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送的是展演特辑,小编遴选近期即将在云端上线的戏剧舞台艺术,在戏剧的世界中感受历史、生活和当下——
话剧《谎言背后》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2019年演出录制版
生锈的铁栏杆,一间带有回廊的审讯室,两根硕大的管道毫无理由地从屋顶穿过,令人窒息。昏黄的灯光从管道的夹缝里挤出来,在阴暗的空间里显得单薄而胆怯,闭促的空间显得诡秘而不安定。舞台中心破旧的桌子旁两个男人互相对视,充满警惕与敌意——这是一部只有两位男性角色的作品,一台依靠语言魅力取胜、重新回归话剧本体的演出。
《谎言背后》讲述一个发生在审讯室里的故事。心理医生的太太被杀,作为第一嫌疑人,医生被带走问话。在冰冷的审讯室里,警察和医生上演了一场你来我往的心里拉锯战。当生命深陷欲望的泥沼难以自拔,谎言背后到底是谁主导了这一切?真相被一层层地剥开,显现出生命最难以启齿的悲哀。这是由两个男人展开的交锋,他们走入本不该属于自己的身份,真相被扒开的代价是失去所有,而他们注定要寻回自己的故事。谎言背后,是现实的疮疤。
播放平台:“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微博官方号、百视TV
昆曲《浮生六记》
上海大剧院出品
《浮生六记》是清代文人沈复写的自传散文。其以真言述真情,不刻意造作,得以浑然天成,独树一帜,达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境界。2019年上海大剧院携手“南昆正宗”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等长三角文艺名团名家,经多年筹备将《浮生六记》搬上昆剧舞台,并于2021年推出升级制作的“2.0版”。
昆曲很古老,但也有当代性。如何提取它的当代性成为一种挑战。昆曲《浮生六记》汲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精华养分,以当代审美揭开传世小品和百戏之祖的古典情怀:笙箫管笛响处,跟随沈复寄情于翰墨篇籍之间,追怀他与芸娘这对多情佳偶的温馨与悲苦,体悟茫茫人世间的欢悦与无常,承续中华民族古今一脉的人文生活美学和旷达处世之道。实际上,《浮生六记》讲述的不是一个大的叙事,而是日常生活的小故事,那种布衣菜饭可乐终身的生活,也是当代人的生活本身。
歌剧《茶花女》
英国皇家歌剧院出品
威尔第经典歌剧《茶花女》的知名度毋庸置疑,改编自法国文学家小仲马的同名小说。据传威尔第在观赏小仲马以小说为本改编的戏剧《茶花女》后,备受感动,立即邀请剧作家修改剧本,以短短6周时间谱曲完成,改编为歌剧。故事灵感源于历史上巴黎妓女玛丽‧杜普莱西的生与死,讲述了一段风尘女子为爱而牺牲一切的深刻感人的故事,其中的咏叹调和二重奏唱段如《饮酒歌》、咏叹调《啊!梦里情人》、《及时行乐》等,已成为金曲。
全剧音乐细腻流畅、真挚动人,从平和、误解、冲突、化解等一系列情节展现人性中的宽容、支持、理解和关爱。英国皇家歌剧院这一版中,导演理查德·艾尔引人入胜的自然主义,和意大利指挥安东内洛·马纳科尔达带领英国皇家歌剧院交响乐团及合唱团,以及女高音歌唱家埃尔莫利拉·亚霍等,呈现了文学与音乐的美妙联姻。
芭蕾舞剧《花样年华》
上海芭蕾舞团出品
疫情之下的上海,人们每天都在凝视着这个城市。不免会去探究它的历史,曾经的人和那些生活。海芭蕾舞团原创芭蕾舞剧《花样年华》,改编自同名电影,讲述上世纪30年代上海石库门街头的一段有情无缘的爱情故事。伴随着周璇的歌声,一段如花样年华般转瞬即逝的爱情悄然发生,来不及彼此倾诉的他们因战争的爆发而失散……
作为中法合作原创芭蕾舞剧,舞美与服饰设计出自法国赫赫有名的舞美设计师卡普兰·热罗姆之手。设计之初,他逛遍了上海,外滩、静安寺、新天地、龙华寺……它的灵感不断迸发。在编导伯特兰·德阿特与编剧曹路生的编排下,以王太太和李先生的故事为缩影,倾诉着在那战火纷飞的岁月,无奈失去美好生活的人们对和平人间与纯真年代的向往。
播放平台:上海芭蕾舞团官方抖音号,澎湃新闻、看看新闻等
木偶剧《偶戏奇观》《了不起的灵灵鼠》
《皮尔闯世界》等
上海木偶剧团出品
上海木偶剧团作为为少年儿童服务的剧团,以杖头木偶艺术见长,同时艰巨皮影、布袋木偶等多种表演样式。在疫情当下,上海木偶剧团已经推出皮影戏《花木兰》《九色鹿》,木偶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蛋里面是谁》,舞台剧《最后一头战象》等,接下来的一周中,该剧团还将推出多部木偶剧、皮影戏,以飨线上的家长和儿童们。
《偶戏奇观》中,一场木偶剧云集了各种木偶的表演特点,是对木偶这一古老艺术焕然一新的诠释与展现。剧目融汇了《布艺新趣》《蛤蟆与鹅》《进城》等经典偶戏,兼顾传统与创新,融合民族元素,用不同的表现形式,传递了海派木偶的细腻传神,展现了“开放、包容、创新”的上海城市特质与非遗艺术的鲜活生命力。
童话木偶剧《了不起的灵灵鼠》讲述了活泼可爱的灵灵鼠第一次来到了遥远的森林里。骄傲自负的狐狸在森林联欢会开始之前被两个偷猎者抓走。为了救狐狸,灵灵鼠用它的智慧和勇敢,依靠动物们集体的力量最终救出了狐狸并赶走了偷猎者。故事倡导了保护自然环境以及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理念,充满了现代气息。
《皮尔闯世界》是上海木偶剧团首次与国外木偶艺术团队联合制作的剧目,旨在打造木偶剧与小观众“零距离”的观赏方式。在剧目的表演方法上,本剧引入了法国前沿而成熟的桌面木偶表演元素,演员们将通过绘声绘色的现场演绎、细腻生动的表演,让孩子们近距离地观赏木,在潜移默化间感受戏剧的熏陶。
播放平台:上海木偶剧团官方B站、抖音
近期线上活动预告:
“妙像焕彩 化境入微
西藏日喀则地区13-15世纪壁画专题展”
“妙像焕彩 化境入微——西藏日喀则地区13-15世纪壁画专题展”在徐汇艺术馆展出,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汉藏艺术交流为切入点,通过艺术史研究的角度,立体展现在与汉地密切交往过程中日趋成熟且独具特色的藏族艺术。展览以日喀则地区萨迦寺、夏鲁寺、白居寺三座寺庙13至15世纪壁画为载体,带领观众跨越地理的阻隔与文化的藩篱,具有重要的意义。
画院掇英——院藏女画师作品展
“画院掇英——院藏女画师作品展”是上海中国画院遴选出院藏的已故女画师作品进行展览。1956年上海中国画院筹建伊始,女画家就成为画院画师的重要组成,人数占到了全体画师的近七分之一。画院的第一批女画师,跨越了两个时代,兼具了传统学养和现代精神,常常是文艺的多面手,现代生活的实践者,因而绘画是折射她们丰富人生与艺术修养的明镜。此次展览,集中展示了画院已故的12位女画师的63件绘画精品,使观众能够对上海中国画院历史中的女性艺术景观一览无遗。这十二位女画师分别是:张红薇、侯碧漪、李秋君、陆小曼、陈小翠、周鍊霞、庞左玉、吴青霞、江圣华、陈佩秋、吴玉梅、徐元清。
新媒体编辑:何晶
配图:各剧团官方宣传资料
“艺起”系列
【艺起阅读】疫情之下焦躁无聊?不妨翻翻这些告诉我们“为什么”和“怎么办”的书
【艺起阅读】艾米莉·狄金森:她绝非遁世隐居,只是越来越屈服于内心对孤独寂静的渴望
【艺起阅读】细读《包法利夫人》,发现福楼拜如何转运自己生活经历的笔法
【艺起观影】人是弱小的存在,心灵之间的羁绊却让我们无比强大
【艺起阅读】成为全球流行文化亮点的电视剧,承继的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精髓
【艺起追剧】在近期国剧的历史史诗与家庭日常中,感受多味人间烟火
【艺起阅读】对生活深感疑惑的伍尔夫,内心永驻一座属于自己的灯塔
【艺起阅读】解读当代人的睡眠窘境:既需要提神,又试图远离失眠
【艺起阅读】面对青春期女儿的种种问题,菲茨杰拉德的表现堪称优秀“老父亲”
【艺起阅读】叩问历史,寻求“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答案
【艺起阅读】聚焦卡夫卡的“关键岁月”:为什么他写下的语句渗入肌肤,让人再也抖落不掉
秋季文创线上首批限量100份
中国邮政平台
本报为周报,周四出刊,通过邮局寄送,邮发代号3-22,全年订价61.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