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山庄族谱新闻

小说的背景是十八世纪英格兰北部的约克郡,来自城市的年轻人洛克伍德租下了沼泽地的画眉田庄,在一次拜访房东希斯克利夫的过程中,发现了隐藏在呼啸山庄里的一段过往:

呼啸山庄过去的主人老恩肖(Earnshaw)一次去利物浦办事,带回一个身份不明的吉普赛男孩,将他取名为希斯克利夫(Heathcliff)。这位小男孩夺去了老主人对长子辛德利(Hindley)以及女儿凯瑟琳(Catherine)的宠爱,他逐渐遭到辛德利的怨恨,但与凯瑟琳日久生情。老恩肖死后,辛德利与妻子法兰西丝继承了山庄,为了报复,他把希斯克利夫贬为奴仆,并百般。而凯瑟琳尽管仍深爱希斯克利夫,却为了金钱和地位,嫁给了富有、英俊的画眉田庄主人埃德加·林顿(Edgar Linton),希斯克利夫因而在暴风雨之夜愤而出走。

三年后,希斯克利夫再次回到沼泽地,他已成为一位富有的绅士,决定报复他的辛德利,以及夺走他爱人的埃德加。他首先以赌博的方式剥夺了辛德利的财产与呼啸山庄,将辛德利的儿子哈里顿培养成一个粗鄙、无知的仆人。之后,他还诱骗了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贝拉(Isabella)与之私奔,造成林顿兄妹失和。埃德加与希斯克利夫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使得凯瑟琳内心挣扎不已,痛苦不堪的她最后在生产中死去,留下了女儿小凯瑟琳。而伊莎贝拉则在婚后不堪虐待,逃到城市里并生下了儿子林顿。

希斯克利夫仍不满足,他强迫埃德加交出伊莎贝拉的儿子林顿,之后又设法迫使他的女儿小凯瑟琳,嫁给体弱多病的林顿。埃德加不久后病死了,遗产与画眉田庄全成为外甥林顿的财产,而林顿不久后也死去,财产最终落入希斯克利夫的手里,小凯瑟琳也被永远监禁在呼啸山庄中。复仇得逞了,但他却感到内心的空虚,甚至将凯瑟琳的棺木掘开,希望能与她长相厮守,最后不吃不喝、苦恋而亡。在他死后,小凯瑟琳和哈里顿两人相爱,继承了山庄与田庄的产业,上一代不圆满的爱情在下一代得到了补偿。希斯克利夫对凯瑟琳的爱是粗暴的,却也是无可取代的。

人物

希斯克利夫:原是利物浦的一名街头孤儿,被恩肖发现了后带到“呼啸山庄”,被恩肖家其他人不情愿地收养照顾,并取名希斯克利夫。他和凯瑟琳后来变得很亲密,他们的爱情也称为第一卷的中心主题;他的复仇和其后果则是第二卷的中心主题。希斯克利夫被认为是一个典型的拜伦式英雄(Byronic hero),但是批评家也认为其自我创造的性格,使他的性格具有一定的深度而难以加以评断。他在社会中的无地位使他时常成为马克思主义批评的主题。

凯瑟琳·恩肖:第一次出场是通过洛克伍德发现她的日记和版画,凯瑟琳的生活在第一章节几乎被详细描写出来。她似乎自我意识发生危机,无法在本我和自我之间决择,并且蔓延到了希斯克利夫和埃德加身上。她嫁给埃德加林顿而不是希斯克利夫的决定被认为是对当时社会文化的妥协,也由此对呼啸山庄中所有人物都产生了影响。凯萨琳的个性在各种文学批评中都有分析,包括:精神分析文学批评和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埃德加·林顿:身份是林顿家族的,住在画眉山庄一个小孩,埃德加的生活与举止受到希斯克利夫和凯萨琳对比,而且确实为前者厌弃。然而由于埃德加的地位,凯萨琳嫁给了他而不是希斯克利夫。这项决定,同埃德加与希斯克利夫之间悬殊的地位已经受到女权主义者们的批评。

艾伦(奈莉)·丁:小说二号人物和主要旁述,奈莉一直是恩肖与林顿家族的佣人。她是小说中跨越“情节与现实”的一个符号:她是本地人,是一个仆人,也体验了呼啸山庄的生活。然而,她也是一个有文化的女人,而且还生活在画眉山庄。这种创意使他拥有了两个名字,爱伦—作者给与的正式名字,奈莉—家族用的小名。批评家们说是否奈莉影响其他角色的是无任何偏见的和不动声色的旁白。

伊莎贝拉·林顿:作为林顿家族的一分子,伊莎贝拉是唯一与其他人无关的角色。她把希斯克利夫当成了一个浪漫的英雄,尽管凯萨琳警告她不要抱有这种幻想。当她嫁给希斯克利夫并在呼啸山庄被虐待后,她逃到伦敦,生下了林顿。这些虐待让很多人,尤其是女性文学批评家,把伊莎贝拉看作呼啸山庄中真正的、传统的“悲剧式浪漫”人物。

辛德利·恩肖:凯萨琳的哥哥,娶了一个不知来源的女人法兰西丝,并且在他爸爸恩肖死后才将婚姻公诸于世。在她死后和恩肖家族破败之后,他开始变得残暴,酗酒和滥赌。

哈里顿·恩肖:辛德利和法兰西丝的儿子,最初由奈莉抚养,后来则实际由约瑟夫和希斯克利夫抚养。前者灌输恩肖家遗产的荣耀,即使哈里顿无权处置这笔遗产。约瑟夫和希斯克利夫则处于报复其父辛德利的目的,不遗余力地教他各种粗俗之举。哈里顿和约瑟夫说话有一样的口音,在呼啸山庄做仆人,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他的存在时常让希斯克利夫想起凯萨琳。

凯萨琳·林顿:凯萨琳·恩肖和埃德加·林顿的女儿,她是个开朗的女孩,对父母的过往并不知情。埃德加对她保护有加,使得她对于庄园里的条条框框视若无睹。

林顿·希斯克利夫:希斯克利夫和伊莎贝拉·林顿的儿子,他是个软弱的孩子,个性颇似其父唯缺了惊天动地的爱。林顿在少年时期开始了解父亲,并在父亲的安排下娶了小凯萨琳为妻。

约瑟夫:呼啸山庄的仆人,虔诚基督徒(本质是一个恶棍)。他讲话时带着非常重的约克郡口音。

洛克伍德:本书的旁白,他因为避世来到画眉山庄,希望向希斯克利夫租用山庄,但最后发现与其落得希斯克利夫一般的下场,他宁愿回到世俗生活当中。

法兰西丝:一个温和的人物,辛德利的妻子,她和辛德利的婚姻到老恩肖先生死后才浮出水面。

肯尼斯:邻近村子吉默登的医生。

吉拉:凯瑟琳死时希斯克利夫在呼啸山庄的仆人。

关系图

图示:

黑色线:子女;虚线意味收养

红色线:结婚;双线意味二婚

粉色线:爱情

蓝色线:有感情

绿色线:憎恨

黄色区域:核心人物

紫色区域:旁观者

评价

《呼啸山庄》、《李尔王》和《白鲸记》是英语文学中的三大悲剧。1948年英国作家毛姆(WS Maugham)说:“《呼啸山庄》的丑恶与美并存,而且它所表达的力量也是一般小说家难以企及的……我不知道还有哪一部小说其中爱情的痛苦、迷恋、残酷、执著,曾经如此令人吃惊地描述出来。”并推崇为世界十大小说之一。《呼啸山庄》通过一个爱情悲剧,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畸形社会的生活画面,勾勒了被这个畸形社会扭曲了的人性及其造成的种种恐怖的事件。整个故事的情节实际上是通过四个阶段逐步铺开的,希斯克利夫的爱一恨一复仇一人性的复苏,既是小说的精髓,又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作者依此脉络,谋篇布局,把场景安排得变幻莫测,有时在阴云密布、鬼哭狼嚎的旷野,有时又是风狂雨骤、阴森惨暗的庭院,故事始终笼罩在一种神秘和恐怖的气氛之中。《呼啸山庄》是一部有丰富象征意义的小说,在艺术手法上,结合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的边县手法。一方面通过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典型的人物形象塑造,表象了英国乡村庄园的日常生活,爱情婚姻,反映19世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远离都市的庄园生活所受到的外来影响。同时,小说通过一系列的象征手法,曲折地表达了一种隐蔽的“反家庭”倾向,如画眉山庄的排外与封闭,呼啸山庄的混乱无序。另一方面,小说采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梦境的运用,超自然力的表现等等。在小说中,对大自然的描绘占有重要地位,作者通过人物的性格特征,人内心的风暴与大自然的风暴对应描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小说中对于自然充满浪漫主义的激情描写,传达了鲜明的地方色彩。寂寞的沼泽峡谷,荒凉的山顶上,被风雨摧残的荒野,寒冷的空气,坚硬的土地,形象地传达了苍凉荒凉所特有的那种惊心动魄的狂野。在小说中,大自然作为男女主人公逃避家庭带来的痛苦的避难所,与家庭封闭,压抑的空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THE END
0.《呼啸山庄》想要尝试做一个适合自己的读书模板,先从最近看的这本《呼啸山庄》开始吧。 阅读时间:2023年2月 书名:呼啸山庄 作者:[英]艾米莉·勃朗特 写作背景: 艾米莉·勃朗特出生于英格兰岛东北部的约克郡,在勃朗特夫妇六个小孩中排行第五(大女儿玛利亚,二女儿伊丽莎白,三女儿夏洛蒂,独子勃兰威尔,下面就是艾米莉和小女儿安妮),夏洛蒂 https://www.jianshu.com/p/f0831008a6d2
1.世界10大名著之一《呼啸山庄》内容简介呼啸山庄创作背景 编辑语音 艾米丽生性寂寞,自小内向的她,缄默又总带着几分以男性自居的感觉,诚如夏洛蒂所说的:“她的性格是独一无二的。”少女时代,当她和姐妹们在家里“编造”故事、写诗的时候,她就显得很特别,后来收录在她们诗歌合集中艾米丽的作品总是如同波德莱尔或爱伦·坡那样被“恶”这一主题所困惑,在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1210/10/259476_1008055674.shtml
2.每周一本书:《呼啸山庄》在阅读《呼啸山庄》之后,我深深地被艾米莉·勃朗特的笔触所打动。这部作品将我带入了一个充满矛盾与冲突的世界,其中充满了最深刻的人性挣扎和爱情纠葛。虽然其中的一些情节过于复杂,使我感到有些难以理解,但是这并不影响我对这部作品的喜爱。 在《呼啸山庄》中,作者通过一系列精彩绝伦的情节,巧妙地揭示了人物性格的多https://www.meipian.cn/4zpvrhbo
3.《呼啸山庄》关于读后感15篇(全文)带着比较恐怖的心情我读完了《呼啸山庄》,我觉得我这几天失眠与这本书有着巨大的关系。这本书本应该在初中的时候就看完,只不过当时我比现在更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恐惧,所以便没有读下去,只读到“我”——洛克伍德先生在凯瑟琳 厄恩肖房里梦见鬼魂的那一段便合上也就https://www.99xueshu.com/w/file0wc4dzt4.html
4.呼啸山庄读后感800字(精选64篇)勃朗特这一姓氏,在我们的耳中已经不在陌生。属于这一姓氏的艾米丽、安妮及夏洛蒂被称为“三姐妹星座”,她们各创作出一部传世小说。在英国便成为不可删除的一页。而《呼啸山庄》就是艾米丽.勃朗特所著作的。 这本《呼啸山庄》是长篇小说,被评论为以散文写成的诗作,作者以散文诗的笔触描绘,以风景画为背景衬托,并用https://www.wenshubang.com/duhougan/199541.html
5.《呼啸山庄》《呼啸山庄》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于1847年匿名出版的小说,被认为是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一。这部小说以19世纪英格兰为背景,讲述了两个家族之间的复杂关系、爱恨情仇和遗产争夺的故事。 故事以主人公、叙述者的角度展开,他名叫洛克伍德(Lockwood),是一个年轻的绅士。他租下了位于呼啸山庄附近的一座古老庄园,打算在那里https://www.jianshu.com/p/ce4b8fb55b7b
6.呼啸山庄艾米莉的写作,从诗开始,她在着手创作《呼啸山庄》之前十六七年间,陆续写出习作诗文《贡代尔传奇》和短诗,如今所见,仅近二百首诗。姑且不论它们本身的艺术价值,这些文字起码也是创作《呼啸山庄》这部不朽之作的有益准备。换言之,她写《呼啸山庄》,是她写诗的继续。她的诗,真挚、雄劲、粗犷、深沉、高朗,这也是《呼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217/10/5648508_93729749.shtml
7.《呼啸山庄》简介《呼啸山庄》被公认为世界名著,英国作家毛姆甚至把它奉为世界最杰出的十部小说之一,与《战争与和平》并列。根据这部小说改编拍摄的电影从1939年已多达十多部。 创创作背景 艾米丽生性寂寞,自小内向的她,缄默又总带着几分以男性自居的感觉,诚如夏洛蒂所说的:“她的性格是独一无二的。”少女时代,当她和姐妹们在家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1101/14/7327598_1102405044.shtml
8.豆瓣8.6分《呼啸山庄》:当荒原的风呼啸而过,那些折磨和纠缠都因为不同于那些以时代为背景的恢弘叙事,《呼啸山庄》着眼落脚的是个体的命运,希斯克利夫因为敏感孤独,被长期的虐待折磨,以至于变得冷酷暴戾,只渴望复仇的快感,却最终被憎恨、嫉妒扭曲了人性,毁掉了自己的人生,也毁掉了周围的一切,他的这种力量强烈而极具摧毁性。 2009版《呼啸山庄》 而当荒原上的风呼啸而过之时,所有的折磨纠缠、痛苦绝望全 https://www.jianshu.com/p/ac7a8365a6db
9.呼啸山庄很久没看纸质版的小说了,特别是双语版的小说,太难啃了,且不说原版语言翻译成中文总归有些出入,但没关系,目前入手的小说——《呼啸山庄》。 网图/呼啸山庄 全书大概的内容如下:以两个富裕的山庄为背景,通过租客洛克伍德和仆人Ellen叙述的故事,故事中,两山庄因为一个人的到来,打破原本的尚且和谐的氛围,而发生一系https://www.jianshu.com/p/3a1e07f88f78
10.河南广播网手机版《匈奴王阿提拉》以罗马帝国为背景展开,揭示了一支撼动罗马帝国统治的重要军事力量。 公元400年,罗马帝国在世界上的统治虽日趋衰弱,但仍是最强盛的国家。这期间一支来自东方的匈奴族军队由阿提拉带领横扫欧亚大陆,开始挑战罗马帝国的霸主地位。 当政的罗马皇帝过于年轻,根本不懂治国之道,皇太后只能启用被打入死牢的原军http://www.hndt.com/fm/900/201902/21/2383004/index.mb.html
11.王艳玲荒野:诗意的栖居地—《呼啸山庄》的生态解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1). 《呼啸山庄》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名作欣赏,2011(5). 著作: 《综合英语5》(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文英语系列教材)[M],副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 《尤金•奥尼尔(下):艺术之子》.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https://www5.zzu.edu.cn/fld/info/1094/1980.htm
12.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时代与人性探索(呼啸山庄)书评初读《呼啸山庄》,我并未立刻理解其何以成为经典。然而,随着对作品背景及内容的深入探索,我逐渐领略到这部作品的独特魅力。1.这本书的叙事结构堪称匠心独运,巧妙地将倒叙和插叙等手法交织在一起,为读者构建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故事世界。更为独特的是,作者艾米莉·勃朗特选择从一个佣人的视角出发,来叙述整个故事。这一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951560/
13.《呼啸山庄》:两个家族的悲剧(影视评论)(呼啸山庄)剧评金庸喜读西方名著,写《鹿鼎记》时学习了《三个火枪手》的背景设定,写《笑傲江湖》时借鉴了《基督山伯爵》的剧情构思,写《神雕侠侣》则模仿了《呼啸山庄》的人物性格。 最终我们看到,杨过这个角色创作如此成功,可能源自于希斯克利夫,但我认为他比希斯克利夫更加复杂深刻。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692400/
14.呼啸山庄:爱源于自然,也是恨的良药弗吉尼亚·伍尔夫说的“一个四分五裂的世界”,指的是《呼啸山庄》的创作背景,19世纪动荡的英国社会,当时的劳资关系很紧张,工人得不到好的待遇,被资本家强烈的压榨和剥削。 艾米莉·勃朗特居住的地方就处在城市和荒野之间,她目睹当下发生的事,她对工人、穷人的遭遇感同身受,因为她的一家也是长期处于贫穷的状况,她https://m.douban.com/note/804857060
15.《呼啸山庄》读后感(精选27篇)她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被誉为“文学中的斯芬克斯”、“人间情爱的最宏伟史诗”,是“唯一一部没有被时间的尘土遮没了光辉的杰出作品”。《呼啸山庄》通过三十多年的'时间跨度,叙述了恩肖和林敦两家两代人的感情纠葛一个错综复杂、惊心动魄的故事。 但是这位仅在世上度过三十个春秋的女子,她的一生是非常不幸的,https://www.fwsir.com/xinde/html/xinde_20200807213703_458550.html
16.《呼啸山庄》读后感篇17:呼啸山庄读后感 有不计其数的人把《呼啸山庄》说成是复杂的心理悬疑小说或是探索人性和伦理的著作,而在我看来,《呼啸山庄》说的就是终归是一场爱和爱的呼啸。 年少轻狂的希斯克利夫与同样年少轻狂的凯瑟琳相爱,却在复杂的世俗背景下被迫分离。凯瑟琳的爱情苦果让希斯克利夫的情感世界崩裂,从此他尽余生之力实https://www.ruiwen.com/word/huxiaoshanzhuang.html
17.论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中的同性恋倾向贵州大学 卜珺 【摘要】: 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e|¨),1818~1848),以其不朽著作《呼啸山庄》闻名于世界文坛。艾米莉·勃朗特研究如今已成为世界文坛的一个热门话题。近年来,对艾米莉·勃朗特及其小说《呼啸山庄》的研究作品覆盖了各个领域。本文仅对艾米莉·勃朗特在其小说《呼啸山庄》中的同性恋倾向进行初步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8753600/
18.《呼啸山庄》读后感(精选15篇)《呼啸山庄》读后感2 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重要里程碑位置《呼啸山庄》是以英国约克郡荒凉原野为背景,作者艾米丽·勃朗特以其独特想象力、沉着而冷静性格、敏锐观察力写出来作品。 《呼啸山庄》是一个发生在两个英国家族(恩萧一家与林顿一家)之间故事。故事发生很多年以前,英国北部一个风景优美,但却十分荒凉荒野上。这https://www.fwsir.com/xinde/html/xinde_20210601183107_1106355.html
19.汉语言文学系文学学士:四川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 文学硕士:四川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教授课程:西方文学、大学语文、经贸汉语视听说 研究方向:文化研究 论文: 《消失的钟楼》,《读书》2014年第4期。 《幽灵的重返与重构——<呼啸山庄>电影改编研究》,《北京电影学院https://scll.uibe.edu.cn/szdw/wxx/225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