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分类及分类号一、文献分类及分类号1.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分类号:O2. 工程与技术类分类号:TP3. 农业科学与医学类分类号:S4. 文化与社会科学类分类号:C5. 经济与管理类分类号:F二、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分类号:O)1. O1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是数学与自然科学类中的基础学科,主要研究自然界的规律、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
其中包括科学哲学、科学史、科学方法论等研究内容。
这些研究对于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
2. O2 数学数学是数学与自然科学类中的核心学科,它研究数量、结构、空间以及变化等概念和规律。
数学分为纯数学和应用数学两个方向,纯数学主要研究数学基本理论和数学方法,应用数学则将数学方法应用于其他学科中,如物理学、化学、经济学等。
3. O3 物理学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结构、运动和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它是数学与自然科学类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包括经典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两个方向。
经典物理学主要研究牛顿力学、电磁学和热力学等基本理论,现代物理学则研究相对论、量子力学、原子物理学等。
三、工程与技术类(分类号:TP)1. TP1 工程科学基础工程科学基础是工程与技术类中的基础学科,主要研究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它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力学、热力学、电气工程等。
工程科学基础的研究对于工程领域的技术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2. TP2 电气工程电气工程是工程与技术类中的重要学科,它研究电的产生、传输、控制和应用。
电气工程包括电力系统、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等方向。
电气工程的发展对于现代工业生产、信息技术和能源领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 TP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研究计算机系统原理、设计和应用的学科。
它是工程与技术类中的前沿学科,涉及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等多个方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对于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农业科学与医学类(分类号:S)1. S1 农业科学基础农业科学基础是农业科学与医学类中的基础学科,主要研究农业生产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文献的特点与分类根据划分标准的不同,文献有多种分类方式。
一、按文献的编辑方法和出版特点划分1.图书图书是指对某一领域的知识进行系统阐述或对已有研究成果、技术、经验等进行归纳、概括,是一种比较系统完整而又成熟定型的出版物。
它是迄今为止最主要的文献类型,占据整个文献系统的主导地位。
图书一般具有完整定型的装帧形式,首尾衔接,结构严谨,积叶成册,自成体系,以单行本、多卷书或丛书等形式出版发行。
图书的内容系统、论述全面。
一般记录一个中心内容或围绕一个问题,以历史为起点而以现实为重点进行论述。
因此,读者通过阅读不仅可以获得一般性的知识,还可以从中得到历史的或现实的、理论的或方法的系统知识。
图书反映的知识可靠、观点成熟。
一本书的形成往往经过著者的选择、核对、鉴别和融会贯通,包含着著者本人在社会实践、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中的经验总结,是著者长期研究的成果、学识的积累。
图书的成书过程较长,从写作到出版,要通过核对、鉴别、筛选、提炼、校对等多道工序,由此图书的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传递信息速度慢,内容不便于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及时更新,它反映的知识内容明显滞后,一般不含最新的信息内容。
图书按照内容、著述目的和使用特点,可划分为普通图书和工具书两种类型。
普通图书提供读者具有完整性、系统性、连续性的知识,适合读者系统阅读或精读,包括教科书、专著、科普与通俗读物、文学艺术著作等。
工具书是广泛收集某一范围的知识或资料,按特定体例或方式编排,提供基本知识和文献线索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文献,分为参考工具书和检索工具书两大类,具体包括辞典、百科全书、年鉴、手册、表谱以及索引、目录、‘文摘等等。
2.期刊期刊,又叫杂志,它是指有固定的名称、版式、开本,汇集若干作者分别撰写的多篇文章、资料或线索,由常设编辑机构的工作人员依照一定的出版周期,使用连续的卷期号或年月顺序号作为时序的标识,计划无限期连续出版的出版物。
noteexpress 文献分类NoteExpress 是一款常用的文献管理软件,可以帮助用户管理和分类文献。
以下是一些文献分类的常见方法:1. 根据学科领域分类:将文献按照不同的学科领域进行分类,例如计算机科学、医学、社会学等。
3. 根据研究主题分类:将文献按照研究主题进行分类,例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
在 NoteExpress 中,可以通过创建不同的文件夹或标签来实现文献分类。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习惯来选择合适的分类方法,并在软件中进行相应的设置和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文献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管理和查找文献,因此分类方法应该根据个人需求和使用习惯进行选择和调整。
同时,分类应该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以便更好地组织和利用文献资源。
⽂献分类学(超详细版)⽂献分类学第⼀章绪论第⼀节基本概念分类:以事物的本质属性或其他显著特征作为根据,把各种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献分类:以⽂献分类法为⼯具,根据⽂献所反映的学科知识内容与其他显著特征,分门别类地、系统地组织与揭⽰⽂献的⼀种⽅法(作⽤:组织分类排架、建⽴分类检索系统)第⼆节体系分类法概念: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依据概念的划分与概括原理,把概括⽂献内容与事物的各种类⽬组成⼀个层层⾪属,详细列举的等级结构体系的⼀种⽂献分类法,⼜称列举式分类法、枚举式分类法实例:《中图法》、《科图法》、《⼈⼤法》、《杜威⼗进分类法》、《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组成:主表(基本部类、基本⼤类、简表、详表),标记符号,复分表,类⽬注释与索引⼀主表结构基本部类:分类表中为便于类⽬展开⽽对知识和客观事物所作的最基本...、最.概括..的划分基本⼤类:在基本部类基础上列出的⽂献分类法的第⼀级类⽬简表:由基本⼤类与由其直接展开的⼀⼆级类⽬所形成的⼀种类⽬表详表:由简表展开的不同等级类⽬所组成的类⽬表,这是类分⽂献的真正依据主表中类⽬之间的关系:从属、并列、交替、相关①从属关系:上下位类之间的关系类系..是指对某个类进⾏连续划分所形成的⼀系列具有从属关系的类⽬②并列关系:同位类之间的关系类列..是指⼀组同位类③交替关系:正式类⽬和⾮正式类⽬之间的关系④相关关系:其他关联关系(通过类⽬参照和多重列类法实现)多重列类法.....:对某个类⽬同时采⽤⼏个分类标准,分别建⽴⼏组平⾏⼦⽬⼆标记符号标记符号是分类法中⽤以表⽰类⽬的代号,⼜称分类号。
性能:容纳性、表达性、助记性、简短性标记符号的种类单纯号码:采⽤⼀种符号系统,分为单纯数字号码和单纯字母号码两种,如《杜威⼗进分类法》、《科图法》混合号码:同时采⽤两种或两种以上符号系统,⼀般是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如《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中图法》标记制度层累标记制:类号位数与类⽬等级相适应、层次分明的标记制度。
文献编目与分类的方法研究一、引言文献编目与分类是图书馆和档案馆等信息机构中重要的工作环节。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海量的文献资料产生,如何高效地对文献进行编目与分类,成为了信息机构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文献编目与分类的方法研究,旨在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思路。
二、传统的文献编目与分类方法1.主题标引法主题标引法是传统的文献编目与分类方法之一,它通过分析文献内容中的关键词或主题词,将文献分配到相应的主题分类中。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主题明确的文献,如科学研究、技术发展等领域。
2.目录编制法目录编制法是另一种传统的文献编目与分类方法,它通过按照一定的顺序和结构,将文献编排成目录的形式。
这种方法适用于图书馆等机构的目录编制工作,可以方便读者查找所需信息。
3.分类编目法分类编目法是一种将文献按照类别进行分类的方法,通常采用数字分类法、图书分类法等分类体系。
这种方法可以使文献分类有序化,方便存储和检索。
三、现代的文献编目与分类方法1.机器学习方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学习方法在文献编目与分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训练机器学习模型,可以自动对文献进行分类和编目,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2.自然语言处理方法自然语言处理方法是另一种现代的文献编目与分类方法,它通过对文献中的自然语言进行分析和处理,提取文献的关键信息,从而实现对文献的编目与分类。
3.知识图谱方法知识图谱方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文献编目与分类方法,它通过构建知识图谱,将文献的关系和属性进行建模和表示。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文献的语义理解和关联性分析能力。
四、方法研究的发展趋势1.混合方法面对复杂多样的文献类型和内容,未来的方法研究将更加注重采用多种方法的混合应用。
通过结合不同的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技术的优势,提高文献编目与分类的效果和效率。
2.语义技术语义技术是一种将含义和语境综合考虑的技术。
未来的方法研究将更加注重语义技术的应用,通过对文献的语义理解和分析,实现更精准的编目与分类。
文献分类方法以下是 7 条关于文献分类方法的内容:1. 按内容分呀,这就像你整理自己的衣柜一样!比如说医学文献,那就是专门讲和人体健康、疾病相关的知识,就像你的衣柜里有专门一格放冬天的厚衣服。
比如说关于癌症治疗的文献,那就是这一类里独特的存在呀!文章不就是为了把相似的内容放在一起嘛,这样找起来多方便呀,对不对?2. 按作者来分类怎么样?哈哈,这就好比辨认不同厨师做的菜呀!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见解,就像每个厨师做出来的味道都不一样。
看到某作者的名字,你就大概知道他的文献会是啥样的风格啦!比如某个特别严谨的作者,他的文献肯定像一份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呢!3. 还可以根据出版时间来分呀!这就好像把时间当成了一条线,不同时期的文献依次排列。
哇塞,就像你每年的照片一样,代表着不同的阶段呢!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某个领域在不同时间的发展和变化,多酷呀!比如早期关于人工智能的文献和现在的相比,那差别巨大着呢!4. 用用途来划分文献也超级棒呀!这就类似把工具按照它们的用处分类一样呢。
有些文献是纯理论研究的,就像锋利的斧头专门用来砍大树;有些是实践指导的,就像小巧的螺丝刀在精细操作时不可或缺。
这样在你需要特定用途的文献时,不就能快速找到了嘛!5. 按文献的形式来分呀!哇,这就仿佛区分不同形状的积木一样有趣。
有纸质的文献那是传统的宝贝,还有电子的呢就像是新时代的宠儿。
当你想要在不同形式中寻找时,马上就能找到对应的那一堆啦,嘿嘿,是不是特别有意思?6. 哎呀,还可以按照学科领域来分嘛!这就如同把一个大花园分成不同的区域种上不同的花。
物理文献是一片绚烂,化学文献又是另一种斑斓。
在你深入研究某个学科时,直接冲向对应的区域不就行啦,多高效哇!比如物理领域的量子力学文献,那可是高深莫测的存在呢!7. 文献分类还能根据研究方法来哦!这就像把不同的做菜方法区分开来一样。
有些是实验研究为主,就像大火爆炒;有些是理论推导,好比小火慢炖。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是由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出台的一套科学文献分类法,主要用于科学文献的分类和管理。
该分类法是把科学文献的内容按照不同的领域和学科,分类编码,把书籍和期刊分门别类,形成一个系统的文献分类体系。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主要分为六大部分:基础科学、工程技术、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社会科学以及文艺等。
每个部分又分为若干子部分,每个子部分又分为若干个不同的类别,用一定的编码表示,编码中含有所属的部分和类别。
同时,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还规定了书籍、期刊、报纸和科技报告等文献的分类和编码,以便于管理和检索。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的实施使科学文献的分类和管理更加科学、合理,更好地服务于科学技术发展。
它为收集、分类、组织和使用文献提供了有效的帮助,有利于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文献综述中的文献整理与分类方法绪论文献综述是科研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对已有研究文献的系统搜集、整理和分析,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特定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而在进行文献综述的过程中,文献的整理与分类方法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文献综述中常用的文献整理与分类方法。
一、关键词法关键词法是一种常见的文献整理与分类方法,通过识别文献中的关键词并进行标记,实现对文献的快速分类和检索。
在进行关键词标记时,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领域特点选择合适的关键词,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组合和排序。
关键词法可以有效提高文献整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便于后续的分析和综述撰写。
二、主题词法主题词法是一种根据文献中的主题词或主题词组进行文献整理和分类的方法。
与关键词法类似,主题词法也需要根据研究领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主题词,并进行标记和整理。
主题词法相比关键词法更注重文献的主题内容,可以更精准地分类和归纳文献,方便后续的分析和综述撰写。
四、方法体系法方法体系法是一种根据研究方法或理论体系进行文献整理和分类的方法。
在进行文献综述时,研究人员可以根据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或理论体系,将文献进行分类和整理。
方法体系法优势在于可以清晰地了解不同研究方法或理论体系在特定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和研究进展,有助于深入理解研究问题和方法的优劣。
五、主题群法主题群法是一种将文献按照主题或研究问题进行分组和分类的方法。
通过将具有相似主题或研究问题的文献放在一起,可以形成一系列主题群,便于深入研究和分析各个主题的文献。
主题群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全面了解特定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及时发现和解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挑战。
文献信息分类 第一节 文献分类及文献分类法 一、文献分类 以文献分类法为工具,根据文献所反映的学科知识内容与其他显著属性,分门别类地、系统地组织与揭示文献的一种方法。
二、文献分类法 指按照一定的思想观点,以科学分类和知识分类为基础,并结合文献的特点,对概括文献情报内容特征及某些外表特征的概念或术语,进行逻辑划分和系统排列而形成的类目一览表。
第二节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概述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就我国建国以后编制出版的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文献分类法,简称《中图法》。第四版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其简称仍称《中图法》。《中图法》(第五版)已于2010年9月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正式出版。
一、《中图法》(第五版)的修订重点及特色 《中图法》的修订是一项持续性、系统性的工作,每版修订都有其重点和特色。此次修订幅度较大,新增1631个类目,停用或直接删除约2500个类目,修改类约5200多个。其修订特点有: 1. 确定了特别处理的大类、重点修订大类和局部调整大类。 根据用户使用意见、《分类法研究与修订调研报告》以及“修订报告”对《中图法》(第四版)存在问题的分析,此次修订确定“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特别处理的大类,“F经济”、“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U交通运输”为重点修订大类,“D政治、法律”、“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TS轻工业、手工业、生活服务业”等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计算机技术相关类为局部调整大类。最后的修订结果也基本体现了这些修订重点。 2. 增加复分标记、“一般性问题”的禁用标记。 对一组类目或多组类目需要复分时,以前各版次的《中图法》只有一个说明性注释来规定,而具体需要复分的类目不再一一注释说明。第五版为增强类目复分助记性、降低复分难度,对这些类下无直接复分注释而又需复分的类目的类名后增加了相应标记,并区别8个通用附表、专类复分或仿分的标记,标记符分别对应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①~⑧分别代表用《中图法》后附的8张不同的通用复分表复分,⑨表示专类复分或仿分。)与《中国分类主题词表》主题词对应类号的复分标记一致。 对专类下一组具有总论性和通用复分性问题,《中图法》通常设置“一般性问题”类加以概括,因此,规定“一般性问题”类只起仿分概括说明作用,不用于类分文献,其主题归入“一般性问题”类的直接上位类。第五版对“一般性问题”类进行了规范,对不具有此特点的类作了类名修改,对具有此特点的“一般性问题”类,在其类名后增加了禁用类分文献的标记,标记符为 ,以便提示分类人员,避免误标引并造成与其上位类分类不一致问题。 3. 完善类目的参见注释,补充类目反向参照。 《中图法》前几版相关类目参照是人工按类分别注释,因此,很多相关联的类目只有单向参照。(第四版)修订时,借助“《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维护管理系统”对类目的参见注释进行了完善。首先规范参见注释,区分“参见”与“见注”;其次补充需要建立反向参照的注释,修改盲参照的参见注释。 4. 合并使用频率过低的类目 参考我国大型的、有代表性的文献数据库(“国家图书馆书目数据库”、“同方中国学术期刊网数据库”、“万方期刊硕士论文数据库”等)的《中图法》类目使用频率统计数据,采取了对使用频率为0或频率过低的类目合并到上位类或取消仿分、复分的注释的做法。第五版共停用2300多个类,停用或删除类主要集中在TS、TD、TF、TG、U、TN、F、G35等类。停用类增加沿革注释,一般停用或删除类在其相应上位类同时补充含义注释 。 5. 完善附表类型,补充共性复分的新主题;通过主表类目注释解决附表连续复分的使用问题 为解决主表类目进一步按各类型环境和各类人员进行复分的需要,《中图法》(第五版)在“八、通用时间、地点表”中新增了环境、人员类列,同时在主表部分类下增加该复分注释,如“C912.15各类型人的人际关系”类下增加了依“通用时间、地点和环境、人员表”复分的注释。 对8个附表相应补充新主题,增设新类目,或增加注释或修改类名扩大外延。如在“总论复分表”中对“-79非书资料、视听资料”的划分进行调整,增补注释,明确下位类的外延;修改“-39信息化建设、新技术的应用”类名,以便容纳各类有关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网站建设、信息化建设等主题复分。同时兼顾8个附表与主表相同部分的类目体系的同步修订,如与C、N、K等类的同步修订。 对地区、时代、民族等复分区分标识明确使用方法,在主表需连续使用附表复分的类目,一般都明确注释出要求使用复分区分符,避免连续复分的类由于跨越复分引起加多个零的问题。例:“B825.1个人修养格言”类的注释:“依世界地区表分。如有必要,中国可依中国时代表分,并用时代区分符号“=”加以标识。” 6. 其他常规性修订 《中图法》(第五版)除对第四版重点类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修订外,还全面系统地分析各大类的设置不足及使用问题并加以修改。此类修订主要有: (1) 修改类名,增强类目的容纳性 一些类目概念过时、类名陈旧、类名限定过窄造成类目缺乏容纳性,一些类名学术性太强,对生活化的、通俗性内容容纳性差,造成类目体系滞后等,通过修改类名, 将涵义相关的类目改为类组,容纳新的主题,增强类目的容纳性。 (2)增改注释,控制类目划分深度,必要时增加新类 通过增加类目注释、更新术语、改进注释来容纳新主题、疑难或常见主题,说明类目涵义或类目之间的关系,增强类目理解和使用说明。对发展变化快、含义模糊、文献量不够多的主题,控制类目细分和增类,增改注释;对较成熟、稳定的新主题,有一定文献保障则增设新类。
二、《中图法》的基本序列: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综合性图书
三、《中图法》共二十二个大类,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列表如下: 基本部类 基本大类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 ………………………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哲学、宗教……………………………………… B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综合性图书…………………………………… Z 综合性图书
四、《中图法》的标记符号 1.基本标记符号 《中图法》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编号,用一个拼音字母表示一个大类,只有“工业技术”所属的二级类,采用了双字母。以第二字母顺序反映类目的序列。 在字母后,用数字来表示基本大类下类目的划分,采用小数制。
2.辅助标记符号 (1)“-”总论复分号,读作“短横”。 (2)“· ”间隔符号,读作“点”。用在分类号数字部分的分隔,从左至右每三位数字之后加一小圆点,使号码清晰、醒目、易读,无实际意义,当最后一段刚好为三位时,就不需要再加小圆点。 (3)“/”起止符号,“读作起止符号”,表示号码的范围,不作文献分类的实际号码使用。 (4)“:”组配复分号,读作“冒号”。 (5)“=”时代区分号,“读作等号”。 3.《中图法》标记符号排列的规则是: (1)类号由左至右逐位对比进行排列,先比较字母部分,再比较数字部分,字母部分按英文字母固有的次序排列。 (2)类号中的阿拉伯数字依小数制排列。 (3)类号中带有组配号“:”的,在类号相同的基础上,按“:”后面的学科顺序排。
4.《中图法》的编号制度: 《中图法》使用的编号制度是基本的层累标记制。
第三节《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组配技术及其应用 一、通用复分表 是供整个分类表各大类中有关类目作进一步区分用的复分表,它附在《中图法》的后面。供各类通用,是主表各级类目组配复分的依据,它只对主表类目起复分作用,不能单独使用。 二、专类复分表: 是供分类表中某大类或某大类中部分类目作进一步区分用的复分表。
三、专类复分表使用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专类复分表只限在类目注释规定的类目范围内使用。 2.根据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次序来复分。 3.部分专类复分表中的子目还采用仿内部子目分、仿有关主表类目分、依照其他专类复分表或利用通用复分表分。 4.注意复分中加“0”的问题(有需要的老师个别交流)。
第四节 文献分类标引工作的管理 一、分类标引工作程序 1.文献分类查重:目的是避免同书异号,使同一种文献的分类标引前后一致。 2.文献主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