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究竟有多恐怖大观园是个坟,里面的人都是鬼元春巧姐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

四大名著之中,《红楼梦》无疑最为人所熟知,无论是豪门大宅的奢华,还是宝黛之间深厚的感情,都让人难以忘怀。

然而,很少有人深思,《红楼梦》中其实隐藏着许多不合逻辑的细节,甚至可以说整部小说就是一个“鬼故事”。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难道说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其实是在编织一个鬼故事?

名字中的惊悚暗示

《红楼梦》作为一部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巅峰之作的小说,以其深邃的思想、精湛的艺术和曲折的情节,吸引了无数读者。

然而,如果我们抛开传统的解读视角,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这部作品,会发现它散发着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诡异气息。

这种解读并非毫无根据,而是基于作品中的诸多细节和隐喻,“红楼梦”中的“红棺材”与“幻梦”的隐喻。

“红楼”这个看似美好的词语,在某些语境下却指向了一种不祥之物——红棺材,红棺材通常用于夭折的年轻女性,象征着她们未尽的青春和悲惨的命运。

将“红楼”与棺材联系起来,无疑给这部作品蒙上了一层死亡的阴影,更令人细思极恐的是,“梦”字的出现,暗示着这一切或许并非现实,而是一场在虚幻世界中上演的悲剧。

“红楼梦”是否可以理解为发生在红棺材里的幻梦,一段关于死亡和怨念的故事?这无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解读维度的大门。

更进一步地,“红楼”也可以指代贾府,一个看似繁华实则走向衰败的封建家族,这座“红楼”就像一个华丽的囚笼,禁锢着其中的女子,也预示着家族最终的覆灭。

“石头记”中的墓碑与超度亡灵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神秘色彩,“石头”在传统文化中常被用作墓碑,象征着死亡和永恒。

“石头记”是否可以理解为一块墓碑上铭刻的故事,一段关于亡灵的记录?开篇出现的和尚和道士,更加强了这种解读的可能性。

和尚和道士通常与超度亡灵有关,他们的出现是否暗示着《红楼梦》中的人物并非活人,而是一群等待超度的亡灵?

这块石头,或许就是他们留在人间的标记,见证着他们生前的悲欢离合,以及死后的无尽哀怨。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块石头并非普通的石头,而是一块通灵宝玉,它见证了贾宝玉的前世今生,也记录了贾府的兴衰荣辱。

石头上的文字,更像是一段墓志铭,预示着贾府最终的命运,和尚和道士的对话,也暗示了他们对贾府命运的担忧,以及对亡灵的超度。

姓氏中的暗喻

四大家族的姓氏——贾、王、薛、史,连起来读,谐音“家亡血史”,这四个字,如同谶语一般,预示着四大家族最终的悲惨结局。

家族的衰败,往往伴随着血腥和杀戮,而“血史”二字,则将这种残酷和悲凉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并非巧合,而是作者有意为之,用姓氏的谐音,暗示了故事的走向和结局。

这是一种巧妙的叙事手法,也为作品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更深层次地,“家亡”不仅指家族的物质衰败,更指精神的沦丧。

四大家族的成员,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逐渐失去了自我,走向了毁灭,他们的命运,如同被预先写好的一般,无法改变,也无法逃脱。

更进一步地,“蘅芜苑”的阴森恐怖,也暗示了大观园并非人间乐土,而是一处充满死亡气息的地方,薛宝钗的住处,没有鲜花绿草,只有藤蔓和巨石,如同一片荒凉的墓地。

这与她冷香丸的设定,以及她最终的命运,都形成了呼应,细数那些不寻常的“鬼”故事,《红楼梦》中,许多看似正常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设定。

在“鬼故事”的解读框架下,都显得异常诡异。这些细节,如同散落在作品中的碎片,拼凑出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画面。

贾宝玉衔玉而生,这在常人看来是祥瑞之兆,但在“鬼故事”的解读中,却成了他并非活人的证据,玉在古代与灵魂和鬼神联系在一起。

衔玉而生,是否意味着贾宝玉并非通过正常的生育过程来到这个世界,而是一个带着前世记忆的亡魂,这并非毫无根据的猜测,而是基于对古代文化和作品细节的解读。

更进一步地,玉上的文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也暗藏玄机,这八个字,更像是一句诅咒,预示着贾宝玉最终的命运。

他虽然拥有“仙寿”,但却注定要经历失去和遗忘的痛苦,这与他最终出家的结局,形成了呼应。

元春选择在深夜回府,是否暗示着她并非活人,而是一个无法见光的鬼魂?这并非无稽之谈,而是基于对古代文化和作品细节的解读。

更进一步地,元春在省亲过程中的悲哀情绪,也暗示了她并非真心快乐。她六次泪流不止,或许并非仅仅是对亲人的思念,更是对自身命运的哀叹。

她如同一个被困在皇宫中的幽灵,无法逃脱,也无法解脱,薛宝钗在“鬼故事”的解读框架下,也显得疑点重重。她居住的蘅芜苑,阴森恐怖,如同墓地。

她服用的冷香丸,以及金钏跳井事件,都暗示了她与死亡的某种联系,刘姥姥的故事,更像是对薛宝钗身份的一种暗示。

在荒郊野外出现的美丽女子,或许并非活人,而是一个幽魂,驱鬼道士见到薛宝钗时的反应,也加强了这种解读的可能性。

此外薛宝钗的判词“金钗雪里埋”,也预示了她最终的命运,雪象征着死亡和寒冷,金钗被埋在雪里,暗示着薛宝钗最终将被冰雪吞噬。

她与贾宝玉的金玉良缘,最终也未能实现,这或许也是她悲剧命运的体现,贾府的衰败,并非偶然,而是必然。

家族成员的接连死亡,巧姐出生在鬼节,以及作品中频繁出现的托梦、鬼神等元素,都暗示了贾府的覆灭与超自然力量有关。

这并非简单的家族悲剧,而是一场由鬼神主导的家族诅咒,贾府的成员,如同被困在一座巨大的坟墓中,无法逃脱,也无法解脱。

更进一步地,贾府没有新生儿,也暗示了家族的衰败和死亡。巧姐虽然出生,但她的命运也充满了坎坷。

这或许是作者有意为之,用这种方式暗示家族的未来,以及人物的命运,林黛玉的死亡,是《红楼梦》中最令人心碎的情节之一。

她死后赤身裸体,这在传统的解读中,被认为是象征着她纯洁的灵魂,她放飞鹦鹉的举动,更像是一种灵魂的释放,象征着她最终摆脱了人间的束缚,回归了自由。

更深层次地,林黛玉焚烧手帕的举动,也象征着她与贾宝玉爱情的终结,手帕是他们爱情的信物,焚烧手帕,意味着她彻底放下了这段感情。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梅美红楼探索金陵女钗三十六人阅读到《红楼梦》80回,采纳几个文友的建议,停顿一下,整理话题系列。于是便开启了查缺补漏作业。 我发现到一个久置未解的问题。这个问题很重要,归纳清楚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红楼梦中不同女性所处地位下的生存状态。 第五回里提到金陵十二钗,其实是分正册、副册、又副册各十二人,共计三十六女钗。 https://www.jianshu.com/p/f3d6b29fd6a1
1.lib.cuc.edu.cn/bookInfo真人检测中 自动检测请求,请耐心等待5秒完成检测https://lib.cuc.edu.cn/bookInfo_01h0259470.html
2.《红楼梦》中“风流孽鬼”的专职“救生员”: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金陵十二钗(包括正钗、副钗)带同贾宝玉、柳湘莲、贾瑞等人都与来自“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的一僧一道有所交集,都被试图度化、抢救或者“指导”过,可以说这一僧一道说是《红楼梦》下凡历劫的“一干风流孽鬼”的专职“救生员”: (1)度香菱。第一回中,甄士隐与夏日中逗三岁的英莲娃娃取乐,被一僧一道https://www.jianshu.com/p/1a25e1af5773
3.红楼梦里最有意思的一场游戏王熙凤同贾母一样是最爱热闹的,贾母高兴,王熙凤就高兴,所以她极力撺掇鸳鸯做令官,好提点贾母。可见贾母也不善于行酒令,还要行酒令,为的就是一个乐子。 鸳鸯出:左边是张天(一张天牌) 贾母对:头上有青天。 众人听了都叫好不迭。贾母着实就是红楼梦里最富有正气的人物,他就是贾府里一家子人的青天。贾母口号喊https://www.jianshu.com/p/9a39556ea58b
4.又到中元节,走入《红楼梦》,带你盘点曹雪芹笔下的鬼魂〈红楼梦〉里索命的鬼,似乎都是专业人士。 首先是贾瑞,因为迷恋凤姐,又多次被放鸽子戏弄,又冻又吓又气,终于病倒。第十二回,跛足道人给他风月宝鉴,叫他只照背面,可惜贾瑞毫无自制力,只照正面,面对镜中凤姐的幻影耗尽了精力。 如此三四次。到了这次,刚要出镜子来,只见两个人走来,拿铁锁把他套住,拉了就走。贾https://www.jianshu.com/p/267010759739
5.这些细节很多人都没注意到,细思极恐!导航红楼梦小说有一本书虽然大家都看得不太懂,但是依旧有很多的人很喜欢去研究。它这本书就是红楼梦,这里面的人物关系非常的繁琐复杂。很少人_新浪网http://k.sina.com.cn/article_7055277910_1a486ff56001011fwl.html
6.红楼梦人物都是些鬼魂?仔细一想,真的有些恐怖!原因摆在这!|红楼梦红楼梦隐藏很深的细节很多,仔细推敲一下,反明扶清的原因摆在这:红楼梦中的金陵即是今天的南京,是明朝早期的建国首都,清朝灭明朝后,明朝的部分残余人员暗中进行“反清复明”运动,精神上向往明朝的复辟和重来,作者写这么一部小说阐述和抹黑金陵的黑暗生活,目的就是为了让前朝即明朝的反清人士,认清明朝社会的腐朽禁锢http://k.sina.com.cn/article_6805072854_1959d2bd600100x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