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尔第的作品,作于1853年,其歌剧剧本是由皮亚威根据小仲马的同名悲剧改编而成.1852年的冬天,威尔第在看了话剧《茶花女》后十分激动,决心将话剧改为歌剧.1853年,这部歌剧在威尼斯芬尼斯大剧院首次上映,但是演出情况很糟糕。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女主角的扮演者健壮如牛,和茶花女孱弱的形象很不相符。但是威尔第并没有失去信心,在一年后,《茶花女》在同一剧场再度上演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是一部亲切、细腻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抒情歌剧,它着重表现了牺牲资产于资产阶级社会偏见和虚伪道德的妇女的悲惨处境.本歌剧主要讲述了一位巴黎名妓Violetta为青年Alfredo的真挚爱情所感动,毅然离开社交生活,与Alf
3、redo居乡间.Alfredo之父责备Violetta毁了儿子的前程,Violetta被迫返回巴黎重操旧业。Alfredo盛怒之下,在社交场合当众羞辱她。Violetta一病不起,含泪而死。Alfredo读了Violetta的遗书,方知真相,追悔莫及。老师带着我们主要欣赏了前半部分歌剧。依稀记得,全剧的最开始,就让人印象深刻。茶花女的序曲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音乐会常用曲目。这个序曲奠定了整部歌剧的基调:简单,优美,感人。在16个小节的序中,小提琴在高音部凄迷的和弦营造出悲剧气氛.前7小节小提琴简直是从天国传来的,仿佛一位天使,在飘荡的迷雾中若隐若现,用她空灵迷幻的嗓音向我们讲述一个动人的故
4、事的序幕;第八小节开始中提琴和大提琴加入,慢慢拉近了跟天使的距离,最终她掀开面纱――序曲进入了主题。这个主题在序曲中是十分优美动人的,一扫序幕中那种凄凉,甚至有种如沐春风般的温暖。到此,本剧正式开幕了。歌剧的开场是一个沙龙现场,热闹喧哗。几番轮唱之后,女主角登场了.Violetta的形象并不局限在几支著名的咏叹调中,而是渗透于整部歌剧。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她在宣叙调中所唱的每一句话,都和那些咏叹调一样,甚至某些地方比咏叹调更充分地展现她的性格,更深刻地反映她的内心世界。在那首著名的饮酒歌响起前的短短几分钟的戏中,我们就能够充分领略茶花女的风情万种左右逢源,游走在各色人群中玩世不恭.尤其当她
5、听说Alfredo在她生病的时候日日探望的事实时,那一声谢谢是多么地轻佻。不过这还不算完,她转身就对Barone调情:“你从来没这样关心过人家。Barone叫屈说我认识你还不到一年呢,茶花女回敬“可人家认识我才几分钟呢!”这可以说是这场戏里最有趣的片断,仅仅是简单的几句话,却让我们一目了然,而这配乐也很合拍,就好似她们的腔调一样充满挑逗.接着,男主角Alfredo就出场了,因而男女主角之间就上演了最著名的饮酒歌。其实这支饮酒歌的歌词充分展示了茶花女的处事心态,也预示了她的结局。她的感情就是”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这段二重唱是Alfredo在整个歌剧中最让我喜欢的唱段:这里也显
6、然是Alfredo最具魅力的时刻,他所唱出的爱的主题可以说是整个歌剧的灵魂。在我看来,他真挚而又热切的爱情其实是有真正打动到了茶花女,而茶花女却对他耍起了小小的花腔.俩人一个追一个拒,到后来却逐渐缠绕在一起,茶花女尽管表面上还在推拒,实则想必早就芳心已落。到此,欢乐和轻松的场面基本已经结束了.然后,作品开始逐渐深入到Violetta的内心世界,向我们全面展示了一个高贵美丽的灵魂被摧毁的全过程。在接下来的宣叙调和咏叹调中,我们将目睹一个不相信爱情的人被爱击中时的一系列心理变化:从疑惑到兴奋,从兴奋到陶醉,从陶醉而至清醒,清醒而至不安,而恐惧,而反抗,而放纵自欺――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无怪
7、乎马赛。普鲁斯特要说“威尔第使《茶花女》具有小仲马的剧本所缺乏的风格."面对Alfredo的真挚,Violetta充满幸福与不安的矛盾。信还是不信?爱还是不爱?妓女作为最犬儒主义的一类人,一旦被触动真情则必惊天地泣鬼神,当然也必不得善终。Violetta知道真爱对她来说会是一场灾难,但爱的感觉是挡不住的,那一声高亢的“啊!快乐!”预示了激情对她的处世哲学的压倒性胜利.接下来就是带有大量花腔片断的著名的咏叹调"Sempre libera”(及时行乐)。茶花女此时是一种自暴自弃式的放纵,她在有意夸张她的享乐,以此掩盖内心的凄凉.因而她的花腔明显是虚张声势的,是带有明显的刻意的,是欲盖弥彰自欺欺
8、人的。 除了花腔以外,这首及时行乐最动人的地方在于Alfredo带着他爱的旋律的插入。他的插入将这首本应是Violetta一人的咏叹调变成了二重唱.通过这一精彩手法,威尔第将女主角内心的矛盾用一种非常具有戏剧效果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也正是这些地方彰显了歌剧独有的魅力。这个从舞台后方升起的声音仿佛响自Violetta心底的幻觉,对爱情的渴望不受遏制地冒出来冲击和动摇她的理智。她再一次被这优美的旋律迷惑,但随即又清醒过来,拼命驱散幻觉.这时及时行乐的乐段再一次响起,正是由于Alfredo的插入使得这个“Sempre libera"绝非是一次简单的重复,而变成Violetta的理智对情感垂死挣扎的
9、抗拒。这种对抗后来在Alfredo的爱的旋律和Violetta的花腔中交织盘旋达到最高潮,最终在全乐队和女高音的齐鸣中落幕.为青年Alfredo真挚的爱情所感,Violetta毅然抛弃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到巴黎近郊与Alfredo共同酿造爱情的蜜。在轻快的前奏引导下,Alfredo穿著猎装出现在花园中。他因得到Violetta的爱而非常高兴。Alfredo唱出《我年轻狂热的梦》:“我沸腾的心和年轻的热情,她用温柔的爱与微笑,使他逐渐平静。打从她说过忘掉人世,像天国般共同生活的那一天。”但是,Alfredo的父亲激烈反对,强要她承诺与他的儿子断绝来往。Violetta对他们的爱情,深信不疑,但
10、抵不住父亲的爱子心切.为了顾全Alfredo的家庭和幸福,她决心牺牲自己的爱情,忍受着内心的极大痛苦,重返风月场。Alfredo误以为Violetta重返巴黎,是为了追求欢乐、变心,而遗弃他。这时,他的内心燃烧着愤怒之火。在巴黎芙罗拉家的庭院灯火辉煌,演奏悠扬的音乐。化装舞会即将开.在舞会上气急败坏的Alfredo当着众人的面,将自己在赌场赢得的金币全部扔到Violetta脚下,可怜的Violetta受此刺激五脏俱裂,立刻昏倒了.薇奥莱塔信守对乔治欧的诺言,未向自己的情人道破真情,但患有肺病的身体承受不了这一致命打击,就此卧床不起。不久,Alfredo的父亲良心发现,把全部的实情告诉了自己的儿
11、子,Alfredo追悔莫及即将赶来看她。但是还是已经晚了,这时候Violetta已经奄奄一息了。Violetta 见心上人回来了,又重新燃起希望,急切地想好起来,但是她发现自己已经病入膏肓到连衣服都无力穿上了。一段依依不舍的爱的告白与垂死挣扎之后,Violetta突然发现自己痛苦消失了,力量又回来了,在一声:“多么快乐啊!"中,Violetta倒入了爱人的怀中,香消玉殒!歌剧便在全乐队的共鸣中落幕。音乐以细微的心理描写、诚挚优美的歌调和感人肺腑的悲剧力量,集中体现了中期威尔第歌剧创作的基本特点。虽然首次演出没有成功,但他的艺术创作及音乐风格很快得到了全世界的赞誉,被认为是一部出色的歌剧巨著,并由此成为各国歌剧院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参考书目:《50经典歌剧》 《走进音乐 大师 名家 名歌剧》 《你不能不知道的100部歌剧》 百度百科- 4 -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