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日记范文300字左右(合集40篇)实习回来以后,学校开始公布选题和定题。
机缘巧合实习之时在太原火车站旧书摊搜到了《茶花女》王振孙的三译本,喜欢的不得了。
一时兴起就将论文选题定为了有关《茶花女》在中国的译介方面。
辅导员又千叮咛万嘱咐:要主动找导师不要等着导师来找你。
由于我的论文涉及到中外文学的交叉所以我的导师是位研究比较文学的教授。
经过一周的上网查阅,资料很泛很广,反而自己不知道从哪里入手了。
李老师的第一感觉给我很温和,瘦瘦高高。
估计导师和我看的`资料差不多,因为第一次见面我们聊的范围都是我从网上看来的,所以并没有觉着艰难。
但导师给我很好的建议:可以涉及的有:中西比较文学类中“富公子与歌妓的爱情”“富姐与穷书生的爱情”比如中国的《李娃传》之类;玛格丽特形象在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接受史;东西方地域文化宗教信仰的差异等等。
等我回到新区宿舍,心里却有些茫然了,这切入点也太多了,于是决定好好再整理整理思绪。
终于将提纲明确了上交给导师。
结果导师不是很满意,于是给我一个关键的建议:从年代上断代来写《茶花女》的译介,因为到现在为止期刊网上虽有很多的(茶花女与杜十娘)形象分析对比或者中西文化分析,却没有一个来写译介史的,可以从1897到1949年中节选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来做文章。
拨云见日啊,马上回去重新改过。
导师说:本科生最重要学会的应该是如何整理材料,这是以后工作了都必须用到的,要好好写好好锻炼。
电视电影论文重温经典:电影《茶花女》(1968)《茶花女》是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小仲马(Alexander Dunlasflis,1824―1895)转向戏剧写作前所写的最后一部小说体作品,小说的题材取自小仲马亲身经历的真实生活,创作于1848年。
故事讲述了一个挥金如土的高级交际花玛格丽特抛弃资产阶级纸醉金迷的生活与一个富裕的男青年阿尔芒追求爱情,但最终为爱情牺牲自己的悲剧故事。
小说的艺术构思缜密、结构精致,生动的人物塑造与不同的社会视角,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虚情假意的面纱,控诉了当时社会道德的腐败,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时代精神,使得这部小说成为小仲马最成功、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
1850年,小仲马将《茶花女》改编成戏剧随即搬上舞台,同样受到当时社会的追捧和认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1852年,身处巴黎的威尔第被戏剧《茶花女》深深吸引,随即委托老友意大利诗人、著名歌剧台本作者弗兰切斯科?马里亚?皮亚韦(Francesco Maria Piave,1810-1879)将该剧本改写成歌剧脚本。
原著的作者小仲马在观看了搬上歌剧舞台的《茶花女》后说:“五十年后,也许谁也记不起我的小说《茶花女》了,但威尔第却使它成为不朽。
”朱塞佩?威尔第(Giuseppe Verdi,1813-1901)所处的时代是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潮盛行的时代,因此,他将歌剧创作与人民大众的生活紧密结合,在作品中无处不体现出推崇现实生活中人性的刻画。
他拥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不仅继承了意大利歌剧的优秀传统,还运用写实的音乐表现手法为意大利歌剧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把歌剧艺术推向了顶峰。
他一生长达54年的歌剧创作生涯分为早、中、晚三个创作时期,期间共创作了26部歌剧,著名的有:《茶花女》《奥赛罗》《游吟诗人》《麦克白》《弄臣》等。
其早期作品《茶花女》,更是迄今在每个不同的时代被艺术家们以不同的形式、不同视角搬上舞台的歌剧作品,成为至今仍频繁活跃在世界歌剧舞台、上演率最高的经典名作之一。
从巴黎到中国——林译《茶花女》对中国现代言情小说的影响的开题报告引言:19世纪法国文学的代表性作品《茶花女》以其缤纷的浪漫和绝美的爱情故事,深受读者喜爱。
该作品影响深远,成为西方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一。
本文将探讨林译《茶花女》对中国现代言情小说的影响。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分析林译《茶花女》对中国现代言情小说的影响,以期更好地了解中西文化的交流和文学的发展。
研究内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林译《茶花女》对中国现代言情小说的影响:1.对主题和情节的影响:《茶花女》的爱情故事深受中国读者喜爱,对中国现代言情小说的情节和主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得小说主题更加浪漫化、感性化。
2.对人物塑造的影响:林译《茶花女》细致刻画了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形象,这对中国现代言情小说中女性角色的塑造产生了一定影响,使得女性角色更加独立、坚强,富有个性。
3.对语言表达的影响:通过比较林译《茶花女》和中国现代言情小说的语言表达,可以发现林译对语言的处理更加细腻、贴近人性,使得中国现代言情小说的语言表达更加优美。
结论:综上所述,林译《茶花女》对中国现代言情小说的影响不仅在情节和主题方面,还涉及到人物塑造和语言表达等方面,使得中国现代言情小说更加浪漫、感性化,同时也丰富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大学生专业课题开题报告篇一:青岛大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威尔第《茶花女》中乔治亚芒人物浅析学院:音乐学院专业:音乐学姓名:齐超指导教师:董文华20xx年3月日威尔第《茶花女》中乔治亚芒人物浅析一、(一)现状朱塞佩·威尔第(1813—1901)意大利伟大的歌剧作曲家,凭借杰出的才华、出色的音乐天赋和勤奋的努力使其在世界歌剧殿堂上屹立不倒。
从1839年11月开始威尔第一生共完成了27部歌剧,其中包括数量众多经典的作品,威尔第歌剧中很多唱段和作品都成为欧洲歌剧史上不朽的作品。
而在其创作的高峰期,他所创作的三部歌剧《弄臣》《游吟武士》和《茶花女》的问世,使威尔第在歌剧界的地位迅速超过唐尼采蒂、贝利尼和罗西尼,成为了意大利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
而在他的这三部经典的歌剧中《茶花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茶花女》是根据法国小说家小仲马的同名著作改编而来,于一八五三年三月六日在威尼斯凤凰剧院首演。
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这次首演遭遇失败,但是很快这部歌剧就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和赞誉。
这部作品表达了对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对压榨弱势群体的上层社会的愤怒,同时也揭露了世俗势力的丑陋嘴脸。
纵观整部歌剧,男主角亚尔弗雷德·亚芒的父亲乔治·亚芒正是上层社会和世俗势力的代表者。
威尔第正是通过对乔治·亚芒的描写以及与玛格丽特与亚尔弗雷德的爱情的对比来表达自己的音乐思想。
(二)发展方向18世纪,在欧洲随着歌剧的盛行和器乐音乐的繁荣,炫技一词所指逐渐地涉及到了小提琴家、钢琴家和阉人歌手以及女高音等专业音乐家,并在19世纪达到顶峰.这种艺术风尚在音乐表达中体现出一种形式美与风格美,但也会因为过于渲染、过于重视表面的娱乐性表现,而使人忽视或分散对音乐深刻内涵的注意力.作为整部歌剧中唯一一个“反面角色”,乔治亚芒对于整部歌剧剧情的连接和贯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想要透彻的了解整部歌剧和了解威尔第的创作风格,就要准确的对这位至关重要的人物进行透彻的分析和研究。
篇一: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男中音费加罗咏叹调音乐分析开题报告篇二:开题报告刘丽平初稿: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本科毕业生论文开题报告姓名:刘丽平专业:音乐学音乐剧学号: 2011290117班级:音乐剧一班论文题目:歌剧与音乐剧艺术特征的区别以蝴蝶夫人与歌剧魅影选段为例一.选题背景(含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综诉)及意义近年来音乐舞台剧在中国是越来越兴盛,早期人们提到音乐特别是西方的音乐就会想到歌剧,比如《咏叹调》《蝴蝶夫人》《茶花女》但是随着《妈妈咪呀》《猫》《金沙》这些舞台剧在中国登场,音乐剧这个新兴的又唱又跳又演的舞台剧形式正在被观众慢慢的接受并喜爱。
在这漫天飞舞的流行音乐.通俗歌曲.美声歌曲.名族歌曲中在现代社会的丰富多彩里舞台剧始终是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纵观国内外对歌剧的研究比比皆是列如《轻歌剧》《小歌剧》《正歌剧》《喜歌剧》等等都有人对其一一剖析。
就是音乐剧也有人对其特点做过研究。
但是很少有人把两者对比起来研究。
因此这就让我有了对同是舞台剧的两个剧种研究的兴趣。
音乐剧与歌剧同是舞台剧同是同是外来剧种且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那么它们的艺术特征有什么异同点呢?我想在舞台剧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很有必要对此加以研究。
二.选题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研究的方法:文献法:(文献包括期刊网、外文文献和著作)文献资料和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包括国内外文献收集,名作中的实际案例、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
深入研究所获得的文献,以事实为依据,以材料为核心,争取尽可能多的掌握原始资料,通过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分析,集零为整,得出全面而准确的结论。
理论思辩法:(在现有理论基础上,针对现状作出自己的分析,提出合适的结论)经验分析、总结法:(对每一个部分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比,总结经验,寻找不足,为下一步研究提供资料,以便更好的完成研究任务。
)筛选法:再收集到的众多资料中选出有用的进行分析研究。
主要内容:一.歌剧的特征1.歌剧的起源与发展2.歌剧的特征二.音乐剧的特征1.音乐剧的起源与发展2.音乐剧的特征三.以《蝴蝶夫人》与《歌剧魅影》中的唱段为例1.蝴蝶夫人的特征2.歌剧魅影的特征研究的条件:查阅网上资料,书本上的资料,老师同学的口中听到的与这些年来所了解到的知识。
武汉理工大学课程论文课程名称:西方文学批评理论论文标题:小说《茶花女》女权解读指导老师:甘文平班级:英语研1001班姓名:蒋茉华学号: 104972102497小说《茶花女》女权解读摘要:《茶花女》这部脍炙人口的小说向我们讲述了妓女玛格丽特的悲惨命运,其与阿尔芒的爱情一波三折,在男权主义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里,她为了爱情所有的微弱的觉醒和反抗并为使自己的命运得到扭转。
这是男权制度文化传统和女性自身内化的双重的必然结果。
本文从女权主义角度分析了玛格丽特悲惨命运的必然性,揭示了男权主义下女性的生存悲剧。
关键词:社会背景女权主义男权主义控制一、《茶花女》创作背景与女权主义《茶花女》作者小仲马是个私生子,直到1831年大仲马才承认了他是私生子并且抛弃了小仲马的母亲。
儿时与母亲共度生活的艰辛使得小仲马对女性充满了感激和敬重之情。
《茶花女》的成功得益于作者同他的情妇玛丽·迪普莱西,一位真名叫阿尔封丝娜·普列西斯姑娘的相识,玛丽·迪普莱西是个妓女,她那对富人、权贵的傲慢不羁的态度,给小仲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很快成了她的情人,且为她负债累累。
1845年,两人之间发生争吵,断绝往来,玛丽找了新的情人。
小仲马为了忘却旧情,埋头写作,先后发表了《四个女人和一只鹦鹉的故事》、《青春之罪》等作品。
1846年2月,玛丽到伦敦,嫁给德·佩雷戈伯爵,因患肺病,身体虚弱,不得不返回法国治病,1847年2月死于巴黎。
在这期间,仲马父子去了西班牙。
小仲马回到马赛才得知这一消息。
无疑,玛丽·迪普莱西就是小说中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生活原型。
玛丽·迪普莱西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已经高度发展的法国七月王朝时期,取消了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宪法明文规定人人享有平等自由的天赋人权。
因此,法国尽管同样存在上等人,下等人的等级观念,对于处于社会底层的妓女同样轻视,但从形式上看,妓女的人身还是自由的,她们不用隶属于某个老板,不会在某个老板的棍棒威胁下去接客。
初中八年级音乐教案歌剧《茶花女》第一篇:初中八年级音乐教案歌剧《茶花女》人教版初中八年级音乐教案歌剧《茶花女》教材版本:人教出版社年级:八年级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
设计思路:导入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歌剧知识----学习《茶花女》---作曲家介绍(威尔弟)---作品分析-----实践联系-----总结评价----作业。
教学目标:1、了解浪漫主义音乐、歌剧艺术的发展及艺术特点。
2、学习歌剧《茶花女》并哼唱《饮酒歌》主题旋律,增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并掌握歌剧音乐对刻画人物性格及叙述情节的喜剧性和表现力。
3、通过实践表演和参加活动,展示学生才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
教材分析:教学重点与难点:1、什么是歌剧及歌剧的艺术特点?2、歌剧音乐对刻画人物和叙述情节时的戏剧性和表现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先欣赏一段古典音乐(复习旧知识),然后再欣赏一段浪漫主义音乐。
1、复习古典音乐特点及代表人物(学生欣赏音乐后回答,教师评价)。
2、学习浪漫主义音乐,a欣赏一段浪漫主义音乐,学生谈感受,教师评价并讲述浪漫主义音乐,b了解其概念、特点及代表人物;c代表人物图像运用多媒体播放,使学生加深对这一时期人物的印象。
二、歌剧知识:师:在了解什么是浪漫主义音乐之后,我们来共同观赏一段音乐片断。
(播放一段歌剧片断,然后请同学们判断音乐种类并回答录像中所包含的几种音乐形式)生:畅所欲言。
师:播放的是――歌剧,并概括学生所回答出现的音乐形式。
引导学生集体总结出歌剧的概念。
三、学习歌剧―――《茶花女》1、出示作曲家威尔弟的肖像、简介及代表作并介绍威尔弟和作品《茶花女》的创作。
2、师生讨论《茶花女》作品名字的由来。
3、欣赏《茶花女》片断,作品介绍:讲述故事梗概,学生了解歌剧。
4、第一幕分析: A 欣赏《饮酒歌》全曲。
B 分段欣赏和练习:出示:(根据所欣赏的各段落,分析所用乐器、几拍子舞曲、刻画人物的情绪和性格。
)师:单二部曲式的分节歌,(男、女二重唱)逐段播放录像,启发学生把音乐、演唱和人物性格紧密结合;掌握三拍子舞曲的特点(采取让学生跟随音乐节拍,用多种方式表现节拍特点的方法),理解歌剧音乐对刻画人物的独特手法,感受歌剧的戏剧性和表现力。
学科代号:23022学号:贵州师范大学本科(函授)毕业论文题目:浅析《茶花女》中玛格丽特的悲剧命运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年级:200 级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年月论文开题报告贵州师范大学凯里学院成教(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语浅析《茶花女》中玛格丽特的悲剧命运XXX(凯里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函授本科2008级,贵州凯里556000)摘要:《茶花女》中玛格丽特的性格和与阿耳芒所谓爱情故事为故事的主要内容和线索,叙述了一个“纯洁妓女”的善良与宽容,她因爱而美丽,因爱而高尚,她为爱积极向上,为爱而积极的反抗命运。
然而,她个人的力量是脆弱的,他们的爱不仅是玛格丽特性格的悲剧,是伦理道德造成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
关键词:玛格丽特、善良、高尚、脆弱、悲剧。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开题报告表歌剧《茶花女》中薇奥列塔的艺术形象分析课题名称课题来源课题类型指导教师职称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开题报告内容:(调研资料的准备,设计的目的、要求、思路与预期成果;任务完成的阶段内容及时间安排;完成论文(设计)所具备的条件因素等。
)设计的目的:歌剧艺术表演的美学价值,实际上就是要呈现歌剧艺术表演中各个元素的美感,呈现整个作品的美感,来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来完善作品的艺术性。
本文旨在以《茶花女》歌剧中薇奥列塔的艺术形象为研究对象,研究如何运用恰当演唱技巧为表情达意服务,从而让更多的人提升演唱水平,给人们带来更美、更多元的音乐。
歌剧最初诞生在17世纪,当时人们称之为“Drama Per Music”,翻译过来也就是“戏剧音乐”。
这也说明了从一开始歌剧就是一种由音乐构成的戏剧性作品,是一种将戏剧的发展建立在音乐结构基础上的艺术样式。
可是我们不能脱离戏剧去讲音乐,也不能够将歌剧完全等同于戏剧,这是因为歌剧有自己的表现范围、有自己的内在统一性和自己的审美,是一种综合艺术品。
歌剧通过音乐表达出人物的情感个性,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表达出强烈的戏剧性效果。
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音乐作品由于在文艺作品的风格、音乐节奏以及和声的采用上都具有自身的特点。
这对于探究本文薇奥列塔的艺术形象的情感美和思想的结合都具有积极的指示意义。
对近十年以来研究文献、中英文电子科技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概括、总结。
2)比较归纳法。
在不同类别的歌剧中发挥了作用以及中国歌剧比较,果进行收集和分类整理的基础上,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比较归纳,形成基本的研究体系。
3)实证分析法。
通过具体的歌剧分析案例,将表现力进行分析和呈现。
茶花女开题报告记录————————————————————————————————作者:————————————————————————————————日期:23 青 岛 大 学毕业论文 (设计)开题报告题 目:威尔第《茶花女》中乔治亚芒人物浅析学 院:音乐学院专 业:音乐学姓 名:齐超指导教师:董文华2008年3月 日威尔第《茶花女》中乔治亚芒人物浅析一、文献综述(一)现状朱塞佩·威尔第(1813—1901)意大利伟大的歌剧作曲家,凭借杰出的才华、出色的音乐天赋和勤奋的努力使其在世界歌剧殿堂上屹立不倒。
从1839年11月开始威尔第一生共完成了27部歌剧,其中包括数量众多经典的作品,威尔第歌剧中很多唱段和作品都成为欧洲歌剧史上不朽的作品。
而在其创作的高峰期,他所创作的三部歌剧《弄臣》《游吟武士》和《茶花女》的问世,使威尔第在歌剧界的地位迅速超过唐尼采蒂、贝利尼和罗西尼,成为了意大利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
而在他的这三部经典的歌剧中《茶花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茶花女》是根据法国小说家小仲马的同名著作改编而来,于一八五三年三月六日在威尼斯凤凰剧院首演。
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这次首演遭遇失败,但是很快这部歌剧就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和赞誉。
这部作品表达了对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对压榨弱势群体的上层社会的愤怒,同时也揭露了世俗势力的丑陋嘴脸。
纵观整部歌剧,男主角亚尔弗雷德·亚芒的父亲乔治·亚芒正是上层社会和世俗势力的代表者。
威尔第正是通过对乔治·亚芒的描写以及与玛格丽特与亚尔弗雷德的爱情的对比来表达自己的音乐思想。
(二)发展方向18世纪,在欧洲随着歌剧的盛行和器乐音乐的繁荣,炫技一词所指逐渐地涉及到了小提琴家、钢琴家和阉人歌手以及女高音等专业音乐家,并在19世纪达到顶峰.这种艺术风尚在音乐表达中体现出一种形式美与风格美,但也会因为过于渲染、过于重视表面的娱乐性表现,而使人忽视或分散对音乐深刻内涵的注意力.作为整部歌剧中唯一一个“反面角色”,乔治亚芒对于整部歌剧剧情的连接和贯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想要透彻的了解整部歌剧和了解威尔第的创作风格,就要准确的对这位至关重要的人物进行透彻的分析和研究。
研究好乔治亚芒的人物性格特点以及它所代表的世俗势力的特征,对于男中音更好的把握、演唱威尔第其他的歌剧作品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1、从威尔第创作的历史背景入手,分析《茶花女》的时代环境和意义。
2、对歌剧中乔治亚芒的唱段进行分析,威尔第创作的特点。
3、挖掘威尔第创作特点和音乐语言特征以及对人物塑造的特点,并用插入乐谱和例证来分析说明。
4、了解浪漫主义音乐、歌剧艺术的发展及艺术特点(二)研究方法1、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2、对比的研究方法3、举例说明的研究方法4 4、查阅资料,总结探索,对本文的主题论述问题形成一个比较系统地认识三、预期的课题进度计划1、学期初完成论文开题报告,并作一些准备工作,如搜集和整理资料等。
2、四月中旬完成论文初稿,并请指导老师帮助修改。
3、五月初对论文进行细致处理。
4、五月中旬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完成论文写作,上交论文四、参考文献1. 张洪岛 主编《欧洲音乐》,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2. 张宏到 主编《欧洲音乐史》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3. 于润杨 主编《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4. 沈旋 主编《西方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5. (意)朱塞佩塔罗齐《命运的力量--威尔第传》,三联书店出版社,19906. 周枫,朱小强 译编《外国歌剧选曲集》,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7. 卢广瑞 主编《中外歌剧·舞剧·音乐剧鉴赏》,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 钱苑,林华 著《歌剧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9. 刘朗主编《声乐教学手册》 北京师范大学1995年3月第1版。
10. 郑宝华 《美声唱法之研究》《中国音乐》2005年第一期(季刊)中国音乐编辑部11. 温恒泰 主编《男中音教学曲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2. 王嘉陵 主编《西方音乐简史》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13. 李晓静、李斌主编《音乐精品选释》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14. 李晓静、李斌主编《音乐精品选释》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15. (德)保罗贝克《音乐简史》中国友谊出版社,2005篇二:开题报告刘丽平初稿: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本科毕业生论文开题报告姓 名: 刘丽平专 业: 音乐学音乐剧学 号: 2011290117班 级:音乐剧一班论文题目 :歌剧与音乐剧艺术特征的区别以蝴蝶夫人与歌剧魅影选段为例一.选题背景(含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综诉)及意义近年来音乐舞台剧在中国是越来越兴盛,早期人们提到音乐特别是西方的音乐就会想到歌剧,比如《咏叹调》 《蝴蝶夫人》 《茶花女》但是随着《妈妈咪呀》 《猫》 《金沙》这些舞台剧在中国登场,音乐剧这个新兴的又唱又跳又演的舞台剧形式正在被观众慢慢的接受并喜爱。
在这漫天飞舞的流行音乐.通俗歌曲.美声歌曲.名族歌曲中在现代社会的丰富多彩里舞台剧始终是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纵观国内外对歌剧的研究比比皆是列如《轻歌剧》 《小歌剧》 《正歌剧》 《喜歌剧》等等都有人对其一一剖析。
就是音乐剧也有人对其特点做过研究。
但是很少有人把两者对比起来研究。
因此这就让我有了对同是舞台剧的两个剧种研究的兴趣。
音乐剧与歌剧同是舞台剧同是同是外来剧种且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那么它们的艺术特征有什么异同点呢?我想在舞台剧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很有必要对此加以研究。
二.选题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研究的方法:文献法:(文献包括期刊网、外文文献和著作) 文献资料和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包括国内外文献收集,名作中的实际案例、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
深入研究所获得的文献,以事实为依据,以材料为核心,争取尽可能多的掌握原始资料,通过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分析,集零为整,得出全面而准确的结论。
5 理论思辩法:(在现有理论基础上,针对现状作出自己的分析,提出合适的结论)经验分析、总结法:(对每一个部分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比,总结经验,寻找不足,为下一步研究提供资料,以便更好的完成研究任务。
)筛选法 :再收集到的众多资料中选出有用的进行分析研究。
主要内容:一.歌剧的特征1. 歌剧的起源与发展2. 歌剧的特征二.音乐剧的特征1. 音乐剧的起源与发展2. 音乐剧的特征三.以《蝴蝶夫人》与《歌剧魅影》中的唱段为例1. 蝴蝶夫人的特征2. 歌剧魅影的特征研究的条件:查阅网上资料,书本上的资料,老师同学的口中听到的与这些年来所了解到的知识。
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有很多,在歌剧中歌曲的情感,唱腔与音乐剧中的歌曲唱腔的异同。
教师评语:1. 第一部分,“咏叹调”删掉。
“在这漫天飞舞的流行音乐.通俗歌曲.美声歌曲.名族歌曲中在现代社会的丰富多彩里舞台剧始终是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和“音乐剧与歌剧同是舞台剧同是同是外来剧种且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
这两句有语病。
另外,选题意义部分需要重写。
2. 第二部分,注意格式和错别字、漏字等问题。
3. 第三部分,“老师同学的口中听到的与这些年来所了解到的知识”这句里应该有标点符号。
怎么没有写预期结果?另外,研究条件和拟解决的问题需要再补充内容舞台剧的分析让我更加了解音乐剧更加喜爱舞台艺术。
二次稿:选题背景(含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评价)与意近年来音乐舞台剧在中国是越来越兴盛,早期人们提到音乐特别是西方的音乐就会想到歌剧,比如《蝴蝶夫人》 《茶花女》但是随着《妈妈咪呀》 《猫》 《金沙》这些舞台剧在中国登场,音乐剧这个新兴的又唱又跳又演的舞台剧形式正在被观众慢慢的接受并喜爱。
纵观国内外对歌剧的研究比比皆是,列如:轻歌剧 、小歌剧、正歌剧、喜歌剧等等都有人对其一一剖析。
就是音乐剧也有人对其特点做过研究。
但是很少有人把两者对比起来研究。
因此这就让我有了对两个剧种研究的兴趣。
音乐剧与歌剧同属于舞台剧,同是外来剧种,并且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
那么它们的艺术特征有什么异同点呢?我想在舞台剧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很有必要对此加以研究。
通过对音乐剧和歌剧的研究使音乐爱好者对这两种舞台剧有了更加明确的看法,从而使人们更加了解舞台剧喜爱舞台剧。
选题研究的方法与主要内容研究的方法:文献法: 文献资料和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包括国内外文献收集,名作中的实际案例、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
深入研究所获得的文献,以事实为依据,以材料为核心,争取尽可能多的掌握原始资料,通过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分析,集零为整,得出全面而准确的结论。
理论思辩法:在现有理论基础上,针对现状作出自己的分析,提出合适的结论经验分析、总结法:对每一个部分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比,总结经验,寻找不足,为下一步研究提供资料,以便更好的完成研究任务。
筛选法 :在收集到的众多资料中选出有用的进行分析研究。
主要内容:6 一.歌剧的特征1. 歌剧的起源与发展2. 歌剧的特征二.音乐剧的特征1. 音乐剧的起源与发展2. 音乐剧的特征三.以《蝴蝶夫人》与《歌剧魅影》中的唱段为例分析异同点1. 蝴蝶夫人的特征2. 歌剧魅影的特征研究条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预期结果研究的条件:查阅网上资料,书本上的资料,老师、同学的口中听到的,与这些年来所了解到的知识。
由于我学习的是音乐剧专业,所以对音乐剧的了解要比对歌剧的了解要灵活。
当然前人的一些论著内容也是我参考的一部分。
要解决的重要问题:1. 在歌剧中歌曲的情感表达。
2. 音乐剧中歌曲的情感表达。
3. 歌剧歌曲的唱腔与音乐剧中的歌曲唱腔的异同。
4. 音乐剧与歌剧艺术特征的异同。
预期结果:1. 更加了解音乐剧和歌剧歌曲的情感表达方式。
2. 通过对两种舞台剧的分析让我更加了解音乐剧更加喜爱舞台艺术。
3. 让人们不再混淆音乐剧与歌剧。
4. 让我在今后的学习中学以致,把它人的艺术变成我们自己的艺术。
教师评语:1. 注意格式和语句中标点符号的运用。
2. 绿色和蓝色标记的字改成黑色3. 你仔细读一下,有语句不通顺的地方修改好三稿选题背景意义选题背景:近年来音乐舞台剧在中国越来越兴盛。
早期人们提到西方的音乐就会想到歌剧,比如《蝴蝶夫人》、《茶花女》,但是随着《妈妈咪呀》、《猫》、《金沙》这些舞台剧在中国登场,音乐剧进入到人们的视野,这种又唱又跳又演的舞台剧形式正在慢慢的被观众接受并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