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曲推荐世界著名古典舞曲

01. 韦伯:邀舞( Invitation to the Dance Op. 65)

卡尔·马里亚·冯·韦伯(Carl Maria Von Weber,1786-1826)德国作曲家,是与舒伯特共同拉开音乐史上浪漫主义时代帷幕的人物。父亲当过军人、音乐家和公务员,韦伯从幼儿时开始接受音乐教育,九岁显出音乐才能。1813年担任布拉格歌剧院指挥、1817年转到德累斯顿歌剧院,生活开始安定,完成了歌剧《自由射手》和《优兰蒂》于1823年首演,1826年亲赴伦敦首演另一个歌剧《奥伯龙》,因结核病病故于他乡。十八年后才葬回故乡德累斯顿。  韦伯首先是歌剧作曲家,但也创作了许多艺术歌曲、小协奏曲和钢琴作品。并作为首先使用指挥棒和重视对乐曲内容进行解释的指挥家载入史册。他最重要的作品是第一部浪漫主义歌剧《自由射手》(或译《魔弹射手》),这部歌剧宣告“浪漫主义”时代来临。但他最出名的作品,也是最平易近人的作品却是这首《邀舞》,它把作为伴奏而用的圆舞曲提高到可供欣赏的水平,并开拓了标题音乐的表现方法。    韦伯33岁时为祝贺新婚不久的妻子卡罗利涅的生日,写了这首乐曲送给她,并在钢琴上边奏边解说音乐内容:低音区的效率表现绅士向高音区效率表现的贵妇人邀舞,贵妇人随有些不好意思,不过没有完全拒绝。绅士跟她交谈一阵后她比较自在了,于是携手走向大厅。随着圆舞曲的乐声,豪华的大型舞会终于开始,当舞蹈达到高潮而告一段落后,绅士彬彬有礼地向对方表示谢意,贵妇人答礼,然后二人离开舞池。  该曲原先是一只钢琴独奏曲,韦伯去世后的1841年,《自由射手》在巴黎重演时,法国大作曲家柏辽兹把他作品中的舞曲组合起来,改编为芭蕾音乐,其中包括《邀舞》。改编后的管弦乐曲使之流传更广,成为韦伯作品中最受欢迎的名曲。  该曲为典型的维亚纳圆舞曲结构,序奏+多个小圆舞曲+简短结尾。序奏为邀舞的对话,然后进入快速的圆舞曲旋律,不断旋转、中间夹有边舞边交谈,而圆舞曲主题不断重现,舞蹈越来越热烈,逐渐推向高潮并突然停止。简短的结尾中又现开始的对话旋律,在致谢与回礼中结束全曲。

02. 兰纳:宫廷舞会圆舞曲(Hofball-Tanze. Walzer Op. 161)

奥地利作曲家兰纳(Joseph Lanner,1801-1842),他和老约翰·施特劳斯同为维也纳圆舞曲的奠基人。他写过一百多首圆舞曲,而老约翰写过一百五十首以上的圆舞曲。他们的这些作品大部分已完成其历史使命并销声匿迹。但为确立维也纳圆舞曲体裁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创作了《蓝色多瑙河》等名作的“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似乎继承兰纳的风格更多于老约翰。  兰纳出身小资,从小自学小提琴和作曲,十三岁参加了当时颇有名声的帕马乐团。十九岁时自己组建了三重奏团,后改为四重奏团。老约翰·施特劳斯也在其中,几年后发展成管弦乐团。继续发展后乐团一分为二,老约翰成为其中一个乐团的指挥。到1825年他们分道扬镳,1829年兰纳被授予“宫廷大舞会厅乐长”。他的二百多首作品中,除上述一百多首圆舞曲外,多数也是各种舞曲类型的作品,他也写过一些芭蕾舞剧。  该曲创作于1840年,并首演于宫廷大舞厅。在兰纳以前,圆舞曲往往只是由两个八小节的旋律及其反复组成 ‖: A :‖: B :‖ 形式的简单乐曲。当时把这样的圆舞曲凑上三到十二首便成为“舞曲集”,在舞会上演奏。为弥补每首乐曲太短的缺欠,常常反复多次;为避免单调就临时改变调性或者连奏几首不同的曲子。兰纳在创作圆舞曲的初期也曾如此,但后来他打破了以前的框框,把几首小圆舞曲连接起来,加上序奏和结尾。老约翰·施特劳斯也曾如此地创作他的圆舞曲作品,这样兰纳和老约翰·施特劳斯就共同奠定了“维也纳圆舞曲”的结构。其特点如下: (1)序奏规模较大,而且不拘泥于三拍子,有时也用偶数拍子; (2)各个小圆舞曲十六小节一段,两个相映成趣的段落构成二部曲(AB)或三部曲(ABA)式; (3)随着小圆舞曲本身的扩大,数量相应减少,一般为五首; (4)结尾丰富多彩,常常再现前面一些小圆舞曲的段落。  这首《宫廷舞会圆舞曲》就表现出这些特点,全曲由序奏、五首小圆舞曲、结尾组成。序奏为2/4拍子,快板,有加洛普舞曲(一种德国的快速轮舞)特点,序奏较长,有六十八个小节。五个小圆舞曲的旋律优雅、动听、顺滑、流畅,如诉私情。结尾再现了第一圆舞曲的全部和第四圆舞曲的片段,从容结束。

03.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Ⅱ舞会圆舞曲(Symphonie fantastique op.14 - 2. Un bal)

《幻想交响曲》不仅是柏辽兹个人的代表作,更是音乐史上极为重要的交响乐作品。此曲极富独创性,特别是在音乐中直接引入了标题意义。摆脱了古典交响曲形式上的约束,大胆地使音乐成为标题的附属品。  作品的副标题为“一位艺术家生活中的一段插曲”,于1830年在巴黎音乐学院首演。在本曲的曲首,有一篇介绍性的文章,其大意如下:“一位带有病态、神经衰弱、想象力丰富而尖锐的年轻艺术家,因为失恋而服下鸦片自杀,但因服用量过少而未能致死,在昏迷中他梦见一连串离奇荒诞的事物”。在本交响曲中,这位青年艺术家所爱恋的女性是以一个固定的旋律呈现出来的,称为"固定乐思"(或"固定观念")。全曲共分为五个乐章,每一个乐章都附有作者自己加上去的标题:  第一乐章 “梦幻、热情”。这一乐章的内容是表现年轻艺术家尚未遇见心上人之前,内心的不安与憧憬。  第二乐章 “舞会。在豪华喧闹的舞会上,他遇见了他心爱的人”。整个乐章笼罩著华丽的舞曲气氛。第一部分是一首流畅动听的圆舞曲,小提琴奏出轻快飘逸的旋律,两架竖琴的拨奏,使音乐光彩夺目。突然,年轻的艺术家在人群中看见他热烈追求的女性,正随著乐声翩翩起舞。为表现舞会的情人,柏辽兹巧妙地改变了“固定乐思”的节奏,使它与圆舞曲融为一体。舞会达到了高潮,而艺术家心中只有“她”的倩影。柏辽兹独创性地将圆舞曲引入交响乐,表现年轻艺术家在舞会上与心上人邂逅,内心纠结着兴奋、痛苦与嫉妒。这正是少年柏辽兹爱情的真实写照:当年在家庭舞会上,看到他的偶像埃丝黛尔与别的男士共舞,他妒忌得浑身颤抖。  第三乐章 "原野风光":原野上,两个牧童相和吹出的笛声。……"万一她背叛了我"的恐惧与不安,刺痛了年轻艺术家寂寞的心。……笛声消失了,只有无边的孤独与静寂。  第四乐章 "走向断头台":他杀了爱人,被判死刑,走向断头台……。  第五乐章 "魔鬼的晚会之梦——魔女的回旋曲":他看见来参加自己葬礼的一些妖魔鬼怪和令人毛骨竦然的魔女……最后以狂乱的形态结束全曲。  《幻想交响曲》被视为第一首标题音乐。乐曲内容具有叙事性,不同于绝对音乐注重音乐形式、内容及结构的均衡与对称等,讲求音乐的纯粹性。柏辽兹只用了三个月创作这部作品,但是在之后长达二十五年的时间里,数易其稿。他不拘一格的个性,内心燃烧的炽热感情以及神经官能症引发的病态、恣意的想象,使他摆脱了传统形式的诸多约束,创造了全新的音乐风格。  这首圆舞曲就是《幻想交响曲》的第二乐章 “舞会”,属于典型的“音乐会圆舞曲”。

04. 老约翰·施特劳斯:罗蕾莱圆舞曲(Loreley-Rhein-Klange op. 154)

老约翰·施特劳斯(1904-1849)被称为“圆舞曲之父”,他的儿子正是“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他与兰纳共同奠定了维也纳圆舞曲体裁的基础,但他创作的一百五十首以上的圆舞曲作品至今仍在流行的极少。  这首圆舞曲又名“罗蕾莱-莱茵之歌圆舞曲”,是其代表作,1843年首演于一次为圣约瑟夫儿童福利医院举办的慈善音乐会上。“罗蕾莱”是一个民间传说中的女主人公,以其美貌诱惑来到莱茵河上的船夫,使其葬身水下。这首圆舞曲现在有时尚能听到。    乐曲从序奏开始,有五个小圆舞曲,结尾也是典型的综合再现方式,首先再现第三圆舞曲主题B,然后低音弦乐器奏出不安定的回声,可能有人被诱惑而落水,接下去可以听到五首小圆舞曲的部分片段,最后乐队全奏而结束。

05. 格林卡:幻想圆舞曲(Valse-Fantaisie)

格拉卡(1804-1857),十九世纪后半叶兴起的各国民族乐派的一位先驱者,俄罗斯古典音乐的奠基人。1836年创作俄国第一部民族歌剧《伊万·苏萨宁》,1842年首演根据普希金叙事诗写成的同名歌剧《鲁斯兰与留德米拉》。同时创作了许多出色的抒情歌曲、舞曲等作品,其中的《忧郁圆舞曲》作于1839年,到了1856年他又将其改编后取名《幻想圆舞曲》重新发表。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末,圆舞曲开始在俄国普及,各种舞曲交响音乐化,这对后来俄国舞剧音乐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幻想圆舞曲》就在这时产生,是管弦乐舞曲的代表作品。这首“b小调圆舞曲”扣人心弦,因此成为那个时期同类作品中,至今能够硕果仅存的传世之作。  该曲开始于一个短小的引子,转入圆舞曲主题————圆舞曲速度下由小提琴、长笛和单簧管奏出的一个文静而优雅、略带忧愁的俄罗斯风格浪漫曲般的抒情的旋律。接下来各个圆舞曲主题依次出现,造成富丽堂皇的舞蹈场面。结尾处,乐曲开始时的俄罗斯格调的抒情主题再现。

06. 肖邦:华丽大圆舞曲(Waltz, Op. 18 'Grande valse brillante')

肖邦(1810-1849)写过二十首左右的圆舞曲,这些乐曲都是钢琴独奏曲,其中有些被改编成管弦乐曲演奏。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这第一首《华丽大圆舞曲》。它也出现在后来由其它音乐家用肖邦作品改编的芭蕾舞音乐《仙女》中。这首曲子作于1831年他在维也纳的时候,题献给他的女弟子罗拉·霍斯福多。其时他21岁,这是他早期的代表作,没有后来的作品那样深刻、细腻,但感情表现比较直率。  全曲分成五个段落(可以说由五个小圆舞曲组成),前面只有四小节的引子就进入“第一圆舞曲”,轻快的旋律定下了“华丽”的基调;后面的几个小圆舞曲,都是由三部曲式(ABA)组成,或表情丰富、或柔美婉转;第五部分再现第一部分的旋律,回到华丽而轻快的气氛;但很快转入结尾,再现前面一些片断,活跃而热烈地结束全曲。

07. 李斯特:梅菲斯特圆舞曲

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从歌德的诗剧《浮士德》中获得了灵感,创作了《浮士德交响曲》,这部以合唱结束的交响曲于1857年定稿。后来奥地利诗人莱瑙(Nikolaus Lenau.1802—1850)的戏剧性长诗《浮士德》又吸引了他,于是1860年他又创作了管弦乐曲《据莱瑙的“浮士德”而作的两段插曲》。其中的第一段为《夜行》;第二段就是这首《梅菲斯托圆舞曲》,后来李斯特又把它改编为钢琴独奏曲,通称《第一梅菲斯托圆舞曲》。李斯特一共写过四首钢琴演奏的《梅菲斯托圆舞曲》。《第二首梅菲斯托圆舞曲》也是从另一首管弦乐曲改编的。第三首则本来就是钢琴曲。而第四首并未能完成。  根据莱瑙的诗写的这首圆舞曲,原名为《农村酒店里的舞蹈》。音乐表现了如下的情节:魔鬼梅菲斯托带浮土德来到酒店,在那里,浮士德被梅菲斯托拉奏的小提琴声诱惑而跟遇到的黑跟睛美人沉缅在恋情之中。  乐曲开始是快速的连德勒舞曲节奏,表现农民在舞蹈。接着可以听到小提琴三根空弦的定音,它表现梅菲斯托带着浮士德到来。突然,梅菲斯托从乐师手里抢走小提琴拼命地拉起来。魔鬼的琴声,使周围的人不由自主地狂欢乱舞。音乐步步高涨后出现切分节奏的另一个主题,是表现浮士德竭力追求少女的一段音乐。速度变为急板后,音乐再次表现狂舞的场面,再现舞蹈主题。浮士德和少女情投意合而欢舞,并跟其它也在跳舞的人们一起穿过院子,到森林中去。林中传出了长笛吹奏的夜莺鸣啭声。乐曲继续展开,管乐和弦乐分别演奏的两个主题交织起来,形成高潮。不久,在夜莺的鸟语中暂告一段落,并出现弦乐的宣叙调风格的音乐。此后有一段华彩段落引人入神,形象生动。结尾形成最后的高潮后终曲。不过,除了这个常演奏的急板速度的结尾之外,李斯特还写过另外一种结尾:那是以强有力的快板速度开始,用充满诗意、逐渐减弱音量的音乐来收尾的。

08. 李斯特:被遗忘的圆舞曲 - 1  所谓“被遗忘的圆舞曲”是李斯特晚年,1881-1885年间所作,但由于收集、整理的原因后来收集在《四首被遗忘的圆舞曲》(Quatre Valse Oubliees S.215)中:  1. 升F大调,3/4拍,快板。整体上更像是五声调式,作于1881年。  2. 降A大调,3/4拍,活泼的快板,作于1883年。  3. 降D大调,3/4拍,不太快的快板,作于1883年。  4. E大调,3/4拍,快板,作于1884年。  李斯特晚年的作品均比以往更深入地闯进传统的“禁区”,这四首圆舞曲在调性上也趋于不稳定状态。这里介绍的是第一首,升F大调。比较短小的一个音乐会圆舞曲作品,有相对较自由的速度、表现力较强的旋律。但也像李斯特其他的圆舞曲作品一样,受到舒伯特和维也纳圆舞曲的影响。它有几个小节简短的序奏,然后有几个小的圆舞曲段落连缀,最后终结于同样短小的一个结尾。这只圆舞曲和《被遗忘的圆舞曲 - 4》都显得特别短小一点。

世界著名古典舞曲-圆舞曲(二)

曲目:09. 小约翰·施特劳斯:晨报圆舞曲10. 小约翰·施特劳斯:加速度圆舞曲11. 小约翰·施特劳斯:美丽的蓝色多瑙河12. 小约翰·施特劳斯:葡萄酒、爱人与歌圆舞曲13. 小约翰·施特劳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14. 小约翰·施特劳斯:维也纳糖果圆舞曲15. 小约翰·施特劳斯:艺术家的生涯16. 约瑟夫·施特劳斯:奥地利的村燕圆舞曲

09. 小约翰·施特劳斯:晨报圆舞曲(作品279号)

16. 约瑟夫·施特劳斯:奥地利的村燕圆舞曲(作品164号)

世界著名古典舞曲-圆舞曲(三)

17. 勃拉姆斯:爱之歌-绿色啤酒花藤18. 勃拉姆斯:爱之歌-多瑙河畔的小屋

这是勃拉姆斯创作《德意志安魂曲》之后,将生活的重心从“奸诈不义”的汉堡,转移到迷人的音乐之城维也纳,再度漫步于游乐区时创作的一组18首为钢琴三重奏和混声四重唱所作的圆舞曲。爱之歌是勃拉姆斯结合华尔兹轻快的节拍和爱情的诗篇而写成的,是他所有作品中最活泼的音乐。虽然他将其中部分作品改编成管弦乐,却只允许原始版本在他在世时演出。  他运用当时社会所喜爱的圆舞曲节奏及音乐谱成;本曲旋律情感丰富但内敛,流泻着勃拉姆斯特有的抒情性,并且蕴藏着炽烈的感情,这些以民间通俗欢愉为题材的作品,散发着浓郁的纯朴芳香。

THE END
0.余秋雨散文四篇阳关雪西湖梦千年庭院余秋雨谈散文写作难怪曹聚仁先生要把她说成是茶花女式的唯美主义者。依我看,她比蔡花女活得更为潇洒。在她面前,中国历史上其他有文学价值的名妓,都把自己搞得太逼仄了,为了个负心汉,或为了一个朝廷,颠簸得过于认真。只有她那种颇有哲理感的超逸,才成为中国文人心头一幅秘藏的圣符。 由情至美,始终围绕着生命的主题。苏东坡把美衍化成了诗文和长堤,林和靖把美https://www.meipian.cn/1ncwpyu8
1.茶花女主要内容及作者介绍茶花女主要内容及作者介绍 《茶花女》是法国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故事讲述了一个青年人与巴黎上流社会一位交际花曲折凄婉的爱情故事。小说通过“我”充分体现了作者所主张的人道主义思想,着重表现了人与人之间诚挚的交往、宽容、理解和尊重。http://www.chusan.com/zhongkao/189737.html
2.五年级语文教案可下载优秀5篇1.请同学快速浏览全文,圈画出能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的语句。 2.同桌为一组,交流意见。 (五)交流活动 1.关于本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课文通过回忆作者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来读书的经验,勉励青少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课文紧紧围绕着“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内容来组材、选材的,请同学在文https://www.xuexila.com/yu/jiaoan/c1987160.html
3.忆读书教案1、请同学指出能够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课文紧紧围绕“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内容来选材、组材,请学生说出作者都读了哪些书?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聊斋志异》《精忠说岳》《茶花女遗事》 https://www.9136.com/jiaoyufanwen/jiaoan/107761.html
4.《忆读书》教学设计(通用12篇)第四部分(14—15段)概括全文主要内容:“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五、小结:《忆读书》是初中的第一篇课文,作者冰心回忆了幼年、少年时读书的经历,总结了多年读书的经验。 六、作业:完成课后的思考与练习。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 1、速读课文,文中作者有许多对于读书的感受,请圈划出描述这些感受的词句,朗读交流。 (1)《http://www.unjs.com/jiaoan/yuwen/chuzhong1/20080121103531_48165.html
5.《饮酒》教学设计(精选10篇)1.出示作曲家威尔第的肖像、简介及代表作并介绍威尔第和作品《茶花女》的`创作。 2.师生讨论《茶花女》作品名字的由来。 3.欣赏《茶花女》片段,作品介绍: 出示:故事梗概,主人公 (学生了解剧情并讲述,师概括主要内容并补充) 4.第一幕《饮酒歌》分析: https://mip.ruiwen.com/jiaoxuesheji/3757519.html
6.陶渊明《饮酒》公开课教学设计(通用8篇)1.出示作曲家威尔第的肖像、简介及代表作并介绍威尔第和作品《茶花女》的创作。 2.师生讨论《茶花女》作品名字的由来。 3.欣赏《茶花女》片段,作品介绍: 出示:故事梗概,主人公 (学生了解剧情并讲述,师概括主要内容并补充) 4.第一幕《饮酒歌》分析: ①欣赏《饮酒歌》全曲。 http://mip.wenxue.yjbys.com/taoyuanming/727743.html
7.高中语文《饮酒》优秀教案设计(通用12篇)1.出示作曲家威尔第的肖像、简介及代表作并介绍威尔第和作品《茶花女》的创作。 2.师生讨论《茶花女》作品名字的由来。 3.欣赏《茶花女》片段,作品介绍: 出示:故事梗概,主人公 (学生了解剧情并讲述,师概括主要内容并补充) 4.第一幕《饮酒歌》分析: ①欣赏《饮酒歌》全曲。 https://m.ruiwen.com/jiaoan/4878036.html
8.语文版语文教学案例8篇(全文)《茶花女遗事》则让作者对外国小说“有了广泛的兴趣”。 以上内容体现了“读书好”这一中心。 重点思考: 1鼻胙生综合本文内容以及自己上一节课的课后小结,概括归纳“读书好”的体会。 ①学习知识,增加阅历,提高能力(尤其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 ②愉悦身心,丰富情感,获得美感。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85bnx30.html
9.读书分享《我是猫》作品简介名著读后感PPTPPT模板从作者简介、内容简介、创作背景、人物介绍、作品鉴赏五个部分来展开介绍关于《茶花女》的相关内容。PPT模板的第一部分介绍了关于《茶花女》的作者的相关信息以及其创作思想。第二部分概述了《茶花女》的主要内容。第三部分介绍了《茶花女》的创作背景。第四部分展示了玛格丽特、阿尔芒、杜瓦尔等主要人物的人物形象。https://m.mikeppt.com/sou-ppt/5r73n9blcus5-39.html
10.部编语文《忆读书》名师优秀教案2篇1、请同学指出能够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课文紧紧围绕“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内容来选材、组材,请学生说出作者都读了哪些书?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聊斋志异》《精忠说岳》《茶花女遗事》 https://www.51jiaoxi.com/article-1788.html
11.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忆读书教案5篇(1)课文紧紧围绕“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内容来选材、组材,请学生在文中圈画作者幼时、少时读过的书。 明确:在2—10段,有《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精忠说岳》、《茶花女遗事》、《红楼梦》等。(简单介绍这些作品,可组织讨论。) 这些内容体现了“多读书”这一中心。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幼时、少时 https://www.51test.net/show/10730606.html
12.《忆读书》教学设计(通用11篇)1、读了课文后,你认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让学生明确“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是本文的精华所在。从这九个字入手,一步一步开始课文得进一步学习。 2、读书又那些好处呢?试着概括一下。 “读书好”这是全文的重点。 ①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http://www.unjs.com/jiaoan/yuwen/gaozhong3/20080121111119_54961.html
13.温县智慧教育云平台第四部分(14-15段)概括全文主要内容:“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篇末巧妙地借儿童刊物要作者题词指导阅读,进一步强调本文的主题词: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6、将自己收集的有关“书籍”和“书”的名言拿出来交流。 (每组派出两个代表回答) 三、作业: https://www.wxeduyun.cn/space/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sid=5b29ff5c00c311ebaec23a4e7034ded1&id=51060
14.茶花女txt(婚礼当天伴郎玩伴娘)免费阅读最新章节与前夫离婚多年 和前夫离婚后我爆红娱乐圈百度 茶花女长篇小说原著 我和前夫离婚后 和前夫上离婚综艺后我爆红了80 茶花女txt百度网盘资源链接 我与前夫和离后 茶花女主人公真实照片 茶花女歌剧时间 茶花女简介及主要内容 迟早综艺离婚小说知乎 茶花女的春天(台湾版)经典 和前夫离婚后我重生了免费阅读 茶花女的作者是谁https://www.kingho.net/book/59931.html
15.世界名著100部简介罪与罚中纳斯塔西亚多大年纪杂谈 专栏收录该内容 10 篇文章 订阅专栏 01、傲慢与偏见 02、孤星血泪 03、雾都孤儿 04、唐·吉诃德 05、安娜·卡列尼娜 06、飘 07、简·爱 08、悲惨世界 09、茶花女 10、基督山恩仇记 11、童年 12、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1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4、战争与和平 15、西线无战事 16、第四十一 17、https://blog.csdn.net/makebuaa/article/details/7872465/
16.五年级语文上册《忆读书》教学设计(精选17篇)2、请学生浏览全文,圈画出能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的语句。 同桌为一组,交流意见。 (三)诵读活动 1、男女生各为一组,互相听、读,诵读全文。诵读要求:能准确、清晰地读文,尽量做到生动。 2、男女生互相提问,指出对方朗读与理解中的失误与不足。 3、思考: https://www.diyifanwen.com/jiaoan/jiaoxuesheji/850193.html
17.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忆读书》课文详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详谈“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切身体会。】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989年9月8日清晨 【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作者一开篇便说:“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那压抑不住的 https://yuwen.chazidian.com/xiangxi-192480/
18.乔峰作品乔峰简介乔峰作品大全《VI设计与应用》由乔峰、蒋莉和纪春明主编,本书从VI设计的发展历程入手,理论联系实际,介绍了VI设计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及进行VI设计的一般工作流程,重点讲述了VI设计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基本表现要素和基本应用规范,包括具体的设计内容、方法及相关的设计要求和标准化制图等。通过大量的图片和案例,更有助于学生学习和https://www.dangdang.com/author/%C7%C7%B7%E5_1
19.《西游记》缩写16篇(全文)缩写的方法:1删除法:即删掉次要内容和场景描写等;2概括法:即把不影响主要内容的人物对话和描写等概括成三言两语,或对繁杂的语句进行简化,或把长句缩成短句,或把几句并成一句。 茶花女(缩写) 第4篇 瓦尔维勒男爵如痴如狂地追求马格丽特,而马格丽特对他却若即若离。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qrnr40x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