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名著《茶花女》的诞生: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典范

在法国巴黎蒙马特公墓一个偏僻的角落,立着一座白色大理石砌成的坟墓,同它四周的那些设计精巧、风格别致的各式墓冢相比,这座墓的外观显得简朴而又单调。

无论是在法国还是中国,知道阿尔丰西娜·普莱西这个名字的人很少,但读过《茶花女》这部作品、了解《茶花女》这个故事的却大有人在。

法国巴黎蒙马特公墓阿尔丰西娜·普莱西之墓

而这个墓主人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就是举世闻名的法国文学名著《茶花女》中的女主人公玛格丽特·戈蒂埃的原型人物。那个动人的、催人泪下的茶花女的爱情故事,是19世纪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小仲马根据她的经历演化、创作出来的。

古往今来,描绘妓女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不胜枚举,唯独《茶花女》获得了世界声誉,在亿万读者中流传。

《茶花女》是我国第一部被翻译过来的外国小说。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林纾于1898年译出这本小说,以《茶花女遗事》为名发表,开创了我国近代文学翻译史的先河。

这部小说自1848年发表后,即获得巨大成功。小仲马于1852年将其改编成剧本上演,再次引起轰动,人人交口称赞。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威尔第于1853年把它改编成歌剧。歌剧《茶花女》风靡一时,流行欧美,乃至世界各国,成为世界著名歌剧之一。《茶花女》的影响由此进一步扩大。

法国19世纪小说家、剧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肖像

从小说到剧本再到歌剧,三者都有不朽的艺术价值,这恐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艺现象。值得一提的是,《茶花女》还被搬上银幕多达二十余次,其中最著名的,则是格丽泰·嘉宝主演的影片《茶花女》,它已经成为世界电影艺术宝库中的一部珍品。

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在这个世界上仅仅生活了二十三个年头,但人们可以说她既尝遍了生活的辛酸凄苦,也享尽了人间的奢华逸乐。然而她却始终是一位不幸的姑娘,在她短短的二十多年的人生历程中,她从未得到过真正的幸福。

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出身微贱,这位诺曼底姑娘家里祖祖辈辈都是贫苦的农民,她的母亲是一位心地善良、克勤克俭的农妇;父亲是一位不务正业的农村巫师。由于生活艰难,她的父亲性格古怪,脾气暴躁,在家里终日打骂妻子。妻子不堪忍受丈夫的虐待,被迫离家出走,去给一个有钱人家做帮工,后来又跟着这家主人离开了法国,到瑞士去谋生。

而这时,阿尔丰西娜·普莱西才不满十岁,但是她的父亲已经让她到农庄里去干活了。大约在十五岁的时候,阿尔丰西娜离开故乡来到巴黎。有人说是她母亲的一位亲戚帮助她离开诺曼底的,也有人说是她的父亲把她卖给了一帮波希米亚人,而这帮四海为家的流浪汉又把她带到了巴黎。不管怎么说,阿尔丰西娜·普莱西来到了一个新的天地,开始了一种新的、却依然是不幸的生活。

她起先在一些店铺里打工,过着清贫的日子。然而,聪明的阿尔丰西娜很快地发现,她虽然一贫如洗,却拥有一笔非常可观的、得天独厚的“资本”,那就是她的美貌。这位具有稀世姿容的少女,开始涉足巴黎各大跳舞场,成为了那些公子哥儿、阔老阔少们竞相追逐的目标。

格丽泰·嘉宝主演的影片《茶花女》剧照

她结识了不少男友,也做过普通商人的情妇,后来,又同一位非常阔绰的时髦青年同居了一个时期。这位年轻人就是日后的德·格拉蒙公爵,在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一度出任过外交大臣。虽然这位花花公子当时的地位尚未如此显赫,但他已经是巴黎社交界上的一位极为活跃的人物。

正是靠着他以及像他这样一类人物的“提携”,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大踏步地跨进了巴黎的上流社会,并很快地成为巴黎社交场上的一颗耀眼的明星。那些王公贵族、百万富翁们,纷纷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争先恐后地为她一掷千金,提供豪华住所,购买各色珠宝,并满足她的一切欲望。而她则来者不拒,巧为周旋,以她的容貌和肉体为代价,换来了无比奢华的生活。

她不仅彻底摆脱了穷困,而且似乎也同贫贱的往昔一刀两断了,她改换了名字,昔日的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变成了后来的玛丽·杜普莱西。玛丽·杜普莱西无疑是一位天资出众、聪颖过人的姑娘,她不仅具有艳丽的姿容和轻盈的体态,而且风度雍容大方,谈吐高雅不俗。凡是同她接触过的人,都惊奇地发现,她在社交场合里,始终表现得仪态庄重,对应机敏,从未流露出丝毫的庸俗和浮夸。

更加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同社交场上的其他女性相比,玛丽·杜普莱西具有相当广博的知识和较深的艺术修养。她在同客人们谈古论今,点评某些文学、音乐、绘画以及其他门类的艺术作品时,往往会出人意料地发表出一些独到的见解。

许多人对此感到困惑不解,像她这样一个出身贫寒、从未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正规的学校教育的风尘女子,何以会具有如此端庄凝重的气质和不同凡俗的教养?这个答案直到玛丽去世以后才为人们所发现。

格丽泰·嘉宝主演的影片《茶花女》剧照

人们在清理她的财产时,看到她的书房里摆满了诸如拉伯雷、莫里哀、卢梭、夏多布里昂、雨果、大仲马、拉马丁、缪塞以及塞万提斯、拜伦、司各特等许多著名作家的作品,可见玛丽·杜普莱西是一位勤于读书,善于思考的姑娘。倘若命运为她提供某种机遇的话,她是完全可能走上另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成为一个颇有出息,颇有成就的新女性的。

这也多少能够说明,为什么当时法国的许多著名的作家、诗人、画家、音乐家都倾心仰慕她,并千方百计地设法同她交往,这些人在玛丽死后还写下了许多纪念的文章,其中充满了对她的赞美和怀念。可见,在玛丽·杜普莱西身上的确具有某种独特的魅力,而这种魅力是那些仅仅脸蛋漂亮的姑娘难以具备的。

但是玛丽·杜普莱西不过是一个风尘女子,她有过许多情人,其中有两个人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一个是一位年过半百的俄国老人德·斯塔凯尔贝克伯爵,他是一位老外交官,曾经做过俄国驻维也纳大使。据说他之所以喜欢玛丽是因为后者很像他的一个去世不久的女儿,他是以父亲待女儿的深情去爱玛丽·杜普莱西的。这显然是无稽之谈,事实上这位伯爵是一位情场老手,他“爱”玛丽当然是为了她美貌。玛丽在巴黎豪华住宅区玛德莱娜大街上的那幢住房便是这位老外交官为她购置的,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日子里,玛丽过着贵妇人一般的奢华生活,她每天的大笔大笔的开销也大都是由这位老人支付的。

另一个是一位年轻人,也是一位贵族,名叫德·贝雷戈伯爵,他也许是玛丽·杜普莱西生前最后一位关系密切的男友。他不仅成为玛丽的情人,而且甚至打算娶她为妻。一八四六年年初,他们两人一起前往伦敦,在那里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但是不知为什么,他们的婚礼却迟迟没有举行。

格丽泰·嘉宝主演的影片《茶花女》剧照

这可能是因为玛丽·杜普莱西的健康急剧恶化,但更重要的原因,也许是由于玛丽的家庭背景。在当时的那种社会环境里,像玛丽这种出身卑微的“下贱女人”是不可能跨进贵族的家门,成为这类高贵门第中的家庭成员的。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后不久,关系便逐渐疏远了,但仍然保持往来。而且从现存资料来看,他们的婚约似乎也没有解除。

由于童年时代艰辛生活的折磨,再加上到巴黎之后纵情声色,追求享受,整日不分昼夜地沉湎于饮酒、跳舞、看戏和男欢女爱的逸乐中,玛丽的身体健康受到了严重的戕害。她染上了肺结核,经常发烧、咳嗽、吐血,即使在接待客人的时候也常常咯血不止。

她死后,贝雷戈伯爵在蒙马特公墓里为她买下一块地皮,她身后的葬事既简单又冷冷清清,一切事宜都是由贝雷戈伯爵和斯塔凯尔贝克伯爵两人操办的。一代佳丽就这样香消玉殒了。

阿尔丰西娜·普莱西——我们还是使用她的真实姓名吧——是一位不幸的姑娘,也是一个堕落的女人。然而,与那些许许多多沉殁在历史尘埃中的同命运人相比,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则又是一位幸运者。

格丽泰·嘉宝主演的影片《茶花女》剧照

她的故事被演绎成小说,话剧和歌剧,她的一切都同一个举世闻名的艺术形象“茶花女”连在一起。这是因为她同法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有过一段感情纠葛,这位作家便是亚历山大·仲马,而中国的读者更习惯于把他称作“小仲马”。

小仲马的父亲大仲马,是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中的一员骁将,他既是著名的戏剧家,也是杰出的历史小说家。但是在他成名之前,他只不过是巴黎某贵族家里的一名又穷又寒酸的抄写员,那时他刚刚从法国外省来到巴黎,即使连这个可怜巴巴的差事也是好不容易才找到的。

1823年,大仲马与社会地位同他一样卑微的缝衣女工卡特琳娜·拉贝相爱并同居,次年七月,他们有了一个儿子,他就是小仲马。由于大仲马与拉贝从未履行过结婚手续,他们的儿子自然也就没有合法的身分,小仲马一直被人们视为私生子。

卡特琳娜·拉贝对大仲马始终一往情深,但随着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的改变,大仲马却逐渐看不起这位普通的缝衣女工了。这是因为大仲马的戏剧创作为他获得了很大的声誉,也给他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他开始出入巴黎的上流社会,整日同那些贵妇人、女演员厮混,而把卡特琳娜和小仲马母子两人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卡特琳娜依靠自己缝补衣服得到的那一点点微薄的收入,勉强维持母子两人的生活。而小仲马则因为是一个私生子,常常受到他人的奚落和羞辱,这对于一个不满七岁的孩子来说,的确是一种强烈的刺激和可怕的打击。而这种刺激和打击,直到小仲马的晚年还一直深刻地保留在他的记忆里。

格丽泰·嘉宝主演的影片《茶花女》剧照

1831年春天,大仲马与一位女演员同居生下了一个女儿,这位女演员要求大仲马通过法律形式承认女儿的合法地位。直到此时,大仲马方才记起自己还有过一个儿子,于是他找到了小仲马,通过法律形式认领了他。

小仲马能够回到父亲身边固然是件好事,但他却不得不与含辛茹苦把他抚养成人的母亲分手。这位勤劳而又善良的缝衣女工在失去自己的同居的伴侣之后,又失去了自己一手养大的儿子,她辛劳一生,最后却一无所获。当小仲马挥泪离开自己的母亲的时候,他深深地感到人世间的残酷和不平。

小仲马本来是一个在贫困屈辱的生活环境中长大的纯朴少年,但回到父亲身边之后,他的生活却逐渐发生了变化。他生活在一个人欲横流的社会里,特别是他父亲的那种骄奢淫逸的生活方式,为这位涉世不深的青年树立了一种最现实的“榜样”。

他终于学坏了,也开始尝试那种追逐声色犬马的荒唐生活。有一阵子,人们一提到大、小仲马,便会用“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句话来揶揄他们父子两人屡遭世人非议的生活方式。然而小仲马毕竟曾与卡特琳娜相依为命地度过七年的艰难岁月,他在童年时代曾经从母亲那里接受过良好、正直的教育。因此,比较客观地说,此时的小仲马是一位生活虽然放荡,但良知却尚未完全泯灭的青年。

值得一提的是,小仲马很早便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不满二十岁便发表了小说和诗歌,但这些作品均未引起人们的注意。作为文学家的小仲马,真正使他能够在法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的,还是那部脍炙人口的《茶花女》。然而,倘若命运没有安排他同阿尔丰西娜·普莱西相识,文学史上又怎么可能会留下这样一部佳作呢?

1844年9月,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小仲马同他娱乐场上的好友欧仁·德雅塞在巴黎圣日耳曼大道上跑马归来,然后便一起去著名的“杂耍剧院”观看戏剧演出。就在这天晚上,小仲马看见在靠近舞台的一个包厢里,坐着一位非常漂亮的女人。

格丽泰·嘉宝主演的影片《茶花女》

他在回忆这次奇遇时,曾经这样描写这位美人的容貌:“……她的个子高高的,身材苗条,乌黑的头发,面色白里透红。她的头生得小巧玲珑,一双细长的、像日本女人似的眼睛又黑又亮,顾盼自如,生出无限风情。她的嘴唇像鲜红的樱桃,再加上一口洁白的牙齿,使人联想起一尊雕像。”德雅塞对小仲马说,此人名叫玛丽·杜普莱西,是巴黎的名妓。小仲马呢,他当时便被这位美艳绝伦的女人迷住了,不知不觉间感到自己似乎坠入了情网。

当天晚上演出结束以后,这一对好友便在一个自称名叫阿尔芒丝·布拉特的女人的引导下,登门拜访了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小姐。阿尔芒丝·布拉特是阿尔丰西娜的邻居,她是一位时装店老板娘,据说她还为阿尔丰西娜介绍男友,并从中收取酬报。

这天晚上,除了小仲马和德雅塞之外,阿尔丰西娜还接待了其他客人。她的心情似乎很愉快,高谈阔论,纵情大笑,但是她却咳嗽得很厉害。后来,当客人们谈兴正浓的时候,她却不声不响地走开了。

细心的小仲马尾随着她走进她的房间,发现她正在咯血,于是真诚地劝说阿尔丰西娜保重身体。阿尔丰西娜显然被他的关怀和同情感动了,也许过去从未有人对她说过这样的话,也许那天晚上她对这位年轻人突然产生出一种奇特的好感,他们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阿尔丰西娜答应同小仲马往来,做他的“好朋友”。这是一种默契,也是一种许诺,不久以后,阿尔丰西娜便成了小仲马的情人。

在大仲马的回忆录里,人们可以读到这样一段记载:当大仲马看到儿子与阿尔丰西娜的亲密关系时,曾经直截了当地问小仲马:“你同这位姑娘交往,究竟是因为爱她,还是因为同情她?”小仲马当即明确地回答说:“是出于同情和怜悯。”

事实上,在小仲马与阿尔丰西娜交往的过程中,他的确常常劝她注意休息,劝她保养身体,并亲自陪她一起到乡间去进行短期的疗养。他们在一起曾经度过短暂的、但却是愉快的生活,像诗一样充满着激情和梦幻,致使他们两人在精神上都一度得到极大的满足。可见小仲马对阿尔丰西娜的同情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当真挚的。

格丽泰·嘉宝主演的影片《茶花女》剧照

然而不容讳言,小仲马的性格中毕竟还有纨绔子弟的一面,他生活的环境是世风日下的巴黎,而阿尔丰西娜又是一位风尘女子,这一切都决定了小仲马对她的感情是相当复杂的,其中有同情、有爱恋,但也包含着一种猎艳、狎亵的心理。

他虽然收入有限,但为了讨得阿尔丰西娜的欢心,也要充充阔佬,陪她跳舞、赴宴、看戏、跑马,在她身上花了大笔大笔的钱,最后负债累累。而这一切与人们所谓的真挚的爱情显然是毫不相干的。另外,小仲马对阿尔丰西娜有着一种强烈的占有欲,当她成为他的情妇之后,他不能容忍阿尔丰西娜再同其他的男友来往。

这种感情固然可以理解,但无奈在阿尔丰西娜看来,她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理由很简单,她无法改变自己的这种生活,她需要那些比小仲马更加富有的男人,没有他们,她将无法维持在她看来也许是灿烂的、令人目眩的生活。这正是小仲马与阿尔丰西娜最后分手的根本原因。

终于有一天,小仲马发现了阿尔丰西娜与一位名叫爱德华的年轻人来往的书信,显然他们之间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里应该说明的是,这位爱德华先生不是别人,就是我们在上文提到的德·贝雷戈伯爵。

他自然不是阿尔丰西娜一般意义上的男友。小仲马勃然大怒,多少日子以来积压在心头的怒火爆发了,他责骂阿尔丰西娜对他撒谎,欺骗了他一片真情。而阿尔丰西娜平静的、若无其事的回答,不仅令小仲马不知所措,而且也可能使读者们大为惊异:“撒谎?经常撒谎的人牙齿不是更白吗?”

电影《茶花女》剧照

“亲爱的玛丽:我希望自己能像一个百万富翁似地爱您,但是我力不从心,您希望我能像一个穷光蛋似地爱您,我却又不是那么一无所有。那么让我们大家都忘记了吧,对您来说是忘却一个几乎是无关紧要的名字,对我来说是忘却一个无法实现的美梦。没有必要告诉您我是何等悲伤,因为您完全知道我是多么地爱您。别了,玛丽!您感情丰富,不会不理解我为什么要给您写这封信,您聪明绝顶,不会不原谅我的这一举动。永远怀念您的A.D.。”

[A.D.是小仲马姓名(Alexandre Dumas)的法文缩写。]从这封信里,我们可以看出小仲马对阿尔丰西娜仍然怀着一定的感情,他作出分手的决定,心里是相当痛苦的。小仲马没有收到阿尔丰西娜的回信,而且从此之后,两个人就再也没有见过面。

三个月后,小仲马有了新的女友,她是当时颇有名气的一位女演员,名叫阿娜伊丝·丽耶瓦娜。一八四六年十月初,小仲马同他的父亲一起去西班牙和北非地区旅行,十月十八日抵达马德里,他不知通过什么途径得悉阿尔丰西娜病情恶化,便写了一封短函寄回巴黎,向她表示问候。

小仲马在阿尔及利亚度过了整整一个冬季,于次年二月十日返回巴黎,而这时阿尔丰西娜已经去世一个星期,她的遗体也早已安葬在蒙马特公墓里了。据说,小仲马曾经去过玛德莱娜大街阿尔丰西娜生前的住所,他看到的却是人们正在清点、拍卖阿尔丰西娜的遗物的场面。

根据死者的遗嘱,拍卖所得的钱款除了偿还债务之外,余额全部赠给她的一位生活在诺曼底乡间的外甥女,但是这位接受遗产的外甥女必须遵守死者规定的条件:她永远也不能来巴黎。这个谜一般的遗嘱显然是发人深思的,其中似乎包含着无限的幽怨和深意。然而,对此感触最沉重,思索最深刻的也许不是别人,而是小仲马。

在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去世之后,我们没有看到小仲马写过什么悼念性的文字,也没有听说这位多情的作家是否常常到蒙马特墓地去凭吊死者,然而,她的死深深地触动了小仲马。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小姐的去世,虽然并不出人意外,但毕竟来得太快了。我们从小仲马同她分手之后的种种表现可以判断,至少,小仲马仍在时时眷恋着她,希望她能够早日恢复健康。

格丽泰·嘉宝主演的影片《茶花女》剧照

而如今,当他结束了北非之旅,在返回巴黎之前却得悉她的死讯,心头的震痛自然是可想而知的。也许,当他看到阿尔丰西娜·普莱西的遗物被拍卖一空的场面之后,独自一人在玛德莱娜大街上漫步的时候,心里便已经开始在酝酿《茶花女》这部小说的情节了。更耐人寻味的是,小仲马去世之后也安葬在蒙马特公墓里。这也许是一种巧合,但更可能是他本人生前有意识的安排。

1847年6月,也就是在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去世四个月之后,小仲马又来到他曾与阿尔丰西娜一起度过一段愉快岁月的乡间,那里的一草一木都唤起了他对往日的回忆,也激起了他创作的冲动。于是他闭门写作,花了不到一个月的工夫便写出了小说《茶花女》,因此,可以说这部小说是作者一气呵成的。

然而,不知是什么原因,小说《茶花女》完成后没有立即发表,直到1848年,即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去世一周年后不久,才在巴黎出版,并立即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毫无疑问,《茶花女》是一部爱情小说。它从生活中来,又经过了作者的提炼,比生活来得更高,又或者说,被作者诗意化了。在作者笔下,男女主人公有着真挚的爱情。

女主角玛格丽特,甘于牺牲自己向往的豪华生活,处处替情人着想,不肯多花情人一分钱,宁愿卖掉自己的马车、首饰、披巾,也不愿情人去借债,甚至当她面临着是要自己的幸福还是替情人的前途着想、替情人妹妹的婚事考虑不得不作出选择时,她毅然决然地牺牲自己,成全情人。

格丽泰·嘉宝主演的影片《茶花女》剧照

作者通过人物感叹道:“她像最高尚的女人一样冰清玉洁。别人有多么贪婪,她就有多么无私。”又说:“真正的爱情总是使人变得美好,不管激起这种爱情的女人是什么样的人。”作者高度赞美了玛格丽特的爱情。

男主角阿尔芒,则是一见钟情,听不进任何人的劝阻,哪怕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又暗中将母亲给他的遗产赠送给情人,此外,他强烈的嫉妒心也是他的爱情的深切表现,直至情人死后埋入地下,他仍然设法将她挖掘出来,见上最后一面。他的爱情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值得注意的是,玛格丽特尤其看中的是阿尔芒的真诚和同情心。她对他说:“因为你看到我咯血时握住了我的手,因为你哭泣了,因为世间只有你真正同情我,”而且,“您爱我是为了我,不是为了您自己,而别人爱我从来只是为了他们自己。”这样写,一个妓女信任和迷恋一个男子就毫不牵强附会了,他们的爱情不仅有了可靠的基础,而且真实可信。

作为成功的文学作品,《茶花女》为我们塑造了一些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而其中最突出、最令人难忘的自然是女主人公茶花女玛格丽特。

她美丽、聪明而又善良,虽然沦落风尘,但依旧保持着一颗纯洁、高尚的心灵。她充满热情和希望地去追求真正的爱情生活,而当这种希望破灭之后,又甘愿自我牺牲去成全他人。

格丽泰·嘉宝主演的影片《茶花女》

这一切都使这位为人们所不齿的烟花女子的形象闪烁着一种圣洁的光辉,以至于人们一提起“茶花女”这三个字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什么下贱的妓女,而是一位美丽、可爱而又值得同情的女性。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为人们留下了许许多多不朽的艺术形象,而玛格丽特则完全可以跻身其间而毫无愧色。

《茶花女》问世的时候,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已经渐趋式微,但是这部小说仍然散发着一股颇为强烈的浪漫气息。尤其是小说的结尾部分,玛格丽特的日记和遗书一篇比一篇更加动人。这批遗书读起来声声哀怨,字字血泪,回肠荡气,酣畅淋漓,致使整篇小说在感情奔放的高潮中结束,获得了极佳的艺术效果。

小仲马同阿尔丰西娜·普莱西一段交往,只不过是这位著名作家的一段风流韵事,而阿尔芒与玛格丽特的爱情悲剧却蕴含着相当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普遍意义。这是因为,无论小仲马对阿尔丰西娜的感情如何,他敏锐地感受到,这位不幸的风尘女子之死不是一桩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种具有深刻含义的社会现象。

格丽泰·嘉宝主演的影片《茶花女》剧照

他由此想到了自己的那位可怜的亲生母亲,想到了社会的种种残酷和不平。而更令人不能容忍的是,人世间的这些悲剧,却往往又是在维护某种道德规范的冠冕堂皇的理由下造成的。小仲马的创作观念因而出现了深刻的变化,他开始自觉地把完善道德、追求理想作为文学创作的原则,并意识到这是文学家的责任和义务。

尽管人们并不十分清楚小仲马心目中的“道德”和“理想”的准确含义,但是读者们分明可以在《茶花女》中看到作者对那种压抑人性、摧残爱情的虚伪而又残酷的道德观念的批判和鞭挞,听到作者发自内心深处的痛楚的呐喊。《茶花女》这个爱情故事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也许主要就在这里。

THE END
0.NO.78《茶花女》法国小仲马小仲马的《茶花女》之所以流传下来,成为经典作品,自有它许多令人赞誉的过人之处,最让我感触深刻的是,在作者的灵魂深处有一个信仰:厚爱别人,自会得到别人的宽恕。一部优秀作品的最高境界是让读者从中得到他所需要的东西。令人欣喜的是,《茶花女》做到了。 https://www.jianshu.com/p/3fb04b6142ae
1.一个欧洲妓女的故事,犹如一部西方《红楼梦》,让无数中国人感动当年小仲马的《茶花女》问世4载后,意大利歌剧家朱塞佩·威尔第于1852年完成了同名歌剧。相比于小仲马对薇奥丽塔结局的毫不留情,威尔第让薇奥丽塔幸福地死在了阿尔弗雷多的怀中。 威尔第对女性的同情,有目共睹。在他的歌剧中,女性通常被迫成为社会的牺牲品,或因疾病折磨,或受他人胁迫,甚至无奈自残,往往以悲剧告终。https://k.sina.cn/article_6307393898_177f3316a001008bsr.html
2.永远的经典No1《歌剧茶花女》歌剧《茶花女》由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作家皮亚维谱于1853年,是根据小仲马的同名小说创作而成,它已成为世界歌剧中最受欢迎的保留剧目,并被誉为世上最美的歌剧,百余年来盛演不衰。 故事梗概:女主人公薇奥莱塔,是个周旋于巴黎上流社会的一位年轻貌美的名妓。在豪华的交际生活中,她与一位名叫阿尔费雷多的青年一见https://www.meipian.cn/54y76r8n
3.《茶花女》:小仲马笔下的爱情故事,你会喜欢这本书吗?然后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由法国作家小仲马写的《茶花女》,豆瓣评分8.2。 在初读这部作品的时候,就被深深吸引了,作品中对于爱情凄美的描述实在具有极强的感染性。 《茶花女》以—段悲伤的爱情故事作为主线,逐渐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压抑人性,道德衡量标准遭到破坏的丑恶现实。整部作品采用的是一种现实而平滑的叙述手法,第一https://www.jianshu.com/p/ed9a5c968365
4.世界文学名著《茶花女》小仲马著王慎之译1952年启明书局作者:小仲马 著 王慎之 译 出版社:启明书局 出版时间:1952-00-00 印刷时间:0000-00-00 ,购买世界文学名著《茶花女》小仲马 著 王慎之 译 1952年启明书局等文学相关商品,欢迎您到孔夫子旧书网https://book.kongfz.com/482097/4822539187
5.《茶花女——饮酒歌》歌剧《茶花女》是根据小仲马同名小说改编的。我们知道小仲马是大仲马的私生子,但大仲马一直拒绝承认他这个儿子。小说《茶花女》出版后,小仲马写信给大仲马说:“你应该看看我的《茶花女》,因为它已经超过了你的作品。”大仲马回信说:“不,你的作品永远超不过我,因为我的作品就是你。” https://www.cctv.com/entertainment/xzwt/no1/4.html
6.《茶花女》((法)小仲马著)简介书评在线阅读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茶花女》,作者:(法)小仲马 著,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最新《茶花女》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茶花女》,就上当当网。http://product.dangdang.com/23732677.html
7.《伟大小说作家“小仲马”原来却是一位私生子》1847年,小仲马因玛丽去世,将这段故事写成小说《茶花女》,一举成名。(23岁)🌎 小仲马 1851年,大仲马(49岁)的情人安娜·巴于埃,私生子亨利出生。私生女玛丽•亚历山大20岁,!(27岁) 👶💘 1852年,小仲马的话剧《茶花女》初演时,大仲马正在布鲁塞尔过着短期的流亡生涯。………(28岁) 1860https://www.douban.com/note/787748068/
8.《茶花女》背后的真实故事《茶花女》是举世闻名的法国作家小仲马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此书完成于1847年,出版于1848年。 《茶花女》出版那年,小仲马刚好24岁。 一个二十三岁的年轻人,能在极短的一个月时间内,完成这样一部传世之作,背后一定有他的故事和原因。 小仲马的父亲是被后世称为大仲马的法国著名浪漫主义作家——亚历山大·仲马https://www.jianshu.com/p/9326b2552956
9.《茶花女》—小仲马《茶花女》—小仲马 玛格丽特是圣洁的,是高贵的。 人是有思想的芦苇,外表或许很脆弱,但谁又可以说她的内心一定就是不堪的? 玛格丽特与阿尔芒的爱情是纯净的,一个妓女,在巴黎,对,这是一个故事,但她表现的远远不是现实。 十九世纪的法国上流社会,是畸形的,是肮脏的。上流社会难道一定必须有它具有的排场,他的https://www.jianshu.com/p/bf8142f6ab5e
10.小仲马24岁成名作《茶花女》:真正的爱情,总是使人变得美好。小仲马24岁成名作《茶花女》:真正的爱情,总是使人变得美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116/10/17307654_1144663187.shtml
11.茶花女Camille(1936)由乔治·顾柯执导的《茶花女》是米高梅公司出品的古典爱情片中极负盛名的一部,根据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这个流传久远、脍灸人口的故事曾四次搬上银幕,但以本片的艺术成就最高。这部凝聚着永恒爱情的影片洋溢着浓烈的抒情色彩和悲剧气氛,神秘女郎葛丽泰·嘉宝将小仲马笔下的茶花女演得活灵活现,在https://www.1905.com/mdb/film/1937622
12.威尔第随着时间的推移,阿尔方斯妮凭借着自己的美貌和智慧渐渐打入了社交圈,最终成为了人人仰慕的交际花,那些对她垂涎三尺的男人们称她为茶花女。 一次偶然中,阿尔方斯妮邂逅了名为小仲马(Thomas Hampson 饰)的作家,两人坠入了爱河。然而,当小仲马得知了阿尔方斯妮的真实身份后,愤怒的觉得后者欺骗了自己,于是选择了离开。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876579
13.读《茶花女》有感精选20篇读《茶花女》有感5 在这个暑假,我读了小仲马的《茶花女》,茶花女高尚纯洁的心灵,在当时黑暗的社会里,温暖了亚芒的心,也温暖了我们每一位读者的心。 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巴黎,出身贫寒的玛格丽特拥有着天使般的心灵与面孔,却被诱骗到巴黎,沦为交际花。美丽的她霎时间成为了巴黎上流社会里风靡一时的“茶花女”,许多http://www.unjs.com/zuowen/duhougan/20220827164729_5524047.html
14.李叔同曾饰演《茶花女》第一个把贝多芬介绍到国内新闻频道1907年,李叔同饰演《茶花女》剧照 1907年2月,“春柳社”为徐淮赈灾义演,李叔同饰的是小仲马的《茶花女》,看看李叔同平时正常的画风就是风度翩翩的才子,没想到饰演的美女也不在话下。而且,我们说的第一位近代80后歌手,就是李叔同。 提到李叔同,脑中必泛起“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魔性的旋律。这首歌的洗脑程https://news.hexun.com/2021-11-26/204822936.html
15.国家大剧院制作威尔第歌剧《茶花女》《茶花女》是意大利歌剧泰斗威尔第“通俗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其余两部是《弄臣》和《游吟诗人》),也是世界歌剧史上最卖座的经典作品之一。故事蓝本源自小仲马著名小说《茶花女》,全剧共三幕,1853年3月6日首演于威尼斯凤凰歌剧院,之后成为世界各大歌剧院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至今盛演不衰。小仲马曾无限感慨的说:https://www.chncpa.org/subsite/chn2016/index.html
16.年度歌剧之王威尔第《茶花女》剧情及精彩唱段星海音乐厅“50年后,也许谁也记不起我的小说《茶花女》了,但威尔第却使它成为不朽。”——小仲马 全世界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意大利歌剧《茶花女La Traviata》被誉为“世上最美的歌剧”。其中有如《饮酒歌》、《我年轻狂热的梦》、《再见,往昔美丽的梦》等经典唱段,在歌剧舞台上久唱不衰。5月11日,广州交响乐团的年度歌剧《茶花女》将 https://www.concerthall.com.cn/newpage.php?id=5942
17.茶花女法亚历山大·小仲马电子书在线阅读茶花女,《茶花女》是法国著名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的代表作。故事讲述了一个青年人与巴黎上流社会一位交际花曲折凄婉的爱情故事。 作品通过一个妓女的爱情悲剧,揭露了法国七月王朝上流社会的糜烂生活。对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提出了血泪控诉。在法国文学史上,这是第一https://yuedu.163.com/source/64c03d5589934dd6801d106b33c9173f_4
18.沃吉拉尔屠宰场的牛血以及,死无对证(茶花女)影评据此,作者对风靡全球的“茶花女”之谜,对其“忠贞爱情”的主题提出了尖锐的质疑。1852年2月,由刚发动政变夺取国家权力的路易·波拿巴家族极力支持,小仲马的《茶花女》在巴黎“歌舞剧场”公演。观剧的贵妇们纷纷抛撒鲜花,在场的小仲马则突然失神,木然盯住对面的包厢。他编造“神话”,转眼成为文坛暴发户,此刻一下心虚,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593444/
19.聊一聊小仲马的名著《茶花女》图片发自简书App 据说小仲马写完《茶花女》的时候不过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就有这样纯熟的写作技巧与构思能力,实在是太让人佩服了!作为大仲马的私生子,我相信小仲马一定对自己的前途怀过深深的忧虑,但《茶花女》一写就,一切就都放心了!https://www.jianshu.com/p/619e625436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