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二十本书的短评,饱含读者对文字的凝视

借此时机,Tommy又搜刮了一下自己的书籍涉猎,为看完上篇短评盘点而期待续篇的朋友,再次奉上这二十本甄选佳作,以及这二十句惊艳到我的书籍短评。

书评:她爱海只爱海的惊涛骇浪,爱青草仅仅爱青草遍生于废墟之间。她希望死,又希望住到巴黎。

《包法利夫人》是法国作家福楼拜于1958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故事讲述了一位受过贵族教育的农家女的故事,她在追逐爱情的过程中屡屡受伤,最终负债过多服毒自尽。

书评: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

《小妇人》是美国女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于1868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故事以南北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普通家庭中4个姐妹的生活琐事,偏纪传体向。

这个故事曾多次被搬上大银幕,最著名的莫过于2020年8月在我国上映的版本,在平凡小事之外,从女性的感情视角展现了对于成长、个人的思考,和对人类尊严价值的辩证理解。

书评:当爱情真正开始的时候,悲剧就已经是注定了的了。

《茶花女》是法国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于1848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故事讲述了一位法国上流社会青年与一个妓女的悲惨爱情故事。

这个故事是法国文学第一次从妓女角度,审视法国七月王朝时代的糜烂生活,更通过爱情的悲剧,控诉那个年代中那足以摧毁一切的社会偏见。

书评:云淡风轻,清涤情灵。吊脚遗风,难存于今。为保住心中的边城,绝不去湘西凤凰旅游。

《边城》是沈从文于1934年出版的中篇小说,故事借一个船家女真挚的爱情故事为我们描绘了那个美丽纯朴的湘西小镇。

文字的美在沈老的笔下熠熠生辉,用抒情诗和小品体娓娓道来的故事,更让人在感慨故事动人的同时,对湘西的风土人情充满向往,但如今,却也只能跃然纸上了。

书评:我的一生都属于你,而你却对我一无所知。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创作的中篇小说,故事讲述了一场绝美动人的暗恋,女子直至生命尽头才诉于纸上,坦露爱慕之情。

如果你想了解女性在感情上的细腻,一定要看该作,茨威格基于女性视角写下了温婉动人却又炙热难掩的爱慕,让人赞叹,而高尔基也曾为这篇小说写下赞言“真是一篇惊人的杰作”。

书评:不要谢我,娶我吧。

《金陵十三钗》是严歌苓于2007年出版的中篇小说,讲述了南京大屠杀期间十三位侠肝义胆的妓女的故事,堪称时代悲歌。

看到“南京大屠杀”、“妓女”、“侠肝义胆”几个词的时候,即便是没看过书和影视剧的朋友也能稍作沉思,故事说了什么,Tommy已经不想再回忆,只想轻叹“商女犹知亡国恨,香消玉殒留作魂”。

书评:阅读提示:少量服用,过量或可产生阴郁、厌世、自闭等不良反应,心理脆弱患者不建议服用。

《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于1991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故事以第一人称“我”回忆了儿时在老家南门发生的各种故事。

这或许是余华文笔最美的一本书了,切割断裂的时间线在充满血肉的人物故事中串联起中国乡土上的哀嚎声,从生命和哲学凝视着与文学艺术似乎不沾边的农村现状,却又带给了Tommy无边的想象。余华也因这部小说于2004年3月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书评:读余华就像在刀尖舔蜜。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于199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故事讲述了许三观靠着“卖血”,艰难度过人生难关的故事。

这本书是余华笔下少有的happy ending,故事波折且揪心,颇具讽刺意味的“卖血”行为也为我们展现了底层人民挣扎在生存线上的悲哀。精选短评可谓是精准描绘了读者的阅读心境,在刀尖品尝生命之甜。

书评:她的写作,是把自己撕裂,蘸着碎骨和腐肉,一点点完成的。我不能打分,也不能评价,分数太机械,语言很无力。就像是冒犯。

《鳄鱼手记》是作家邱妙津的长篇小说处女作,首次出版于2006年,故事以七个男女主人公的大学生活为背景,从一只鳄鱼的视角,讲述了他们曲折的同性、双性恋情感生活。

寓言、讽刺、痛苦和成长,爱情的美在鳄鱼视角下成为了破碎的骨渣,刺痛着年轻人们的心,而在故事背后更是作者更加复杂的时代隐喻。该作几乎是台湾女同群体人人必读的经典书籍。

书评:近一百年过去了,除了科技惊人的变化,其他大体也没有什么变化。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于1936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故事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期间,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命运,为人们记录下了旧社会劳苦大众的真实相貌。

老舍先生视角下的祥子每每被人提起时,总让人唏嘘不已,从未扎根城市,又不属于农村,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似乎祥子的悲惨命运早早就被确定了下来。小说足够严谨,而故事情节又张弛有度,老舍先生精湛的语言艺术又同样为故事角色赋予了魂灵。

书评:人固有一死 早作早死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于1873年到1877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贵族妇女安娜在追求爱情过程中被丈夫和情人所伤害,最终卧轨自杀的悲惨故事。

这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全书描绘了150多个人物,而六十多万字的长度,让它堪称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精选短评对于故事人物的批驳或许略显片面,但其恰恰在一定维度贴合和人物的所作所为,更加接地气的理解,或许能够帮助我们顺利读完这部长篇巨著。

书评:能把嫖娼+偷情写的这么唯美,实在没法不五星。

《雪国》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于1935年到1948年创作的中篇小说,故事讲述了富家子浪迹雪国温泉旅馆的故事,描绘了他和两个女性之间的感情纠葛和他自己微妙的心境转变。

这本书是川端康成唯美主义的代表作,Tommy第一次接触应该是在初中时期,对其感觉除了美景就还是美景。到如今再次翻阅过后,在感受到川端康成那细腻绝美的笔触的同时,只能发出和精选短评一样的赞叹。

书评:读完元气大伤,决定恢复一年再重新读书。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于1879年到1880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故事改编自一桩真实的弑父案,展现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家庭、道德和人性的悲剧主题。

这部书是陀翁的顶峰之作,故事更是受到了他本人真实经历的影响,能拿来形容这部书的词语不多,“完美”算一个。但该书和陀翁一贯的作品一样——难啃,全书七十八万字就够劝退很多读者了,精选短评更是在感慨故事之余为自己的阅读体验留下评语。

书评:第一天,我想看看天空。第二天,我想看看我的老师,还有爱我的和我爱的那些人。第三天,我想看看后院的井水和镜子里我的模样。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体散文著作,该作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少年时代因病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

该作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海伦顽强的意志力,而是她的老师安妮·沙利文对海伦的爱和包容。海伦一生中遇到的那些伟人不会给她三天光明,而赠予她人生光明的正是在儿时悉心指导她的安妮·沙利文老师。

书评:情感、思想、记忆,骨骼、血液、神经...当脑浆像草莓奶昔一样缓缓渗出的时候,那里面有你小学三年级冬天外出滑雪的美好记忆...

《神经外科的黑色喜剧》是一名美国神经外科医生于2006年首次出版的著作,故事讲述了寻常医师为病人生命而努力奋战的过程中发生的故事。

书评:一天天形成恶意,一步步走向地狱

《绝叫》是日本作家叶真中显创作的推理小说,于2020年在中国出版,故事讲述了日本一个“孤独死”案件,以死者的离奇经历叙写了日本40年来社会变迁。

本书作者作为日本新锐社会推理派作家,以微观事件,映射大时代迷思,对于研究日本社会意识形态的朋友来说,尤为值得一看。

书评:“不要去想,只要去做。不要停下来从哲学高度思考”因为那样只有一片虚无。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是美国作家菲利普·迪克所作,出版于1968年,故事讲述了在未来时代,人类制造仿生人后,人类与仿生人之间发生的各种故事。

该作在大银幕上有另外一个名字《银翼杀手》,虽然时下沦为被互联网津津乐道的赛博朋克,但书和影视作品的内核却是对人性和伦理的思考和探索,是一部不可思议的作品。

一个粗暴的读后感:莫泊桑的浓烈像酒,混合了巴尔扎克式的精确洞察,和雨果的悲悯

《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集,作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短篇小说大师,你可以在这些故事中看到法国社会的边边角角,然后拼凑出那个具象的画面。精选短评对莫泊桑的称赞毫无夸大成分,本书堪称“有生之年必读之作”。

书评:契诃夫的伟大在于他关照卑贱的、高贵的、狭隘的、愚蠢的每一个灵魂,又像上帝一样不近人情。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小说集。契诃夫在短篇小说上的造诣莫过于那极具个人色彩的“言简意赅”的文风,他所处的独特视角使得人们在看完其小说之后更对作者本人赞叹到无以复加,强烈推荐。

书评:有人说我们都在罗生门。

《罗生门》是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集,“罗生门”这个书名取自他最著名的短篇小说《罗生门》,故事讲述了关于人性之恶的无可回避,疮痍之地,生灵涂炭。全书文风流利,芥川作为一个不啰嗦的日本作家,实属难得。

还是Tommy在上一篇中说的那句话,短评好归好,书还是要慢慢读的。虽说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但一幅锦绣,终归要以丝来织。

THE END
0.包法利夫人全部书评读了四个《包法利夫人》的译本,有必要说一下感受与想法, 李健吾译本赫赫有名,甚至被许为难以超越的经典,但那些表示热情赞许的人,似乎更多是为李先生对福楼拜的研究 1944 有用 我就是包法利夫人 如果中国有一本小说可以和《包法利夫人》媲美,就是《红楼梦》,我们真是可以粗暴地说,不懂《包法利夫人》,就不懂小说。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083477/reviews
1.包法利夫人全部书评最近我重读了《包法利夫人》,真是好看极了。 我第一次读《包法利夫人》还是高三暑假。作为一个求知欲旺盛的16岁少女,那年夏天我囫囵读了大量名著,满脑子都是浆糊。那些浆糊在我脑子里搅拌,充满荷尔蒙和夏天的气息。其实我并不确切知道阅读的意义,那时候的阅读就像是迅https://m.douban.com/book/subject/26666259/reviews
2.《包法利夫人》三次读书报告(包法利夫人)书评在伯林的梳理下,浪漫主义文学所拥有的“情感流露”“个人表现”、对意象的重视等就有了更深刻的哲学渊源,福楼拜的客观性写作、对细节的精心挑选以展现“现实/真实”自然被看成是反对浪漫主义的特征,更遑论热爱读浪漫小说的包法利夫人这一被批判(?)形象的创造。但是,以创作的技巧反叛一种思潮本身就是不对等的,爱读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868384/
3.不可错过的经典《包法利夫人》(包法利夫人)书评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包法利夫人》是一本被简介耽误的伟大作品。不论是在网络上还是纸质书的简介上,都把《包法利夫人》简介为一个已婚妇女的出轨故事,虽然有时也对爱玛(就是包法利夫人)说几句同情的话。这种简介完全遮蔽了这部作品的伟大,让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对其敬而远之,即使是名著,一个出轨的故事有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557242/
4.细读《包法利夫人》包法利夫人包法利夫人的书评。<2017年再修改> 研究文本的核心,性格即命运! 先从标题分析,重要的是他的副标题——外省风俗。这部作品主要是叙述复辟时期令他厌恶的鄙俗年代,福楼拜塑造的就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当社会环境影响人的生活https://m.douban.com/book/review/5596858/?id=1083477
5.我读|《包法利夫人》(包法利夫人)书评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公众号:窗扉 01.序言《包法利夫人》又名《省外风俗》,是福楼拜的成名之作,这本书的出现,在十九世纪的法国称得上是一场“文坛革命”。福楼拜有意识的改变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在《包法利夫人》一书中,你会发现他所描绘的画面不再只有主要参与者的特写镜头,他们身处熙攘的人群,身边的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460031/
6.她不是“荡妇”,她只是没有得到应有的奖赏!(包法利夫人)书评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法国文学史上绕不开的一部作品,首次出版于1856年。之所以要强调一下这个日期,一是因为本书附有巴黎惩教法庭(第六庭)《对作者的诉讼:起诉书、辩护词及判决书》的文字记录,得以让我们了解现在看来如此“小清新”的一部作品为何会在当时的法国惹上这么轰动的官司;二是在我们中国的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583616/
7.《包法利夫人》:错把情欲当成了真爱,她在悔恨中走上绝路福楼拜的小说《包法利夫人》,创作于1856年,在当时的《巴黎杂志》上发表。 小说取材于真人真事,讲述的是一个乡村医生太太的服毒案。 作品的主人公爱玛,是一个年轻美丽的女子,她嫁给了一个乡村医生夏尔·包法利。 婚后,爱玛发现自己的这段婚姻非常沉闷,并不能满足她内心的渴望,便开始从婚姻之外,寻求刺激和满足自己的https://www.360doc.cn/article/83086321_1091313743.html
8.《包法利夫人》:“瞎子”“马车”与审美现代性包法利夫人的书评。一、“她喊道:瞎子!” 合上书页,我们会记起可怜的查理·包法利最初遇见爱玛时,心中升起的悸动: “有一天,三点钟上下,他来了;人全下地去了;他走进厨房,起初没有看见爱玛。外头放下护窗板,阳光穿过板缝https://m.douban.com/book/review/13274747/?ivk_sa=1024320u
9.《包法利夫人》的评论福拜楼的《包法利夫人》,看完口吐鲜血十升,像是被万吨级液压机碾压成碎,此刻正把一粒粒碎肉码成一个个字符,总得要拼凑归整个大概。 如果夏尔不是平庸的乡镇医生,爱玛是不是就不会以自杀收场? 如果久木没被戳破私情进而失业,凛子是不是就不会在性的至高点死于冰冷雪地? https://read.douban.com/review/2102788/
10.一些感想包法利夫人包法利夫人的书评。 福楼拜的小说是有那么一点现代主义的。仔细一琢磨还确实有那么点意思。我不会法语,也没看过别的译本。不知道是不是翻译问题。总之书中的人称是颇为混乱的。人称变化极快,有时候福楼拜信笔一写,就立即转到了https://m.douban.com/book/review/5489650/
11.书评:《包法利夫人》书评:《包法利夫人》 这也是一本从小就听说的名著,全书读下来非常流畅,文风温润平和,娓娓道来。剧情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夏尔·包法利的夫人爱玛·包法利(这么介绍是为了解释 “包法利夫人” 名字的来由)在婚姻生活中逐渐对丈夫心生厌恶和不满,转而先后于贵族罗多尔夫和大学生莱昂偷情,最后在高利贷的逼迫中服毒自杀的故事https://thuer.cn/2022-10/%E4%B9%A6%E8%AF%84-%E5%8C%85%E6%B3%95%E5%88%A9%E5%A4%AB%E4%BA%BA/
12.包法利夫人(豆瓣)我要写书评 包法利夫人的书评 ···(全部 2128 条) 热门只看本版本的评论 吉祥如意2012-09-05 12:26:42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版 四个包法利夫人 读了四个《包法利夫人》的译本,有必要说一下感受与想法, 李健吾译本赫赫有名,甚至被许为难以超越的经典,但那些表示热情赞许的人,似乎更多是为李先生对福楼拜的研究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book/6313450/
13.《包法利夫人》:浪漫不死,巴黎不是尽头(包法利夫人)书评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阅读《包法利夫人》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爱玛讨厌不起来,尽管她做出通奸、出轨这种不为道德所容忍的丑事。我经常提醒自己在看一部文学作品,尤其是现实主义作品,不要只看作者直接呈现了什么,而是多去思考,作者在文本下间接想要表达的内容。看到微信读书评论区中有很多人一股脑全骂爱玛,我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31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