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迪士尼的一番操纵,泥鳅般的《小美人鱼》最终获得了4.8的豆瓣评分。
虽然全球票房已经突破5亿美元,已经是不错的表现了,但是大部分票房都是北美贡献的,而且这部影片的制作成本高达2.5亿。
对于迪士尼来说,全新的尝试只能说是投资的回报。
但在《小美人鱼》的风暴过去之前,另一部魔幻改编的经典童话又再次提上日程。
迪士尼最新真人版《白雪公主》确定将于明年3月上映。
它与《小美人鱼》——有着相同的基因,不仅因为它们都是世界知名的童话故事,都是迪士尼出品,还因为电影中的绝对主角都是少数民族扮演的。
在《小美人鱼》中,爱丽儿由黑人女演员哈莉贝利饰演。
拉丁裔女演员雷切尔齐格勒在《白雪公主》中饰演白雪公主。
她们的共同点是,她们都不是很白皙,也不是很漂亮。
近年来,随着女权运动的强大,迪士尼在真人电影的制作上彻底转向了美国流行的所谓正确性。
不仅是真人改编的童话电影,好莱坞新上映的大部分电影都要尽力招募各族裔,尽量照顾各族裔,尽量保持符合所有美国标准的选角才可以小心释放。
如果上映后出了什么问题,片方就要及时道歉并发布公关,可以说是如履薄冰。
不过,在其他原创电影剧本中,这样改变人物似乎也无可厚非。然而,对于全球观众来说,童年熟悉的经典角色却因为这些无脑的原因,被改造成各种奇怪的模样,有点让人失望。人们无法欣赏它。
皮肤白皙美丽的红发小人鱼变成了长着辫子的小泥鳅。
皮肤如奶油般柔软的白雪公主,这次也变成了“白雪公主”。
站在观众的角度,对于我们来说,对于这样“创新”、“改编”的电影,我们应该接受还是抵制呢?
这是审美多元化的体现,还是把电影变成了用来笼络人心、借势收割韭菜的秀场产品?
考虑到这位“黑雪公主”的前世今生,番茄先生不妨和你聊聊。
为什么我们要坚决抵制新版《白雪公主》这样的电影。
01.王子消失、矮人变性别,新“白雪公主”的各种“魔幻变化”
我们已经看过不少改编的电影。
最熟悉的莫过于四大名著。无论发生多少变化,唐僧和他的弟子们都不会被抹去,而孙悟空仍然是一只毛猴。
之所以说适应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是因为“适应”不是重新创造。最起码要建立在尊重原著人物和故事逻辑的基础上。
显然,新的《白雪公主》无论是在情节还是美学上都未能做到这一点。
要知道,迪士尼动画版《白雪公主》从1937年就开始上映,是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电影。
迪士尼也正是靠着这部动画片发家致富,发展成为今天的百年老企业。这个版本的《白雪公主》对全世界孩子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孩子们小时候对爱情的向往就是找到属于自己的“白雪公主”或者“白马王子”;
对善恶美丑的认识来自于白雪公主和邪恶皇后的比较;
友谊的体验来自于白雪公主、她周围的动物以及七个小矮人之间的互动。
就连这些最简单、最基本的童话情节,在新版《白雪公主》中也没有保留。
首先,新版《白雪公主》中,“白马王子”的场景被彻底删除。公主不需要王子真爱的吻。男主角安德鲁伯纳普扮演白雪公主的一个普通朋友。
而且,这个版本的白雪公主不需要任何人来拯救她。她向往的不再是美好的爱情,而是想要成为统治者和领导者。
其次,新版《白雪公主》删除了很多标志性台词,比如“镜子,镜子,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的台词。
迪士尼透露,这条线路可能会被替换成全新的线路,不过新线路还没有发布,目前还不清楚会被替换成什么。
媒体的解释是,原来的台词涉嫌鼓励女性竞争,是物化女性的表现。
但事实上,如果让魔镜在蕾切尔齐格勒扮演的白雪公主和盖尔加朵(神奇女侠)扮演的邪恶女王之间选出最美的一个,如果魔镜不是瞎子,它就可以结束一句话概括整个故事。
每个人都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
女王问魔镜:魔镜,魔镜,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
魔镜:是你,我亲爱的女王。
(结尾)
最后,《白雪公主》中的各个配角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例如七个小矮人。在曝光的剧照中,七个小矮人是这样的。
是的,你没有看错,前面那个穿着标志性的蓝黄裙子和红色斗篷的就是白雪公主。
接下来的八个人身材高大,有男有女,肤色、种族、性格各异,充满了各种增益。他们就是“七个小矮人”。
它们不仅不小也不短,而且色彩缤纷,令人困惑。和原著中的七个小矮人相比,根本就不属于同一类。
迪士尼对此的解释是,原著中的七个小矮人涉嫌侮辱矮人及侏儒症群体。
但在得知新版《白雪公主》中的小矮人长成这样后,现实中最著名的“小矮人”、《权力的游戏》中“小恶魔”的扮演者彼特丁拉基却非常不满。
丁拉基说:“最初的故事并没有冒犯任何人。看看你在做什么?这毫无意义!”
综合目前已知的这三点,我们不难看出,这个所谓的版本《白雪公主》与原版《白雪公主》没有任何关系。
她讲述的是一个拉丁裔女性在八个不同肤色的伙伴的帮助下成功成为政治家的故事。
让人疑惑的是,如果这样的故事要拍成电影,那为什么要取名为《白雪公主》,毁掉全世界观众的童年呢?
我们之所以抵制新《白雪公主》,是因为我们对原著精神的肆意践踏、对原著人物不合逻辑的捏造、对原著核心的刻意误导感到厌恶。
不仅是我们,连外国网友也受不了这些。
有人说:“这绝对不是我们从小一起长大的童话故事。”
也有人发图吐槽迪士尼说得太对了。
如果所有的经典都这样改编,那经典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
02.从“白雪”到“黑雪”的转变是审美多元化还是盲目迎合?
《格林童话》里对白雪公主的外貌有极为清晰的描述——“她的皮肤洁白如雪,嘴唇红如血,头发乌黑亮丽如黑瀑布,穿着美丽的红丝发夹。”
新版《白雪公主》最大的争议也来自于白雪公主的外貌。
毕竟饰演该角色的蕾切尔齐格勒是纯正的拉丁血统,皮肤黝黑,与她“肤白如雪”不相符。
黑人可以在电影中担任主角吗?当然。
黑人能否天生美丽、气质非凡?当然。
但黑人能扮演白雪公主吗?当然不是!
不加歧视地说,白人和黄种人能做的事情黑人都能做,但他们确实演不了白雪公主或小美人鱼,因为他们从出生起就和黑皮肤没有任何关系。
如果迪士尼想要宣传黑人演员,为黑人创作经典故事,可以组织编剧为黑人写其他原创剧本。
而不是像道德绑架一样试图把黑人演员绑架到白人的童话里,然后用一句“黑人也想拥有自己的小美人鱼”来开脱。
你知道,1937年的白雪公主是这个样子的。
莉莉柯林斯主演的最后一部《白雪公主》是这样的。
德国版的白雪公主也很漂亮。
即使我翻遍真人版儿童画的整个历史,我也找不到一个皮肤黝黑的“白雪公主”。
让黑人扮演白雪公主,无疑充满了极大的讽刺。如果格林兄弟知道了,就不会允许他们掀起棺材板,对迪士尼提起诉讼。
然而,让番茄先生难以置信的是,很多人都相当支持《黑雪公主》。
国内外也有同样的看法。有豆瓣网友认为《黑雪》拍摄得很好,真人童话电影终于摆脱了过去的“男性审美”,并讽刺了原著《白雪公主》的不正确观点。女人除了邪恶,就是傻又甜,最后只能被男人拯救。
他们认为《黑雪公主》是审美多样性的体现。美不应该只有一个标准。我们必须容忍一切形式的美。
这种观点也是当下最常见、最受青睐的观点,也是《黑雪公主》走红的主要王牌。
事实上,从“白雪”到“黑雪”的转变是审美的多样性还是审美的虚无?我们必须分开来看。
首先,审美多样性并不意味着模糊“美与丑”的界限。
审美多样性的前提是承认美的存在,主张不攻击“丑”,而是包容各种人、各种形式的“美”。
但这并不意味着美与丑没有界限。
《白雪公主》中,为什么米色皮肤的白雪公主是美丽的,而邪恶阴险的王后却是丑陋的?这不仅仅是善恶的问题,而是以人类DNA中存在的自然情感为标准和基础。
这很容易解释。人群中每个人都能一眼看出美女和帅哥。
这是因为他们踩到了我们对“美”的定义,高于我们心中“美”的极限。
也正因为如此,“美”是稀缺的,人人都向往“美”。
如果我们简单地用“审美多样性”来否定“美”的存在,岂不是陷入审美虚无主义?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对于美都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
拍照的时候一定要仔细修图,直播的时候一定要漂亮,不能发出丑照片。这不也是大家对于“美”的要求吗?
既然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要追求“美”,那我们为什么要在观看影视作品时否定自己对美的要求呢?
这不是双重标准、自相矛盾吗?
其次,审美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但标准却很少改变。
很多人都说审美潮流在变,所以《黑美人鱼》和《黑雪公主》都是流行趋势。
这有点自欺欺人了。
审美虽然变了,但几千年来审美标准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
国外的事我们先不说。在中国历史上,大家都知道唐朝“以肥为美”,但是你听说过“以丑为美”的唐朝吗?
唐朝的代表美女杨贵妃,身材丰满,但她的脸却相当符合当下现代的审美。
她“面如满月,眉如远山,齿如葫芦犀,唇如脂”。即使现在,她也绝对是美丽的。
因此,审美的改变并不代表美与丑界限的颠覆。
最后,童话审美是男性审美吗?
事实上,无数证据证明,“美”确实与男女无关。
“美”不是由男人定义的,也不是由男人主导的。女性对于美的理解比男性更自然、更敏锐、更深刻。
但她支持这位并不漂亮的黑人公主扮演“白雪公主”,只是为了打破男性对“美”的审美垄断。
但她万万没想到,美丽是由人决定的。如果说白雪公主的美丽对于男人来说是美丽的话,那么黑雪公主的丑陋对于女人来说就是丑陋吗?
这是完全不合逻辑的。
其实,美与丑本身就是客观存在的,就像智商一样。站在金字塔顶端的永远是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一小群人。
这个世界上,平庸的人占大多数,这让出类拔萃的人更加闪耀。
审美多元化绝对不是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把丑说成美。这就是审美绑架。
真正的审美多样性意味着我们容忍我们所看到的,欣赏我们想要欣赏的,抛开帮助他人的需要,尊重他人的美与丑,仅此而已。
为什么我要看童话却被迫看《黑雪》?这是新版《白雪公主》的问题。
03、雷切尔齐格勒的素质堪忧,没有资格扮演白雪公主。
出演《白雪公主》的2000年代出生的拉丁裔瑞秋齐格勒(Rachel Ziegler)是一名特约演员。
她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自从17岁出道以来,她的财富就如同坐上了火箭。
2017年,17岁的她获得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浪漫音乐剧《西区故事》中“玛丽亚”一角。她不仅获得了金球奖,还获得了许多好莱坞优质资源。
此后,她继续自己的事业,先是主演了DC电影《雷霆沙赞2》,随后主演了《饥饿游戏》的前传《蛇蛇歌谣》。
除了《白雪公主》之外,她还将与妮可基德曼合作《咒语》和《帕丁顿熊3》。
然而,雷切尔齐格勒却是一个典型的“心机女孩”,不仅口是心非,还带有种族主义色彩。
2020年,《西区故事》的演员安塞尔被指控性侵。雷切尔带头停用了他的账号,并疯狂抵制他。
结果,她被拍到私下与安塞尔共进晚餐,媒体调侃她“这只是作秀”。
当她第一次成为《白雪公主》的演员时,雷切尔表达了被选中后的兴奋之情:即使我花了一百万年,我也无法想象这是可能的。
但反过来,为了树立自己的性格,她立即在节目中批评了1937年的《白雪公主》。她不仅表示自己讨厌原版电影,故事很奇怪,还称白马王子为“跟踪狂”。
《雷霆沙赞2》上映时,一位中国男博主受邀出席新闻发布会。当雷切尔上前打招呼时,他翻了个白眼拒绝了。
男博主用手机给她拍照,雷切尔却怂恿她的助理威胁他,并试图把他赶出去。
没想到Rachel并没有在意,还回应了一张比出中指的照片。
后来,她和男博主的争斗愈演愈烈,Rachel总是用脏话回应。
这激怒了整个亚裔社区,所有人都接管了Rachel的Instagram。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称她为种族主义者,当然这不仅是中文,还有英文、日文等。
《白雪公主》是一个关于真、善、美的故事,但主演却给了一个傲慢、虚伪、口是心非的人。
这一切看似神奇又讽刺,但却真实地发生了。
新版《白雪公主》从故事到剧情,从主演到演员,都没有让人满意的地方。
这也是番茄先生写这篇长文的原因。
童年的故事不多,如果迪士尼再这样迎合,所有的故事都毁了。
我不想让我的孩子长大后看着《黑人鱼》和《黑雪姬》,然后问我:她那么丑,魔镜为什么会撒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