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第《茶花女》极简欣赏指南丨《西方音乐年》课程导赏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西方音乐400年》课程导赏

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 赏析

导读:威尔第(Giuseppe Verdi,1813—1901)是意大利最重要的歌剧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是意大利19世纪下半叶歌剧发展的重要代表。他一生的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创作(1839--1850)、中期创作(1851―1871)和后期创作(1871―1893)。他的早期创作大多是对罗西尼和贝里尼的模仿,但在题材上大都反映了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内容。其重要作品有《纳布克》《伦巴弟人》《欧那尼》《阿蒂拉》等。中期创作,在内容上大大加强了现实主义因素,人物性格也有深入的刻画,以《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阿伊达》为代表,标志着他的歌剧走向成熟。后期创作只有两部歌剧《奥赛罗》《法尔斯塔夫》,此外重要的作品还有《安魂弥撒曲》等。下面主要来介绍他的歌剧《茶花女》。本文作者邓琦。

这部歌剧主要描述的是位于19世纪巴黎,上流社会中一个受迫害的妇女“微奥列塔”,因她喜欢茶花而被称为“茶花女”,她整天沉迷在花天酒地、骄奢淫逸的荒谬生活之中。虽然显得高贵,但患了重病,在一次酒会上,他无意中认识了英俊潇洒的阿尔弗雷德,凑巧此时微奥列塔突发重病,倒在沙发上,阿尔弗雷德见状立马上前深切的照顾她,同时,也向微奥列塔倾诉了自己对她的爱慕之心,微奥列塔很是感动,便接受了他的请求。

微奥列塔为了阿尔弗雷德,改掉了所有的不良陋习,同时也摆脱了之前花天酒地、奢华荒谬的环境,带着所有积蓄和阿尔弗雷德回到了乡下,过着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生活,可是好景不长,这个消息不知如何传到阿尔弗雷德父亲的耳朵里,父亲顿时勃然大怒,赶来乡间兴师请罪,父亲严厉的面孔使他们感到恐慌,两人的分离已在预料之中。当其父亲得知他们的真心真情之后,虽然有所感动,但考虑到自己儿子的未来,仍然要求两人断绝关系,微奥列塔只好为了他放弃了自己的幸福,忍痛答应了其父亲的要求,并给阿尔弗雷德写了封“绝情信”,很快她便又回到了之前令她厌恶的生活中。当阿尔弗雷德看完信之后,颤抖欲绝,打算给微奥列塔以深深的打击报复。在一次宴会上,满腔怒火的他,当着众多朋友的面羞辱了微奥列塔,说她为了享乐而负心绝情,微奥列塔遭此打击和满腔委屈,顿时晕倒在地,生命垂危。当阿尔弗雷德的父亲得知此事后,才把事情的真相告诉儿子,可是这一切都太晚了。阿尔弗雷德带着无比的歉疚再次来到微奥列塔的身边时,她躺在病床上已经奄奄一息,最终带着无法实现的爱情离开了人间。

威尔第在整部作品中突出了两大主题:第一“爱情主题”;第二“告别主题”。“爱情主题”主要出现在第一幕阿尔弗雷德向微奥列塔倾诉衷肠的情景,以及最后一幕阿尔弗雷德当知道事情真相后,再次来到微奥列塔的身边的场面。虽然是以悲伤而告终,但亦是爱情主题的又一次上演。“告别主题”则主要出现在开头的序曲中,它营造出了悲伤的气氛,预示着不幸的结局,还有当阿尔弗雷德父亲出面干涉两人的幸福生活时,已说明了“告别”的必然性。

以下,笔者将介绍歌剧《茶花女》中的几个精彩唱段。

1、《饮酒歌》(Libiamo neliete calici)。

导聆:选自第一幕第二场,由阿尔弗雷德和微奥列塔共同演唱的一段二重唱,运用了轻松活泼的3/8拍曲调。阿尔弗雷德举杯祝福,他为青春、为美好的爱情干杯,同时也向微奥列塔倾诉了自己心中的爱意,微奥列塔也与此同时奉劝大家能够和他一样的生活,因为快乐不会长久,青春会转眼即逝,人们都热烈的同声应和。在歌剧的幻想梦境中,他们志同道合地谈了起来,爱神丘比特便刺中了微奥列塔的芳心。这段曲调轻快优雅,旋律鲜明易记,整体结构为单三部曲式,所以被人们广为流传。

2、《像天使一样美丽》(Pura siccome un angelo)

导聆:出现在第二幕第二场,是阿尔弗雷德父亲劝说两人分离时的一段著名男中音咏叹调。描述的是当他知道微奥列塔深爱着他的儿子,并痛恨自己的过去后深受感动,但依然请求微奥列塔作出牺牲,因为他还有一个像天使一样美丽的女儿,如果不能洗清家庭蒙受的耻辱,她就不能嫁给一个好的青年。在这段咏叹调中,充分体现出其父亲是一个不屈不挠的家庭道德捍卫者的角色。

3、《永别了,快乐的梦》(Addio del passato)

导聆:这首曲子出现在第三幕的第一场,是微奥列塔在遭到阿尔弗雷德打击当场晕倒,被送到医院后,她所发出的微弱呼声,她在向过去美好的梦想告别,死神正在向她走近。即使没有人会为悼念她而悲伤流泪,会用鲜花布满她的坟墓,上帝也会怜悯她,宽恕她的此曲充满了极度的悲伤,同时与窗外喧嚣的巴黎狂欢节的合唱声造成强烈的对比。这就造成了歌剧中“戏剧性”的产生,同时,这更有利于接下来阿尔弗雷德上场的效果。

4、《巴黎,我们将一起离去》(Parigi o cara,non lasceremo)

导聆:这支曲子出现在第三幕的第二场,当微奥列塔卧床不起时,阿尔弗雷德满怀愧疚再次回到她的身边,温柔地劝导她,要她永远离开这遭人唾弃的巴黎,和他一起到一个气候温暖的地方去养病,一起欢度幸福的生活。这个念头使可怜的微奥列塔又恢复了对幸福的憧憬,可由于她身体太虚弱,于是向无情的死神提出了抗议――“我向往生活,我还年轻”。歌声中充满了爱情和绝望,笼罩在悲凉的气息中,两人的歌声形成一首经典的二重唱。

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以其深刻的现实主义力量和艺术上的大胆创造与探索而感人至深。该歌剧虽然依旧遵循分曲结构的写法,但尽量克服不自然的、刻板的段落衔接。咏叹调内部的结构,随剧情及情绪的发展而处理的灵活自由,使人物性格在音乐与戏剧浑然一体的对比发展中呈现出来。他还克服了意大利歌剧乐队粗糙、表现力苍白的弱点,在绝不压倒声乐旋律的情况下,尽情发挥其表现力。他还在该剧中对瓦格纳分场不分曲的结构乐队的巨大作用和主导动机的手法加以创造性的运用,使在该作品当中表现出了他始终坚守自己民族风格与传统的审美习惯。他的包括《茶花女》在内的独树一帜的新型歌剧不仅影响了后世的意大利作曲家,而且得到了欧洲乐坛的真诚尊重。

THE END
0.威尔第歌剧《茶花女》意大利歌剧《茶花女》改编自小仲马的同名名著,由剧作家弗朗西斯科•皮阿维改编为歌剧脚本,伟大的作曲家威尔第作曲。150年来,在全世界上演次数最多的歌剧,当首推意大利歌剧《茶花女》,有世界歌剧史中的最灿烂的宝石之称,想了解意大利歌剧,不可不“精读”歌剧《茶花女》。 https://m.douban.com/note/210555419/
1.小说《茶花女》作者小仲马:威尔第使它成为不朽《茶花女》是广大中国观众和读者所熟悉的一部作品,三幕歌剧。剧本是皮阿威根据法国小仲马的同名悲剧改编而成,由威尔第作曲,皮亚维作词,1853年3月6日首演于威尼斯凤凰剧院。 歌剧简介 音乐以细微的心理描写、诚挚优美的歌词和感人肺腑的悲剧力量,集中体现了威尔第歌剧创作中期的基本特点。虽然由于各种社会原因而遭到失败https://www.cnr.cn/zgzb/zgdwt46/zy/201307/t20130728_513169108.shtml
2.国家大剧院制作威尔第歌剧《茶花女》剧目介绍分幕剧情 《茶花女》是意大利歌剧泰斗威尔第“通俗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其余两部是《弄臣》和《游吟诗人》),也是世界歌剧史上最卖座的经典作品之一。故事蓝本源自小仲马著名小说《茶花女》,全剧共三幕,1853年3月6日首演于威尼斯凤凰歌剧院,之后成为世界各大歌剧院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至今盛演不衰。小仲马https://www.chncpa.org/subsite/chn2016/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