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的创作历程长达60余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短篇小说有《“诺曼底号”遇难记》。
《悲惨世界》• 主题思想
《悲惨世界》的主题是写人类与邪恶之间不懈的斗争,人类本性是纯洁善良的,将一同走向幸福,但要经过苦难的历程。书中穿插当时法国革命动乱的背景和拿破仑滑铁卢战役的描写,以及当时法国社会的很多细节都有论及,比如俚语,下水道和女修道院等情况。
《悲惨世界》以冉·阿让出狱后的种种经历贯穿全书,深刻反映了时代的问题。雨果在作品中融入了从拿破仑在滑铁卢的失败到反对“七月王朝”的人民起义这一阶段的历史,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状况。作品不仅描述了获释犯人冉·阿让和流浪妇女芳汀的不幸生活以及芳汀的私生女柯赛特的悲惨遭遇,而且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却受歧视和压迫的不公平命运。雨果还在作品中揭露了当时残酷不公的法典和秩序,猛烈抨击了那种人们饿死可以而偷面包却要坐牢的社会制度,谴责了那些安于现状和铁石心肠的市民在面对处于困境中的他人时的那种袖手旁观的冷漠态度。
书中人•书中事
冉·阿让
监狱的犯人,因为偷一条面包救济家人被判5年徒刑,但由于他不信任法律,多次越狱以致于罪刑加重,最终于19年后获得假释。假释后计划重新做人、改变社会,但却遇上种种困难。他倔强不惧强权的个性使探长沙威对他深恶痛绝,他过人的力气也使沙威对他印象深刻,两人一生中相互追逐。
沙威
一名对法律有坚定不移的信仰的警探,为人冷酷残暴,却又十分正直。他在假释会上释放了囚犯冉阿让,后来他一生都在苦苦追捕冉阿让。但冉阿让以德报怨,并在关键时刻救了沙威一命。
芳汀
在生活的无情折磨中挣扎的工厂女工,她有段坎坷的青春,在怀了男友的骨肉之后却遭到遗弃。后又因私生女的事情败露而被赶出工厂,为了养活女儿她变卖财物,甚至连头发和牙齿都卖了,最后不幸沦为妓女。幸好遇见冉阿让,并将女儿托付给他。
珂赛特和马吕斯
珂赛特是芳汀的私生女儿,拥有悲惨的童年。但她在冉阿让的保护下长成为一位开朗坚强又美丽的少女,与一名参加革命的学生马吕斯一见钟情并相爱。但是,周围的人和命运都打算破坏这段恋情,也有来自冉阿让的阻力。
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光明和黑暗交织着,厮杀着,这就是我们为之眷恋而又万般无奈的人世间。
书中有佳句
(1)永远也不要害怕盗贼和凶手,那是身外的危险,小危险,还是害怕我们自身吧,偏见,就是盗贼,恶习,就是凶手。
(2)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垂青。
(3)把全世界缩减到唯一的一个人,把唯一的一个人扩大到像上帝那样,这才是爱。
(4)一个符合进步的胜利值得人民鼓掌。但一个英勇的失败更应该得到人民的同情。一个是宏伟的,另一个是崇高的。
(5)通过贫困,意志薄弱的人会变得无耻卑鄙,意志坚强的人则变得超凡脱俗。穷困是一个熔炉,每当命运需要一个坏蛋或一个神人,就把一个人投进去。
For 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
世界悲惨无数there is a flame that never dies
中间必有火苗长存Even the darkest night will end and the sun will rise
黑夜终将结束,太阳终将升起we will live again in freedom in the garden of the L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