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一等奖说课稿

《皇帝的新装》一文,属于少年儿童非常喜欢的文学体裁——童话。文章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以及形象的语言,塑造了一群骄奢淫逸、昏庸愚蠢、虚伪无知的统治者形象。全文以“新装”为明线,以“骗”为暗线,通过对皇帝“爱新装”,两个骗子为皇帝“做新装”,皇帝派大臣去“看新装”,皇帝亲自去“看新装”及“展新装”的描写,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虚伪、愚蠢的丑恶本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2.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敢说真话的优秀品质。

2.培养批判精神,敢于揭露生活中的丑恶现象。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学习表现人物的方法。

2.难点: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常言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有一个人,却求美不成,反当众出丑,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走进《皇帝的新装》一探究竟。

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作者简介。

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2.检测生字词。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炫耀(xuàn)  称职(chèn)  愚蠢(chǔn)

妥当(tuǒ) 呈报(chéng) 钦差(qīn)

滑稽(jī) 狡猾(jiǎohuá) 陛下(bì)

头衔(xián) 附和(hè) 赏赐(cì)

爵士(jué) 御聘(pìn) 勋章(xūn)

骇人听闻(hài)

(2)理解重点词语的词义。

炫耀:本文指自我夸耀。

呈报:报告(上级)。

精致:精巧细致。

称职:能够胜任所担当的职务。

愚蠢:头脑迟钝,不灵活。

滑稽:本文是荒唐的意思。

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已经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毫无主见,一味盲从。

三、文体知识。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往往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人的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四、开始新课

步骤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听课文录音,注意边听边想象,看能否在脑海里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并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写了哪些人物?谁是中心人物?

明确:人物有皇帝、骗子、老大臣、官员、侍从、百姓、小孩;皇帝是中心人物。

明确:以“新装”为线索;主要写了“爱新装”“织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等情节。

3.接龙复述课文。

提示:(1)皇帝有何嗜好?课文是怎么写皇帝爱新装的?

(2)两个骗子是怎样设的圈套?

(3)皇帝先后派了诚实的老大臣和官员去看新装制作情况,面对新装,老大臣有何心理活动?他回去是如何向皇帝汇报的?官员有何心理活动?他又是如何汇报的?

(4)皇帝面对新装,想了什么?说了什么?

(5)在游行大典上,老百姓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又是如何想的,如何说的?

(6)最后谁说出了真话?

(7)结果如何?

步骤二: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分角色朗读,读出各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旁白一人,皇帝一人,老大臣一人,官员一人,小孩一人,其余所有角色一人)然后仔细思考下列问题〕

1.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语句是哪一句?为什么骗术能行通?

明确:(1)“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2)骗子说“新装”具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不但抓住了皇帝昏庸无能而又想辨别出官员是否称职、是否聪明的心理,而且抓住了大臣们只想保住官位而阿谀奉承的心理,因而骗术能行通。

2.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从皇帝到老百姓都不敢说自己根本看不见它,这是为什么?

明确:因为骗子说“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大臣们怕皇帝说自己不称职,老百姓怕别人说自己愚蠢,皇帝既怕被人说不称职,又怕被人说愚蠢,所以都不敢说真话了。

3.后来,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了真话,紧接着,老百姓也都说真话了,而皇帝和他的内臣们仍然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明确:“仍然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是前面所表现的虚伪的继续和深化。如果让“戏”就此收场,则害怕国人明白了自己的昏庸、愚蠢乃至不够格做皇帝;继续“演”下去,则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这充分暴露了皇帝内心的怯弱、虚伪。

4.为什么老百姓刚开始不敢说真话,后来却敢说真话了?

明确:老百姓胆小怕事,他们怕触犯皇帝,又怕受人讥笑,因而不敢讲真话。但老百姓的顾虑远不像官员那么严重,他们没有官可丢,没有职可罢,因而后来又敢说真话了。

5.为什么安排一个小孩子来说出真相?

明确:在这样一个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世界里,作者让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喊出了“天真的声音”,讲出了谁也不敢说出的真相,使得“新装”顿时失去神奇的作用。以小孩子的率真、单纯,侧面反衬了成年人的自私和虚伪,增强了童话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

6.这篇童话讽刺了什么?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明确: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昏庸、愚蠢、虚伪、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本性,无情鞭挞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它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五、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享誉世界的童话佳作。安徒生以他天才的想象,把皇帝、大臣本质的“丑”在与并不存在的新装的“美”的比照中,展示得淋漓尽致。读过之后的笑声,恰是对以皇帝为首的统治阶级的讽刺。

六、布置作业

1.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做到读音准确,语速适中,能正确读出语气。

【板书设计】

皇帝的新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开始新课

步骤一:人物赏析

1.请以下面的句式说说文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皇帝。

〔投影展示:我认为皇帝是一个    的人,因为    〕

示例:①我认为皇帝是一个愚蠢的人,因为课文中那两个自称是织工的骗子,根本没织衣服,也没给皇帝穿衣服,只是做做样子而已。而皇帝为了炫耀自己,还穿着这件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衣服去参加隆重的游行大典。这一切,作为常人都能分辨出来,他却上当受骗,所以我认为他是个愚蠢的人。

②我认为皇帝是一个虚伪、自欺欺人的人,因为他明明看不见这件衣服,却装模作样地穿着这件衣服去游行。

③我认为皇帝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人,因为他身为皇帝,不去操心国家大事,不去关心臣民百姓,而是整天待在更衣室里,可见他是个昏君。他听信骗子的谎话,听信内臣们的话,赤身裸体去游行,这些都说明他是个十分昏庸的皇帝。

小结:本文塑造了一个昏庸无能、愚蠢至极、自欺欺人的皇帝。

2.大臣、骗子、百姓、孩子各是什么样的人?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

明确:①大臣:虚伪、愚昧、阿谀奉承。骗子:狡猾、善钻空子。百姓:胆小怕事、人云亦云。孩子:天真无邪、敢说真话。②最喜欢小孩。

3.你如何评价这两个骗子?(可以多方面想象)

示例:①骗子针对皇帝的贪图享乐、不理朝政,设下骗局,其出发点是好的,是希望皇帝改过自新,治理好国家。

②骗子不值得肯定,纯粹是为了捞取钱财。

步骤二:语言品析

1.许多年以前,有一位皇帝,他非常喜欢好看的新衣服。为了要穿得漂亮,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明确:用“不惜”“所有”“都”“既不”“也不”“除非”等词语把皇帝爱穿新衣的癖好夸张到极点。突出他的昏庸无能、荒唐可笑。

2.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明确:采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既说明皇帝喜欢新装已经到了成癖的程度,也写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穷奢极欲,又为后文骗子以此行骗做了铺垫。

3.“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所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明确:运用了心理描写。“骇人听闻”“最可怕的事情”以及两个反问句突出了皇帝极端恐惧的心理。他虽然什么也没看见,嘴上却极力赞美,而且还用了“极”“十二分”等程度修饰语,表现了皇帝的虚伪和愚蠢。

4.皇帝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明确:一“转”一“扭”写出了皇帝做作的丑态,也表现了皇帝的自欺欺人。

5.“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一套贵重的衣服!”

明确:四个“多么”写出了众人的虚伪。

步骤三:写法探究

本文的想象丰富且奇特,夸张大胆且合理。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都不是现实生活中发生、存在的,为什么能够令人信服?

明确:本文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虽然不是现实生活中发生、存在的,却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提炼概括、集中创造出来的。历史上穷奢极欲、昏庸暴虐、不理朝政的皇帝,做出逾乎常理、骇人听闻的事情,是屡见不鲜的。高官宦臣一味阿谀逢迎皇帝,只求保住官位,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安徒生是在社会现实的基础上,驰骋丰富而大胆的想象,叙述出这样的故事情节,刻画出这样的人物形象。骗子手段高明,善于设骗;皇帝贪婪虚荣,甘心受骗;官员阿谀奉承,乐于互骗,形成了这篇童话巧妙的布局。既有现实生活的充分依据,又表达了对这样的皇帝和大臣的强烈憎恶之情。文中描写皇帝、大臣甘愿受骗并且骗人,皇帝在游行中听到老百姓都道出了他在裸体游行的真相以后,还硬撑着把丑剧扮演下去,都是符合人物特点,符合逻辑的,因而能够让读者信服。

三、课堂小结

一篇《皇帝的新装》,一场欺骗的闹剧,在嘲讽、讥笑过后,理解诙谐中寄寓着的严肃的主题,提醒自己做一个诚实、勇敢的人,守护内心的真善美。

四、布置作业

为《皇帝的新装》写一篇续文。

要求:1.以“皇帝回到皇宫之后”为题。

2.不少于350字。

3.充分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

【板书设计】

皇帝的新装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浅文趣教,让学生读出兴趣、体会谐趣、悟出理趣,引导学生笑有所得,笑有所悟。同时也有很多的不足,需要改进。在品析人物形象时,大都是从人文性的角度来赏析的,其实还可以从语文性的角度来分析,比如让学生多讲讲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等,而不是单一地从道德品质这方面来谈。对于这种比较开放的问题,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会更多地鼓励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个”的观念以及创造性思维。

皇帝的新装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体裁为童话,学生初次学习这种体裁的文章,它是在了解记叙文的基础上采用拟人的方法、将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等人格化。并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等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所以这一课既是对记叙文巩固,又进一步学习拟人、夸张等修辞及想象在作品中的实际运用,对培养学生今后阅读童话的能力和想象能力起重要作用,因此本课在本单元及本册教材知识体系中处于重要位置。2、教学目标    学生初次接触童话,有很必要了解童话有关知识,同时为了给学生今后的研究提供规律性等方法方面的启示,所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1)知识掌握目标:掌握字词、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和童话的有关知识,学习通过人物描写、运用恰当的修辞、合理的想象揭示作品主题。为激起学生探索和研究的欲望确定(2)能力培养目标为:训练想象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为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结合教材确定(3)品德和心理素质培养目标为:注入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的精神养料。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本节实际确定(4)创新素质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3、教学重、难点    为给学生今后写作提供方法方面的启示,确定本节教学重点: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及恰当的修辞、合理的想象突出作品主题。为将本节所学知识运用到不同的问题情境中去。将学习重点再实际运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确定教学难点为:想象力训练。二、教材处理    教学重点的完成将依照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动作及总结受骗人的相同的心理达到揭示作品主题的目的,课后练习穿插进行。教学难点安排在分析课文后,了解了课文内容及人物性格特征后再安排想象力的训练更有利于难点的突破。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根据童话作品体裁的特点及时间所限,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1、字词训练,大屏幕显示,师生合作完成。此为记忆性学习。2、快速阅读:理清故事情节,初步感知课文。3、分组研究学习:依照故事情节发展,结合屏幕图片展示,研究总结不同人物的相同心理,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悟出作者写作目的,同时感受与人合作学习的愉悦,方法由记忆性学习上升到理解性学习。4、想象:我本着营造机会就放手的原则,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给学生思维活动空间,激励创新欲望,培养创新思维,使学生由理解性学习上升到创造性学习。四、教学程序(一)课前准备1、思想准备:确认帮助学生成人,培养创新精神思想,按照研究式创新教学法进行教学。2、心理准备:以积极饱满的情绪上课,有实足的信心。3、物质条件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

五、说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由顾城的《写给安徒生童话的诗》引入课题。

3、检查预习

(1)、检查字词     (2)、检查词语意思    (3)、文学常识填空

二、初读课文----说新装

学生速读课文,思考问题:

1、找出本文的线索,根据线索梳理故事情节,根据提示填词语。(提示:人物+动词+新装)

(皇帝爱)新装-----(    )新装-----(    )新装-----(    )新装----(    )新装

2、根据情节复述故事。(可尝试用第一人称复述。)

3、骗子为何能得逞?众人为何会上当?(指导学生找出关键句)

三、再读课文----说人物

作者用了哪些方法来刻画人物?找出你认为精彩的句子加以赏析,有感情的读给大家听。.

(提示:这句话运用了----------描写方法,刻画人物的--------特点。)

四、回顾课文------说主题

本文想要表达一个什么主题?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概括主题方法:本文通过。。。。。故事,讽刺了。。。。。。。的丑行,赞扬了。。。。。。。)

五、探写法

六、拓展延伸

1、指鹿为马的故事     2、苏格拉底的故事

七、作业

展开想想,续写故事。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成功

资料篮

在线客服

添加在线客服

获取1对1服务

赛课定制

添加在线客服

获取1对1定制服务

职称咨询

添加在线客服

获取1V1专业指导服务

免费福利

扫码领免费专属福利

地址: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清华社区清龙路6号港之龙科技园商务中心A栋10层

THE END
0.安徒生童话读后感400字(通用20篇)【#读后感# #安徒生童话读后感400字(通用20篇)#】《安徒生童话》的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他总共写了168个童话故事和传说,里面的每一个小故事都深深的打动了我,使我百读不厌。®无忧考网整理“安徒生童话读后感400字(通用20篇)”,以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 1.安徒生童话https://www.51test.net/show/10965555.html
1.《海的女儿》续写作文(通用35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海的女儿》续写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海的女儿》续写作文 1 http://www.unjs.com/zuowenku/208921.html
2.影评《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对生命的热情从何而来9.也让我想起《安徒生童话》里安徒生写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现实是寒冷的,饥饿的,梦里,她却看见了香喷喷的食物,上面插着刀叉。这也是一种温暖,即使十人中有八人会落空,只要有一人因这种梦想而实现了愿望,这个童话就是美好的。10.对于松子来讲,我最深的感触是她用天使般的身心行走在恶魔般的人间铁笼里,https://www.xinli001.com/qa/100601419
3.安徒生童话故事集(豆瓣)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他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自幼酷爱文学。 “为了争取未来的一代”,安徒生决定给孩子写童话,出版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此后数年,每年圣诞节都出版一本这样的童话集。其后又不断发表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46209/
4.田鼠大婶,在田里写作她喜欢《山海经》和《诗经》,尤其是《诗经》里描写大自然的场景;也爱读些唐诗宋词,刘禹锡的《陋室铭》、杜甫的《宿府》以及李绅的《悯农》。裴爱民说夜晚抬头看到月亮时,她就会想到“中庭月色好谁看”。除中国作品外,她还读《安徒生童话》和泰戈尔的作品,她发现国外的农村和她身边的农村是一样的美丽。 https://www.farmer.com.cn/2024/03/25/99950320.html