[37]因此该书必受株连。

17.《八洞天》,八卷,全称《笔炼阁编述八洞天》,首有自序云:“《八洞天》之作也,盖亦补《五色石》之所未备也。”序署“五色石主人题于笔炼阁”,作者为徐述夔。[38]日本天明四年(1784)秋水园主人《画引小说字汇》所附援引书目与孙楷第先生撰《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著录,今存日本内阁文库藏原刊本,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大连图书馆藏有残抄本,另有故宫博物院藏满文抄本等。此书包含八篇拟话本小说,每篇冠以回目,多有说教,劝世意图强烈。《一柱楼诗》案发后,徐述夔的著述俱遭禁毁,殃及此书。

18.《太平清话》,四卷,撰者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麋公,华亭(今属上海)人,诸生,屡被荐举,坚辞不就。《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存目著录,今存《宝颜堂秘笈》本、《昌平丛书》本与《说库》本等。书叙逸闻轶事与名人掌故,多有违碍,如卷一称呼女真为“胡”“虏”“夷狄”等,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十月、十二月两次分别被湖广总督三宝与湖北巡抚陈辉祖奏缴。[39]《宝颜堂秘笈》又名《陈眉公秘笈》,为陈继儒所编丛书,违碍现象非常突出,尤其是其中的《陈眉公订正建州女真考》,开篇就指斥“按今女真,金之余孽也”,宣称“奴酋一日不死,不可一日弛履霜之戒也”。[40]另如《跋辽阳图女真考》嘲讽努尔哈赤“虽狡黠百出哉,无过一呆馋之兽耳”,[41]言辞十分激烈。乾隆四十三年五月二十二日,该丛书被贵州巡抚图思德奏缴。[42]《太平清话》被收入《宝颜堂秘笈》之《眉公杂著》第八帙,必受株连。[43]乾隆四十六年(1781),安徽巡抚闵鹗元奏缴陈继儒《福寿全书》称:“查陈继儒各种书集俱禁。此书亦应销毁。”[44]可见陈继儒著述被全面禁毁,因此《太平清话》除了本身违碍,还一再受到株连。

19.《珍珠船》,四卷,陈继儒撰,《千顷堂书目》小说类与《四库全书总目》杂家类存目著录。其采录汉魏以来小说与杂传,被收入《宝颜堂秘笈》之《眉公杂著》第二帙,《宝颜堂秘笈》及陈继儒著述被全面禁毁后,该书受到株连。其实,《珍珠船》自有违碍之处,如卷一卷二有称呼少数民族为“蛮夷”“狄”等问题。

20.《群碎录》,一卷,陈继儒撰,《千顷堂书目》小说类与《四库全书总目》杂家类存目著录。其收录一些小说故事,被收入《宝颜堂秘笈》之《眉公杂著》第四帙。《宝颜堂秘笈》及陈继儒著述被全面禁毁后,该书受到株连。陈继儒另有《眉公十集》被湖北巡抚姚成烈,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十月初七日奏缴。[45]《群碎录》被收入其中,一再受到株连。

[明代]陈继儒《陈眉公集》

明代万历四十三年(1615)史兆斗刻本

21.《偃曝谈余》,二卷,陈继儒撰,《千顷堂书目》小说类与《四库全书总目》杂家类存目著录。其多采历代史传杂书中的小说故事,被收入《宝颜堂秘笈》之《眉公杂著》第五帙。《宝颜堂秘笈》及陈继儒著述被全面禁毁后,该书受到株连。

22.《笔记》,二卷,陈继儒撰,《千顷堂书目》小说类与《四库全书总目》杂家类存目著录。其采录诸多小说故事,被收入《宝颜堂秘笈》之《眉公杂著》第十帙,《宝颜堂秘笈》及陈继儒著述被全面禁毁后,该书受到株连。《笔记》还被收入《眉公十集》,一再受到株连。其实《笔记》卷二论及“东夷北狄南蛮皆不闻有历”问题,自有违碍之处。

[清代]郎世宁绘《马术图》

故宫博物院藏

23.《读书镜》,十卷,陈继儒撰,《四库全书总目》史评类、朱一玄先生等编撰《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与石昌渝先生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总目》著录。其收录大量宋明笔记小说,被收入《宝颜堂秘笈》之《眉公杂著》第十五帙,《宝颜堂秘笈》及陈继儒著述被全面禁毁后,该书受到株连。《读书镜》还被收入《眉公十集》,一再受到株连。其实,《读书镜》自有违碍之处,如卷九、十称呼女真为“金虏”“丑虏”等。

[明代]陈继儒《读书镜》

民国景明宝颜堂秘笈本

24.《香案牍》,一卷,陈继儒撰,《四库全书总目》道家类存目、朱一玄先生等编撰《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与石昌渝先生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总目》著录。书述七十二位神仙故事,奇异诡怪色彩浓厚,被收入《宝颜堂秘笈》之《眉公杂著》第十四帙,《宝颜堂秘笈》及陈继儒著述被全面禁毁后,该书受到株连。《香案牍》还被收入《眉公十集》,一再遭到禁毁。

25.《时兴笑话》,二卷,又名《遣兴笑话》《笑到底》《时尚佳话笑到底》等,陈继儒编撰,朱一玄先生等编撰《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与石昌渝先生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总目》著录,有明代辽西青藜阁汇刻本。书采录民间笑话,颇有小说之体。陈继儒著述被全面禁毁后,该书受到株连。

[明代]陈继儒《自书诗帖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26.《李公子传》,陈继儒撰,朱一玄先生等编撰《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与石昌渝先生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总目》著录,被收入《陈眉公全集》,另有《续说郛》《五朝小说大观》本。其敷演唐代李泌的传奇人生。陈继儒著述被全面禁毁后,该作受到株连。

27.《杨幽妍别传》,陈继儒撰,朱一玄先生等编撰《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与石昌渝先生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总目》著录,被收入《陈眉公全集》,另有《续说郛》《绿窗女史》本。其叙青楼女子杨幽妍与书生张圣清的悲欢离合。陈继儒著述被全面禁毁后,该作受到株连。

28.《虞初新志》,二十卷,编者张潮(1649—约1709),字山来,号心斋,新安(今属安徽)人,弱冠补诸生,但后屡试不第,以捐纳获授翰林孔目。《清史稿·艺文志》小说家类著录,有康熙间刊本、乾隆诒清堂刊本、嘉庆寄鸥闲舫刻本、咸丰小嫏嬛山馆刻本等,所收多有明末清初文言小说名篇。其被禁是受钱谦益牵连。乾隆对“贰臣”钱谦益非常反感,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全面禁毁钱氏著述,抽禁引用其言论的作品,敕令:“除所自著之书俱应毁除外,若各书内有载入其议论,选及其诗词者,原系他人所采录,与伊等自著之书不同,应遵照原奉谕旨,将书内所引各条签明抽毁,于原板内铲除,仍各存其原书,以示平允。”[46]诒清堂本《虞初新志》收录钱谦益的两篇作品,即卷一首篇《徐霞客传》与卷六次篇《书郑仰田事》。为江西巡抚郝硕奏缴,谓其“内有钱谦益著作,应铲除抽禁”,[47]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四月初五日准奏。同年八月十一日,于敏中奏称:“《虞初新志》《寄园寄所寄》两部,各省解到应毁书内,亦有此二种,应汇总核办再奏。”[48]次年十二月初十日,又被暂署两江总督陈辉祖奏缴。[49]

[清代]张潮《虞初新志》

清代康熙三十九年(1700)刻本

29.《九籥集》,四十七卷(含《前集》诗文十九卷、《正集》诗文十四卷、《续集》十卷与《别集》四卷),撰者宋懋澄(1569—1620),字幼清,号稚源,一作自源,松江华亭(今属上海)人,万历四十年(1612)举人。《九籥前集》卷十一《稗》,《九籥文集》卷五卷六《传》与卷十《稗》,《九籥别集》卷二至卷四《稗》收录文言小说,著名者如《负情侬传》《珠衫》《刘东山》等。《九籥集》今存明万历刻本。《九籥续集》卷九《东征纪略》记辽东战事,称呼后金为“虏”“奴”等,同卷《奴酋遗事》亦是如此。乾隆四十四年(1779)七月初九日被两江总督萨载奏缴,称“此书内《东征纪略》及《遗事》二篇,语多触犯”,同年七月二十三日御批。[50]乾隆五十五年(1790)五月初七日又被浙江巡抚琅玕奏缴。[51]

[清代]郎世宁绘《乾隆皇帝大阅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30.《定鼎奇闻》,二十二回,又名《盛世弘勋》《新史奇观》《顺治皇过江全传》《新世弘勋》《铁冠图全传》等,蓬蒿子撰,其姓名生平不详,约明末清初时人。孙楷第先生撰《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著录,今存顺治庆云楼本、载道场本、嘉庆索古居本、道光文渊堂本与姑苏稼史轩本等。书叙李自成起义与清兵入关之事。《违碍书籍目录》云:“查《定鼎奇闻》,不著撰人,乃通俗小说。本属诞妄,且书作于本朝,而封面题‘大明崇祯传’,书中又称‘大明神宗皇帝’,殊为悖谬,应请销毁。”[52]为两江总督萨载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七月初九日奏缴,同年七月二十三日御批。[53]乾隆五十三年(1788)又被列入《军机处第九次奏准全毁书目》。[54]为逃避查禁,书贾屡易上述名称。

1981年《闯王李自成》电影剧照

31.《寄园寄所寄》,十二卷,撰者赵吉士(1628—1703),字天羽,又字渐岸,号恒夫,休宁(今属安徽)人,入籍钱塘(今属浙江杭州),顺治八年(1651)中举,官至国子监学正。该书有康熙三十五年刊本、三益堂刊本等。《四库全书总目》杂家类存目著录云:“是编采掇诸家说部,分十二门……采掇颇富而雅俗并陈,真伪互见,第成为小说家言而已。”[55]其博采前人小说及野史笔记故事,分为“囊底寄”“镜中寄”“倚杖寄”等十二门类。卷九“裂眦寄”多叙明末清初战乱惨状,涉及清军暴行,还有诸多条目述及宋金战事,为安徽巡抚闵鹗元奏缴,谓其“悖逆诞妄,语多狂吠”,[56]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十一月初三日准奏。乾隆四十六年(1781)二月十一日又被江西巡抚郝硕奏缴。[57]

[南宋]佚名《胡笳十八拍图》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32.《苏谈》,一卷,撰者杨循吉(1456—1544),字君卿,一作君谦,号南峰、雁村居士等,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授礼部主事,弘治初年致仕归乡,以读书自娱。《千顷堂书目》子部小说类著录,有《顾氏明朝四十家小说》本、《纪录汇编》本、《说郛》本、《说库》本与《五朝小说》本等。书述苏州人氏的逸闻轶事,因多处称呼少数民族为“蛮”,为安徽巡抚闵鹗元奏缴,乾隆四十四年(1779)十一月十八日准奏。[58]

33.《吴中往哲记》,一卷,杨循吉撰,仿《世说新语》,分“勋德”“刚介”“风雅”等七类,讲述三十七位苏州人物的奇闻轶事。有《顾氏明朝四十家小说》本、《五朝小说》本与《续说郛》本等。“著作第四”涉及边事,称呼少数民族为“虏寇”,为安徽巡抚闵鹗元奏缴,乾隆四十四年(1779)十一月十八日准奏。[59]

34.《客座赘语》,十卷,撰者顾起元(1565—1628),字太初,江宁(今属江苏南京)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存目著录,有万历戴惟孝刊本与《金陵丛刻》本等传世。书叙南京故实逸闻,多有“夷”“胡”等字眼,尤其是卷二《形势》称女真为“虏”,为安徽巡抚闵鹗元奏缴,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十一月十八日准奏。[60]

[明代]顾起元《客座赘语》

明代万历四十六年(1618)刻本

35.《说略》,顾起元辑,《明史·艺文志》小说家类著录六十卷,《四库全书总目》类书类存目著录三十卷,有明万历四十一年吴德聚刊本和天启四年自刊本等。书分象纬、方舆、时序、人纪、官仪、史别等二十一类,多有小说故事。其中多称呼少数民族为“夷狄”“犬戎”等,尤其是卷十七《李法》称呼女真为“虏”,为安徽巡抚闵鹗元奏缴,乾隆四十四年(1779)十一月十八日准奏。[61]

36.《剿闯通俗小说》,十回,又名《剿闯小史》《剿闯孤忠小说》《馘闯小史》《忠孝传》等,兴文馆刊本署“西吴懒道人口授”,首有西吴九十翁无竟氏序,作者待考。书成于崇祯十七年(1644)底至次年初,孙楷第先生撰《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著录,有兴文馆刊本、清刻本与驾悦轩抄本等。其叙吴三桂镇压李自成起义军,歌颂吴氏,拥护南明,而称清军为“虏兵”“鞑子”,违碍之处较多,为两江总督萨载奏缴,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正月初十日准奏。[62]

37.《樵史通俗演义》,八卷四十回,又称《樵史》《樵史演义》,题“江左樵子编辑、钱江拗生批点”,《樵史序》署“花朝樵子自序”,作者或为陆应旸(约1572—约1658),字伯生,松江青浦(今属上海)人。孙楷第先生撰《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著录,今存清初写刻本。书叙明末清初的军政大事,涉及李自成起义、清兵入关与弘光覆灭,“或悄焉以悲,或戚然以哀,或勃焉以忠,或怃焉以惜……望旧都兮迢迢,思美人兮焦焦”,[63]寄寓强烈的遗民情结。为两江总督萨载奏缴,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二月初八日准奏,云:“此书不载著书人姓名,纪天启、崇祯事实。中有违碍之处,应请销毁。”[64]又于同年九月二十五日为湖南巡抚刘墉奏缴,[65]称其“虽系小说残书,于吴逆不乘名与本朝,多应冒犯,应销毁”。[66]乾隆四十七年五月初二日又被山西巡抚农起奏缴。[67]

38.《板桥杂记》,三卷,撰者余怀(1617—1696),字澹心、无怀,号曼翁、广霞、壶山外史等,莆田(今属福建)人,明亡不仕,侨居南京。《八千卷楼书目》与《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存目著录,有《昭代丛书》《说铃》本等。本书虽为冶游之作,但深寓国破家亡之痛,具有强烈的遗民情结。其引用钱谦益《金陵杂题绝句》等八首,钱氏著述遭禁后,受到株连。为两江总督萨载奏缴,乾隆四十六年(1781)二月初八准奏,云:“《昭代丛书》,新安张潮辑,内《悟语》一卷,系石庞《天外谈》内一种,又《板桥杂记》内,钱谦益绝句八首,均请抽禁。”[68]

39.《觚賸》,正编八卷,续编四卷,撰者钮琇(?—1704),字玉憔,一字书诚,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康熙十一年(1672)拔贡生,曾任项城、白水与高明等地知县,颇有政声,《清史列传》卷七十有传。《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存目、《八千卷楼书目》与《清史稿·艺文志》小说家类著录,有康熙临野堂本、《说铃》节录本等。该书深刻反映了明清之际的社会现实,如卷一《虎林军营唱和》揭示清初文字狱之残酷,卷八《共冢》展现清军屠城之惨状,“内多违悖”,[69]乾隆四十六年(1781)二月十一日、次年二月三十日分别被江西巡抚郝硕、闽浙总督陈辉祖奏缴。[70]

40.《大铁椎传》,撰者魏禧(1624—1681),字冰叔、叔子,号裕斋,宁都(今属江西)人,明亡后隐居,与兄弟魏际瑞(祥)、魏礼合称“宁都三魏”。朱一玄先生等编撰《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与石昌渝先生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总目》著录。因《三魏文集》“有感愤之词,应请销毁”,《魏氏全集》“多有违悖”,[71]乾隆四十六年(1781)二月十一日被江西巡抚郝硕奏缴。[72]《大铁椎传》被收入《魏叔子文集·外篇》卷十七,受到牵连。

昆剧《长生殿》剧照

41.《美人判》,撰者尤侗(1618—1704),字同人,一字展成,号悔庵、艮斋、西堂老人,长洲(今属江苏苏州)人,明诸生,入清后为顺治三年(1646)副榜贡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中国丛书综录》小说家类、朱一玄先生等编撰《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与石昌渝先生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总目》著录,今存《尤西堂集》本与《香艳丛书》本。正文六篇,即《吕雉杀戚夫人判》《曹丕杀甄后判》《孙秀杀绿珠判》《韩擒虎杀张丽华判》《陈元礼杀杨贵妃判》《李益杀霍小玉判》,借六位美女被杀故事而作判词,小说意味浓厚。乾隆四十四年八月十一日,于敏中上疏云:“臣逐加披阅,内尤侗《西堂余稿》恭载世祖章皇帝与僧人道忞问答语,非臣下所宜刊刻流传,其余记载亦多失实,又有引用钱谦益诗话,应行销毁。”[73]《西堂杂俎》开篇《弘觉国师语录》记载顺治皇帝与道忞禅师的对话,再加上引用钱谦益的作品,因此被禁。《尤西堂集》因“诗文词曲违碍杂出”,[74]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二月十一日被江西巡抚郝硕奏缴。[75]《美人判》六篇收入《尤西堂集》之《西堂杂组一集》卷六,受到株连。

[唐代]陶彩绘女俑

42.《见闻录》,八卷,陈继儒撰,《千顷堂书目》小说类与《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存目著录,有《宝颜堂秘笈》本、《眉公十种藏书》本等。书叙明代朝野轶闻与典章制度,但违碍之处不少,如卷一《傅安》称少数民族为“虏”“酋”,卷二记载正德六年,巨神击败“蓟寇”女真部落以保卫潞城,于乾隆四十六年二月三十日为山东巡抚国泰奏缴。[76]该书还因被收入《宝颜堂秘笈》之《眉公杂著》第一帙,受到株连。

43.《归莲梦》,十二回,署“苏庵主人编次、白香山居士校正、慈庵□□全订”,作者姓名与生平待考。日本宝历年间《舶载书目》、天明四年(1784)秋水园主人《画引小说字汇》所附援引书目与孙楷第先生撰《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著录,今存泉州尚志堂藏版本、清初得月楼藏版本及日本抄本等。书叙白莲教起义,称颂头领白莲岸“聪明胜人,闻一知十……为何有这英雄气概?”[77]对起义最终失败抱以深切同情,因“诲盗”被禁。其为两江总督萨载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四月二十四日奏缴,[78]又于次年十月初七日被湖北巡抚姚成烈奏缴。[79]

44.《镇海春秋》,残存第十至第二十回,吴门啸客撰,其姓氏生平待考。今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藏明刊本。书叙毛文龙抗清及后来被袁崇焕斩杀之事,称呼“奴儿哈赤”为“奴酋”。闽浙总督兼管浙江巡抚陈辉祖奏缴此书云:“事词指,俱多违碍。”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六月十四日准奏。[80]军机处奏疏又称其“乃通俗小说,凡二十回。其叙袁崇焕杀死毛文龙始末,乃辽东攻战之事,书前并有图像。大抵荒唐悖谬之误,指斥字句处,不可殚述,应请销毁”。[81]

45.《英烈传》,六卷六十则,全称《新镌皇明开运辑略武功名世英烈传》,简称《皇明英烈传》,余应诏刊,作者待考。孙楷第先生撰《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著录,此本与万历十九年杨明峰刊本《新镌龙兴名世录皇明开运英武传》(简称《皇明英武传》)、题署“稽山徐渭文长甫编、玉茗堂评点”的《云合奇踪》出自同一底本。书述元顺帝荒淫失政、朱元璋建立明朝之事,类似乾隆忌讳的“明初人书之斥元,其悖于义理者”。[82]湖南巡抚刘墉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九月二十五日奏缴,[83]谓“查系传奇小说,语句混杂,应销毁”。[84]

46.《留溪外传》,十八卷,撰者陈鼎(1650—1711以后),字定九,又字九符、子重,号留溪、鹤沙,江阴(今属江苏)人。朱一玄先生等编撰《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与石昌渝先生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总目》著录,有光绪武进盛氏覆康熙初刊本、《常州先哲遗书》本等。其中多篇讲述八大山人、傅山、宋旌等明遗民的精神痛苦,具有强烈的遗民情结,因“悖逆诞妄,语多狂吠”,[85]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二月三十日、八月二十八日,两次被闽浙总督陈辉祖奏缴。[86]

[清代]傅山绘《江深草阁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47.《精忠传》,八卷八十则,一名《精忠全传》,全称《新镌全像武穆精忠传》,不题撰人,作者待考。其祖本为明代熊大木撰《大宋中兴通俗演义》,有吴门萃锦堂本、天德堂本、映秀堂本等传世。清代满族源于金朝女真族,乾隆很反感史籍对金朝的斥责,乾隆四十一年(1776)十一月十六日谕令:“他若南宋人书之斥金,明初人书之斥元,其悖于义理者,自当从删,涉于诋詈者,自当从改……”[87]《精忠传》因叙岳飞抗金故事,“多有未经敬避字样及指斥金人之语”,[88]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七月初八日被江西巡抚郝硕奏缴,同年八月初四日御批。此次奏缴清单中列有十一种书籍,唯有《精忠传》标示“坊间刻本”,未注明作者,而其他十种包括紧接其后、同为岳飞题材的通俗小说《说岳全传》都有作者署名,可见此书为不题撰人的《精忠全传》,而非署为“吉水邹元标编订”的《岳穆武王精忠传》。后者则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六月初六日被奏缴。

[清代]《镇潭州》

故宫博物院藏

48.《说岳全传》,二十卷八十回,全称《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题“仁和钱彩锦文氏编次、永福金丰大有氏增订”,作者生平不详,约为康熙至乾隆时期人。孙楷第先生撰《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著录,有余庆堂刻本、锦春堂藏本、以文居藏本、福文堂藏本等。乾隆四十七年(1782)七月初八日,江西巡抚郝硕以“内有指斥金人语,且词句多涉荒诞”为由奏缴,同年八月初四日御批。[89]乾隆五十五年(1790)五月初七日,又为浙江巡抚琅玕奏缴。[90]

49.《焦氏笔乘》,正集六卷,续集八卷,撰者焦竑(1540—1620),字弱侯、从吾、叔度,号漪园、澹园等,祖籍日照(今属山东),后迁江宁(今属江苏南京),万历十七年(1589)状元,曾任南京司业、东宫讲读等职。《明史·艺文志》与《千顷堂书目》子部小说类著录,有明万历刊本、清末《粤雅堂丛书》本与《金陵丛书》本等。此书涉及名物制度、时事见闻、文献辑证等,部分故事具有小说价值。书中多有“蛮夷”“夷狄”等字眼,尤其是卷二《稾街》称呼女真为“虏”,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十月初七日,被湖北巡抚姚成烈奏缴。[91]

50.《玉堂丛语》,八卷,又名《玉堂丛话》,焦竑撰。《明史·艺文志》小说家类、《千顷堂书目》小说类、《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存目著录,有明万历四十六年徐象橒校曼山馆刻本等。此书仿《世说新语》体例,分行宜、文学、言语等五十四类,载明初以来翰林诸臣言行。卷四《献替》大有违碍,如记大学士李贤疏请清理少数民族鞑官,称“夷狄人面兽心,一旦有警,其势必不自安。前代五胡之乱,可不鉴哉!”并以“己巳之变”即“土木之变”为例,“畿内鞑官群起扇乱以应虏”予以验证。[92]巧合的是明末还有一次“己巳之变”,即崇祯二年(1629)皇太极率军突袭北京事件。该卷又记张铎镇守辽东之事,称呼女真为“虏”。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十月初七日,被湖北巡抚姚成烈奏缴,称“内‘献替’一条,语有干碍,应销毁”。[93]

[明代]焦竑《玉堂丛语》

明代万历四十六年(1618)徐象枟曼山馆刻本

51.《退虏公案》,二卷十九回,又名《公案》《近报丛谭平虏传》,不题撰人,首有吟啸主人序,目录标有二卷各十回,正文卷二实九回,不标回次。孙楷第先生撰《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著录,今存日本内阁文库藏明刊本。书叙崇祯二年清军入关进攻北京,袁崇焕驰援解围之事。其称呼清军为“虏”,皇太极为“奴酋”,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十月被列入《外省移咨应毁各种书目》,乾隆五十三年(1788)又被列入《军机处奏准全毁书目》,谓:“查《公案》,不知何人所撰,系纪明崇祯二年大清兵入大安口,进薄都城之事,大抵皆抄撮塘报、案牍成文,叙次冗杂,中间悖犯字句甚多,应请禁毁。”[94]

52.《蓬窗日录》,八卷,撰者陈全之(1512—1580),名朝鎣,字全之,一字粹仲,号津南、梦宜居士、梦宜耘叟等,闽侯(今属福建福州)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授礼部主事,官至山西布政司右参政。《千顷堂书目》小说类著录,有嘉靖四十四年刊本、万历闽中刊本等。书分寰宇、世务、事纪、诗谈四门,门各二卷。“事纪”门收录一些小说故事。该书多涉及宋金历史,尤其是卷一《诸夷》、卷四《虏情论》与《北伐论》等,好谈边事,因“书内‘寰宇’等篇,虽泛论边事,而议论多极驳杂,应请抽毁”,[95]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列入《抽毁书目》。

53.《岳穆武王精忠传》,六卷六十八回,又名《精忠传》,署“吉水邹元标编订”。邹元标(1555—1624),字尔瞻,号南皋,吉水(今属江西)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官至左都御史。孙楷第先生撰《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著录,其为熊大木撰《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的删节本,今存宝旭斋、宝仁堂、大文堂刊本等。书叙岳飞抗金故事,被禁原因同于《精忠全传》。乾隆五十三年(1788)六月初六日,被江西巡抚何裕城奏缴,同月二十日御批。禁毁清单注明“邹元标编《精忠传》六本”,[96]即《岳穆武王精忠传》。

扬州旌忠寺

54.《拙效传》,撰者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一字无学,号石公、六休,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十九年(1591)进士,官至稽勋郎中。朱一玄先生等编撰《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与石昌渝先生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总目》著录。其讲述冬、东、戚、奎四位钝拙仆人的故事,被收入《袁中郎集》卷四。《袁中郎集》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十月、次年五月初七,两次被浙江巡抚琅玕奏缴,[97]其受到株连。

55.《醉叟传》,袁宏道撰。朱一玄先生等编撰《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与石昌渝先生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总目》著录。其讲述一位无名醉叟的轶事,被收入《袁中郎集》卷四。《袁中郎集》被奏缴,其受到株连。

[明代]仇英《虎丘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56.《梅花草堂笔谈》,十四卷,撰者张大复(1554—1630),字元长,号病居士,昆山(今属江苏)人。《千顷堂书目》小说类、《明史·艺文志》小说家类与《四库全书总目》杂家类存目著录,通行本为明崇祯三年刻清顺治十二年补修本,题为《梅花草堂集笔谈》,“是编为其《梅花草堂集》中之一种”。[98]书中多记明代士子生活琐事,卷十三《泰昌初》等篇颂扬明代盛世繁华。该书经过清初补修,寄寓了强烈的遗民情怀,如张大复之孙张安淳作序云:“淳窃私心自悲,更自幸也,夫生遭鼎革,国破家亡,回首玉峰,七叶故庐鞠为茂草,迄无一椽为容俎之地,良足悲矣!独百卷诗文岿然独存,讵非九原大幸哉!”[99]其另有犯忌之处,如许伯衡《题辞》称该书“谈王万二先生治漕杀虏事,皆津津不绝口”,[100]卷十一《破老》称赞《水浒传》妙笔,《四库全书总目》斥责“是何言欤?”并批评该书“辞意纤佻,无关考证。第十三卷中有《论孟解》十二条,以释家语诠解圣经,殊属支离。二谈轻佻尤甚”,[101]其被列入《全毁书目》。[102]

57.《今古钩元》,四十卷,又名《今古钩玄》,撰者诸茂卿,字子茂,生活于明代弘治至正德时期,诸城(今属山东)人。《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云:“是编所取,大都小说为多,杂糅不伦。”[103]尤其是“别传”“杂记”等集中收录大量小说。今存国家图书馆藏明抄本。第十二卷论及元明鼎革,称蒙古为“虏”。《抽毁书目》载:“其书采说部各条,分类裒辑。第十二卷‘太祖有天下’一条,语属诬妄,应请抽毁。”[104]

这份相对完整的乾隆朝禁毁小说书目,不仅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梳理清代小说的传播史料,[105]而且更加全面、准确地展现出乾隆朝小说禁毁的特点,其表现如下:

一是专注于政治违碍因素,聚焦政治“诲盗”而漠视道德“诲淫”。康熙朝曾多次禁毁小说,康熙二十六年(1687),刘楷奏请禁毁书籍,包含一百五十余种小说的书目虽已亡佚,但据时人刘廷玑记载:“至《灯月圆》《肉蒲团》《野史》……则流毒无尽。更甚而下者,《宜春香质》《弁而钗》《龙阳逸史》,悉当斧碎枣梨,遍取已印行世者,尽付祖龙一炬,庶快人心。”[106]诸多淫秽艳情小说当在查禁之列。嘉庆朝也着力查禁淫秽艳情小说,“嘉庆十五年六月,御史伯依保奏禁《灯草和尚》《如意君传》《浓情快史》《株林野史》《肉蒲团》等”。[107]但乾隆朝禁毁小说书目中全都是因政治违碍而被禁毁的作品,缺少前朝后世屡次严禁的大量淫秽艳情小说,足见乾隆朝小说禁毁的强烈针对性。

1987年《红楼梦》电视剧“宝黛共读《西厢记》”剧照

二是配合《四库全书》纂修,采取高频率、高强度的运动式禁毁方式。为了纂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馆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开设,乾隆朝随之拉开了运动式查禁小说的大幕。统计上述小说被奏缴的时间可以看出,有45种小说是在乾隆四十三年至四十七年被查禁的,即乾隆朝三分之二的小说禁毁行动集中于《四库全书》纂修过程中的连续五年之内,这是一种典型的高频率、高强度的运动式禁毁方式。

三是大量株连无辜作品。乾隆朝许多禁毁小说其实本身并未违碍,但因为作者身份、作者的其他作品违碍,或者与他人创作的违碍作品同被收录而受到株连。如侯方域、袁宏道、尤侗等人的小说就是如此。最典型者是陈继儒,其至少有6种小说是受株连的。值得一提的还有他编纂的丛书《宝颜堂秘笈》,由于是全禁而非抽禁,收入其中的约40种他人编撰的小说作品,如张鷟《朝野佥载》、张固《幽闲鼓吹》、王明清《玉照新志》等本身并未违碍,但也无辜受到牵连。不过,在《宝颜堂秘笈》之外,这些作品的单行本,或者被收录的其他丛书与选本如未违碍,都未被禁。因此,它们是特定的单次被禁,属于特殊的一类,尽管没有被列入前文辑录的禁毁小说书目,但相关研究不能忽视它们的情况。

注释

[1]章炳麟:《訄书·哀焚书第五十八》,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55页。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024页。

[3]王利器:《元明清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50—52页。王先生所辑书目著录赵南星《笑赞》,他认为乾隆四十七年四库馆刊本《抽毁书目》列有《赵忠毅公集》,《笑赞》位列该集,因而受到株连。但笔者翻检乾隆朝之前通行的崇祯十一年范景文、姜大受刻本《赵忠毅公集》,《笑赞》并未收入其中。

[4]吴哲夫:《清代禁毁书目研究》,台北:台湾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1969年,第73—83页。其将御史伯依保请禁的《肉蒲团》等列于乾隆朝禁毁书目,误。伯依保奏缴禁书事件发生于嘉庆十五年(1810)六月,见俞正燮《癸巳存稿》卷9《演义小说》,《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69—270页。另见《大清仁宗睿皇帝实录》卷230。该书目亦收《笑赞》,应剔除。

[5]王彬:《禁书·文字狱》,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第173—191页。

[6]李时人:《中国禁毁小说大全》,合肥:黄山书社,1992年,第413页。李先生将《九籥集》与《九籥集》续集分列为两种作品,不妥。《九籥集》续集与前集、正集、别集合刻,且未收小说。

[7]潘建国:《中国古代小说书目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74—175页。

[8]王颖:《清代禁毁小说坊刻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32—35页。其将王世贞撰《觚不觚录》列入禁毁书目,不妥。该书虽然被姚觐元编《清代禁毁书目》、孙殿起编《清代禁书知见录》与雷梦辰撰《清代各省禁书汇考》列为禁书,但内容并无违碍之处,也未有其他可靠材料记载被禁情况。《觚不觚录》被《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小说家类(非存目)著录,受到高度赞扬,且被收入《四库全书》,实际上并未被禁,不应视为禁书。另如陆容撰《菽园杂记》亦是如此,应该从禁毁书目中剔除。

[9]姚觐元编《清代禁毁书目》与孙殿起编《清代禁书知见录》多未注明书籍禁毁时间,雷梦辰先生撰《清代各省禁书汇考》(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于1989年,未能利用出版于1997年的《纂修四库全书档案》,所列奏准禁毁时间,有不准确的情况。如《说岳全传》与《精忠传》,据《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1591—1593页,为江西巡抚郝硕于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初八日奏缴,乾隆帝硃批于同年八月初四日。但《清代各省禁书汇考》第109—110页将其奏准时间定为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十三日,距离上奏时间仅五日,显然无法完成从南昌到北京,从军机处转办理四库全书处,再进呈皇帝御批等一系列的复杂流程。并且《纂修四库全书档案》作为原始材料,可信度更高,因此本文对于两者相异处,从《纂修四库全书档案》。乾隆年间,根据朝廷谕令的甄别标准,各地所收违碍应禁书籍由本省督抚审定,奏缴进呈,朝廷极少否决,可见督抚奏缴是书籍禁毁过程的关键节点,因此本文更重视奏缴时间。

[10](明)高儒:《百川书志》卷6,《百川书志·古今书刻》合订本,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82页。本文条目所列书目著录,一般是指首次或者较早作为小说的著录,其后的著录不再一一列出。

[11](明)郎瑛:《七修类稿》卷23,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246页。

[12](清)庆桂等:《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433“乾隆十八年七月壬午”,《清实录》第1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773—774页。

[13](清)素尔讷等:《钦定学政全书》卷7《书坊禁例》,《续修四库全书》第82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585页。

[14](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43,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221页。

[15](清)姚觐元:《清代禁毁书目》,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第85页。

[1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303页。该书此后又至少8次被奏缴,见《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415、507、514、600、801、841、1025、1034页。又见故宫博物院编《文献丛编》第7辑《违碍书籍单》,1930年,第5页(全辑第98页)。

[1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341页。

[1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668页。又见姚觐元《清代禁毁书目》,第214页。该书此后又至少3次被奏缴,见《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1543、1628、2182页。又见故宫博物院编《文献丛编》第10辑《违碍书籍单》,1931年,第32页(全辑第109页)。

[19](清)姚觐元:《清代禁毁书目》,第54页。

[2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341页。又见姚觐元《清代禁毁书目》,第205页。该书此后又至少7次被奏缴,见《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414、514、543、614、700、840、1035页。又见故宫博物院《文献丛编》第12辑《违碍书籍单》,1931年,第41页(全辑第96页)。

[2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437页。又见姚觐元《清代禁毁书目》第107页。该书此后又至少5次被奏缴,见《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650、691、842、1027、1098页。又见故宫博物院《文献丛编》第7辑《违碍书籍单》,1930年,第8页(全辑第103页)。

[2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709页。该书此后又至少6次被奏缴,见《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801、909、981、1232、1301、2187页。

[23](明)陆人龙:《辽海丹忠录》,见于《古本小说集成》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4页。

[24](清)姚觐元:《清代禁毁书目》,第114页。

[25](明)谢肇淛:《五杂俎》卷4,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4页。

[2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779页。又见姚觐元《清代禁毁书目》第207页。该书此后又至少7次被奏缴,见《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851、1107、1207、1379、1652、2163、2182页。又见故宫博物院《文献丛编》第8辑《违碍书籍单》,1930年,第12页(全辑第103页)。

[2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776页。又见姚觐元《清代禁毁书目》第82页。该书此后又至少7次被奏缴,见《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832、896、1073、1098、1286、2167、2185页。又见故宫博物院《掌故丛编》第10辑《禁书目录:江西巡抚赧硕汇解禁书目录》,第7页(全辑第70页)。

[2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801、824页。

[29](清)姚觐元:《清代禁毁书目》,第215页。

[30]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北京:中华书局,2018年,第90页。

[31]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624页。

[32]萧欣桥:《 <五色石> 校后记》,《五色石》,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216—218页。

[33]上海书店出版社:《清代文字狱档》,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第600页。又见姚觐元《清代禁毁书目》,第92页。

[3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2186页。

[35]陈翔华:《 <快士传> 提要》,《古本小说集成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第224页。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第624页。

[36]上海书店出版社:《清代文字狱档》,第597页。

[37]上海书店出版社:《清代文字狱档》,第605页。

[38]陈翔华:《五色石主人与 <八洞天> 》,陈翔华、萧欣桥点校《八洞天》卷首,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第2—3页。宣啸东:《 <八洞天> 和徐述夔》,《明清小说研究》,1990年第4期。

[3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898、981页。

[40](明)陈继儒:《宝颜堂秘笈》汇集第八帙,上海:文明书局,1922年,第82—83页。

[41](明)陈继儒:《宝颜堂秘笈》汇集第八帙,第83页。

[4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831页。《陈眉公秘笈》此后又至少13次被奏缴,见《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852、910、973、1039、1046、1104、1286、1308、1310、1377、1379、1404、2130页。又见《掌故丛编》第10辑《禁书目录:江西巡抚赧硕汇解禁书目录》,第7页(全辑第70页)。

[43]《宝颜堂秘笈》是全禁而非抽禁,收入其中的约40种他人编撰的小说因此受到牵连。但它们是特定的单次被禁,在禁毁小说书目中属于特殊的一类,在此不一一列出。

[44]雷梦辰:《清代各省禁书汇考》,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134页。

[46]王重民:《办理四库全书档案》,北京:国立北平图书馆,1934年,第60页。

[47](清)姚觐元:《清代禁毁书目》,第307页。

[4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1091页。

[4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1242页。

[5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1069页。又见姚觐元《清代禁毁书目》,第222页。

[5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2181页。

[52](清)姚觐元:《清代禁毁书目》,第250页。

[5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1069、1082页。

[54](清)姚觐元:《清代禁毁书目》,第82页。

[55](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33,第1131页。

[56](清)姚觐元:《清代禁毁书目》,第314—315页。

[57]故宫博物院:《掌故丛编》第10辑《禁书目录:江西巡抚赧硕汇解禁书目录》,1929年,第3页(全辑第61页)。又见《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1281页。

[58]孙殿起:《清代禁书知见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第245页。又见雷梦辰《清代各省禁书汇考》,第149页。

[59]孙殿起:《清代禁书知见录》,第81页。又见雷梦辰《清代各省禁书汇考》,第149页。

[60]孙殿起:《清代禁书知见录》,第109页。又见雷梦辰《清代各省禁书汇考》,第148页。

[61]孙殿起:《清代禁书知见录》,第194页。又见雷梦辰《清代各省禁书汇考》,第148页。

[62](清)姚觐元:《清代禁毁书目》,第113页。

[63](清)樵子:《樵史演义·序》,《古本小说集成》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5页。

[64](清)姚觐元:《清代禁毁书目》,第336页。

[6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1395页。

[66]雷梦辰:《清代各省禁书汇考》,第39页。

[6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1575页。

[68](清)姚觐元:《清代禁毁书目》,第339页。

[69](清)姚觐元:《清代禁毁书目》,第301页。

[7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1280、1538页。

[71](清)姚觐元:《清代禁毁书目》,第278、299页。

[7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1286页。此后至少8次被奏缴,见《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1404、1527、1629、1655、1936、2167、2184页。又见《文献丛编》第14辑,第5页(全辑第96页)。

[7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1091页。《西堂杂俎》此后又至少3次被奏缴,见《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1281、1937、2166、2185页。

[74](清)姚觐元:《清代禁毁书目》,第331页。

[7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1305页。此后又至少两次被奏缴,见《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1380、1659页,又见《文献丛编》第14辑《湖北省查缴违碍书籍单》,第9页(全辑第104页)。

[77](清)苏庵主人:《归莲梦》,《古本小说集成》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28页。

[78](清)佚名:《纂辑禁书目录》,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85年,第67页。

[79]故宫博物院:《文献丛编》第14辑《湖北省查缴违碍书籍单》,第6页(全辑第98页)。又见《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1656页。

[80]雷梦辰:《清代各省禁书汇考》,第246、242页。

[81](清)姚觐元:《清代禁毁书目》,第228页。

[8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554页。

[8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1395页。

[84]雷梦辰:《清代各省禁书汇考》,第39页。

[85](清)姚觐元:《清代禁毁书目》,第315页。

[8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1523、1626页。

[8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554页。

[8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1591—1593页。

[8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1591—1593页。又见姚觐元《清代禁毁书目》,第129页。

[9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2188页。

[91]故宫博物院:《文献丛编》第14辑,第3页(全辑第91页)。又见《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1653页。

[92](明)焦竑:《玉堂丛话》,《续修四库全书》,第117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51页。

[93]故宫博物院:《文献丛编》第14辑,第11页(全辑第108页)。又见《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1661—1662页。

[94](清)姚觐元:《清代禁毁书目》,第195页。

[95](清)姚觐元:《清代禁毁书目》,第24页。

[9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2131页。

[9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第2166、2180页。

[98](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28,第1100页。

[99](明)张大复:《梅花草堂集·笔谈》,《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104册,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第267页。

[100](明)张大复:《梅花草堂集·笔谈》,第263页。

[101](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28,第1100页。

[102](清)姚觐元:《清代禁毁书目》,第5页。

[103](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32,第1128页。

[104](清)姚觐元:《清代禁毁书目》,第33页。

[105]苗怀明:《对近十多年来中国古代小说文献新发现的梳理与思考》,《中国文学研究》2013年第3期。

[106](清)刘廷玑:《在园杂志》卷2《历代小说》,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84—85页。

[107](清)俞正燮:《癸巳存稿》卷9《演义小说》,第269—270页。

[注]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文学地理视域中的明清西湖小说研究”(22A0050)的阶段性成果。

原载于《中国文化研究》二零二三年第一期

作者简介

胡海义,湖南邵阳人,文学博士,现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为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入选湖南师范大学“世承人才计划”。曾在湖南广播电视台、湖南教育电视台等讲授古典文学与中华文化。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小说、文学地理研究。于《文学评论》《文史哲》《明清小说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多篇,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两项、省部级项目四项,出版专著三部。曾获得“第十届中国古文献奖学金”、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被授予“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能手”与“湖南省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的荣誉称号。主持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与湖南首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唐宋诗词与传统文化”。获得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9,参与)一次、三等奖(2015、2022,参与)两次,获得湖南师范大学教学优秀奖两次。

采编:朱雯婷

编辑:丁徐香

审核:陈姵瑄

俗文学研究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红楼梦》高清在线观看免费下载红楼梦红楼梦在线观看 红楼梦全集 电视剧红楼梦;红楼梦剧情:小林(陈彦名 饰)是一名同性恋者,和男友过着非常幸福的生活。然而,一场可怕的意外夺走了男友的生命,将小林独自一人抛入了绝望和悲痛的深渊,为了收拾心情,小林离开了家乡来到台北,希望在这里能够开启新的https://www.heasteed.com/juqingdianyin/hongloumeng3/
1.《野猫驯养魏承泽全文免费阅读》百度网盘无删版全集免费播放状态:第9集 导演:하고、Mei 类型:网络电影 地区:印度年代:2025更新:2025-05-18 11:12简介:这种者通常被称之为——散修大多数散修的实力并不是很强毕竟一个古武者想要变得强大各种资源不可或缺嗯好茶听到唐洛的话红衣女孩撇撇嘴不懂就算了还装模作样说什么好茶啊他冷眼看向沈思哲淡漠的 http://www.fenpopo.com/movie/0pen8azri.html
2.《红楼野史》左撇子烨^第11章^最新更新:201506我才带了她来,再将那梦中之事与大哥你说一下。”林如泉说道,又叫漪玉将那晚的梦说出来。 此时黛玉和文烨已行至书房门外,北静王此次来本是来林府找文烨这一去长达一月之久,黛玉心中空落落的,今日已到摘花之日,林如海派人来传,说一定要黛玉亲自去摘,因此事不能外传,黛玉便支开了所有下人自己提了个https://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1246380&chapterid=11
3.红楼梦外传肉1一13贾政黛玉在线播放剧情介绍 《红楼梦外传肉1一13贾政黛玉》 该剧讲述了:‘哦是什么意思嘟嘟嘟手机里快速传来的忙音让陈楚的思绪一下乱了,烦躁的捋了捋头发,如果早知道会变成这样,他说什么也不会答应冯嫣然的提议,想看更多的相关影视作品,请收藏我们的网站:分享影视 详情 https://www.57fx.com/weihu/2025/55484322/585487.html
4.《红楼梦香港版1简介:在没有他人的帮助下,苏青决定自己破阵。她依照典籍中的方法配置好破解用的药物和法器。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她独自一人来到了那个庭院。她按照记载,一边念动咒语,一边详情 立即播放 红楼梦香港版1-10集剧情简介 在没有他人的帮助下,苏青决定自己破阵。她依照典籍中的方法配置好破解用的药物和法器。在一http://manmankan.cc/chapter/807843.html
5.野史下酒|有趣的历史故事的单集(384)《宣和遗事》宋江和梁山泺三十六贼 播放 1时0分24秒 / 2025-05-05 《光荣与梦想》罗斯福离世前最后的心愿 播放 1时10分0秒 / 2025-04-30 日本游!六月底!京都,奈良,大阪 播放 1时10分36秒 / 2025-04-27 《红楼梦》贾宝玉洗澡时和碧痕有没有发生关系 播放 1时13分30秒 / 2025-04-22 《https://www.douban.com/podcast/36730155/episodes
6.著名作家二月河于今日病逝于北京别人33岁当正团, 故 一个副指导员,我不想当官了,我想做点事情。不能做官就在文学这条路上走一走。于是,我走上研究《红楼梦》这条道路。我把我写的研究文章寄给红学会,他们也没有给我回信。后来,我给红学家冯其庸先生写信,我说我写的稿子请您看一看,如果我真不是研究《红楼梦》的料,请您给我回一封信写几个字,我不在这儿浪费时间了。如果您https://www.dzwww.com/2018/eyhbs/
7.《红楼梦外传》高清电影在线观看看出程诺叶的心思伊西多走到她的身旁低声说道红楼梦外传是谁爱而不得是谁辗转反侧 Reply Report 郑龙进 20250414 00:34:23 西游降魔篇mp4下载店家客气的回应这时从一旁布帘后走出来一位伙计掌柜的赶紧吩咐带着他们去了二楼并嘱咐收拾两间舒适的房间擦肩而过的时候他看见那人也瞥了他一眼像是https://www.qichemv.com/mp4/id/3537623964353363/477007.html
8.思无邪对《《癸酉本石头记》后28回》的笔记(1)《红楼梦》之书,以雕砌之辞,叙风月之事,历为国人所喜。然其书可疑之点颇多,自乾嘉始,即有研究其深意者,至同光时已成显学,蔚然成风,再至民国初,蔡元培创“索隐派”,胡适之创“考证派”,成为后世“红学”研究之两大滥觞 “索隐派”认为此书之作,乃为影射明亡清兴,曹氏不过为一修订者,其作者于明末清初https://book.douban.com/people/maeda-keiji/annotation/25871598/
9.《红楼梦》全集在线观看第30集 第29集 第28集 第27集 第26集 第25集 第24集 第23集 第22集 第21集 第20集 第19集 第18集 第17集 第16集 第15集 第14集 第13集 第12集 第11集 第10集 第9集 第8集 第7集 第6集 第5集 第4集 第3集 第2集 第1集http://www.cdmyfd.com/cdmyfd/180481.html
10.百年红楼辨真假——还《红楼梦》后四十回一个公道以胡适先生为代表的“新红学”, 主要做的是两件事:其一, 证明曹雪芹是《红楼梦》一书的作者, 曹雪芹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864810/discussion/637172933/
11.红楼梦外传全文阅读,红楼梦外传最新章节列表,宁玉斋小说 红楼梦外传 目录(共218章) 第一回 河东狮大闹薛家门 宝蟾儿魂归离恨天 第二回 甄英莲被陷入虎口 贾探春和番去远嫁 第三回 北静王初见林黛玉,贾元春赐婚金玉缘 第四回 贾迎春魂归离恨天,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第五回 金玉良缘洞房花烛,绛珠仙草命归西天 第六回 难续缘贾宝玉摔玉 为自保贾惜春出家 第七http://book.sina.cn/dpool/newbook/bookv1/catalog.php?bid=244041&nwm=book_pc_0048
12.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百部(全100卷)《武则天四大奇案》 《杨太真外传》 《长恨歌传》 《梅妃传》 《宋代宫廷秘史》 《李师师外传》 《1、诗经2、楚辞(战国)屈原、宋玉3、乐府诗集(南朝宋)郭茂倩4、李白集(唐)李白5、杜甫集(唐)杜甫638、红楼梦(清)曹雪芹、高鹗39、三国演义(明)罗贯中40、水浒传(明)施耐庵、罗贯中41、西游记(明)https://www.360doc.cn/article/12722862_1110391495.html
13.程甲本《红楼梦》(第一回)柴立中予闻《红楼梦》脍炙人口者几廿余年,然无全璧、无定本。向曾从友人借观,窃以染指尝鼎为憾。今年春,友人程子小泉过予,以其所购全书见示,且曰:“此仆数年铢积寸累之苦心,将付剞劂,公同好,子闲且惫矣,盍分任之?”予以是书虽稗官野史之流,然尚不谬于名教,欣然拜诺,正以波斯奴见宝为幸,遂襄其役。工既https://blog.sina.com.cn/s/blog_4af063100102wdi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