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红楼梦》是一部百年难遇的经典之作,因此引得很多人追捧和研究。很多人因为研究《红楼梦》而成名,比如周汝昌和刘心武;很多名人在随笔中流露出对《红楼梦》的欲罢不能,比如张爱玲和胡适。其中最骇人听闻的读后感是《红楼梦》是一个鬼故事,里面的莺莺燕燕各色美女全都是鬼,并没有活人。此言一出,顿时使人起一身鸡皮疙瘩。
说起这类读后感,必须先承认,《红楼梦》本身自带一定的玄学色彩。譬如第一回就交代,《红楼梦》的故事是一群怨鬼投胎在人间重聚的故事,是一个被刻在仙石上的故事,是一场被空空道人和跛脚仙人见证过的人间大梦。第五回有些贾宝玉进入太虚幻境,遇见各种仙女仙姑,又见到起到预言作用的画册和判词。在《红楼梦》的世界观里,本来就有仙人以及鬼怪。
关于“鬼怪说”,有一种说法是《红楼梦》的前八十回是惜春回到残败的大观园后,靠在颓墙上做的一场梦。这个说法的依据是贾家最后家破人亡,头脑清醒性格冷漠的惜春因为早就和贾府划清界限,遁入空门,因而可能是唯一的幸存者。
《红楼梦》通篇都用谶语谶词暗示悲凉结局,譬如讲元宵节的那一回目,明明是很喜庆的阖家团圆,老太君却在宴会将散时生出悲凉之感;再譬如贾宝玉为晴雯写诔文,正好偶遇黛玉,竟当着黛玉的面说到“卿何薄命”,一语成谶。
如果只是关于日常琐碎小事的叙述,怎会有这么多事后诸葛亮的谶词,所以才会有人说《红楼梦》就是一场大梦,做梦者的意识时时刻刻影响着梦中的剧情和氛围,所以才会时不时在欢声笑语中突然让人心里一惊,而这个做梦者大概率就是因出家幸存的惜春。
还有一种说法是,《红楼梦》里至少有两个人真的成了鬼,一个就是上吊而死的秦可卿,另一个就是在监狱暴毙的王熙凤。秦可卿死后变成鬼,进入王熙凤的梦中对她又是托付又是提点,王熙凤惊醒后觉得阴冷异常。
这个设点有点怪,秦可卿死前王熙凤曾多次探望、宽慰,如果秦可卿生前就有如此远见卓识,大可生前就说给王熙凤听,不必死后再托梦给她,想必秦可卿死后也像贾宝玉一样有一番太虚境游历,所以才窥查到许多事。前段时间,吴氏石头记的流行如同平地惊雷一般在红学圈中掀起热潮,王熙凤死后化成鬼的说法就源于吴氏石头记。吴氏石头记王熙凤的结局虽然乍读之下觉得荒谬,却能暗合脂砚斋在前八十回的批注。
王熙凤平日风光无限,却因为太过要强得了“血崩症”,在吴氏石头记中,王熙凤放高利贷、害死尤二姐等恶行在贾母、王夫人相继离世后被揭发,贾琏在邢夫人和尤氏的挑唆下休了王熙凤。
祸不单行,王熙凤在娘家养病的时候,王家也被抄了,王熙凤在绝望中自尽。王熙凤死后回归太虚幻境,但是却格外惦念贾家,于是偷偷跑回人间,却发现此时的贾家已然残败不堪。她杀了贾环、贾蓉、王仁等趁火打劫的奸恶之徒,就被赶来的天兵神将抓走了。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红楼梦》的作者不一定是曹雪芹,贾家影射的也不是曹家,作者是用贾府由盛转衰走向灭亡的故事暗合明末清初的朝廷更迭,《红楼梦》第一章就讲过石头记是“一干孤魂怨鬼”投胎转世的记述。
有关专家表明,孤魂怨鬼可能指代明末清初的名臣名将,譬如王熙凤的外貌和性格就影射魏忠贤,林黛玉影射崇祯皇帝,贾敬影射嘉靖皇帝,虽然乍一听觉得不可思议,但事实上随着越来越多的佐证被翻出,这种说法已经在红学圈中逐渐蔓延开来。
总而言之,《红楼梦》本身具有一定的玄幻色彩,有人说,《红楼梦》是一部鬼故事,里面讲的都是鬼人鬼事,这个说法的依据主要有三类:第一类依据,根据作者的原笔原意,贾府的结局是覆灭的,是白骨如山忘姓氏,也就是说前八十回粉墨登场的一众美人,最后都是一抔黄土,甚至有可能整个故事就是幸存者贾惜春在破旧故园里的黄粱一梦;
第二类依据,《红楼梦》中曾多次出现鬼托梦、鬼还魂,譬如尤二姐死前与尤三姐的鬼魂相见,王夫人曾梦见金钏索命,晴雯死前与贾宝玉道别,其中最经典最浓墨重彩的鬼是给王熙凤托梦的秦可卿和吴氏石头记里死后还魂索命报仇的王熙凤;
第三类依据,作者曾开山明意,指出《红楼梦》是讲一干孤魂怨鬼投胎转世的故事,很多人认为《红楼梦》之所以成为清朝禁书,是因为作者用贾家的兴衰亡败隐喻明末清初改朝换代的历史,因此这一干孤魂怨鬼对应着明朝的名臣名将,石头记是他们转世投胎后的爱恨纠葛,所以才说《红楼梦》是写鬼人鬼事,是禁书。从这个角度讲,《红楼梦》是一部夹杂着怪力乱神的小说,记载了很多鬼人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