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红颜多薄命:《红楼梦》之金陵十二钗人物简介及判词解析,一起去了解下吧!

《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是指书中太虚幻境“薄命司”里记录的南京十二个最优秀的女子,她们分别是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和秦可卿。

林黛玉与薛宝钗:

判词: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可悲可叹的是那如停机之德般的贤淑品行(指薛宝钗),又让人怜惜那如同咏絮之才般的卓越才华(指林黛玉)。一条精美的玉带在密林之中孤独地悬挂着(暗喻林黛玉的命运),而一支珍贵的金簪则被深深地埋在皑皑白雪之下(暗喻薛宝钗的结局)。

“停机德”源自古代乐羊子妻劝夫勤学的故事,用来比喻薛宝钗的贤淑品德;“咏絮才”则源自东晋谢道韫的典故,用来比喻林黛玉的卓越才华。玉带和金簪则是两位女性形象的象征,分别暗示了她们不同的命运轨迹。整段判词既赞美了她们的品德和才华,又表达了对她们命运的同情和惋惜。

林黛玉: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生得倾城容貌,兼有旷世诗才,是《红楼梦》中最富灵气的经典女性形象。

薛宝钗:与林黛玉并列为金陵十二钗之首,贾宝玉的妻子。她容貌丰美,举止娴雅,博学多才,因此受到贾府上下一致好评。

贾元春: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嫡长女,贾珠的亲妹妹,贾宝玉的亲姐姐。她为了贾宝玉的名誉及前程而极力支持金玉良缘,希望薛宝钗成为自己的弟媳妇。

判词:

二十年来辨是非,

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

虎兕相逢大梦归。

元春进宫二十年来,一直在反省自己、认识自己。她算是鸿运高照,有如石榴花开,把宫门都照亮了。迎春、探春、惜春三个妹妹怎么能及元春大姐那么荣耀显赫啊,可是就在牛年与虎年交接月,她做完一场人生大梦而逝了。“虎兕”指农历虎年与牛年。大梦归,指死。道家认为人生是一场大梦,梦醒而归,即死了。

贾探春:荣国府贾政与奴婢出身的妾室赵姨娘所生的女儿,贾宝玉同父异母的妹妹。她精明能干,发起成立了大观园第一个诗社——海棠诗社,自号“蕉下客”。

判词:

才自精明志自高,

生于末时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

千里东风一梦遥。

她才智出众,有着高远的志向,但无奈生于家族衰败之际,命运多舛,落得涉海远嫁的结局,在清明这个充满哀思的节日里,她不得不面对离别的痛苦,她的船顺着东风越行越远,从此归期无望,彼此只能在梦中会面了。整段判词既赞美了贾探春的才智和志向,又表达了对她命运的同情和惋惜。

史湘云:

贾母的内侄孙女,贾府通称史大姑娘。史湘云是作者按照《世说新语》魏晋风度标准塑造的一位具有中性美的女子形象。

判词: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转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史湘云出生在金陵荣华富贵的史家,然而又怎么样呢?还在襁褓中时父母就撇下她相继亡故了。望着流逝的江水,凭吊着斜日的余晖,自己像漂浮的云彩,晚景凄凉没有依靠。斜晖象征着即将逝去的时光和美好,而史湘云却只能对着它悲叹,无法挽留。湘江水逝、楚云飞散,则形象地比喻了她人生的漂泊不定和命运的无奈。这些意象既富有诗意,又深刻地揭示了史湘云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妙玉:原是仕宦人家的小姐,自小在玄墓蟠香寺出家为尼。后来,贾府建造大观园,妙玉入住栊翠庵。在大观园的日子里,她与宝玉、黛玉等人结下友谊。

判词: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污泥中。

妙玉想做超凡脱俗的佛门女,可是又何曾高洁了;说是把一切都看空,可是未必真正能够做到。可怜她金玉一样的高贵才质,到头来遭遇厄运,被强盗劫持落入风尘,最终掉进了污泥中,被世俗的纷扰和黑暗所吞噬。这种命运的无奈和悲剧性,使得妙玉的形象更加鲜明和深刻。

贾迎春:贾宝玉的堂姐,性格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有“二木头”的诨名。她不但作诗猜谜不如姐妹们,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

判词: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孙绍祖是只恩将仇报的中山狼,巴结贾府发迹并娶到贾迎春后,便露出了凶狠猖狂的面目。荣华富贵之家出身的贾迎春,春花般娇艳、弱柳般轻盈,可怜她嫁给孙绍祖,仅仅过了一年就被虐待折磨死了,有如一场黄粱梦,短暂而虚幻。这种命运的无奈和悲剧性,使得迎春的形象更加鲜明和深刻。

“子系”暗指“孙”,即迎春的丈夫孙绍祖。中山狼是一个典故,出自明代马中锡的《中山狼传》,形容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人。这里用来比喻孙绍祖的凶狠和无情。一旦他得志(即得到权势或财富),便变得猖狂无比,对迎春毫不珍惜和尊重,甚至虐待她。

贾惜春:金陵十二钗之一,贾家四姐妹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宁国府中贾珍的胞妹。她有着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

判词: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惜春的三个姐姐好景都不长,她看破了人生,立志出家,卸去红妆换上了黑色的僧衣。可怜啊,这个荣华富贵官宦家庭的千金小姐,从此就在佛前青灯旁孤独寂寞地度过一生。贾惜春的判词深刻描绘了她的人生转变和最终的归宿。

王熙凤:贾琏的妻子,王夫人的内侄女,贾府人称凤姐、琏二奶奶。她在贾府掌握实权,为人心狠手辣,八面玲珑,敢爱敢恨,做事决绝。

判词: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这里的“凡鸟”是“鳳”(凤)的拆字,用以暗指王熙凤。而“末世”则指贾府已经处于衰败的末期。王熙凤偏偏在贾府衰亡败落时期嫁过来,不过她懂得人活一世,要爱惜并利用自己的才能。她先是表现出一副贤德顺从的样子,接着便发号施令专横起来,后来被丈夫贾琏休弃;她哭着回到金陵娘家,娘家也早已衰败,她的结局真是太悲哀了。这种悲哀不仅来源于她个人的遭遇和不幸,更源于她对家族衰败的无奈和无力回天。

10

贾巧姐:荣国府王熙凤与贾琏之女。她生日七月初七,王熙凤觉得日子不好,所以怕自己起了名字犯冲,让刘姥姥代为起名。刘姥姥给她取名“巧姐”。

判词: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在贾府权势衰败、家族败亡之后,曾经的尊贵和亲情都变得不再重要。巧姐因为母亲王熙凤曾经偶然间救济过刘姥姥,而得以在危难时刻遇到这位恩人。刘姥姥的出现不仅救了巧姐的性命,终于脱离了灾难。这种偶然的救济和恩人的出现,既体现了人性的善良和互助精神,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的一丝温暖和希望。

11

李纨:荣国府长孙贾珠之妻。她性格贤良温顺,恪守妇道,是深巷中一泓无波的古井,暮霭里一声悠扬的晚钟。

判词: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春风中的桃李结果后花儿凋谢了,婚姻中的李纨,丈夫早死,幸福也跟着完结了。不过还好,丈夫留下儿子贾兰,后来科举得中,到头来哪个比得上李纨!李纨恪守妇道,教子成才,品格如同冰之洁、水之澄,但儿子贾兰博来功名,争到了荣华富贵,却也早早命归黄泉,如同黄粱梦一场!人们羡慕她或嫉妒她都是徒劳的,只不过是谈话的谈资而已。

12

秦可卿:贾蓉之妻,秦业的养女,来自仙界清净女儿之境,是太虚幻境之主警幻仙子的妹妹,乳名兼美,表字可卿。

判词: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秦可卿想望高可比天,深可比海的爱情,但是她想望的爱情是虚幻而不切实际的,像她那样想望爱情的两个人碰到一起,必定放纵而没有约束。别说不肖行为都出在荣国府,也别说败家的祸端其实在宁国府,两府的不肖子孙都是毫无德行,放荡乱伦的败家子。秦可卿的判词充满了象征和隐喻,深刻揭示了她的命运以及她与贾府(特别是宁、荣二府)的复杂关系。最终悬梁自缢,香消玉殒。

THE END
0.《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看尽世间沧桑金陵十二钗是《红楼梦》中的十二位女性人物,她们是: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秦可卿。 金陵十二钗入选的标准有三:一曰“彼家”,她们都是贾宝玉家里的女儿;二曰“择其善者”,即聪俊灵秀、正邪两赋而来的上、中、下三等才女;三曰“薄命”。正、副、https://www.jianshu.com/p/4ccde398b5bc
1.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警幻仙姑)秦可卿《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 (警幻仙姑) 秦可卿 作者: 翰林修撰【和文】 (研究红楼梦十二支曲专用韵脚)十三辙 爱情似天海虚幻,既然相爱必主淫。① 不堪行为出荣府,制造败淫实在宁。② 注释: ①淫,“淫: 韵十三辙,十五人文韵(平声)。秦可卿的爱情观念,比天高比海深,是不切实际的虚幻。像她这样好高望远的https://www.meipian.cn/4hhk08sj
2.《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人物分析贾巧姐,金陵十二钗之一, 巧姐由于年纪幼小,在书中出场不多。她生日七月初七,王熙风觉得日子不好,所以怕自己起了名字犯冲,让刘姥姥代为起名。刘姥姥给她取名“巧姐”巧姐的结局,也应了这一个巧字。 在高鹗续写的《红楼梦》后40回贾府破败后,她险些被王仁、贾蔷、贾芸等人贩卖给一个外藩王爷做粗使丫鬟,幸而刘https://www.meipian.cn/569yhri8
3.《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及人物赏析(1)公开课.docx《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及人物赏析(1)公开课.docx 6页VIP内容提供方:氵 大小:343.37 KB 字数:约2.22千字 发布时间:2023-05-18发布于广西 浏览人气:11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及人物赏析(1)公开课.docx 关闭预览 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517/7162044161005106.shtm
4.《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及分析8、正册判词之秦可卿 判词: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秦可卿是情的化身,东窗事发后悬梁自缢。都说荣国府出不肖子孙,实则开端早在宁国府就已展露。从晴文之情字判起,到可卿放下情字,可见红楼主题,是令人看破情字,放下情字。一部红楼梦,也因此惹来被查禁之祸。https://www.jianshu.com/p/2f6f5d314038
5.《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是对贾府12位冠首女子终身命运的描述。 各首判词用隐晦的诗句提前暗示了她们的命运,照应了文中的“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 根据她们的判词和曲子,来探知她们的命运和悲欢离合,你都知道她们的判词是什么吗? 【判词】林黛玉 https://www.meipian.cn/56cge4i5
6.略论《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性格及其命运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呈现出不同的性格及其命运,塑造人物形象又是小说的核心,故略论之,一孔之见,集思广益,方能进步! 《林黛玉》 林黛玉作为金陵十二钗冠首之女子,其性格众说纷纭,尖酸刻薄、伶牙俐齿、弄气使性,才华横溢都有道理,但分析其人物形象需要抓住其核心性格,我以为黛玉https://www.meipian.cn/3eyh1l0b
7.《红楼梦》书中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9、贾巧姐 判词: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10、李纨 判词: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11、秦可卿 判词: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红楼梦》十二支曲 引子 開辟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1049368.html
8.读书詹丹:天下文体入“红楼”文化比如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在警幻仙子的引导下,看到了“金陵十二钗”册子中的判词,也听到了“红楼梦”的套曲。这些判词和曲词,其实对小说主要人物未来命运都有暗示和解释。但之所以不用散文化的语言直接叙述出来,而是通过画册中的韵文判词和演出中的曲词来暗示,是因为这些内容带有谶纬式宿命思想,是对人物未来https://www.whb.cn/zhuzhan/xinwen/20220923/487071.html
9.金陵十二钗判词介绍,以及人物形象分析(上集)红楼梦金陵十二钗还没有人评论过,快来抢首评 发布 金陵十二钗判词介绍,以及人物形象分析(上集) 红楼梦 金陵十二钗 87版红楼梦拳击那点事 +订阅 发布于:江西省 2023.04.26 00:00 +1 首赞 收藏 金陵十二钗判词介绍,以及人物形象分析(上集) 红楼梦 金陵十二钗 87版红楼梦 推荐https://roll.sohu.com/a/670330119_100114195
10.国际学院邀请龚玉兰上“金陵十二钗与《红楼梦》”经典导读课10月29日,国际学院金陵·文化研习社邀请文学院副书记龚玉兰副教授为同学们上“金陵十二钗与《红楼梦》”的经典导读课。以金陵十二钗为中心,龚玉兰讲解了暗藏在十二钗判词中的文脉,为同学们剖析了《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并提出自己对于金陵十二钗的理解。 https://skema.nau.edu.cn/2022/1104/c6419a113629/page.htm
11.《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三)《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亿图脑图MindMaster原创思维导图社区提供海量优质的思维导图模板资源,一个各类脑图创意思维绘制,整理知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 用思维导图来表述《红楼https://mm.edrawsoft.cn/template/377672
12.《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人物介绍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人物介绍,欢迎大家分享。 绛洞花王贾宝玉(情不情)注:括号内为考语,下同。 金陵十二钗正册 林黛玉(情情)薛宝钗(冷情)贾元春(【意】宫情)贾探春(敏情)史湘云(憨情)妙http://mip.wenxue.yjbys.com/hongloumeng/465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