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歌剧院(重庆交响乐团)市级专业院团

剧院致力于高雅艺术的提高与普及。近年来,先后创作推出歌剧《尘埃落定》《钓鱼城》《巫山神女》《辛夷公主》,音乐剧《城市丛林》,跨界融合剧《大禹治水》,大型交响乐《长江》《太阳之子》《故乡风情画》,二胡与弦乐协奏曲《对话》等优秀作品;其中《尘埃落定》入选文化旅游部“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项目和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艺术作品资助剧目,专家称其“进入新时代中国民族歌剧之舟并傲立船头的范本性作品”,仅《钓鱼城》一剧就获得了30余个国家级奖项;剧院多次受邀参加中国艺术节、中国歌剧节、中国戏剧节、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国交响乐音乐季、国家大剧院歌剧节、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周等重要展演活动;曾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文华新剧目奖、文华优秀剧目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中国艺术优秀表演奖、梅花表演奖等奖项。

剧院面向市民开展“周周演”公益演出300多场,多年连续举办重庆市新年音乐会,为交响乐中国化、重庆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历年来,多次应邀出访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赴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国内多个城市巡演,为重庆争得了荣誉。

二、代表人物

翟秋芳

1988年评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曾任四川省政协委员、重庆市人大代表,重庆市青联委员、重庆市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先后在《刘胡兰》、《白毛女》、《小女婿》、《红霞》、《柯山红日》、《洪湖赤卫队》、《光荣灯》等数十部歌剧中担任主角。她扮演歌舞剧《光荣灯》中的王二嫂、《小女婿》中的杨香草、《红霞》中的红霞、《洪湖赤卫队》中的韩英,都给广大观众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此外,她还执导过《刘三姐》等多部歌剧。她编导的小歌剧《喜中喜》于1960年获“重庆市专业表演团体青年创作会演”编导奖。

王松柏

1988年评为国家一级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歌剧研究会会员、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会员,曾任四川省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重庆市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副主席、顾问。50多年来,先后执导了 《光荣灯》、《草原之歌》、《红霞》、《红云崖》、《洪湖赤卫队》、《海岛女民兵》、《救救她》、《议价爱情》,《火把节》,《江姐》等大小40余部歌剧。其中《火把节》获文化部1984年现代戏调演“导演奖”。

陆棨

1988年评为国家一级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歌剧研究会荣誉理事、四川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重庆戏剧家协会主席、重庆市文联主席、名誉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曾创作大小歌剧(包括戏曲)近20部,其中六场歌剧《火把节》获文化部1984年现代戏调演创作二等奖,并获得全国剧协、文化部、国家民委颁发的优秀创作奖。他创作的歌剧节奏明快,人物形象鲜明,抒情幽默而又富有诗情画意。他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出版了诗集《灯的河》与《重返杨柳村》,并有大量诗词被国外翻译出版。另有散文及短篇小说20余万字在《人民文学》和《四川文学》等刊物发表。他还在国内歌词刊物上发表了论文《未成曲调先有情》、《浅谈歌词创作》、《论歌词的内在形象》等,有部份文被中国戏剧家协会函授中心选为教材。

吴笑平

1988年评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顾问,曾任重庆市人大代表、重庆市政协委员。1978年被评为重庆市文艺界先进工作者。在数十年从艺生涯中,曾先后在歌剧《光荣灯》、《刘顺清》、《红云崖》、《柯山红日》、《三月三》、《红珊瑚》、《夺印》、《海岛女民兵》、《江姐》、《漳河湾》、《亮眼哥》等中扮演重要角色。他非常熟悉和热爱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并善于运用戏曲中的程式刻化现代人物。特别在演唱方面,他虚心向戏曲界和曲艺界的行家学习,使他在“咬字的功夫、气息的运用、行腔的归韵”等方面具有相当高的水平,达到了“以声托情、声情并茂,韵味浓郁”的境界。在他创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光荣灯》中的农会主任、《柯山红日》中的罗家、《海岛女民兵》中的黑风,都表现出了他独特的表演风格,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还在省、市报刊上发表了不少总结心得体会的文章,如: 《漫谈歌剧的基本功》、 《嗓音问题漫谈》、 《振兴歌剧,培养优秀演员》、 《充当绿叶不易》、 《向生话学习,向传统学习》等。

李鸿文

1988年评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剧协会员,重庆剧协理事。在数十年从艺生涯中,曾先后在歌剧《白毛女》、《刘胡兰》、《光荣灯》、《夫妻识字》、《漳河湾》、《红霞》、《草原之歌》、《大巴山游击队》、《柯山红日》、《洪湖赤卫队》、《江姐》中担任主要或重要角色。演技娴熟,表演经验十分丰富,对角色塑造把握准确,是一位经验丰富,修养极高的演员。不仅能演,并且能做导演工作,由本人执导的作品有:《换工》、《香港大亨》、《友谊与爱情的传说》、《十五的月亮》等,业务知识全面,在西南歌剧界享有声誉。

金干

1988年评为国家一级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中共歌剧研究会会员、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重庆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顾问。主要作品有:歌剧《江姐》、《李双双》、《香港大亨》、《救救她》、《魔鬼索尔南塔》、《火把节》等。歌曲《月落歌不落》、《黄杨扁担闪悠悠》、组歌《我们的山歌唱不完》,电视音乐片《寻找山的回声》。其中歌剧《火把节》1984年获文化部现代戏调演“创作二等奖”。他的作品旋律优美流畅,艺术风格鲜明,民族韵味浓郁,有不少歌曲广为传唱。1993年重庆市音乐家协会和市文化局及重庆市歌剧院联合为他举办了“金干作品音乐会”。

许玉良

1999年评为国家一级导演。重庆剧协会员,重庆市音协会员,重庆声乐学会常委会成员。在四十余年歌剧艺术生涯中,曾在46部大歌剧,小歌剧,交响音乐,民族舞剧,芭蕾舞剧和音乐会中担任重要或主要角色,其中有大歌剧:《柯山红日》、《洪湖赤卫队》、《刘三姐》、《杜鹃山》、《红云崖》、《江姐》,交响音乐《沙家浜》,芭蕾舞剧《白毛女》,和民族舞剧《刘文学》等,有较高的戏剧理论知识和艺术修养,以及较丰富的演出实践和纯熟的表演技巧。他还从事歌剧导演工作,执导歌剧两部,与人合作导演歌剧六部。他导演的歌剧《火把节》获文化部现代戏调演导演奖,歌剧《哭嫁的新娘》获四川省歌剧调演导演二等奖。

柯愈劢

1995年评为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重庆市首届学术技术戏剧戏曲学带头人。数十年来曾在《白卷先生》、《红云崖》、《救救她》、《洪湖赤卫队》、《香港大亨》、《泪月》等歌剧中担任重要角色。他在《火把节》中担任的主要配角瓦哈,获1984年文化部颁发的表演二等奖。1987年由他执笔编剧并担任主演的大型歌剧《魔鬼索尔南塔》,参加了首届中国艺术节演出。1997年与他人合作创作的四幕大歌剧《巫山神女》先后荣获1998年文化部颁发的“文华新剧目奖”、1999年中宣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2002年重庆市政府颁发的“巴渝文学艺术奖”、2007年第十届中国戏剧节“中国戏剧奖·优秀剧目奖”。

何泽生

国家一级作曲,国家一级指挥,重庆市文艺界唯一双正高职称获得者,1977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1992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1997年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学习,重庆歌剧院、重庆交响乐团指挥,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重庆市第一届政协委员,在作曲和指挥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

西南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教授,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系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音乐学院教授、副院长。

先后在歌剧《货郎与小姐》、《江姐》、《巫山神女》、《长江》、《中国之声》等中外名剧及大型交响音乐会中担任指挥。创作舞剧《三峡情祭》、交响乐《江河回想·太阳之子》,作曲、配器、录音、音乐制作、出版磁带、CD《热情火》等30多辑,作品收入出版曲集《扬琴曲选》、《春天的颂歌》、《走向煌辉》。

舞蹈音乐《叶儿青青菜花黄》《山野小曲》《竹韵》《大山下》《天老爷快下雨》获文化部群星金奖,《山里来了大学生》国家教委全国比赛金奖第一名 ,电视剧音乐《傻儿师长》《媚态观音》《武陵山剿匪记》等多部,歌曲《黄桷树,山茶花》《山沟沟》《四川妹儿》《三峡的小雨》在全国获奖,北京2008奥运会颁奖音乐配器,歌曲《红领巾,梦的翅膀》重庆市五个一工程奖,歌曲《火辣辣的城》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王玉莲

1999年评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戏剧家协会理事。曾在《刘三姐》、《红云崖》、《香港大享)、《友谊与爱情的传说》、《灵与肉》、《泪月》、《芳草心》、《十五的月亮》、《魔鬼索尔南塔》等大小20余部歌剧中担任过主要角色。在她创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既有喜剧中的小村姑,也有悲剧中的中年少妇,她都能比较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特别是1984年他在歌剧《火把节》中扮演主要配角姐妞,能歌善知、热情没、悲喜有度、性格鲜明,给观众留下美好的印象,获得文化部颁发的配演一等奖。1990年参加四川省歌剧调演,她担任歌剧《哭嫁的新娘》的主角吉差阿枝,荣获表演等奖。

王华

1985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大学本科,获学士学位。1985年分配至重庆市歌舞团任音乐创作, 2000年调任重庆市歌剧院工作,任音乐创作。2005年评为国家一级作曲。现为重庆市歌剧院驻团作曲家,重庆市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重庆市音乐家协会会员。

歌剧《钓鱼城》曾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第十四界文华奖“文华音乐创作(作曲奖)(主创人员之一)、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最佳音乐奖(作曲),创作的歌曲《神女赋》、二胡协奏曲《迁徙》两次获得重庆市文学艺术奖(政府奖)等。

刘光宇

我国当代著名二胡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中国音协理事及二胡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十大杰出青年、重庆首席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入选“重庆英才计划”名师名家项目;重庆市劳动模范、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直辖10年建设功臣、重庆市政府记予个人二等功;文化部文华奖二胡比赛、音乐创作评委,中国音协金钟奖评委,中央电视台民乐大赛总评委,国家艺术基金评委,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评委等;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行政学院、重庆职业艺术学院、重庆工商大学、俄罗斯沃罗涅日国立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现任重庆市歌剧院院长、重庆交响乐团团长。

他“激情喷涌、神行兼备”的演奏,先行发展出音乐的戏剧化、视觉性以及传承巴渝文化的精髓,首度开创了二胡的渝派风格。在国内外重大比赛获奖达40余次,实现了我市音乐零的突破。

他曾在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成功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这是重庆民乐走出山城,迈向世界的重要一步,改写了重庆民乐史,震撼了中国音乐界。后多次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播出,《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青年报》、《人民音乐》等报道引起全国影响。

刘光宇总演出逾4000场,观众近500万人次。其中由他自己创作并演奏的二胡独奏曲《蚂蚁》、《黄杨扁担》等在国内外舞台上演出就愈1000场,并被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和教育部列入全国中小学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被中国音乐家协会指定为全国二胡考级曲目,人民音乐出版社和其他全国性权威刊物8次出版。他还常年深入基层,热心公益事业,获“慈善大使”称号。

阳舸

2008年评为国家一级舞美设计。1991年毕业于“重庆社会大学工艺美术专业”。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重庆市戏剧家协会理事。曾担任音乐剧《油灯灯开花》、话剧《移民金大花》和《感动青春》、方言剧《身在福中》、川剧《金子》的舞美设计。其中《金子》入选首届国家舞台艺术10大精品;《移民金大花》获“五个一工程”奖。他还担任过重庆市许多重要的大型文艺晚会的舞美设计,如:2004年曲艺主题晚会《雾都明灯》,获“文华新剧目奖”,2005年“第五届亚太城市市长峰会文艺晚会”,获市委宣传部颁发的“宣传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奖。同年,“中国第二届舞台美术展览会”中他参选的作品获“优秀创作奖"。在2007年“中国重庆首届文化艺术节”开幕式、“重庆市直辖10周年庆典”等重要文艺演出中,他做的舞美设计得到领导和群众的好评。

刘广

国家一级演员优秀青年男中音歌唱家,西南大学音乐学院艺术硕士生导师、重庆市歌剧院院长助理。毕业于西南大学音乐学院,先后师从余开基、胡中刚、张淑芳、陈玄、杨小勇、邓小俊。在歌剧《钓鱼城》《辛夷公主》《尘埃落定》《江姐》、《巫山神女》,音乐剧《城市丛林》,西洋歌剧(弄臣)(茶花女) 大型交响合唱《长江》等多部作品中担当主演和领唱。曾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优秀表演奖,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优秀演员奖,第十三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第二届中国歌剧节个人优秀表演奖,重庆市五个一批人才奖,连续三次获得重庆市青年电视歌手大奖赛美声组金奖,还获得重庆市“巴渝新秀”称号。曾在成都,重庆,湖南,成功的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

车璐

重庆市歌剧院青年女高音,国家一级演员,院长助理,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重庆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第五届重庆青联常委,西南大学音乐学院艺术硕士生导师。2007年获得第三届重庆电视歌手大赛金奖。2008年获得重庆市委宣传部授予的首批重庆市青年文化人才“巴渝新秀”的光荣称号。在歌剧《钓鱼城》,《辛夷公主》,《弄臣》,《江姐》,《巫山神女》,音乐剧《城市丛林》,大型交响合唱《长江》中担任主演和领唱。2013年由她主演的歌剧《钓鱼城》年内连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奖,第四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最佳演员奖,中国少数民族戏剧”金孔雀大奖”优秀演员奖,2013年6月在重庆国泰剧院成功举办了独唱音乐会,2013年7月获得中国教工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办公厅颁发的“全国艺德标兵”称号。

多次在重庆市各种大型文艺晚会演出中担任独唱,获得广大观众的喜爱。多次随重庆代表团到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演出。

在重庆市近年录制并发行的经典歌曲专辑(1,2,3集)中担任多首作品的独唱和领唱。参加多首原创歌曲的录制和演唱。声乐代表作品有《聂帅颂》,《红岩回想》,《亚细亚颂歌》,《真英雄》,《九千万分之一》等等。

一、简介

剧院致力于高雅艺术的提高与普及。近年来,先后创作推出歌剧《尘埃落定》《钓鱼城》《巫山神女》《辛夷公主》,音乐剧《城市丛林》,跨界融合剧《大禹治水》,大型交响乐《长江》《太阳之子》《故乡风情画》,二胡与弦乐协奏曲《对话》等优秀作品;其中《尘埃落定》入选文化旅游部“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项目和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艺术作品资助剧目,专家称其“进入新时代中国民族歌剧之舟并傲立船头的范本性作品”,仅《钓鱼城》一剧就获得了30余个国家级奖项;剧院多次受邀参加中国艺术节、中国歌剧节、中国戏剧节、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国交响乐音乐季、国家大剧院歌剧节、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周等重要展演活动;曾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文华新剧目奖、文华优秀剧目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中国艺术优秀表演奖、梅花表演奖等奖项。

剧院面向市民开展“周周演”公益演出300多场,多年连续举办重庆市新年音乐会,为交响乐中国化、重庆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历年来,多次应邀出访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赴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国内多个城市巡演,为重庆争得了荣誉。

二、代表人物

翟秋芳

1988年评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曾任四川省政协委员、重庆市人大代表,重庆市青联委员、重庆市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先后在《刘胡兰》、《白毛女》、《小女婿》、《红霞》、《柯山红日》、《洪湖赤卫队》、《光荣灯》等数十部歌剧中担任主角。她扮演歌舞剧《光荣灯》中的王二嫂、《小女婿》中的杨香草、《红霞》中的红霞、《洪湖赤卫队》中的韩英,都给广大观众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此外,她还执导过《刘三姐》等多部歌剧。她编导的小歌剧《喜中喜》于1960年获“重庆市专业表演团体青年创作会演”编导奖。

王松柏

1988年评为国家一级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歌剧研究会会员、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会员,曾任四川省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重庆市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副主席、顾问。50多年来,先后执导了 《光荣灯》、《草原之歌》、《红霞》、《红云崖》、《洪湖赤卫队》、《海岛女民兵》、《救救她》、《议价爱情》,《火把节》,《江姐》等大小40余部歌剧。其中《火把节》获文化部1984年现代戏调演“导演奖”。

陆棨

1988年评为国家一级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歌剧研究会荣誉理事、四川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重庆戏剧家协会主席、重庆市文联主席、名誉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曾创作大小歌剧(包括戏曲)近20部,其中六场歌剧《火把节》获文化部1984年现代戏调演创作二等奖,并获得全国剧协、文化部、国家民委颁发的优秀创作奖。他创作的歌剧节奏明快,人物形象鲜明,抒情幽默而又富有诗情画意。他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出版了诗集《灯的河》与《重返杨柳村》,并有大量诗词被国外翻译出版。另有散文及短篇小说20余万字在《人民文学》和《四川文学》等刊物发表。他还在国内歌词刊物上发表了论文《未成曲调先有情》、《浅谈歌词创作》、《论歌词的内在形象》等,有部份文被中国戏剧家协会函授中心选为教材。

吴笑平

1988年评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顾问,曾任重庆市人大代表、重庆市政协委员。1978年被评为重庆市文艺界先进工作者。在数十年从艺生涯中,曾先后在歌剧《光荣灯》、《刘顺清》、《红云崖》、《柯山红日》、《三月三》、《红珊瑚》、《夺印》、《海岛女民兵》、《江姐》、《漳河湾》、《亮眼哥》等中扮演重要角色。他非常熟悉和热爱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并善于运用戏曲中的程式刻化现代人物。特别在演唱方面,他虚心向戏曲界和曲艺界的行家学习,使他在“咬字的功夫、气息的运用、行腔的归韵”等方面具有相当高的水平,达到了“以声托情、声情并茂,韵味浓郁”的境界。在他创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光荣灯》中的农会主任、《柯山红日》中的罗家、《海岛女民兵》中的黑风,都表现出了他独特的表演风格,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还在省、市报刊上发表了不少总结心得体会的文章,如: 《漫谈歌剧的基本功》、 《嗓音问题漫谈》、 《振兴歌剧,培养优秀演员》、 《充当绿叶不易》、 《向生话学习,向传统学习》等。

李鸿文

1988年评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剧协会员,重庆剧协理事。在数十年从艺生涯中,曾先后在歌剧《白毛女》、《刘胡兰》、《光荣灯》、《夫妻识字》、《漳河湾》、《红霞》、《草原之歌》、《大巴山游击队》、《柯山红日》、《洪湖赤卫队》、《江姐》中担任主要或重要角色。演技娴熟,表演经验十分丰富,对角色塑造把握准确,是一位经验丰富,修养极高的演员。不仅能演,并且能做导演工作,由本人执导的作品有:《换工》、《香港大亨》、《友谊与爱情的传说》、《十五的月亮》等,业务知识全面,在西南歌剧界享有声誉。

金干

1988年评为国家一级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中共歌剧研究会会员、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重庆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顾问。主要作品有:歌剧《江姐》、《李双双》、《香港大亨》、《救救她》、《魔鬼索尔南塔》、《火把节》等。歌曲《月落歌不落》、《黄杨扁担闪悠悠》、组歌《我们的山歌唱不完》,电视音乐片《寻找山的回声》。其中歌剧《火把节》1984年获文化部现代戏调演“创作二等奖”。他的作品旋律优美流畅,艺术风格鲜明,民族韵味浓郁,有不少歌曲广为传唱。1993年重庆市音乐家协会和市文化局及重庆市歌剧院联合为他举办了“金干作品音乐会”。

许玉良

1999年评为国家一级导演。重庆剧协会员,重庆市音协会员,重庆声乐学会常委会成员。在四十余年歌剧艺术生涯中,曾在46部大歌剧,小歌剧,交响音乐,民族舞剧,芭蕾舞剧和音乐会中担任重要或主要角色,其中有大歌剧:《柯山红日》、《洪湖赤卫队》、《刘三姐》、《杜鹃山》、《红云崖》、《江姐》,交响音乐《沙家浜》,芭蕾舞剧《白毛女》,和民族舞剧《刘文学》等,有较高的戏剧理论知识和艺术修养,以及较丰富的演出实践和纯熟的表演技巧。他还从事歌剧导演工作,执导歌剧两部,与人合作导演歌剧六部。他导演的歌剧《火把节》获文化部现代戏调演导演奖,歌剧《哭嫁的新娘》获四川省歌剧调演导演二等奖。

柯愈劢

1995年评为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重庆市首届学术技术戏剧戏曲学带头人。数十年来曾在《白卷先生》、《红云崖》、《救救她》、《洪湖赤卫队》、《香港大亨》、《泪月》等歌剧中担任重要角色。他在《火把节》中担任的主要配角瓦哈,获1984年文化部颁发的表演二等奖。1987年由他执笔编剧并担任主演的大型歌剧《魔鬼索尔南塔》,参加了首届中国艺术节演出。1997年与他人合作创作的四幕大歌剧《巫山神女》先后荣获1998年文化部颁发的“文华新剧目奖”、1999年中宣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2002年重庆市政府颁发的“巴渝文学艺术奖”、2007年第十届中国戏剧节“中国戏剧奖·优秀剧目奖”。

何泽生

国家一级作曲,国家一级指挥,重庆市文艺界唯一双正高职称获得者,1977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1992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1997年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学习,重庆歌剧院、重庆交响乐团指挥,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重庆市第一届政协委员,在作曲和指挥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

西南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教授,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系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音乐学院教授、副院长。

先后在歌剧《货郎与小姐》、《江姐》、《巫山神女》、《长江》、《中国之声》等中外名剧及大型交响音乐会中担任指挥。创作舞剧《三峡情祭》、交响乐《江河回想·太阳之子》,作曲、配器、录音、音乐制作、出版磁带、CD《热情火》等30多辑,作品收入出版曲集《扬琴曲选》、《春天的颂歌》、《走向煌辉》。

舞蹈音乐《叶儿青青菜花黄》《山野小曲》《竹韵》《大山下》《天老爷快下雨》获文化部群星金奖,《山里来了大学生》国家教委全国比赛金奖第一名 ,电视剧音乐《傻儿师长》《媚态观音》《武陵山剿匪记》等多部,歌曲《黄桷树,山茶花》《山沟沟》《四川妹儿》《三峡的小雨》在全国获奖,北京2008奥运会颁奖音乐配器,歌曲《红领巾,梦的翅膀》重庆市五个一工程奖,歌曲《火辣辣的城》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王玉莲

1999年评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戏剧家协会理事。曾在《刘三姐》、《红云崖》、《香港大享)、《友谊与爱情的传说》、《灵与肉》、《泪月》、《芳草心》、《十五的月亮》、《魔鬼索尔南塔》等大小20余部歌剧中担任过主要角色。在她创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既有喜剧中的小村姑,也有悲剧中的中年少妇,她都能比较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特别是1984年他在歌剧《火把节》中扮演主要配角姐妞,能歌善知、热情没、悲喜有度、性格鲜明,给观众留下美好的印象,获得文化部颁发的配演一等奖。1990年参加四川省歌剧调演,她担任歌剧《哭嫁的新娘》的主角吉差阿枝,荣获表演等奖。

王华

1985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大学本科,获学士学位。1985年分配至重庆市歌舞团任音乐创作, 2000年调任重庆市歌剧院工作,任音乐创作。2005年评为国家一级作曲。现为重庆市歌剧院驻团作曲家,重庆市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重庆市音乐家协会会员。

歌剧《钓鱼城》曾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第十四界文华奖“文华音乐创作(作曲奖)(主创人员之一)、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最佳音乐奖(作曲),创作的歌曲《神女赋》、二胡协奏曲《迁徙》两次获得重庆市文学艺术奖(政府奖)等。

刘光宇

我国当代著名二胡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中国音协理事及二胡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十大杰出青年、重庆首席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入选“重庆英才计划”名师名家项目;重庆市劳动模范、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直辖10年建设功臣、重庆市政府记予个人二等功;文化部文华奖二胡比赛、音乐创作评委,中国音协金钟奖评委,中央电视台民乐大赛总评委,国家艺术基金评委,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评委等;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行政学院、重庆职业艺术学院、重庆工商大学、俄罗斯沃罗涅日国立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现任重庆市歌剧院院长、重庆交响乐团团长。

他“激情喷涌、神行兼备”的演奏,先行发展出音乐的戏剧化、视觉性以及传承巴渝文化的精髓,首度开创了二胡的渝派风格。在国内外重大比赛获奖达40余次,实现了我市音乐零的突破。

他曾在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成功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这是重庆民乐走出山城,迈向世界的重要一步,改写了重庆民乐史,震撼了中国音乐界。后多次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播出,《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青年报》、《人民音乐》等报道引起全国影响。

刘光宇总演出逾4000场,观众近500万人次。其中由他自己创作并演奏的二胡独奏曲《蚂蚁》、《黄杨扁担》等在国内外舞台上演出就愈1000场,并被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和教育部列入全国中小学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被中国音乐家协会指定为全国二胡考级曲目,人民音乐出版社和其他全国性权威刊物8次出版。他还常年深入基层,热心公益事业,获“慈善大使”称号。

阳舸

2008年评为国家一级舞美设计。1991年毕业于“重庆社会大学工艺美术专业”。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重庆市戏剧家协会理事。曾担任音乐剧《油灯灯开花》、话剧《移民金大花》和《感动青春》、方言剧《身在福中》、川剧《金子》的舞美设计。其中《金子》入选首届国家舞台艺术10大精品;《移民金大花》获“五个一工程”奖。他还担任过重庆市许多重要的大型文艺晚会的舞美设计,如:2004年曲艺主题晚会《雾都明灯》,获“文华新剧目奖”,2005年“第五届亚太城市市长峰会文艺晚会”,获市委宣传部颁发的“宣传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奖。同年,“中国第二届舞台美术展览会”中他参选的作品获“优秀创作奖"。在2007年“中国重庆首届文化艺术节”开幕式、“重庆市直辖10周年庆典”等重要文艺演出中,他做的舞美设计得到领导和群众的好评。

刘广

国家一级演员优秀青年男中音歌唱家,西南大学音乐学院艺术硕士生导师、重庆市歌剧院院长助理。毕业于西南大学音乐学院,先后师从余开基、胡中刚、张淑芳、陈玄、杨小勇、邓小俊。在歌剧《钓鱼城》《辛夷公主》《尘埃落定》《江姐》、《巫山神女》,音乐剧《城市丛林》,西洋歌剧(弄臣)(茶花女) 大型交响合唱《长江》等多部作品中担当主演和领唱。曾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优秀表演奖,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优秀演员奖,第十三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第二届中国歌剧节个人优秀表演奖,重庆市五个一批人才奖,连续三次获得重庆市青年电视歌手大奖赛美声组金奖,还获得重庆市“巴渝新秀”称号。曾在成都,重庆,湖南,成功的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

车璐

重庆市歌剧院青年女高音,国家一级演员,院长助理,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重庆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第五届重庆青联常委,西南大学音乐学院艺术硕士生导师。2007年获得第三届重庆电视歌手大赛金奖。2008年获得重庆市委宣传部授予的首批重庆市青年文化人才“巴渝新秀”的光荣称号。在歌剧《钓鱼城》,《辛夷公主》,《弄臣》,《江姐》,《巫山神女》,音乐剧《城市丛林》,大型交响合唱《长江》中担任主演和领唱。2013年由她主演的歌剧《钓鱼城》年内连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奖,第四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最佳演员奖,中国少数民族戏剧”金孔雀大奖”优秀演员奖,2013年6月在重庆国泰剧院成功举办了独唱音乐会,2013年7月获得中国教工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办公厅颁发的“全国艺德标兵”称号。

多次在重庆市各种大型文艺晚会演出中担任独唱,获得广大观众的喜爱。多次随重庆代表团到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演出。

在重庆市近年录制并发行的经典歌曲专辑(1,2,3集)中担任多首作品的独唱和领唱。参加多首原创歌曲的录制和演唱。声乐代表作品有《聂帅颂》,《红岩回想》,《亚细亚颂歌》,《真英雄》,《九千万分之一》等等。

THE END
0.新中国第一批22个电影明星简介影片中扮演了不同经历的革命干部。其中以影片《他们在相爱》中的陈浩较为突出,给观众留下较深印象。之后,张平又在《潜网》、《白鸽》等片中饰演了角色,并在一些电视剧中扮演了多种人物。 主要参演影片:《无形的战线》(1949)、《光芒万丈》(1949)、《钢铁战士》(1950)、丰收(1953)、《沙家店粮站》(1954)、《探亲记》https://www.meipian.cn/1xo0fzii
1.IB中文A:分析《茶花女》中阿尔芒的人物形象《茶花女》的男主人公阿尔芒是一个具有复杂人物形象的角色。他展现出对爱情的坚定忠诚,但同时也表现出性格上的极端和嫉妒心强,以及幼稚冲动的一面。 1.阿尔芒初次见到玛格丽特时,被她的气质和美貌所吸引。尽管得知她是妓女,他仍然坚持追求爱情。阿尔芒不在乎社会对妓女感情的贬低,义无反顾地爱上了玛格丽特。他放弃了https://www.jianshu.com/p/2ef96b0e0a3a
2.茶花女1内容简介 2剧情简介 3主要角色 4词条图册 1内容简介 编辑 一位游走于巴黎上流社会的名交际花茶花女,一位来自正统家庭的年轻作家,不顾身份地位的悬殊及世俗礼教,坠入了爱河,原以为从此可以白头偕老,无奈在作家的父亲秘密干涉下,作家误以为茶花女是一个嗜钱如命、用情不专的女子,这个误解,造成了两人一生无法弥补的https://baike.sogou.com/v65047739.htm
3.《饮酒》教学设计(精选10篇)(二)学习歌剧——《茶花女》 1.出示作曲家威尔第的肖像、简介及代表作并介绍威尔第和作品《茶花女》的`创作。 2.师生讨论《茶花女》作品名字的由来。 3.欣赏《茶花女》片段,作品介绍: 出示:故事梗概,主人公 (学生了解剧情并讲述,师概括主要内容并补充) https://mip.ruiwen.com/jiaoxuesheji/3757519.html
4.世界十大歌剧之茶花女从此以后《茶花女》即流传各国,备受赞赏,盛演不衰,成为一部在歌剧史上具有一流水平的上乘之作,也是最优秀的现实主义风格的歌剧。1940年后,上演《茶花女》时,布景与服饰又返回十九世纪中叶的款式,和原著时代背景较为接近。 剧情简介: 故事发生于19世纪巴黎城中名妓维奥莱塔与阿尔弗雷多相爱,并希望以此摆脱过去的生活https://www.sj33.cn/ys/whys/xjys/gwxj/200706/11717.html
5.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精选十篇)解构主义理论是在对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批判中建立起来的, 围绕语言文字问题对结构主义语言学进行了批判, 其着手点正是索绪尔的所指和能指泾渭分明的划分, 以及所有能够界定、捕捉或固定意义的观念[1], 其代表人物有德里达、福柯、罗兰·巴尔特以及保罗·德曼等人。 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固定关系正是传统翻译理论中可译性赖以安身立命的前提, 而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39i646h.html
6.主要人物表,附赠精美书签)》([俄]果戈理)简介书评果戈理逝世170周年纪念版,新增《死魂灵》主要人物表。编者作1400字导读,介绍果戈理创作历程。附赠精美书签,“世界正处在旅途中,而不是停靠在码头上” 作者:[俄]果戈理,创美工厂出品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22年10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降价通知 http://product.dangdang.com/29472629.html
7.《茶花女》范文11篇(全文)歌剧茶花女观后感 《茶花女》作为小仲马的成名作,虽然早就有所耳闻,或许是对大小仲马凌乱的生活习惯和浮华的个人修养的偏见,但一直没有认真读过;之前看过它的简介,当时也只是走马观花地读了一下,觉得也只是经典中一部俗作而已。直到看了这部歌剧,才发现站在歌剧的角度似乎更能体会剧中人物的悲欢喜合,也更能理解https://www.99xueshu.com/w/ikeynzo8yelv.html
8.四大名旦人物简介 梅兰芳 人物生平 梅兰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名澜,又名鹤鸣,字畹华、浣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祖籍江苏吴县(今属苏州市),另一说为江苏泰州[11]。他生于京剧世家,为“同光十三绝”之一、四大徽班中四喜班班主梅巧玲之孙,同时也是中国京剧“梅派”创始人[12]。梅兰芳曾率京剧团多次https://www.360doc.cn/article/34985983_1097889888.html
9.茶花女下载txt下载《茶花女》小说简介:小说以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生活经历为主线,真实主动地描写了一位外表现内心都像茶花一样圣洁美丽的妓女的悲惨故事。小说开创了法国文学“落难女郎”系列的先河,关注了情爱堕落的社会问题的题材,对19世纪后半叶欧.. 内容摘要:我认为只有在深入地研究了人以后,才能创造人物,就像要讲一种语言就得先认真学习这种https://p.qqzuankuo.com/book/52_1160647_52564579.shtml
10.《茶花女》是一部情感丰富思想深刻的小说《茶花女》是法国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的代表作之一,也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青年人与巴黎上流社会一位交际花曲折凄婉的爱情故事。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玛格丽特原本是一个贫穷的乡下姑娘。在来到巴黎之后,她开始了卖笑生涯,成为了一名著名的“茶花女”。因为她十分美貌,巴黎的贵族公子们对https://www.jianshu.com/p/761278508cc8
11.外国文学名著连环画 作者简介:维克多·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资产阶级民主作家,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变,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p><p>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https://www.meipian.cn/336anlgh
12.中西小说中的妓女形象比较——以杜十娘和茶花女为例特定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小说等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塑造具有典型性的人物形象,典型人物带领着整部作品的发展。杜十娘和茶花女,不同国家不同时代却有着相似命运的两个风尘女子。茶花女在十九世纪的法国巴黎上演了她的悲剧,而杜十娘的悲剧演绎在明代中国的京城。虽生活在不同的过度,承受不同文化礼教,但她们的经历却是相似的https://www.meipian.cn/1fgtchht
13.世界名著100部简介罪与罚中纳斯塔西亚多大年纪嘉宝主演的《科斯塔·伯林的故事》让她在影界崭露头角,1927年主演了第一部有声片《安娜·克里斯蒂》,此后主演了《安娜·卡列尼娜》和《茶花女》。嘉宝的戏路比较广,善于用眼神来传达人物的思想感情。《茶花女》是她表演中的一部比较严肃的影片,她在片中演得认真、细腻、朴实。嘉宝三次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金像奖提名https://blog.csdn.net/makebuaa/article/details/7872465
14.李细珠|陆宝忠日记与晚清史研究补论三、对晚清人物的臧否 陆宝忠日记涉及人物众多,不少是晚清历史上的要角。与对政局变动的记载较为谨慎的情形略有不同,陆宝忠对所见人物则时有评骘,甚至任意臧否,虽三言两语,不免一孔之见,但这些文字对相关人物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早在湖南学政时期,陆宝忠与当时湖南巡抚卞宝第及继任巡抚王文韶、前任湖南学政曹鸿http://jds.cass.cn/xscg/xslw/202301/t20230105_5578255.shtml
15.与茶花女有关的6篇(全文)摘要:茶花女是十九世纪法国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的代表作《茶花女》的女主人公, 羊脂球是十九世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成名作《羊脂球》的女主人公。茶花女和羊脂球虽同为风尘女子, 但都是文学形象中典型的妓女人物代表, 处在资本主义大的时代背景下, 经历了几近相似的悲剧命运, 相似的人物形象塑造及命运走向安排使这两个人物形象具有了可供比较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op0kfy8v.html
16.歌剧《茶花女》主要人物形象的发展过程李蒴菁小说、戏剧和歌剧常常是基于神话或者虚构的故事而创作出来的,但是,许多故事里的情节或者人物可以追溯到真实生活中的事件和人物。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于一部伟大的作品来讲,将原型变换为一个独特的人物是一个创作的过程,作家和作曲家需要进行不断的创作和改编,以致戏剧效果能够被加强,满足有艺术美感的要求,并且能够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national-music_thesis/0201245759465.html
17.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交响音乐会剧情简介: 故事发生于19世纪的巴黎。城中名媛薇奥列塔因为喜爱佩戴茶花而被誉为“茶花女”。茶花女被青年阿尔弗莱德的真挚情意感动,与他坠入爱河,毅然离开纸醉金迷的巴黎社交圈。不料,受到了阿尔弗莱德父亲的阻拦。在阿尔弗莱德父亲的哀求下,茶花女为了爱人的前途和家族声誉无奈选择放弃,继而回到巴黎重操旧业。不知实情的https://www.douban.com/event/36616738/
18.茶花女[法]小仲马著;李玉民译小仲马的代表作品有:《茶花女》、《三个坚强的人》、《迪安娜·德·利斯》、《阿尔丰斯先生》、《德尼莎》等。他曾说:“任何文学,若不把完善道德、理想和有益作为目的,都是病态的、不健全的文学。”这是他文学创作的基本指导思想。 目录: 译序 主要人物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https://book.kongfz.com/836247/7618147650
19.《茶花女/茶花女逸事》完整版免费在线观看高清电影类型:伦理 导演:莫洛·鲍罗尼尼 状态:正片 热度:675℃ 年份:1981 地区:法国 语言:英语 更新:2024-06-19 简介:这是一部现实版的《茶花女》,片中将故事中的角色与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即茶花女的原型、艳冠巴黎的Alphonsine Plessis)贯穿在一起,上演了一出戏中戏。故事元素还是取材于原著,女主角(伊莎 https://www.zqtbu.com/contents/89724.html
20.朱塞佩·威尔第简介以《弄臣》(一译《里戈莱托》,1851)、《游吟诗人》(1853)、《茶花女》(1853)、《阿依达》(1871)为代表的50~70年代的歌剧,比起早期历史题材的英雄歌剧来说,不仅对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状态有比较深刻细致的刻画,从类型化的形象提炼成个性化、典型化的形象,并且把性格的刻划和情节的展开紧密地联系起来,以富于动力的音乐 https://www.cnr.cn/zgzb/zgdwt46/zy/20130728/t20130728_513168874_3.shtml
21.师乐个人简介综艺.2013年3月接受“视讯中国”人物专访。4月受邀香港慈善音乐会,演唱“我和我的祖国”。同年8月出席北京有线FM89.1兆赫音乐人物专访。 .2014年1月,应邀担任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新年音乐会主持,并演唱中国歌曲“我爱你中国”和选自歌剧《茶花女》的二重唱“饮酒歌”。 https://ent.cctv.com/2016/04/01/ARTIUEE5TyqJQVLsAXrpAKAX160401.shtml
22.通读世界名著《茶花女》浅析玛格丽特人物形象通读世界名著《茶花女》浅析玛格丽特人物形象,无奈之举,坚贞爱情,率真性格,平淡生活,玛格丽特是小仲马在其代表作《茶花女》中描写的一位因生计而不得不出卖肉身的女性。她的性格经历了以下变化:遇到阿尔芒之前的自我https://read.cnki.net/web/Journal/Article/WJZZ201224006.html
23.茶花女购票剧情介绍演职人员图集简介 这是一部现实版的《茶花女》,片中将故事中的角色与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即茶花女的原型、艳冠巴黎的Alphonsine Plessis)贯穿在一起,上演了一出戏中戏。故事元素还是取材于原著,阿尔丰西娜·普莱西(伊莎贝尔·于佩尔 饰)原本是个贫苦的乡下姑娘,被父亲出卖后流浪到巴黎,凭着天生丽质过上了交际花的生活,被人称http://maoyan.dianping.com/asgard/movie/40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