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开幕式上的首世界名曲,请收好!

冬奥会开幕式上的19首世界名曲,请收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贝多芬到罗西尼,从柴可夫斯基到莫扎特,你听出来了吗?

梶本音乐KAJIMOTO ·

在昨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入场式的背景音乐,由19首耳熟能详的名曲组成。这些音乐,代表了全人类的共同记忆。不知道一起在屏幕前观看开幕式的大家,能听出来几首呢?没听出来也没关系,我们为大家整理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入场式歌单。

《威廉·退尔》是罗西尼(Gioacchino Rossini)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根据席勒的同名剧本改编而成。这部歌剧讲述了十四世纪,威廉·退尔带领人民脱离暴政,重获自由的故事。

其序曲旋律通俗上口,配器干净,特别是主题那铿锵有力、有着骑士风格的帅气的节奏充满激情,令人振奋。

《威风堂堂进行曲》,是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Edward Elgar)在1901年至1934年间创作的一组管弦乐进行曲。音乐标题“威风堂堂”来自于莎士比亚的剧作《奥赛罗》第三幕第三场的台词:“……永别了,长嘶的骏马、锐厉的号角、惊魂的鼙鼓、刺耳的横笛、庄严的大旗和一切战阵上的威仪。”

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一首《D大调进行曲》,经改编填词后成为著名的《希望与荣耀之地》,并在每年逍遥音乐节最后一夜的音乐会上传唱。

柴可夫斯基(Pyotr Ilich Tchaikovsky)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改编自E.T.A霍夫曼的童话故事《胡桃夹子与老鼠王》,讲述了小女孩克拉拉与她的玩具——军官造型的胡桃夹子在梦中的历险故事。这部经典的芭蕾舞剧历演不衰,从舞剧音乐中节选出来的组曲也广受大众喜爱。

在冬奥会入场式上,选用了第一幕第一场中的“小进行曲”和第二幕第三场的“芦笛之舞”。

“小进行曲”是克拉拉和邻家的孩子们,在客人面前表演舞蹈时的进场音乐,活泼可爱。开始时,由单簧管、法国号,宣告孩子们的进场,接着小提琴奏出轻巧天真的音乐,表示孩子们高兴欢跃的情景。

“芦笛之舞”是糖果仙子盛大宴会中的音乐之一,音乐以长笛三重奏的形式展开主题,节奏轻快而带有诙谐的色彩,主题愉快活泼,宛若一首清新宜人的田园晨曲。

巴赫(Johann Sabastian Bach)《第三管弦乐组曲》大约作于1722年,是四部管弦乐组曲中最重要的一部。1830年,作曲家门德尔松曾在钢琴上把它弹给德国大诗人歌德听,歌德听后的感觉是“开头是这样华丽尊严,使人可以想象到一大群显要人物沿着长长的楼梯鱼贯而下。”

在冬奥会开幕式上,奏响的是组曲的最后部分——吉格舞曲。但其实这部组曲的咏叹调部分才最为著名:1871年小提琴家奥古斯特·威廉(August Wilhelm)将其改编, 便是《G弦上的咏叹调》。

“凯旋进行曲”是朱塞佩·威尔第(Giuseppe Verdi)歌剧名作《阿依达》第二幕第二场的音乐。埃塞俄比亚公主阿依达被埃及人俘虏后,隐瞒身份,在埃及公主安娜丽丝宫中为奴。安娜丽丝倾心青年侍卫长拉达梅斯,而拉达梅斯暗中与阿依达相爱。埃塞俄比亚王阿莫纳斯曼为救阿依达,发兵进攻埃及,拉达梅斯受命率军迎战,俘阿莫那斯罗后凯旋而归。这首进行曲开头,由特制的“阿依达小号”奏出威武雄壮、高亢嘹亮的主题,是深入古典乐迷DNA中的旋律。

《春之声圆舞曲》是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Baptist Strauss)于1882年创作的一首管弦乐作品,也可以用女高音独唱。其德语原名为“Frühlingsstimmen”,意思是“春天的声音”。音乐生动地描绘了大地回春、冰雪消融、一派生机的景象,宛如一幅色彩浓重的油画,永远保留住了大自然的春色。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的《土耳其进行曲》是一首广为流传的作品。这首土耳其风格的进行曲是为1809年的《六首变奏曲》(Op.76)所写。1811年,贝多芬又将这首进行曲纳入了歌唱剧《雅典的废墟》(Op.113)中。

因为贝多芬在乐谱上写下的“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这部《第五交响曲》也常被称作“命运交响曲”。交响曲开头的主题,在全球众所皆知,该作品的元素也在流行文化中被多次改编。

入场式所选的第四乐章,是《第五交响曲》众多主题的交叉再现,代表着胜利和欢乐,以及对人类力量的赞美和歌颂。

格林卡(Mikhail Glinka)的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根据俄国大文豪普希金的讽刺长诗写成,讲述了一位罗斯武士鲁斯兰从魔法师切尔诺莫尔手中拯救基辅公主柳德米拉的故事。这部歌剧的序曲写得尤其出色,时至今日仍然是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曲目。这部序曲的旋律轻快、华丽,在俄罗斯管弦乐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饮酒歌”是威尔第为所作的歌剧《茶花女》第一幕的唱段,也是歌剧史上最著名的唱段之一。当时男主角阿尔弗雷多在女主人公薇奥莱塔举行的宴会中举杯祝贺,用歌声表达对薇奥莱塔的爱慕之心,薇奥莱塔也在祝酒时作了巧妙回答。第二段结尾处两人的对唱表达了他们互相爱慕之情,最后一段客人们的合唱也增添了这首歌的热烈气氛。

《卡门》是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George Bizet)完成于1874年秋天的歌剧,故事改編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普罗斯佩·梅里美的同名小说,讲述了西班牙吉普赛女郎卡门与警官何塞之间的情感悲剧。该剧在比才死后才获得成功。其序曲主题选自歌剧最后一幕中斗牛士艾斯卡梅洛登场时的音乐。

《第五匈牙利舞曲》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最著名的管弦乐作品之一。勃拉姆斯年轻时曾与小提琴家爱德华·雷梅尼(Eduard Remenye)在欧洲巡演,在后者的介绍下,勃拉姆斯开始喜欢上极具特色的吉卜赛风格音乐,并逐渐开始创作《匈牙利舞曲》。《第五匈牙利舞曲》其粗犷而豪放的旋律具有明显的匈牙利“查尔达什舞曲”的特征,热情奔放,勾画出匈牙利吉卜赛人的生活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在匈牙利代表队入场时,这首舞曲“应景”地响起。

《溜冰圆舞曲》是一首由法国作曲家埃米尔·瓦尔退费尔(Émile Waldteufel)创作的圆舞曲。1882年,作曲家在巴黎布洛涅森林的溜冰场观看了溜冰之后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曲子。自从有声电影出现以来至今,《溜冰圆舞曲》曾出现在许多电影作品中,如1981年夺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烈火战车》。

《轻骑兵》是苏佩(Franz von Suppé)创作的一部轻歌剧。这部轻歌剧并非各大剧院中的常备剧目,但其序曲却是最为人们喜爱的作品之一。音乐一开始,由小号和圆号以高亢嘹亮的号角性音调奏出轻骑兵主题,使人仿佛看到了一支英武潇洒、精神焕发的轻骑兵队伍。进行曲主题运用了模仿马蹄声的描写性表现手法,生动逼真地表现了轻骑兵队伍的行进,这是这部作品中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旋律。

《四季》出自维瓦尔第(Antonio Vivaldi)小提琴协奏曲集《和声与创意的尝试》,自十八世纪初于威尼斯首演以来,《四季》就已成为维瓦尔第所有作品中最受欢迎的曲目。《四季》的每首协奏曲前都各有一首十四行诗,描述四季的更迭之境。冬奥会开幕式上奏响的,是当中最脍炙人口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春”》的第一乐章,表达了“春光重返”的意境。

《第四十交响曲》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创作的最后三部交响曲之一,也是作曲家最著名的管弦乐作品之一。整部交响曲热情洋溢,有着充满感情化的乐思。在诸多音乐评论家眼中,这部交响曲是古典风格时代管弦乐创作的顶峰之一,并在某种程度上为浪漫主义音乐提供了不少启发。

德沃夏克(Anton Dvorak)《第九交响曲“新大陆”》是音乐史上最著名的交响曲之一。1893年,德沃夏克前往美国任教,并获委约创作一部“代表美国精神”的作品,便是《第九交响曲》。德沃夏克在这部交响曲中,融合了黑人灵歌元素、印第安文化,以及捷克传统音乐元素。 交响曲的第四乐章气势宏大而雄伟,将前面乐章的主要主题一一再现,同时孕育出新的主题,彼此交织成一股感情的洪流。冬奥会开幕式上的版本经过重新编曲,颇有武侠之风。

《第九交响曲》的影响力极为深远:上世纪二十年代,这部交响曲的第二乐章曾被改编学堂乐歌《思故乡》,由此传唱华夏。

《天鹅湖》是柴可夫斯基“三大芭蕾舞剧”(另两部为《胡桃夹子》《睡美人》)之一,尽管其音乐极为出色,但舞蹈却历经多位编舞家改进重构,才取得成功。《天鹅湖》既保留了传统芭蕾音乐的典雅、优美风格,又有创造性表现,每场音乐对场景的描写极为完美,对戏剧矛盾的振动以及每个角色性格和内心的刻画非常到位,因此被评价为“首次将舞蹈作品具有音乐灵魂”。

“四小天鹅舞”选自《天鹅湖》第二幕,是最受人们欢迎的芭蕾舞音乐之一,这首舞曲音乐轻松活泼,节奏干净利落,形象地描绘出了小天鹅在湖畔嬉游的情景,质朴动人的旋律还富于田园般的诗意。

中国代表团入场时,熟悉的《歌唱祖国》响起。《歌唱祖国》是由王莘于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期间作曲、填词创作的歌曲。当时适逢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看着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随风飘扬,鲜花如海的热闹景象,王莘脑海里反复酝酿,《歌唱祖国》是在回津的列车上一气呵成。

这首明快雄壮的歌曲,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各种重大活动的礼仪曲、开幕曲或结束曲,素有“第二国歌”之誉。

下载界面新闻

从贝多芬到罗西尼,从柴可夫斯基到莫扎特,你听出来了吗?

在昨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入场式的背景音乐,由19首耳熟能详的名曲组成。这些音乐,代表了全人类的共同记忆。不知道一起在屏幕前观看开幕式的大家,能听出来几首呢?没听出来也没关系,我们为大家整理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入场式歌单。

《威廉·退尔》是罗西尼(Gioacchino Rossini)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根据席勒的同名剧本改编而成。这部歌剧讲述了十四世纪,威廉·退尔带领人民脱离暴政,重获自由的故事。

其序曲旋律通俗上口,配器干净,特别是主题那铿锵有力、有着骑士风格的帅气的节奏充满激情,令人振奋。

《威风堂堂进行曲》,是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Edward Elgar)在1901年至1934年间创作的一组管弦乐进行曲。音乐标题“威风堂堂”来自于莎士比亚的剧作《奥赛罗》第三幕第三场的台词:“……永别了,长嘶的骏马、锐厉的号角、惊魂的鼙鼓、刺耳的横笛、庄严的大旗和一切战阵上的威仪。”

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一首《D大调进行曲》,经改编填词后成为著名的《希望与荣耀之地》,并在每年逍遥音乐节最后一夜的音乐会上传唱。

柴可夫斯基(Pyotr Ilich Tchaikovsky)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改编自E.T.A霍夫曼的童话故事《胡桃夹子与老鼠王》,讲述了小女孩克拉拉与她的玩具——军官造型的胡桃夹子在梦中的历险故事。这部经典的芭蕾舞剧历演不衰,从舞剧音乐中节选出来的组曲也广受大众喜爱。

在冬奥会入场式上,选用了第一幕第一场中的“小进行曲”和第二幕第三场的“芦笛之舞”。

“小进行曲”是克拉拉和邻家的孩子们,在客人面前表演舞蹈时的进场音乐,活泼可爱。开始时,由单簧管、法国号,宣告孩子们的进场,接着小提琴奏出轻巧天真的音乐,表示孩子们高兴欢跃的情景。

“芦笛之舞”是糖果仙子盛大宴会中的音乐之一,音乐以长笛三重奏的形式展开主题,节奏轻快而带有诙谐的色彩,主题愉快活泼,宛若一首清新宜人的田园晨曲。

巴赫(Johann Sabastian Bach)《第三管弦乐组曲》大约作于1722年,是四部管弦乐组曲中最重要的一部。1830年,作曲家门德尔松曾在钢琴上把它弹给德国大诗人歌德听,歌德听后的感觉是“开头是这样华丽尊严,使人可以想象到一大群显要人物沿着长长的楼梯鱼贯而下。”

在冬奥会开幕式上,奏响的是组曲的最后部分——吉格舞曲。但其实这部组曲的咏叹调部分才最为著名:1871年小提琴家奥古斯特·威廉(August Wilhelm)将其改编, 便是《G弦上的咏叹调》。

“凯旋进行曲”是朱塞佩·威尔第(Giuseppe Verdi)歌剧名作《阿依达》第二幕第二场的音乐。埃塞俄比亚公主阿依达被埃及人俘虏后,隐瞒身份,在埃及公主安娜丽丝宫中为奴。安娜丽丝倾心青年侍卫长拉达梅斯,而拉达梅斯暗中与阿依达相爱。埃塞俄比亚王阿莫纳斯曼为救阿依达,发兵进攻埃及,拉达梅斯受命率军迎战,俘阿莫那斯罗后凯旋而归。这首进行曲开头,由特制的“阿依达小号”奏出威武雄壮、高亢嘹亮的主题,是深入古典乐迷DNA中的旋律。

《春之声圆舞曲》是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Baptist Strauss)于1882年创作的一首管弦乐作品,也可以用女高音独唱。其德语原名为“Frühlingsstimmen”,意思是“春天的声音”。音乐生动地描绘了大地回春、冰雪消融、一派生机的景象,宛如一幅色彩浓重的油画,永远保留住了大自然的春色。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的《土耳其进行曲》是一首广为流传的作品。这首土耳其风格的进行曲是为1809年的《六首变奏曲》(Op.76)所写。1811年,贝多芬又将这首进行曲纳入了歌唱剧《雅典的废墟》(Op.113)中。

因为贝多芬在乐谱上写下的“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这部《第五交响曲》也常被称作“命运交响曲”。交响曲开头的主题,在全球众所皆知,该作品的元素也在流行文化中被多次改编。

入场式所选的第四乐章,是《第五交响曲》众多主题的交叉再现,代表着胜利和欢乐,以及对人类力量的赞美和歌颂。

格林卡(Mikhail Glinka)的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根据俄国大文豪普希金的讽刺长诗写成,讲述了一位罗斯武士鲁斯兰从魔法师切尔诺莫尔手中拯救基辅公主柳德米拉的故事。这部歌剧的序曲写得尤其出色,时至今日仍然是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曲目。这部序曲的旋律轻快、华丽,在俄罗斯管弦乐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饮酒歌”是威尔第为所作的歌剧《茶花女》第一幕的唱段,也是歌剧史上最著名的唱段之一。当时男主角阿尔弗雷多在女主人公薇奥莱塔举行的宴会中举杯祝贺,用歌声表达对薇奥莱塔的爱慕之心,薇奥莱塔也在祝酒时作了巧妙回答。第二段结尾处两人的对唱表达了他们互相爱慕之情,最后一段客人们的合唱也增添了这首歌的热烈气氛。

《卡门》是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George Bizet)完成于1874年秋天的歌剧,故事改編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普罗斯佩·梅里美的同名小说,讲述了西班牙吉普赛女郎卡门与警官何塞之间的情感悲剧。该剧在比才死后才获得成功。其序曲主题选自歌剧最后一幕中斗牛士艾斯卡梅洛登场时的音乐。

《第五匈牙利舞曲》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最著名的管弦乐作品之一。勃拉姆斯年轻时曾与小提琴家爱德华·雷梅尼(Eduard Remenye)在欧洲巡演,在后者的介绍下,勃拉姆斯开始喜欢上极具特色的吉卜赛风格音乐,并逐渐开始创作《匈牙利舞曲》。《第五匈牙利舞曲》其粗犷而豪放的旋律具有明显的匈牙利“查尔达什舞曲”的特征,热情奔放,勾画出匈牙利吉卜赛人的生活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在匈牙利代表队入场时,这首舞曲“应景”地响起。

《溜冰圆舞曲》是一首由法国作曲家埃米尔·瓦尔退费尔(Émile Waldteufel)创作的圆舞曲。1882年,作曲家在巴黎布洛涅森林的溜冰场观看了溜冰之后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曲子。自从有声电影出现以来至今,《溜冰圆舞曲》曾出现在许多电影作品中,如1981年夺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烈火战车》。

《轻骑兵》是苏佩(Franz von Suppé)创作的一部轻歌剧。这部轻歌剧并非各大剧院中的常备剧目,但其序曲却是最为人们喜爱的作品之一。音乐一开始,由小号和圆号以高亢嘹亮的号角性音调奏出轻骑兵主题,使人仿佛看到了一支英武潇洒、精神焕发的轻骑兵队伍。进行曲主题运用了模仿马蹄声的描写性表现手法,生动逼真地表现了轻骑兵队伍的行进,这是这部作品中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旋律。

《四季》出自维瓦尔第(Antonio Vivaldi)小提琴协奏曲集《和声与创意的尝试》,自十八世纪初于威尼斯首演以来,《四季》就已成为维瓦尔第所有作品中最受欢迎的曲目。《四季》的每首协奏曲前都各有一首十四行诗,描述四季的更迭之境。冬奥会开幕式上奏响的,是当中最脍炙人口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春”》的第一乐章,表达了“春光重返”的意境。

《第四十交响曲》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创作的最后三部交响曲之一,也是作曲家最著名的管弦乐作品之一。整部交响曲热情洋溢,有着充满感情化的乐思。在诸多音乐评论家眼中,这部交响曲是古典风格时代管弦乐创作的顶峰之一,并在某种程度上为浪漫主义音乐提供了不少启发。

德沃夏克(Anton Dvorak)《第九交响曲“新大陆”》是音乐史上最著名的交响曲之一。1893年,德沃夏克前往美国任教,并获委约创作一部“代表美国精神”的作品,便是《第九交响曲》。德沃夏克在这部交响曲中,融合了黑人灵歌元素、印第安文化,以及捷克传统音乐元素。 交响曲的第四乐章气势宏大而雄伟,将前面乐章的主要主题一一再现,同时孕育出新的主题,彼此交织成一股感情的洪流。冬奥会开幕式上的版本经过重新编曲,颇有武侠之风。

《第九交响曲》的影响力极为深远:上世纪二十年代,这部交响曲的第二乐章曾被改编学堂乐歌《思故乡》,由此传唱华夏。

《天鹅湖》是柴可夫斯基“三大芭蕾舞剧”(另两部为《胡桃夹子》《睡美人》)之一,尽管其音乐极为出色,但舞蹈却历经多位编舞家改进重构,才取得成功。《天鹅湖》既保留了传统芭蕾音乐的典雅、优美风格,又有创造性表现,每场音乐对场景的描写极为完美,对戏剧矛盾的振动以及每个角色性格和内心的刻画非常到位,因此被评价为“首次将舞蹈作品具有音乐灵魂”。

“四小天鹅舞”选自《天鹅湖》第二幕,是最受人们欢迎的芭蕾舞音乐之一,这首舞曲音乐轻松活泼,节奏干净利落,形象地描绘出了小天鹅在湖畔嬉游的情景,质朴动人的旋律还富于田园般的诗意。

中国代表团入场时,熟悉的《歌唱祖国》响起。《歌唱祖国》是由王莘于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期间作曲、填词创作的歌曲。当时适逢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看着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随风飘扬,鲜花如海的热闹景象,王莘脑海里反复酝酿,《歌唱祖国》是在回津的列车上一气呵成。

这首明快雄壮的歌曲,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各种重大活动的礼仪曲、开幕曲或结束曲,素有“第二国歌”之誉。

THE END
0.永远的经典No1《歌剧茶花女》歌剧《茶花女》由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作家皮亚维谱于1853年,是根据小仲马的同名小说创作而成,它已成为世界歌剧中最受欢迎的保留剧目,并被誉为世上最美的歌剧,百余年来盛演不衰。 故事梗概:女主人公薇奥莱塔,是个周旋于巴黎上流社会的一位年轻貌美的名妓。在豪华的交际生活中,她与一位名叫阿尔费雷多的青年一见钟情,并为阿尔费雷多的真挚爱 https://www.meipian.cn/54y76r8n
1.威尔第歌剧《茶花女》女主“维奥莱塔”华丽背后,暗藏着的悲剧!威尔第是意大利歌剧史上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蕴含独特的社会意义和内涵。 其中,《茶花女》是他最受赞誉、影响最广的歌剧之一,也是他创作生涯的巅峰之作根据法国剧作家小仲马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茶花女》生动地描绘了社会底层妓女的生活与命运。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2KDHBD70556797C.html
2.演出资料:意大利威尔第歌剧《茶花女》影音娱乐意大利浪漫主义作曲大师威尔第“通俗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也是世界歌剧长河中最卖座的经典作品之一。故事蓝本源自小仲马的著名小说《茶花女》,全剧共三幕。1853年3月6日首演于威尼斯凤凰剧院,并在进一步修改之后成为各国歌剧院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盛演不衰。剧中以大量旋律优美、脍炙人口的唱段为观众铭记,著名选段数量https://ent.sina.com.cn/j/2010-03-25/19252908740.shtml
3.威尔第简介(浪漫主义中期)茶花女 威尔第:《茶花女》(全曲) 科特鲁芭斯、多明戈等演唱 卡洛斯·克莱伯指挥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乐团 作品简介:三幕歌剧《茶花女》作于1853年。由皮亚韦根据小仲马的戏剧《茶花女》撰脚本。其剧情描述巴黎名妓薇奥莱塔被青年阿芒的爱情所感动,甘愿离开巴黎社交生活,与阿芒去乡间同居,靠变卖首饰过纯洁的生活。但阿芒父亲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1209/11/10220466_519044619.shtml
4.歌剧《茶花女》歌剧《茶花女》 威尔第 简介 第二幕 场景1:巴黎郊外农庄。接受了阿弗列德爱情的薇奥莉塔,终于远离巴黎的风尘社会,来到乡下和阿弗列德过着平静安详的乡居生活。幕启,阿弗列德着猎装进场,他自言从来都没有过如此这般的幸福生活,“只要离开薇奥莉塔,就没有快乐可言”。此时薇奥莉塔的贴身女佣安妮娜身穿旅行外套进场,https://www.jianshu.com/p/156bb4b53e42
5.威尔第歌剧《茶花女》《茶花女》(La traviata)是由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作曲的三幕歌剧。《茶花女》是全球上演率最高的歌剧之一,被誉为“世界歌剧史上最辉煌的宝石”。它的故事源自小仲马的小说,讲述了茶花女从名妓蜕变为甘愿牺牲的圣女的感人故事。威尔第通过音乐巧妙地展现了女主人公内心的变化,让整个剧情如诗如画。 《茶花女》乐谱封面(约 1855 年) 1850https://www.douban.com/event/36480084/
6.浅析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中“乔治·阿芒”的音乐形象摘要 如何在保证演唱技巧的同时准确把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这对每一位演唱者来说无疑具有相当的难度。本文将从威尔第歌剧《茶花女》的整体出发,对"乔治·阿芒"这一角色在剧中的相关咏叹调和重唱曲目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完成对该人物音乐形象的论述。http://www1.cnpereading.com/pages/publications/form/journalarticle/40288aca6242a07f01624a6fc8581df7
7.世界20大经典歌剧02《茶花女LaTraviata》太平洋西北歌剧院演出朱塞佩·威尔第的《茶花女》 第二幕 12、第二幕 第一场 当他远离我的时候 Act two Scene one Scena & Aria:“Lunge da lei” 13、第二幕 第一场 我年轻狂热的梦 Act two Scene one:“De' miei bollenti spiriti”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31/11/6932394_1132775201.shtml
8.朱塞佩·威尔第朱塞佩·威尔第 - 作品解析 《茶花女》(全曲) 科特鲁芭斯、多明戈等演唱 卡洛斯·克莱伯指挥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乐团 作品简介:三幕歌剧《茶花女》作于1853年。由皮亚韦根据小仲马的戏剧《茶花女》撰脚本。其剧情描述巴黎名妓薇奥莱塔被青年阿芒的爱情所感动,甘愿离开巴黎社交生活,与阿芒去乡间同居,靠变卖首饰过纯洁的生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618/13/155213_387745398.shtml
9.普罗西洋经典歌剧系列《游吟诗人》简介(图)影音娱乐60年代至80年代,萨瑟兰共饰演过四十八个不同的歌剧角色,具有代表性的有贝里尼的《诺尔玛》、《清教徒》、《梦游女》,多尼采蒂的《拉美莫尔的露契亚》、《爱之甘醇》,古诺的《浮士德》,亨德尔的《阿尔辛娜》,奥芬巴赫的《霍夫曼的故事》,普契尼的《图兰朵》,威尔第的《弄臣》、《茶花女》和《游吟诗 https://ent.sina.com.cn/h/2005-09-12/1744838485.html
10.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中男中音咏叹调《普罗旺斯的陆地和海洋》的刘世辉【摘要】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中男中音咏叹调《普罗旺斯的陆地和海洋》是一出优秀的作品,他塑造了一位父亲形象来表达戏剧的艺术张力,可谓匠心独运。本文通过分析这首咏叹调的演唱,认为在气息控制、共鸣、硬起音等技巧应用方面具有独到之处,值得深入探讨。【关键https://m.fx361.com/news/2020/0410/6551488.html
11.144:47威尔第歌剧《茶花女》DianaDamrau主演分享自「美篇」https://www.meipian.cn/55cw355t
12.意大利著名歌剧茶花女谢幕 我有幸观看了北京莱茵阳光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大音知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德国华人艺术家协会主办,演出的歌剧茶花女,为学习舞台拍摄技术,拍摄了这组剧照。制作美篇与朋友们交流。 拍摄水平有限,请大家批评指正。 摄影 编辑 制作: 墨舞https://www.meipian.cn/8r44hqh
13.威尔第《茶花女》(豆瓣)威尔第《茶花女》的剧情简介· ··· 2006年洛杉矶歌剧院版 威尔第《茶花女》的演职员· ···(全部 7) 布莱恩·拉奇导演 蕾妮·弗莱明演员 Renato Bruson演员 罗兰多·比利亚松演员 Jennifer Wallace演员 小仲马原著作者 威尔第《茶花女》的图片· ···(图片1·添加)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646971/
14.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中男高音的演唱分析男高音 威尔第歌剧 咏叹调 阿尔弗雷德 演唱分析 《茶花女》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CJJY200904250.htm
15.威尔第歌剧《茶花女》薇奥莱塔咏叹调的音乐特色解读威尔第歌剧《茶花女》薇奥莱塔咏叹调的音乐特色解读 范云峰 开通知网号 意大利歌剧的发展源远流长,自巴洛克时期以来在西方音乐史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音乐特征及艺术特色都极富研究价值。威尔第作为19世纪歌剧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性作曲家,其创作的歌剧作品不仅在意大利受到赞誉,并在国际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以https://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XJZT202419018.htm
16.国家大剧院制作威尔第歌剧《茶花女》《茶花女》是意大利歌剧泰斗威尔第“通俗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其余两部是《弄臣》和《游吟诗人》),也是世界歌剧史上最卖座的经典作品之一。故事蓝本源自小仲马著名小说《茶花女》,全剧共三幕,1853年3月6日首演于威尼斯凤凰歌剧院,之后成为世界各大歌剧院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至今盛演不衰。小仲马曾无限感慨的说:“五十年后,也许谁也记不起我的小说《茶花女》 https://www.chncpa.org/subsite/chn2016/index.html
17.国家大剧院制作意大利威尔第歌剧《茶花女》巴黎,我们将一起离去精选 134:09 国家大剧院制作意大利威尔第歌剧《茶花女》相关推荐 《春晖》 《虎胆巍城》 上海一家人 电视剧《觉醒年代》 《新西游历险记》 《古建里的山西》 换一批央视榜单 1 新闻1+1 暑期博物馆:如何更好约 更好玩 2 国家记忆 恐怖魔窟 侵华日军生化战毒迹 3 穿越时光 温布利球https://tv.cctv.com/v/v3/VIDE1356778983905529.html
18.国家大剧院|威尔第歌剧《茶花女》国家大剧院制作威尔第歌剧《茶花女》在12月2日与广大网友见面。著名歌唱家叶卡捷琳娜·巴卡诺娃、石倚洁、廖昌永与国家大剧院歌剧演员队齐聚舞台,在指挥家余隆带领下共同唱响《饮酒歌》《永远自由》《一种幸福》等剧中经典唱段,与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艺术家们一道深情演绎一段令人感喟的悲情之恋。 https://zhibo.sina.com.cn/mt/709608
19.进口CD:威尔第歌剧《茶花女》全剧/448119进口CD:威尔第-歌剧《茶花女》全剧/448 119-2(索尔蒂指挥,乔治乌、洛帕多等演唱,企鹅三星带花名盘) 类别:歌剧&声乐(进口CD)以及进口CD:威尔第-歌剧《茶花女》全剧/448 119-2(索尔蒂指挥,乔治乌、洛帕多等演唱,企鹅三星带花名盘)图片、评论、心得等信息,为您购买进http://product.dangdang.com/9211006.html
20.我见、威尔第!Valentino与SofiaCoppola联袂打造歌剧《茶花女》我来、我见、威尔第!Valentino与Sofia Coppola联袂打造歌剧《茶花女》 《茶花女》于罗马歌剧院首演前,Valentino对女主角Violetta(Francesca Dotto饰)所穿长裙进行完工前的最后调整 图片来源:Valentino 十足的意大利风情!Valentino本人携品牌以及一众亲友,令观众席间星光耀目。这正是在罗马歌剧院进行的新版歌剧《茶https://www.vogue.com.cn/no/news_1513325ed19b03fd.html
21.岁末大戏先睹为快!重庆大剧院12月演出一览威尔第歌剧《茶花女》 一个经典的爱情悲剧 揭露了上流社会的糜烂生活 对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 提出血泪控诉 演出时间 12月1~3日(周五~周日)19:30 演出地点 重庆大剧院·大剧场 03 带孩子用音乐环游世界 亲子互动 环游世界之动物乐章亲子音乐会 多元文化之旅、互动舞台效果 https://www.cqcb.com/caodian/2023-12-01/5438011_pc.html
22.世界著名歌剧演员简介5李政涛;世界著名歌剧演员简介[D];厦门大学;年 6赵爽;男低音咏叹调《她从未爱过我》艺术特征和演唱分析[D];厦门大学;年 7王志伟;世界著名歌剧演员简介[D];云南艺术学院;年 8任瑞斌;威尔第歌剧《茶花女》的音乐特点与演唱技巧探究[D];山西大学;年 9樊卓;世界著名歌剧演员简介[D];兰州大学;年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YTS198601013.htm
23.经典歌剧100部又名:威尔第 歌剧《茶花女》 / 1994年英国伦敦科文特花园现场演出 茶花女的剧情简介 ··· 悲惨世界 25周年演唱会的剧情简介 ··· 众所周知,音乐剧《悲惨世界》(Les Miserables)是根据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讲述了在19世纪的巴黎,一个名叫冉阿让的男子在社会和政治动乱中,不断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121/07/843748_19911537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